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家八大山人,书法功力到底如何?
原创

大画家八大山人,书法功力到底如何?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朋友们好!我是杨志勇!

八大山人的书法不同寻常。很有个性。以篆法入行草。高古苍茫。简淡萧散。自成一家。别具面目。

其行笔中锋。自在从容。不疾不徐。不火不温。如枯藤挂月。似寒泉琴鸣。若松下瘦鹤。肖山寺老僧。

其心如水。气清神明。

淡然怡然。胸无点尘。

人书合一。自任情倾。

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其早期书法学的是董其昌。后来直溯其源。遍学百家。最后溶古铸今。自出机抒。形成自我。

因其遭亡国之痛。不与世合。多与高人

逸士往来。故没有半点尘埃。把孤寂之情融入书画。象远古洪荒的一片闲云。那独特的韵致。受到无数人的赞叹!

其他观点:

我着重谈谈八大山人行书手札的艺术成就。

——八大山人的行书简逸质朴。率然洒落。具有很高的审美格调。

——他精研石鼓文。临写汉、魏、晋、唐以来的诸家法帖。综合诸家。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在书法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其行书手札。传统功力和个性情调相得益彰。更值得我们欣赏和借鉴。

—— 笔画简约从容。含蓄醇厚。

起笔、收笔和弯折处淡化提按。避免重顿。弱化肥瘦对比。线条厚实而畅达。化折为转。对转笔有娴熟的控制力。强调圆转线条的运用。善用秃笔。含蓄内敛。圆浑醇厚。行笔从容畅达。如行云流水。

—— 字势欹侧参差。松活圆通。

转左侧右。仰俯起伏。字形大小、长扁、宽窄、高低错落变化、用笔上的圆转和结构上的圆转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势态圆通。结体松活。

—— 章法体现散乱之白。崇尚不齐之齐。

字间或紧或松。有断有连。常见三四字连绵书写。酣畅淋漓。行、草相间。体势丰富多变。行距时密时疏。字行走向不垂直一律。摆荡摇曳。斜势中更显放达脱洒之气。



其他观点:

八大山人朱耷以画名世。但他的书法其实也可以在书史上占据一席之位。而且是格调比较高的那一类。

书画一体。共写此心

首先。八大的书法和绘画的内在精神是统一的。用笔的格调也是一致的。总体表现出一种冷淡简净的风格。这与他的精神特质是密不可分的。

众所周知。八大山人朱耷本是朱明王朝的皇室后裔。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权的九世孙。正儿八经的皇脉认证。但时遭明灭。生灵涂炭。在那个乱世里。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何况他还是个旧王孙。何况他天资卓绝。何况他性格孤高。

好像所有的天才都是这样。在发挥出极致的天赋之前。都得先经历生死难关。天才仅是活着就比别人艰难许多。可能都逃不出孟子给下的魔咒。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都是这一套。

所以到他忍辱苟且换个身份活下来的时候。他的天才被上天应允了。名已是祸害。利无意争取。行不能容于世。那么只剩下恬淡孤直。在寂静里悄然无声地开放了。

从此。书画成了他一生的寄托。世人都好青眼相看。我就翻白眼。

八大山人的书法并非没有源头的胡来。他有内在的基因继承。只是用得高妙。所以藏得深。

他也写兰亭。但有人觉得这是什么啊。跟王羲之一点不挨着。可如果只是单纯复制。他就不是八大了。

他要对文字进行裁切改编。三百多字剪辑成将将一百字。还能读得通顺。

好像他看谁的文章都觉得啰嗦。看谁的画都觉得繁复。看谁的字都觉得用笔不净。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一味简省。

他俨然一个巨匠的眼光。裁切古今。

于是化繁为简。用笔简直。几乎笔笔中锋。不肯随俗扭捏姿态。他对于干净有一种极致的癖好。好像是精神上的洁癖。

他也学黄庭坚。纵横开张。但是却主动丢掉老黄一笔之中过多的动作。将死蛇挂树变成了开张剑戟。一点不啰嗦。

所以他在古人那里其实学了很多。但都是批判性地继承。绝不肯向任何人低头。管他是书圣画圣。老子不称臣弟。这或者是他精神里仍然保持的贵族姿态吧。这种格调让他始终站在思想的云端俯瞰。随意撷取古人的精华。化为己用。

结字奇拙。章法随性。真草间杂。用墨简省

结字奇拙。章法随性。真草间杂。用墨简省。这十六字可以概括他书法的基本特征。

结字奇拙

八大的字常有异体。有一种奇怪的笨拙之感。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美得很高级”。

他本身的文字学养很深厚。所以对于字的间架结构可能比常人有更高的理解力。所以容易改造。

章法随性

而章法上一尊魏晋。藐视唐法。基本上看不到他打格子去写字。想象一下他要是和最爱打格子的文征明放到一处。画面颇有些滑稽呢。

他是不会守那些刻板规矩的。他深知权力是个什么东西。而他就是从哪里逃出来的。怎么会再自投罗网呢。

所以写字很随性。力求简洁干净。混沌。难言。因为难言。所以有大妙。十分耐看。

真草间杂

他还喜欢真草间杂。往往一堆真书里偶然蹦出几个草书。瞬间就多了一股子生趣。这当是为了打破楷书形式上的沉寂而作的变化。

所以他并非一味高古而不顾死活。高古他也要。生动他也要。所以就以各种配方去尝试改造。往往出人意表。

用墨简省

八大几乎在文艺的各个层面力求简省。用墨也是如此。这可能与他清苦的生活有关联。一个人生活中简朴惯了。就会把这种观念植入他的文艺作品里去。

他往往用淡墨来写字。虽说墨淡失神采。但淡有淡的趣味在里面。这方面他也没有从俗。

八大墨迹

八大对于佛道的理论研究很深。何况他本身就栖息空门。托形幽谷。潜志玄流。所以天真永远是一个修行人最高的追求。

他不是真的就孤傲到极点。不食人间烟火。他只不过想回归天真罢了。谁愿意整天吹胡子瞪眼。但世人狡诈虚伪以为常事。他才不得不反面示人。这里面有大慈悲。

最长养艺术的土壤。就是慈悲。他以自我做世人的镜子。让人瞧见他的画。他的字。就瞧见自己的病。自惭形秽。

但不能把一个人往完美了去夸。那样就不真实了。我想他身上还是残留着王朝覆灭带给他的阴影。记忆深处的繁华是他追求简单的土壤。始终滋养着他。他看到过繁华落尽。看到过众生流离。所以走向觉醒的另一面。拥抱简朴与天真。

八大的书法是古今无二的。没有人可以替代他的位置。就像他的画一样。后人学他画白眼。也总不是那个味道了。

同样。后人学八大的书法。今天也有不少。但是都是描摹形状。为什么呢。因为他并没有那样高的眼界。也就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

八大的精神是需要继承的。但那可能只属于少数人。少数能改变游戏规则的人。大部分人。只是玩游戏的人而已。何谈思想与创造呢。

我想。八大山人这个文化符号是拿得出手的。拿着它我们可以走向世界。然后告诉他们。看。这就是中国文化。这里面。就是中国精神。

这里是鱼生文化杂谈。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5:31

    山人,书法,都是,章法,精神,格调,圆通,行书,的人,王朝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5:31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画家八大山人,书法功力到底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5:31

    朋友们好!我是杨志勇!八大山人的书法不同寻常。很有个性。以篆法入行草。高古苍茫。简淡萧散。自成一家。别具面目。其行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