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张生是否从“渣男”成功洗白?
原创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张生是否从“渣男”成功洗白?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西厢记》不仅洗白了张生。也洗白了莺莺。

《莺莺传》里。崔莺莺的表现极是古怪。从她跟张生发生那点事来看。谁敢肯定她确实是爱着张生的?

原文里写。【大略崔之出人者。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恻。张窃听之。求之。则终不复鼓矣。以是愈惑之。】

或许正是崔莺莺这种表现。导致张生无法下定决心跟她在一起。

用现代的话该怎么形容莺莺?傲娇?别扭?腹黑?她老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截然不同的表现。忽冷忽热没个准谱啊!

发生了关系是不假。但若从张生的角度看。莺莺的心到底在想什么。他不知道。莺莺也不说。

这种情况若发生在现代。一万对情侣得黄一万对。

古代颇讲封建礼数。一个肯突破封建束缚跟张生发生关系的女子。必定是对张生心有期许的。可是。她又别别扭扭不肯多说自己的心思。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也不知道这是搞对象呢还是推理解谜呢。反正莺莺这种女孩子放到现代。恋爱之路应该不会太顺。

张生这个人渣的问题就在于“败花”。他若仅仅为了功名而离开莺莺。那还算不上渣。但是他把莺莺的异常表现跟“妖”联系起来。还在人前侃侃而谈。这个行为真的渣到猪狗不如。

很多人读《莺莺传》只看到张生是个人渣。但很少人注意到莺莺的不正常。张生的确是个纯度100%的薄情郎。只是莺莺的精神病也需要好好治疗一下。

到了《西厢记》里。最显著的改变是在莺莺小姐身上。她的精神病痊愈了。表现得跟正常人一样。这种情况下。张生再没有“惑”。郑重地对待这段感情。两个人终成眷属。

个人不喜欢《莺莺传》。因为主角没一个正常人。想来前人或也有此感。又作《西厢记》。结局圆满。喜大普奔。

料到有人会为《莺莺传》里的莺莺说话。只问一句。如果不看脸。莺莺不那么漂亮的话。公平评价她的性格。会是怎样的结果?

其他观点:

在我看来。张生基本上在《西厢记》里被洗白成了痴情不渝的好男人形象了。

我最初看的是《莺莺传》。在我看来。这十分符合当时的渣男行径了。

张生于普救寺对莺莺一见钟情。这样的桥段二者是没有很大差别的。但就像张生形象前后有别一般。在我看来。红娘的形象也有所不同。

《西厢记》里。红娘见张生是个正人君子。值得小姐托付终身。就千辛万苦都要给小姐与张生创造机会。而在《莺莺传》中。小姐一开始的态度有些暧昧。但红娘已经看上了张生。她觉得。既然自己以后要作为陪嫁跟小姐去姑爷家。很有可能姑爷就能纳了自己。那为什么不选个自己中意的呢?她中意张生。因此就萌生了让小姐与张生在一起的念头。说不定能成就好事。而张生在与小姐的相处中。对红娘也很有好感。曾当着小姐的面说。怎么舍得让她叠被铺床呢?共享二美。看来张生早就有点渣男的苗头了。最令人厌恶的是。身为丫鬟的红娘竟然看小姐犹豫。主动撺掇小姐去张生那里过夜成就好事。而张生也顺水推舟。在古代。名声对于女子是多么重要?!我惊讶于原本义正言辞拒绝张生的小姐突然变了卦。如此听一个丫鬟的话。又厌恶张生不考虑女子失身的后果就这样贪恋美色全盘接受。

不过。这个情节在《西厢记》里也是有的。或许是因为篇幅的关系。《莺莺传》有些短小。所以张生的一些英雄行为没有过多描述。而《西厢记》里。张生的有勇有谋得到了充分的凸显。作为读者。我们自然觉得张生值得莺莺托付;而《莺莺传》里。张生却给人一种并不靠谱的感觉。

最能看出渣男不渣男的一点。就是结局。震惊众人的渣男话语在《莺莺传》里展现给众人——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秉)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于时坐者皆为深叹……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

这个男人在变心抛弃莺莺之后。想见已经嫁人的莺莺却被拒绝。在跟友人聊天的时候这样说莺莺。竟然还自豪自己没有被这样的“妖女”迷惑?!言语之自大令人想暴打一顿!

《西厢记》则说张生考中做官仍然惦记莺莺。最后打败坏人。与莺莺终成眷属。

在同时看完的人眼中。如何不对后来《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抱有极大的好感呢?

虽然他也有许多毛病。但最终尽到了一个男人的责任。在我看来确实是十分成功的洗白了。


其他观点:

《莺莺传》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元稹写的传奇小说。《西厢记》一般是指元代剧作家王实普写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亦称《王西厢》。在两者之间。还有一部金代诸宫调作家董解元写的《诸宫调西厢记》。简称《董西厢》。解元。是当时对读书人的敬称。董解元真名已不可考。《董西厢》成书。较之《莺莺传》相差约四百年。《王西厢》成书。较之《莺莺传》相差五百年。较之《董西厢》相差一百年。

“渣男”和“洗白”。都是当代社会的网络流行语。前者指的是对女性玩弄于先。遗弃于后。寡情薄意。对婚姻爱情不负责任的男人。后者则说法不一。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解释。不过。就提问者的意思看。指的应是。对一个人品形象有污点的人。经过一定的粉饰洗刷手段。除去污点。使其成为一个新的人物形象。如果是这样。从《莺莺传》到《西厢记》。是否对张生成功洗白?我认为。《西厢记》中的张生。对于《莺莺传》中的张生。是思想的升华。艺术的再造。两个不同的张生。即两个不同的艺术形象。说明的是相差了五百年的两个不同历史时代的作者。所不同的爱情婚姻观念。以及追求的不同艺术情趣。因而。不能简单理解为。《西厢记》中的张生。对《莺莺传》中的张生。是对一个“渣男”的“洗白”。

《莺莺传》中张生对崔莺莺的始乱终弃。尤其是作者对其薄情寡义文过饰非的议论。的确千百年来为后人不齿与诟病。但是。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于世。除了其艺术魅力之外。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一个封建文人。能在那样封建礼教森严的年代。写出这样的张生崔莺莺的感情故事。已经够惊世骇俗。令人震撼的了。

之后。受其影响。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其再创作的作者多得不胜枚举。特别是到了当代。关于张生崔莺莺的故事。纸质的仿书续书有之。银幕荧屏上有之。尤其是戏曲舞台。昆曲的。各种梆子戏的。更是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豫剧艺术大师常香玉的《拷红》。淡化了张生莺莺。凸显了婢女红娘。虽然喧宾夺主。艺术效果却脍炙人口。考量艺术形象美丑。与考量历史人物真伪。方法与角度是不一样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5:14

    西厢记,莺莺,西厢,小姐,红娘,的是,艺术,解元,形象,是个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5:14

    没想到大家都对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张生是否从“渣男”成功洗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5:14

    《西厢记》不仅洗白了张生。也洗白了莺莺。《莺莺传》里。崔莺莺的表现极是古怪。从她跟张生发生那点事来看。谁敢肯定她确实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