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这个称呼由何而来?
原创

将军这个称呼由何而来?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国古代原本并没有将军。管民政的叫司徒。管经济的叫司空。管军事的叫司马。每军的统帅也不叫将军。而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师级)。大夫以下叫士。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但等级制度又不允许诸侯突破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为“将领一军”的意思。以后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率。因此。又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也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膘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代将军的名衔虽不完全相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相同的。

将军一词产生的时间非常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按照周礼。天子统六军。诸侯可领一军。晋文公时期。为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扩建三军。为\"上、中、下\"三军。其他诸侯纷纷效法。 三军之统帅。由三卿任之。出将边营。人掌机密。

春秋时尚没有\"将军\"的官职。至于三卿。据《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孔颖达疏:\"崔氏云:三卿者。依周制而言。谓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可见。三卿指的是司空、司徒、司马3个官职。大诸侯国的三卿如果严格按照周礼规定还需要周天子的任命。

\"三军\"产生后。由三卿各掌一军。卿代行将军之职。\"将军\"的初始含义就是\"将领一军\"的意思。战国时期。开始设立\"将军\"的官职。后来由于军队的数量一再扩充。将军也越来越多。需要一人来加以统帅。所以又有了\"大将军\"或\"上将军\"的称呼。

汉代以后。由于兵种的增多。一个大将军也管不过来了。 所以又有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清朝。将军为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其他观点:

我是 PT影视。 我来回答一下。

将军的称呼产生自春秋时期。

军是古代最大的军队建制。总有1.25万人;将。则是统领之意。卿大夫一般担任一个军的首领。因此卿大夫往往被称为将军。但并非一 种正式官职。战国时期。将军逐渐成为正式 官名。并根据三军的设置分别出现上、中、 下、前、后、左、右将军等官名。

秦代设上将军为出征打仗时的军事统领。其 次置前、后、左、右将军。汉置大将军、骠 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 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上卿。晋朝设骠 骑、车骑、卫将军。又有伏波、抚军、都 护、镇军、中军、四征等大将军。

南北朝时武人逐鹿。将军名号更多。

唐代时。各 种制度开始规范。设有上将军、大将军、将 军等名号。作为一些禁卫军军官和武散官 (有官无职的官员)的称号。

宋、元、明时期。将军多为武散官。另外将军还是是对廷 尉武士的尊称。

清人尚武。将军常被作为宗室爵号。另外也是对地方军事长官的泛称。

其他观点:


后来兵力越多。将军也就越多(打仗啊。当然是人越多越好)。但是不能一盘散沙一样开战大喊“全军出击!碾碎他们!为了部落!”就上去开打了。需要一个统一的部署。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个人统帅。因此又在将军至上选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8:09

    将军,大将军,统帅,司徒,诸侯,军队,司马,越多,周礼,官职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8:09

    没想到大家都对将军这个称呼由何而来?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8:09

    我国古代原本并没有将军。管民政的叫司徒。管经济的叫司空。管军事的叫司马。每军的统帅也不叫将军。而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