西魏北周政权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有多大?
原创

西魏北周政权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有多大?

好文

热门回答:

先简单理一理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关系

公元524年。北魏发生六镇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崛起了一个人物。叫尔朱荣。把持了北魏朝政。此人平了起义军。并收服俩起义军将领。一个叫高欢。一个叫宇文泰。(宇文官稍小。跟着大将贺拔岳混。534年。贺拔岳让高欢弄死。宇文收服余部)

公元530年。尔朱荣让北魏皇帝孝庄帝给诱杀。当然。孝庄帝也没讨好。被尔朱荣侄子尔朱兆攻破国都洛阳。弄死了。531年高欢起兵击败尔朱兆。控制了北魏军政大权。之后立元修为帝。史称孝武帝。

534年。孝武帝和高欢闹掰。舍弃都城。跑到了关中投靠宇文泰

534年。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史称东魏孝静帝。东魏建立;550年。高洋废掉孝静帝。建立北齐

534年。宇文泰毒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西魏建立;557年。宇文泰儿子侄子废掉元宝炬儿子。建立北周

官制上。有感于汉制复杂。依据《周礼》。宇文泰推行春秋六官制。大冢宰掌控全局。宇文泰自领大冢宰。宇文泰这么做没关系。因为皇帝元宝炬是他立的。一家独大。那时候其国内读书人也不多

宇文泰死后。侄子宇文护继承大冢宰一职。并且篡位了。废掉了西魏皇帝。立了当时只有15岁的宇文泰儿子为皇帝。这时候问题来了。皇帝和大冢宰。谁大?血拼之后。周武帝弄死了宇文护。皇帝大!

到了杨坚为政时期。不在是皇帝和冢宰谁大问题了。新一轮矛盾突显。是汉化和鲜卑化。哪个优?最终。杨坚联合汉化势力。结束了鲜卑北周。建立了隋。并统一南北。重新大一统。可隋属于各势力联合体。大家都是学问人。都有民智代表。皇帝也难独掌乾坤。此时必须有新的管理体系!挟大一统之势。综合以往。三省六部出!

军制上。六镇起义之前。军民分家。六镇起义之后。大批农民加入军队。经过长期征战。农民军逐渐显示出威力。鉴于此。宇文泰。首创府兵制。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并依照鲜卑旧制。设置八柱国。12大将。24军府(宇文泰是老大。元家柱国为象征意义)。573年。为征兵灭齐。周武帝下令汉族农民参加府兵可免除租调徭役

依照此制度。自冉闵国灭200年后。汉家军队第一次成建制出现在北地政权。杨坚。李虎(李渊爷爷)等。手中都有了汉属性力量。

580年。大将韦孝宽凭此。灭了尉迟炯。代表先进文明发展方向的汉家。自五胡乱华之后。终于在北地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杨坚立代周奠定基础

其他观点:

西魏北周是隋统一天下之前非常重要的两朝。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的意义是很大的。

在西魏出现前。是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北魏(386年~534年)。这是人们北朝第一个王朝。人们所称的“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朝开始于公元420年。刘裕建立了南朝宋。之后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皆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自拓跋珪于公元386建立北魏开始。之后。有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四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而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后来。北周灭北齐。

整个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南方和北方都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从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到589年隋灭了南朝陈。这是一个混乱的时期。但其中。西魏、北周却为隋的出现准备了一些条件。包括制度建设、管理人才储备和经济实践等。

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十年后的六月。拓跋珪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同年七月。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正式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北魏强盛起来。

但是。到了永熙三年(534年)。北魏便分裂为东魏与西魏。由于北魏末各族人民的起义对北魏政权形成了重大打击。政权不稳了。而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激化。尔朱荣乘乱发动河阴之变。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权。而高欢也成了朝中重臣。高欢扶立元修为帝。称孝武帝。而孝武帝不愿做傀儡皇帝。便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高欢又立了元亶为临时皇帝。接着。又辈分错乱为由废除元亶。改立元亶之子元善见为帝。称孝静帝。东魏开始了。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其父权力。在朝中专权。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澄遇刺身亡。高欢的次子高洋接受孝静帝禅让。建立北齐。东魏的历史就不详说的。

当时。与东魏和南朝梁相对抗的是西魏。如果说东魏是由高欢家族控制着朝权的话。那么。西魏便是由宇文泰家族掌控着朝权。而宇文泰的崛起是当时的战争局势造成的。

永安三年(530年)。贺拔岳率兵击败了三秦之地的劲敌。在尔朱家族覆灭后。他成了关陇地区的强势军事首领。与高欢对峙。永熙三年(534年)。在高欢的唆使下。侯莫陈悦害死了强势的贺拔岳。而贺拔岳的下属便推举宇文泰继任军事首领。宇文泰率兵击败了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报了仇。此时。被高欢所立的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意当傀儡皇帝。便入关投靠了宇文泰。孝武帝命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至此。宇文泰成了与高欢对峙的军政首领。

永熙三年闰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率群臣扶立元宝炬为帝。改元大统。西魏建立。宇文泰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自此。元宝炬其实是傀儡皇帝。宇文泰执掌着朝政大权。宇文泰才是西魏的实际掌权者。而且。他又是后来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所以。讲西魏、北周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首先要讲的是宇文泰的历史功绩。

第一。宇文泰接管贺拔岳的军事力量。乘乱崛起。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鲜卑族人。宇文泰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与贺拔岳的密切关系。

北魏正光末年。爆发了六镇起义。起义军首领卫可孤率军攻陷了武川、怀朔。当时武川军主是贺拔度拔。即贺拔岳的父亲。他被起义军所抓。但因为他是支持北魏政府的。因而。他暗中与至交好友宇文肱。即宇文泰的父亲合谋。率州里豪杰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招集义勇。杀了卫可孤。可见。宇文家和贺拔家在宇文泰的父亲就是生死之交了。之后。武川镇又遭到了铁勒的入侵。武川军主贺拔度拔战死。而宇文肱带着家人至中山避难。

孝昌二年(526年)正月。鲜于修礼率领北镇流民于定州起义。宇文泰一家都参加了起义军。但起义军被官军击败。宇文肱和宇文泰的二哥宇文都阵亡。只有宇文泰和其三哥宇文洛生幸免于难。混入鲜于修礼军中。而鲜于修礼死后。宇文泰转而加入葛荣军中。成了将领。葛荣失败后。率兵的尔朱荣惧怕宇文兄弟有异心。想搜集罪证杀了宇文洛生。此时。宇文站出来。以他的坦率之词消除了尔朱荣的疑心。宇文洛生才没有 被杀。而贺拔岳此时也在尔朱荣军中。他与宇文家父辈就关系很好。宇文兄弟便成了贺拔岳的部下。

永安三年(530年)春。晋阳王尔朱荣派其堂侄尔朱天光为主帅。令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为副帅。率兵镇压关陇起义军。而宇文泰被任命为步兵校尉。追随贺拔岳率兵入关。战斗中。宇文泰立大功。升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增邑三百户。并加直阁将军、行原州事。职务的升迁和领兵数量的增加使宇文泰有了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后来。孝庄帝元子攸诛杀了尔朱荣。可是。尔朱氏仍掌握着军权。太昌元年(532年)。高欢击败了尔朱氏。拥魏孝武帝元修即位。掌控朝中大权。他任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而宇文泰也随之升任行台左丞。领府司马。加散骑常侍。

此时。宇文泰其实是在辅助贺拔岳管理着行台的军政事务。高欢高居大丞相之位。擅权揽政。引起孝武帝元修的愤怒。元修暗中密令贺拔岳反击高欢。府司马宇文泰请求出使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其目的是观察高欢。看看他值不值得追随。而宇文泰因其才识和韬略得到了高欢的赏识。高欢欲重用他。但宇文泰却感到高欢非善主。便辞而回到长安。

此时。回到长安的宇文泰对贺拔岳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宇文泰认为。高欢不甘于长期为臣下。有篡位之心。因惧惮于宇文泰兄弟的力量而暂时没有行动;侯莫陈悦是遇到有利时机才居高位的。其实是一个庸才。他既无忧国之心。也被高欢所排挤。除掉他不难。其他如河西费也头掌控着骑兵下一万。夏州刺史斛拔弥俄突拥兵三千。灵州刺史曹泥、河西流民纥豆陵拔利也各拥部众。皆各怀异志。所以。宇文泰劝贺拔岳率军前往陇地。扼其要害。壮兵威。施善举。德服众。扩充兵马。届时。向西安抚氐、羌等少数民族。向北能羁縻漠北的部族。待陇地稳定之后。便可返回长安。辅佐魏室。成就大事。(参看《周书·卷一·帝纪第一》)

宇文泰认为。这就是史上齐桓公、晋文公安抚周室、称霸天下的经验。贺拔岳对宇文泰的建议大加赞赏。随即带他到晋阳晋见孝武帝。秘密回报战略设想。孝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加封宇文泰为武卫将军。

永熙二年(533年)八月。孝武帝授贺拔岳为都督雍、华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贺拔岳以牧马为名。引兵西屯平凉(今甘肃省华亭市)。贺拔岳任命宇文泰为夏州使持节、武卫将军、夏州(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白城子)刺史。宇文泰到了夏州后。抚慰流民。结好少数民族。很快控制了夏州局势。

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联合侯莫陈悦讨伐曹泥。可是。侯莫陈悦受高欢唆使。涉及杀害了贺拔岳。此时。贺拔岳的部属们虽对侯莫陈悦充满仇恨。但有缺少能统兵的将领。而宇文泰是贺拔岳的挚友。而且。在父辈就已经关系很密切。因而。经赵贵等人提议。宇文泰被推举为贺拔岳部的新首领。宇文泰认为机会难得。立即赶赴凉州。接管了贺部的指挥权。

自此。宇文泰有了关陇的稳固根据地。有长安作为政治中心。具备了创大业的基本条件了。

第二。控制关陇。支持孝武帝。采取积极军事行动。奠定霸业基础。

宇文泰统领贺拔岳军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壮大和扩展自己的军政势力。其一。主动上书给孝武帝元修。表示愿与元毗及诸将刑牲盟誓。相约共扶王室。孝武帝大喜。下诏命宇文泰为大都督。统领贺拔岳所部人马;其二。整肃军纪。约束属下兵士。改变因贺拔岳去世而混乱的军队状况。加强军队的凝聚力;其三。在受命为大都督之后。稳定军心。并率兵击败了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报了仇。树立他在军中的领导威信;其四。派遣得力将领李虎、李弼等征讨曹泥。平定灵州。接着平定了整个秦、陇大部分地区。是自己实力大增。被孝武帝任命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成了权力仅次于高欢的权臣;其五。采纳 夏州长史于谨的建议。上书孝武帝。劝其迁都关中。宇文泰欲以此来效仿曹操。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

永熙三年(534年)七月。孝武帝讨伐高欢失败。便从洛阳率轻骑入关。迁都长安。这遂了宇文泰的心愿。宇文泰被加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职务。 [12] 同年十月。高欢在孝武帝离开洛阳之后。拥立魏孝静帝元善见即位。徙都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建立了东魏。东魏的朝政大权完全在高欢的掌控之中。

可是。孝武帝迁都长安之后。因为宇文泰掌控着朝政。孝武帝感到受制约。开始与宇文泰产生隔阂。表现出想消除其权力的迹象。宇文泰抢先下手。于同年十二月毒杀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帝。建立了西魏政权。宇文泰掌控朝政。任丞相、大行台。封安定郡公。都督中外诸军事。

之后。东西魏展开了多次激战。如潼关之战、沙苑大战、邙山大战等。而西魏还与南梁有江陵之战等。宇文泰统领着西魏军队。以弱抗强。多次以少胜多。最后能转劣势为优势。逐渐壮大西魏的军事实力。延续的时间比东魏长。击败了南梁。宇文泰是很值得注意的。

北魏分化为东西魏之后。东魏的军事实力比较强。因而。高欢意图平定关陇。因而。在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正月。便开始造浮桥。准备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抢渡黄河进攻潼关;而宇文泰令西魏军队屯守于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挡住东魏军队。高欢担心东魏军队在渡黄河攻击时遭到了南朝梁的攻击。因而。他先与梁讲和。而后。乘关中饥荒。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西魏。高欢自领军队攻蒲坂。令司徒高敖曹领兵攻上洛。令大都督窦泰攻潼关。宇文泰深知窦泰虽是骁将。但屡胜而骄。而他所率的军队是劲敌。宇文泰果断率兵攻击窦泰所部。这出乎窦泰的意料。窦泰兵败自杀。宇文泰俘虏了万余人。高欢等不敢再战。撤兵走了。

宇文泰在潼关之战中审时度势。抓住东魏军的弱点突击。集中兵力打窦泰。以弱胜强。举获胜。

接着。在沙苑之战中。宇文泰又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大胜利。

西魏大统三年 (537年)十月。高欢为了洗雪潼关大败之耻。为为窦泰复仇。他亲率二十万军队进攻蒲津(今山西永济县一带)。十月。东魏的军队抵达洛水之南的许原。逼近长安。当时。西魏遇到了饥荒。军粮紧缺。宇文泰率领了不足一万人的军队紧急出征。宇文泰以轻骑快速渡过渭河到北岸的沙苑防守。此地距离距高欢大军的营寨只有60里。宇文泰采用了部将李弼的计策。列阵于渭曲正面迎敌。但又命另一部分将士将和很多武器藏于芦苇之中。高欢率东魏军队逼近西魏军队。东魏兵将见西魏兵力少。人困乏。武器很少。于是。高欢令东魏军朝西魏军进攻。此时。突然鼓声响起。宇文泰率军出击。芦苇中的伏兵突然杀出来。奋力向东魏军队突袭冲杀。东魏士兵大惊失色。队伍自乱。互相踩踏。在西魏军队的猛攻下。西魏军丧甲士8万人。弃铠仗18万。被俘7万。高欢带着残余的骑兵逃命去了。宇文泰大获全胜。

可是。在邙山之战中。宇文泰却惨败了。

邙山之战是因高欢的儿子高澄贪色所引起的。高澄先是与其父高欢的宠妾郑氏通奸。事露后他差点被杀。经司马子劝说。他才免于一死。后来。高澄又看高仲密貌美的妻子李氏。见旁边无人。他扑上去扯李氏的衣带。欲强奸她。李氏不从。衣带尽裂。争脱之后哭着告知高仲密。此时。高仲密正去北豫州任刺史。气恼和恐惧之下。他便跑到西魏向宇文泰投降。因而。东魏的战略要地虎牢关落入西魏之手。宇文泰见高仲密来降。亲自率兵至洛阳迎接。

此时。高欢也亲自将兵十万为东魏左路军。渡过黄河。想去抢重要关隘。双方的军队在邙山相遇。展开了阵势。拼杀了数日。

宇文泰率领着西魏右路军。趁夜登邙山。想要突袭高欢的东魏左路军。但此举被高欢的探子探知后告诉了高欢。高欢严阵以待。黎明时分。西魏右路军与东魏左路军开始交战。宇文泰得知了高欢所守的位置。令前军大都督贺拨率胜三千敢死队袭击高欢所在位置。高欢的坐骑也被射死。十分危急。高欢在其亲信都督尉兴庆的掩护下侥幸逃脱。宇文泰亲自率领右路军乘势击溃了高欢自率的东魏左路军。俘虏士兵绝大部分步卒。

然而。西魏的左路军却遭到了东魏大将彭乐所率领的右路军数千精锐骑兵的攻击。彭乐十分勇猛。率军冲入西魏军中。直捣西魏左路军赵贵的营寨。由于攻势太猛。一下不见队伍。东魏军中有人去报告高欢。称彭乐临阵叛逃。高欢大怒。可是。过了不久。彭乐便遣使向高欢告捷。称俘获西魏皇室的临洮王元东、西魏皇室蜀郡王元荣宗、西魏皇室江夏王元升、西魏皇室钜鹿王元阐、西魏皇室谯郡王元亮及督将参谋等总共四十八人。高欢乘势擂鼓率兵进击。大败西魏军队。斩首三万余级。此时。宇文泰非常狼狈。苦求彭乐杀了他。并劝他快去取西魏营中的金银财宝。彭乐觉得有理。便暂时舍弃了宇文泰。急忙去取金银宝物。宇文泰得以死里逃生。

彭乐向高欢报告。讲明宇文泰逃脱的经过。高欢气坏了。几次想砍下彭乐的脑袋。但念其率右路军击败敌军有大功。没有下手。他令人将三千匹绢压堆在彭乐背上。以赏其战功。邙山之战。宇文泰所率的西魏左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西魏右军勉强支撑。没有被灭掉。以后得以有机会恢复元气。

大统十二年(546年)九月。高欢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想拔除西魏在汾水下游的这一重要关隘。而西魏并州刺史韦孝宽镇守玉壁。率兵顽强失守。之后。高欢以断水道、用火攻、挖地道等战术。围城五十余日。士卒死亡七万多人。但却未能攻下玉壁。后来。高欢染疾。东魏只能撤军。不久。高欢病死。其长子高澄接掌东魏朝政。宇文泰因此有了机会扭转了劣势。和东魏势均力敌了。

高澄接掌朝政之后。与掌兵权的侯景矛盾激化。高澄欲夺其兵权。侯景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家。他以河南十三州之地作见面礼。投降西魏。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但是。他对侯景是提防的。他担忧侯景诈降或伺机反叛。因而分派大军接管侯景原本管理的土地。而高澄对侯景的叛变非常气愤。派大军进攻侯景。侯景受攻击。同时又得不到宇文泰的信任。丢了土地。于是。这位野心家转而投了萧梁。后来。侯景又发动了变乱。挑战萧梁统治者。最后他的变乱被平息。可是。萧氏兄弟却在平乱后为争夺帝位而相互残杀。梁因内耗而变得越来越弱势。

萧梁的内耗使宇文泰看到了机会。他发动了江陵之战。乘机出兵夺取了南朝梁的一些疆域。控制了长江上游和汉水。

大统十七年(552年)。在侯景败亡之后。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在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称帝。是为梁元帝。梁元帝很有文学艺术才华。但搞政治不会变通。他在称帝后毁了与西魏原本的约定。公开表示不向西魏称臣。宇文泰派宇文仁恕到江陵去责问。梁元帝反而向宇文仁要求西魏归还原来所占之地。宇文仁恕回朝后向宇文泰报告。宇文泰当然不能容忍。他派于谨、宇文护等率步骑五万进攻江陵。南梁势力弱。不是西魏军队的对手。江陵被攻陷。梁元帝被处死。西魏军抓了不少人带回去当奴隶。宇文泰立萧詧为梁帝。使南梁成了西魏的附庸。西魏也因此扩大了疆域。江陵一战西魏的胜利使西魏成为当时东魏、西魏和南梁中最具统一实力的政权。这为以后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军事基础。

而且。江陵一战的胜利使得濒临灭亡的西魏绝处逢生。拥有了对抗东魏的实力。这对此后长达370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奠定了北周统一北方以及隋唐王朝强盛的军事基础。

显然。宇文泰的一次次征战。最后由弱转强。为后来隋统一北方创造了一定的军事条件。

第三。更改官制。创建府兵制。对后世在政治军事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宇文泰虽来自武川镇。靠军事征战而成为一方军阀的。但是。他并非只懂军事武夫。他很有政治才能。注重政治改革。大统七年(541年)九月。宇文泰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十一月。他又颁布了十二条新制。将其与大统元年(535年)三月颁布的二十四条新制合在一起。成为三十六条例。而六条诏书和其它新制条例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其实是推动整个体制的改革。

其中。官制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宇文泰令卢辩仿周礼更改官制。拟定了北周六官制。即指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这六府机构。这一套效仿早时西周的“六官制”在第二年由宇文觉(孝闵帝)即位后全面推行。“六官制”的推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取得了中原地区汉族大地主的拥护和归向。

此外。宇文泰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创建了府兵制。宇文泰对军队统辖系统进行改革。他吸取了鲜卑旧时的八部制。建立了“八柱国”。宇文泰自己在大统三年(537年)由西魏文帝拜为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此外。在大统十四年(548年)。拜西魏宗室广陵王元欣为柱国大将军(此人没有实权)。还有。拜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人为柱国大将军。统率六军。再有。每个柱国大将军下面有两个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因而。西魏就有了“八柱国十二将军”。在每个大将军下面设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四十八仪同;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两千;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六柱国合计有兵四万八千人左右。西魏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府兵。而这一套就是所谓的“府兵制”。

府兵的主要来源。一是来自于由贺拔岳所统领的武川军团;二是侯莫陈悦军团中的李弼军团;三是随北魏孝武帝西迁的北魏宿卫禁旅。这些军队都是鲜卑化的军队。而武川军团是核心成员。其前身是六镇鲜卑。多数是拓跋族成员。他们曾参加过六镇起义和河北起义。宇文泰建立“府兵制”是很聪明的。一方面。他满足了武川军团在一定程度的汉化之后。思念原来部落的心理需求。因而效仿鲜卑族原有八部制。在士兵和军官之间保持鲜卑旧日的氏族关系。加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又融合贵族影响力和军功及带兵的实力。来任命柱国或将军。如此一来。“府兵制”既利用氏族部落的血缘纽带来组织府兵。强化将领和士兵的关系。而且。又顺应时代的变化。去除部落兵制的一些色彩。重视军功。此外。“府兵制”使将士们战时能征战而休战时能耕地。兵农合一。全民皆兵。

“八柱国十二将军”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北周、隋朝、唐朝的皇室家族都来自于柱国或将军后代。而且。在北周、隋朝和唐朝三朝。“八柱国十二将军”的后裔都有这样那样的姻亲关系或政治联盟。并形成所谓的“关陇集团”。其影响一直延续至唐初。

第四。推崇德治。重视道德教化。调和胡汉关系。

宇文泰是鲜卑族人。是军阀。然而。他并非对政治管理文化一无所知。他在政治上推崇德治。主张道德教化。强调以德治为主以法治为辅。他要求各级官吏学儒家学说。重修身。行仁义。讲忠孝。守信义。注重礼让、廉平、俭约。此外。他还要求各级官员应重视对民众灌输孝悌、仁顺、礼义观念。极力想以儒家伦理纲常来维持稳定的统治秩序。

宇文泰的这一套德治管理方式。对于调和胡汉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邙山之战后。宇文泰急需扩充兵员。而鲜卑族人毕竟数量有限。因而他开始从汉族中吸收兵员。他宣布征募关陇地区的豪强地主武装。而在北魏末年的关陇起义中。关陇地的豪强地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组织乡兵。后来。东西魏分立时。这些地主武装并没有解散。宇文泰了解到这一状况。因而开始招募豪强以充军旅。如此一来。在军队中。便有了胡汉协同的关系。而这需要在军队中传播汉文化。包括仁德理念。以此缩短胡人与汉族地主豪强的心理距离。使武川军人集团与关陇地主和携起手来。为西魏征战。胡汉关系的调和非常重要。这是西魏政权之所以能续存的关键。可以说。宇文泰这一套调和胡汉关系的策略影响了后来隋朝。特别是唐初调和胡汉关系。使汉族和其他各民族能友好相处。协调合作。有利于促进民族大团结。

总之。由宇文泰及其家族掌控朝政的西魏、北周。处于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捩点。宇文泰能在战乱时代顺势进取。使其军事势力转弱为强。积极征战四方。南取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中间宰控关陇。使西魏、北周王朝成为统一北方的基础。宇文泰创建的“府兵制”对历史影响很大。而他对官制改革。成了隋唐政治制度借鉴的来源。宇文泰对于促进北方统一。为隋唐统一大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宇文泰算是一位杰出人物。

其他观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3:16

    宇文,西魏,东魏,北魏,北周,军队,武帝,鲜卑,府兵制,江陵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3:16

    没想到大家都对西魏北周政权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有多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3:16

    先简单理一理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关系公元524年。北魏发生六镇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崛起了一个人物。叫尔朱荣。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