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女娲最早的记载是屈原的《楚辞.天问》。屈原在《楚辞.天问》里这样问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这意思就是说女娲对着自己的身体造了人。那么她的身体又是怎么样来的呢?
而根据《淮南子》记载说。在太古时期。大地荒废九州崩裂。天地倾覆。天不能完全把大地覆盖。地不能承载万物。铺天盖地的大火从天际升起。猛烈的火势长久不灭。浩瀚无垠的洪水无边无际永不消退。猛兽吞食人民。凶猛的鸟儿也攻击老弱病残。
于是女娲熔炼了五色石用来补青天。折断的巨鳌的四肢。用来当作擎天柱。杀了翼洲的黑龙拯救人类。用累积的芦苇的灰烬来抵御洪水。就这样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擎天。洪水得以平息。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得以存活。
唐传奇本《酉阳杂记》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唐肃宗逃到了灵武。在黄昏的时候。唐肃宗见到了一个身材非常高大的妇人。拿了一对鲤鱼在门前咆哮。问皇帝在哪里。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疯子。这个妇人说完之后。就站在大树底下。有人看见她的手臂上有鱼鳞一样的鳞片。天黑了的时候她就消失不见了。
到了安史之乱平定的时候。虢州刺史上奏了一个和女娲坟有关的故事。说在天宝十三年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下了很大的雨。下的天昏地暗。在这个月的一天夜里。有人听到大河上空响起了惊天的雷鸣之声。天亮的时候。就看到了女娲坟缓缓升出地面。到了晚上的时候。坟墓上多了两棵一丈多高的柳树。下方还有到了很大块儿的石头。
奏报的州官还很贴心的画上了插图。
而《太平御览》则记录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说是自开天辟地以来。大地上原本是没有人的。女娲用黄土造了人。
在民间传说里面有的说法是。女娲是伏羲的妻子。而有的则说是女娲和伏羲是兄妹。所以女娲又被看作人类的婚姻和繁衍之神。
另宋人余琰认为女娲是一个部落。而非一个女性大神。就如清朝老祖宗被称女真族一样。清朝典籍《茶余客话》也对女娲形象变迁记录了一个小故事。说是在民间女娲神像被塑造成女性形象往往香火鼎盛。被塑造成男性形象则门可罗雀。
由此可见。在清代时期。女娲雕塑仍有部分是以男性形象出现。
关于女娲的故事。大概就这些。而伏羲的记载则纷乱而杂多。有故事性的典籍记载则要少很多。且记录的内容大多相同。都是有关于伏羲的身世的。
其中关于他身世。比较详细的都是两晋时期的书籍。有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和王嘉的《拾遗记》。其中又以《拾遗记》最为清晰。
《拾遗记》说伏羲出生在华胥之州。有一天。伏羲的母亲外出游玩的时候。有青色的彩虹缠在他母亲的身上。过了没多久。他妈妈就怀孕了。她的整个妊娠期非常之久。12年之后。终于生下了伏羲。
然后伏羲创立了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还教会了人民用渔网捕猎。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同时还教会了人们将野兽训做家禽。变革了婚姻制度。使原始的群婚。改变为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从血缘婚变为族外婚。
而他创始人神神身份的确定则归功于1942年长沙出土的楚帛书。根据楚帛书记载。说是在天地尚未形成的时候。世界还处于一片混沌之态。在这片混沌之中。诞生了女娲。伏羲这两位大神。两人结为夫妻生了四个孩子。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单。老三叫白大柟。老四叫墨干。
这四个孩子就是后来。代表四时节令的四个神。
四神参化了阴阳的法则。根据这个法则开辟了大地。
为了更好的管理天和地。他们规定了各神的职责。禹和契来管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林畅通无阻。并使山林与江海的阴阳之气调和。
这个时候是没有太阳和月亮的。这四位大神轮流值班。替换四季。
就这样过了一千年以后的帝喾生出了日月。从此九州太平。天下安宁。除此之外。四神还制造了可以覆盖天地的天盖。并使它旋转。并用五色木的精华加固了天盖。
在这之后。炎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级。帝喾制定了日月运行的规律。从此以后人们都敬天敬神。不敢蔑视天神。
再后来。共工制定了十大天干和闰月。制定的更为精确的历法。将一昼夜分为。霄、朝、昼、夕。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观点:
谢邀。
古籍里面确实记载了很多有关伏羲女娲的墓葬地址。但几乎散落在中原各处。现在我恍惚试着整理一下各种说法。
其一。女娲墓
1-潼关附近。
《读礼通考》
戴延之《西征记》潼闗直北。隔河望层阜。岿然独秀谓之风陵。此是女娲墓。
又《辨疑志》
潼关北大河中有滩。出水可二三尺。滩上有一树。古老相传云本女娲墓。
《录异记》
又华陕界黄河中。有小洲岛。古树数根。河水泛涨。终不能没。云是女娲墓。大历年中。连日风雨。晦螟雷电。不已。晴霁之后。忽失此墓。不知所在。
此外。《陕西通志》、《说郛》、《水经注疏》、《唐会要》、《路史》等等都有这种说法。
2-异域
《清稗类钞》
王母瑶池。可征昆顶。人皇陵在波斯之域。女娲墓在沙碛以西(指瀚海或塔克拉玛干沙漠)。海志山经(指《山海经》)及历史地志。固彰彰可考也。
3-灵宝古阌乡
《太平寰宇记》
唐乾元二年。虢州刺史王竒光奏所部阌乡界女娲墓于天宝末失其所在。
《河南通志》
女娲墓因大雨晦防失所在。乾元二年六月 濒河人闻有风雷。晓见其墓涌出。
此外。《山西通志》、《新唐书》、《格致镜原》、《丹铅余录》等等支撑这一观点。
4-山西霍州赵城
《平阳府志》云:
“娲冢。东西相距四一九步。各高二丈。周围各四十八丈。”
《释氏稽古略》
晋宁路河中府霍州有伏牛台。伏牺伏牛乘马之所。女娲墓在焉。
其二。伏羲墓
说完女娲。则说说伏羲。
1-河南
淮阳。
《录异记》
陈州为太昊之墟。东关城内有伏羲女娲庙……东关城外。有伏羲墓。以铁锢之。触犯不得。
某处。
《周易杭氏学》
在中国之佚闻古迹。无有可为伏羲来自远方之证者。况伏羲之陵。犹在中州。至今无恙。
2-山东邹县
《齐乘》
凫峄二山名也。古有伏羲庙。今云有伏羲墓。按《左传》颛臾风姓伏羲之后。实司太昊之祀。邹鲁有庙是也。伏羲都陈。有墓非也。今讹作爷娘山。
这是说伏羲虽然定都于陈州。
但葬在邹县。
《大清一统志》
太昊陵在陈州宛邱。则自宋太祖干徳四年始。
3-山东巨野县东南古山阳郡
《广博物志》、《路史》。
故《潜夫论》:太昊之后有庖国以姓。今庖水在山阳平乐。而帝墓又在山阳。
4-山西单县古单州
《元丰九域志》
伏羲冢。后汉中常侍侯览 墓。
其他观点:
这个图其实大多源出汉代。不能再早了。很多东西去掉神话色彩。就变简单了。1.伏羲女娲蛇神相绕。伏羲持矩。女娲持规。代表把握世间“规矩”。这个“矩”。甲骨文是“巨”的写法。华胥氏履“巨人”迹。生下伏羲。后来被误解为踩了巨人的脚印生下伏羲。变成荒诞的神话传说。其实少女与部族外的治水头头野外交合怀孕而已。这在母系社会是很正常的。2.有星星50颗作为背景。这是易经产物。周以后卜筮多用蓍草。一共50根。代表”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就是算卦一共用50根。每次卜筮前拿掉一根。只用49根的意思。3.伏羲女娲蛇身相互缠绕。其实指的是这两个部落同出一脉。然后相互通婚(伏羲女娲既是两个人。又是两个部落。古代以首领名字称呼其部落。通婚也并非指亲兄妹乱伦)。蛇身是部落图腾。也是龙图腾的雏形。而非指人长了个蛇的身子。要不然就跟一万年后的人说我们长成龙的样子一样可笑。蚩尤是面如牛首。铜头铁额。其实也是以牛头为盔。铁板为甲的意思。4.崩葬襄阳一说。无法置评。因为该说法最早也是见于汉代。距离伏羲时代。晚了近万年。这段历史经历了三次浩劫。一是秦始皇把书烧尽断了线索。二是孔子一流为了创建儒学。不惜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三是道教对易经的解读与儒学一样。加的东西太多。汉代尤甚。5.关于遗迹。我想留给后人的还是精神财富居多。从哲学到各领域的实用科学技术。是汉文化发展的基础。真要说陶陶罐罐。甘肃天水往下挖。一直可以不间断的追溯到6万年前的文化层。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762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女娲,伏羲,山阳,生下,霍州,通志,是在,潼关,太平,大地
没想到大家都对伏羲、女娲崩葬襄阳,古籍记载的传说遗迹有哪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女娲最早的记载是屈原的《楚辞.天问》。屈原在《楚辞.天问》里这样问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这意思就是说女娲对着自己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