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1944年9月至11月间的贝里琉岛战役。代号“胶着行动II”。是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最血腥惨烈的一场战役。战役初期美军只派遣了第1陆战师。后又增援第81步兵师。就为了占领这个小珊瑚岛上的机场。作为太平洋战争中美日双方伤亡率最高的一场攻防战。它也是二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战役之一。
1944年夏。美军夺取塞班后。可以直接攻打日本本土或冲绳。也可以选择攻打菲律宾或台湾。这让美军参谋长联席会出现了分歧。麦克阿瑟支持重占菲律宾。然后再占领冲绳。作为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海军上将尼米兹则认为应绕过菲律宾。直接攻占冲绳和台湾。
贝里琉岛是靠近关岛的一个珊瑚岛。面积只有13平方公里。是帕劳群岛的一部分。帕劳群岛的位置十分重要。它的西翼即是菲律宾和印尼。自一战德国战败后日本接管这里。帕劳群岛已被它经营多年。当时太平洋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日军自瓜岛战役失利后转为守势。而防守时仍不顾美军优势火力一味猛打。结果一败再败。日军痛定思痛。终于开始在战术上做出调整。他们采取了纵深防御、坑道工事的策略。和美军打消耗战。
整个贝里琉岛的日军守备部队主力是关东军第14师团第2联队和第15联队第3大队。再算上劳工部队和空勤部队。总兵力约1万人。第2联队联队长中川州男大佐是全岛防御的指挥官。在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川曾参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任步兵第79联队大队长。实战经验丰富的他后来进入陆军大学深造。并晋升为大佐被派往太平洋战场。
与日军的小心谨慎相反。节节胜利的美军的开始轻敌。贝里琉岛登陆战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日军的战术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高层的战略决策有重大失误。时任陆战1师师长威廉·鲁普特斯少将认为只要用“四天”就可以夺取全岛。鲁普特斯是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超过30年的老兵。以枪法精准著称。不过他这一次对贝里琉的预测却偏得离谱。
登陆前。美军8艘航空母舰起飞了400架舰载机。伙同贝里琉岛海面上美军3艘战列舰。25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连续3天对这个小岛进行轰炸。负责攻击的海军杰西·奥登多夫少将宣称“已经没有目标可以再进行攻击”。这个“许诺”让登陆作战部队更加麻痹大意。
登陆部队成活靶子
美军于1944年9月15日发起对贝里琉的攻击。贝里琉岛的形状像是一个龙虾钳。两条分支一条指向北部。一条指向东部。岛屿的中部是山区。山区的南部是机场。考虑岛内地形和日军兵力分布。美军选择了岛西的海滩作为登陆场。
该登陆场由北至南分别是白1滩(1团3营)。白2滩(1团2营。莱基的部队)。橙1滩(5团1营)。橙2滩(5团3营。尤金的部队)。橙3滩(7团3营)。美军计划20分钟内让5个先头营4500人上岸。85分钟内上岸8000人。
贝里琉岛北部尽头离海岸只有50米远处。有一个9.1米高的海岬。正好俯览下面的登陆滩头。在后来被美军称作“点”的这个军事要塞上。日军架了一门47mm反坦克炮和6门20mm双连机关炮。就等着美军一拥而上当活靶子。
训练有素的日军非常沉得住气。在没有接到开火命令时无一人擅自开枪射击。当美军的履带式两栖登陆车以密集队形开到距离沙滩不到300米距离并扫射浅水里的飘雷时。日军仍然一枪不放。
美军登上沙滩后。又前进了20米。一直冲到距离日军防波堤30米时。“点”上和海滩的日军暗藏火力点才突然同时开火。如此近的距离遭到突然射击。美军毫无防范。在前面的几百名美军当场被日军全部杀伤在沙滩上。两栖登陆车也被日军直瞄炮一辆辆击毁在岸边。
7团在南边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们虽然可以避开“点”的火力。但右翼却遭到海岸隐藏炮火猛烈的袭击。很多登陆车在没登陆前就被击毁。士兵们在深至胸口甚至没顶的海水中被日军的机枪狠狠的犁过好几遍。伤亡率高得吓人。相比之下5团的战绩最好。因为他们离日军的重型炮火最远。美军正是以此为突破口。陆续上滩。当他们推进到机场的时候遭遇了中川的第一波反击。美军仗着坦克、榴弹炮、舰炮和轰炸机的打击。很快击退了这拨日军。
它付出的代价就是先期登陆的5个营约1100名士兵阵亡、失踪或负伤。损失率超过50%。大量武器装备被击毁。太平洋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的“水牛”(LVT-4)两栖登陆车也不能幸免。有60辆陪葬在贝里琉的海滩。
机场争夺战
占领滩头后的第二天。陆战1师三个团按计划开始了机场争夺战。因日军在岛屿中部的群山中挖了大量坑道工事。坑道里安置的远程火力直接威胁了山脚下的机场。因此若要夺取机场。美军必须穿过机场直插中部山区的南部边缘站住脚跟。
按罗伯特·莱基的回忆录《头盔当枕》记述。他所在的1团2营从机场西北部穿过。目标是夺取一处公路汇合点。他们进入一片日军的建筑群。但遭到日军的顽强抵抗并一度与友军失去联系。到当天结束时仍没有完全得手。尤金·斯莱治的回忆录《美国海军陆战队:老兵故事》也提到。为保护在南面的7团3营的侧翼。他所在的5团3营向东穿过机场。其间遭到了日军的猛烈炮击。尤金的战友莫里尔·谢尔顿(剧中被称为“衰人”那个老兵油子)被一块弹片击倒。好在弹片已是强弩之末而且打在了手枪套上。因此只造成了轻微的淤伤。谢尔顿受伤的这个细节在剧中第六集有所体现。
到17日早晨。机场被美军控制。而美军的效率也是惊人。18日下午就利用起了它。“蚂蚱”(VMO-1)开始空中侦查确认目标。到26日。也就是登陆后第11天。“海盗”(VMF-114)已能在停机坪上降落。并且开始对贝里琉岛上的日军进行轰炸。
血腥鼻头岭
自9月18日起。5团3营和2营开始对岛东的恩加多罗罗克地区进行扫荡。这一山区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长约400米。由数十座高度在100-300米奇形怪状的珊瑚岭组成。当地土著人称之“乌穆尔布劳戈尔”。后来美军叫它“血鼻岭”或“口袋”。上岛的美军。这时再狂妄自大也能猜到山区里隐藏着何等凶悍的日军了。
原本日军判断这里可能是美军的登陆场。因此防御十分严密。地雷、壕沟、暗堡等密度远超过美军实际登陆的岛屿西部。日军充分发掘了山区的特点。修筑了500多个坑道火力点。美军在进攻时往往陷入各山头日军的交叉火力中。而且由于珊瑚岭较为坚硬。除非海军的舰炮直接命中。否则很难将其彻底摧毁。
影片第七集的山区作战。描述的是5团3营于10月3日进攻“口袋”南面五姐妹山(顾名思义。由5个小山包组成)的战斗。这次战斗其实是当日围攻“口袋”战斗的一部分。由7团进攻“口袋”北面和东面的几个目标山头。而由5团在五姐妹山附近做牵制性作战。当日结束时。7团基本完成预定计划。但5团3营在五姐妹山的战斗却陷入苦战。该营一度拿下了5个山头中的4个。但随后遭到附近山头的交叉火力打击而被迫后撤。
其中。埃弗里特上尉和他的连队深入渗透到山脊中。率领仅剩的90人攻占他认为的100号高地。一整天的血腥战斗后他终于到达了他认为的制高点。但实际上那只是“血鼻岭”上被更多日军占据的另一处山脊。被困在山脊上的埃弗里特修筑了一小块防御区。在这里他的连队整晚遭到日军进攻。士兵很快就用光了子弹。后来只能用匕首和拳头与日军搏斗。甚至用珊瑚礁和空弹药箱来砸日军。最后。埃弗里特和他的士兵终于撑到了天亮。当他们被护送撤离的时候。整个连队只剩下9个人。
这期间。战斗力最强的1团伤亡率高达60%——这支大约3000人的部队死伤1749人。5团和7团也伤亡过半。这使得盖格将军决定撤出整个陆战1师。同时派更多的第81步兵师登岛。后续部队在这里和残余的日军又战斗了一个月。才完全占领了贝里琉岛。
是非功过待人说
双方在贝里琉岛上对峙70天后。也就是11月24日。日军弹尽粮绝。中川州男向总部发送电报“樱”(意为万名士兵战死。犹如樱花飘落)。烧掉军旗和机密文件后切腹自杀。美军的伤亡在一万人左右。而日本守岛部队全部阵亡。无数人的生命都葬送在这座岛上。这场战役被称为太平洋战争最残酷的一场。至今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争议的战役之一。因为贝里琉岛在整个美军的“跳岛战术”中。其实战略价值并不大。而且阵亡人数很高。但从参战人数来讲。贝里琉战役的伤亡率可以说是太平洋战争中最高的。海军陆战队国家博物馆称之为\"海军陆战队在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
参考《二战史》
其他观点:
我真的知道这场战役。因为这是在太平洋战争中少有的攻坚战。美国大兵为了这个毫无战略价值的珊瑚岛损失一万多人。打了两个多月才功取。通过这个战役还有朝鲜战场的上甘岭战役。我认为美军的战术灵活性极差战法僵化。可以说没有任何战术可言。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冷兵器时代先进多少。先进的就是武器。可以断言。实力相差不悬殊下美国无法和中国较量。中国能打哭美国人。必败无疑。首先。贝里琉的战略价值。完全可以围而不打。利用空中优势炸掉机场跑道。炸毁海面所有船只。变成孤岛。慢慢的不投降也得自杀。只有一个中途岛才最有战略价值。飞机可以不加油往返日本本土轰炸。其它围岛轰炸。没必要牺牲有生力量。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史在看欧洲值得称道的大战役。包括一战。战法简单。简直就是人海战术。排着队穿着鲜艳的制服。敲锣打鼓的。一排排齐步冲锋。简直就是送死!成吉思汗横扫欧洲。用的就是闪电战。哲别的战法俗称叫狗斗。在没有装甲。轻骑兵。把欧洲强大的重装甲骑兵打的人仰马翻。基本就是吊打。无还手之力。失败的原因就是战法。战术。几百年后希特勒学点皮毛也一度让疾扫欧洲。改名叫闪电战。英法联军还在马斯诺地道里等着呢德国兵呢。愚蠢至极。看看孙子兵法吧。看看什么叫战争…
其他观点:
美军比较轻敌。日军守岛部队过万。美军一开始只有一师之众。只有二万五左右。对于进攻作战。尤其是登陆进攻战斗来说。并没有压倒性优势。可能是因为火力毫无疑问具有绝对压制能力吧。所以美军认为这个问题不算大。
日本的守岛部队可不白给。属于日本陆军番号前二十位的甲种师团。战斗经验丰富。斗志顽强且军事技能很过硬。他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地形。占据了岛上所有的高点。可以随时侦查美军的主要攻击方向;又挖了大量坑道工事。使自己一方面有效躲避美军炮火。另一方面隐蔽的调动兵力。
美军头三次进攻被完全击败。强大的火力根本无法施展。只能增兵步步硬拱。从而陷入了自己最不擅长的短兵相接式的战斗类型之中。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902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日军,美军,贝里,战役,日本,机场,部队,火力,坑道,太平洋战争
没想到大家都对贝里硫登陆战为什么打的这样残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944年9月至11月间的贝里琉岛战役。代号“胶着行动II”。是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最血腥惨烈的一场战役。战役初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