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出自于《论语》中的成语有哪些?例如:见义勇为、怨天尤人?
原创

请问出自于《论语》中的成语有哪些?例如:见义勇为、怨天尤人?

好文

热门回答:

闲时慢翻《论语》。突然发现很多成语均出自于此。

大概《论语》中四字短语较多。久而久之。约定成词。

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食不厌精。温故知新。不亦乐乎。巧言令色。一日三省。千乘之国。言而有信……

不知可有人深入研究并加以总结?

其他观点:

有很多例如:文质彬彬 后生可畏 见义勇为

好行小惠 年富力强 循循善诱

发愤忘食 三复斯言 举一反三

内省不疚 犯上作乱 循序渐进

言不及义 驷不及舌 手足无措

不耻下问 言必有中 温故知新

仁人志士 血气方刚 理屈词穷

杀身成仁 惠而不费 诲人不倦

家喻户晓 能近取譬。 等

其他观点:

《论语》作为中国古典。儒家思想的代表。其对中国的影响其他任何思想难出其右。其中的经典话语。朗朗上口。耳熟能详。从为政、治学、为人、做事等各方面一直是人们奉行的标准和典范。长期以来好些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成语。这些成语数量之大。是任何文献难以超越。初步统计接近400 百。可见巜论语》影响之大。这些成语有些已经发生了意义上的变化。有些被引申拓展了范围。有些基本保持了原意。在今天振兴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搞明白这些成语的出处和原意。对继承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巜论语》中的成语和原文按论语排序主要有:

1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 【犯上作乱】——《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4 【巧言令色】——巜论语. 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

5 【一日三省】——《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6 【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7 【入孝出悌】《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8 【行有余力】——《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 【贤贤易色】——《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10【言而有信】——《论语. 为学》“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 【慎终追远】——《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2【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13【小大由之】——《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14【敏于事慎于言】——《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5【贫而乐道】《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6【精益求精】——《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17【告往知来】——《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8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巜论语. 学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众星拱北】——《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0【北辰星拱】——《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1【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2【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3【而立之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4【不惑之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5【知命之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6【耳顺之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7【从心所欲】——《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8【犬马之养】——《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9【因材施教】——《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30【温故知新】——《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子不器。”

32【周而不比】—一《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4【异端邪说】——《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3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6【多闻阙疑】——《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37【言寡尤。行寡悔】——《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38【举直措枉】——《论语·为政》“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0【见义勇为】——《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4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2【杞宋无征】——《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43【了如指掌】【了若指掌】【如指诸掌】——《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44【告朔饩羊】——《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45【爱礼存羊】——《论语·八佾》(3“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46【乐而不淫】——《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7【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8【成事不说】——《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9【既往不咎】【不咎既往】——《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50【尽美尽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51【里仁为美】——《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52【造次颠沛】——《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3【观过知仁】——《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54【朝闻夕死】——《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55【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6【无适无莫】——《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57【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58【见贤思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9【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0【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1【讷言敏行】——《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2【瑚琏之器】——《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63【闻一知二】——《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64【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65【朽木不彫】【朽木难雕】【朽木不可雕】——《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66【朽木粪土】【朽木粪墙】——《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67【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68【敏而好学】——《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9【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0【善与人交】——《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71【三思而行】【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72【愚不可及】——《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73【斐然成章】——《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74【不念旧恶】——《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75【安老怀少】——《论语·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76【计过自讼】——《论语·公冶长》“已矣乎。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77【行不贰过】——《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78【迁怒于人】——《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朱熹注:“怒于甲者。不移于乙。”

79【肥马轻裘】【乘肥衣轻】——《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80【周急继乏】【周急济贫】【周贫济老】——《论语·雍也》“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81【犁生骍角】——《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邢昺疏:“杂文曰犁。骍。纯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弃也。诸。之也。仲弓父贱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称谓仲弓。……言仲弓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

82【一箪一瓢】——《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3【箪食瓢饮】——《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4【陋巷箪瓢】——《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5【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6【不堪其忧】——《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7【行不由径】——《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88【祝鮀之佞】——《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89【文质彬彬】——《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0【敬而远之】——《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91【先难后获】——《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92【乐山乐水】——《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93【从井救人】——《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94【博文约礼】——《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95【中庸之道】——《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96【博施济众】——《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97【立人达人】—— 《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98【能近取譬】——《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99【述而不作】——《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00【信而好古】——《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01【爱素好古】——《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02【学而不厌】——《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3【诲人不倦】——《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4【不愤不启】——《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05【不悱不发】——《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06【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6【一举三反】——《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7【一隅三反】——《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8【用行舍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09【一虎不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源自《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110【暴虎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源自《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111【死而无悔】——《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112【临事而惧】——《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13【执鞭随蹬】——《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114【不知肉味】【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115【求仁得仁】——《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16【饮水曲肱】——《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17【饭蔬饮水】——《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18【曲肱而枕】——《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19【乐在其中】——《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20【富贵浮云】——《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1【发愤忘食】——《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2【乐以忘忧】——《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3【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4【生而知之】——《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25【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126【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7【择善而从】——《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8【战战兢兢】——《论语·泰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29【如临深渊】——《论语·泰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30【如履薄冰】——《论语·泰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31【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32【犯而不校】——《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133【六尺之孤】——《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4【托孤寄命】——《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5【任重道远】——《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6【死而后已】——《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7【笃信好学】——《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15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60【巍巍荡荡】——《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161【卑宫菲食】——《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162【斯文扫地】——《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163【空空如也】——《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64【仰之弥高】——《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

165【循循善诱】——《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66【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67【韫椟而藏】——《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168【待贾而沽】【待价而沽】——《论语·子罕》“沽(贾)之哉!沽(贾)之哉!我待贾(价)者也。”

169【善贾而沽】——《论语·子罕》“沽(贾)之哉!沽(贾)之哉!我待贾(价)者也。”

170【衒(zuì)玉自售】——《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

171【逝者如斯】——《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1【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2【为山止篑】——《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173【苗而不秀】——《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74【秀而不实】——《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75【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6【年富力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7【知过必改】——《论语·子罕》“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8【不忮不求】——《论语·子罕》“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源自《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179【松柏后凋】——《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80【岁寒松柏】——《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81【岁寒知松柏】——《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82【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83【侃侃而谈】——《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184【侃侃訚訚(yín)】——《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185【鞠躬屏气】——《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86【敛容屏气】——《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87【屏气凝神】——《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88【屏声敛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8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90【适可而止】——《论语·乡党》:“不撒姜末。不多食。”宋·朱熹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191【三复白圭】——《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192【三复斯言】——《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193【不得其死】——《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94【一仍旧贯】——一《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195【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96【登堂入室】【升堂入室】——《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97【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98【鸣鼓而攻】【鸣鼓而攻之】——《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99【理屈词穷】——《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00【一日之长】——《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01【有勇知方】——《论语·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义方。”

202【春风沂水】——《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03【沂水弦歌】——《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04【沂水舞雩(yú)】——《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05【克己复礼】——《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0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07【内省不疚】——《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08【司马牛之叹】——《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20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210【恭而有礼】——《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11【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12【浸润之谮】——《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213【足食足兵】——《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14【必不得已】——《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21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216【驷不及舌】——《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217【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218【片言折狱】——《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19【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20【风行草偃】——《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21【化若偃草】——《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22【察言观色】——《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23【一朝之忿】——《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224【以文会友】——《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225【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26【手足无措】【无所措手足】——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27【鲁卫之政】——《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

228【胜残去杀】——《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229【一言兴邦】——《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230【一言丧邦】——《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

231【近悦远来】——《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232【悦近来远】——《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233【迩安远至】——《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234【欲速不达】【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35【父为子隐】——《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236【子为父隐】——《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23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238【斗筲之人】——《论语·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39【斗筲之器】——《论语·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40【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41【刚毅木讷】——《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42【危言危行】——《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245【没齿无怨】——《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246【见危授命】——《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47【谲而不正】——《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248【一匡天下】——《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249【披发左衽(rèn)】——《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250【匹夫匹妇】——《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251【匹夫沟渎】——《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252【匹夫小谅】——《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253【文子同升】——《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254【大言不惭】——《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255【思不出位】——《论语·宪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256【夫子自道】——《论语·宪问》“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257【以德报怨】——《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58【以直报怨】——《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59【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60【怨天尤人】——《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261【循序渐进】——《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262【下学上达】——《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263【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264【深厉浅揭】——《论语·宪问》“深则厉。浅则揭。”源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265【老而不死】——《论语·宪问》“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266【在陈之厄】——《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267【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68【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269【参前倚衡】——《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270【志士仁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1【求生害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2【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3【成仁取义】【取义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7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76【言不及义】——《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77【好行小慧】——《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78【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79【以言举人】——《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80【以人废言】【因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81【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82【直道而行】——《论语. 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283【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4【众好众恶】——《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85【当仁不让】——《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86【敬事后食】——《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87【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288【道不相谋】——《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289【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290【陈力就列】——《论语·季氏》“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291【持危扶颠】——《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292【开柙出虎】——《论语·季氏》“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93【玉毁椟中】——《论语·季氏》“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94【龟玉毁椟】——《论语·季氏》“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9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96【分崩离析】——《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297【大动干戈】——《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298【祸起萧墙】——《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99【事在萧墙】——《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00【直谅多闻】——《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301【在色之戒】——《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302【血气方刚】——《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303【困而不学】——《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04【隐居求志】——《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305【求志达道】——《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306【过庭之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307【诗礼之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308【怀宝迷邦】——《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309【岁不我与】——《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341【时不我与】——《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342【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343【磨而不磷】——《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344【涅而不缁】——《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345【不磷不缁】——《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

346【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347【色厉内荏】 ——《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248【穿窬之盗】——《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349【匏(páo)瓜空悬】——《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17-

350【道听涂说】——《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51【患得患失】——《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352【无所不至】——《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353【恶紫夺朱】——《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354【以紫乱朱】【以紫为朱】——《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355【免怀之岁】——《论语. 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356【饱食终日】——《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57【无所用心】——《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58【博弈犹贤】——《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359【居下讪上】——语出《论语·阳货》“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360【枉道事人】——《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361【父母之邦】——《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362【季孟之间】——《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363【来者可追】——《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64【不敢问津】——《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唐·宋子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36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366【降志辱身】——《论语·微子》“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367【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368【见危致命】——《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369【文过饰非】——《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370【即温听厉】——《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371【小德出入】——《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372【有始有终】——巜论语. 子张》“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373【有始有卒】——《论语·子张》“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374【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75【恶居下流】——《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376【文武之道】——《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377【学无常师】——《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378【赐墙及肩】——《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379【门墙桃李】——《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380【生荣死哀】——《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381【兴灭继绝】【存亡继绝】【继绝存亡】——《论语·尧曰》 “兴灭国。继绝世。”源出《尚书》。

392【惠而不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源出《尚书》。

393【望而生畏】——《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394【不教而杀】【不教而诛】——《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角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5:56

    论语,君子,夫子,子路,学而,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乡党,不惑,如临深渊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5:56

    没想到大家都对请问出自于《论语》中的成语有哪些?例如:见义勇为、怨天尤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5:56

    闲时慢翻《论语》。突然发现很多成语均出自于此。大概《论语》中四字短语较多。久而久之。约定成词。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