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号称“中国八大菜系之首”,可是为什么很少看到鲁菜馆?比较有名的鲁菜有哪些?
原创

鲁菜号称“中国八大菜系之首”,可是为什么很少看到鲁菜馆?比较有名的鲁菜有哪些?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而现在却很少看到鲁菜馆了。原因有以下三点:

原因一:

过去在明清时期。大量的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了宫廷。使鲁菜得到了发扬光大。但是也使鲁菜变得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而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当时在人们的感觉里鲁菜都是富贵人和大官吃的。而现在鲁菜讲究的是咸鲜、火候、做法工艺等诸多要求。也使得正宗的鲁菜价格普遍高。大多好的鲁菜厨师都是在大的酒店。饭店做鲁菜。最终导致鲁菜价格比较高。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

原因二:

随着时代的改变。各大菜系的融合。还有其他小众的菜系的崛起。让人有选择更多的机会了。如果你开个专门的鲁菜馆。受众人群也会得到局限。就是主打鲁菜的馆子。它也会做其他菜系的美食。而你在许多其他的饭馆也可以吃到正宗的鲁菜。都是相辅相成的。

原因三:

鲁菜为八大菜系之首。说明它的各种烹饪技巧都在别的菜系之上。而现在人们的口味的变化不能单纯的满足一个菜系的口味的食物了。就有后面的厨师将鲁菜口味融合到其他的菜系当中。形成更多的美食。但是它已经不是正宗的鲁菜了。所以也不敢挂出鲁菜的牌匾了。进而导致鲁菜馆少的原因。

原因四:

鲁菜做法工艺复杂。而现在的人节奏都比较快。做好一个菜要等很久的时间。从时间成本和利润方面来看。鲁菜比起川菜。湘菜。不占有优势。慢慢地也就没有人去专门开鲁菜馆了。

以上就是现在鲁菜馆很少的原因。而鲁菜特别有名菜那真是太多了。我就简单的给你介绍鲁菜的十大代表菜:

第一道:九转大肠

此菜经过大厨的精工细作。大肠红润、软嫩兼有咸、甜、酸、辣。鲜香无比肥而不腻。

第二道:葱爆腰花

这道菜可是最能体现鲁菜的爆炒美食的功底了。看似这道菜非常简单。但是鲁菜却做到了无腰花的臊味。吃起来鲜嫩带脆。

第三道:糖醋鲤鱼

这道菜大家都吃过。而鲁菜的这道糖醋鲤鱼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鲤鱼则是选择黄河的大鲤鱼。

第四道:葱爆海参

这道属于鲁菜的传统菜之一。海参配以大葱。烧制而成。口味咸鲜、清鲜适口、有着浓烈的葱香味道。而海参则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

第五道:油爆双脆

这道菜可是考验鲁菜对于火候的控制。火小了不熟。火大了不脆。这道菜可以说是鲁菜中难度最大的菜肴之一了。

第六道: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丸子是用色、香、味俱佳的肉丸子组成的。寓意人生福禄寿喜四大喜事。常用在喜宴上。

第七道:德州扒鸡

整只烧鸡。姿态优美。形色兼优、五香脱骨、肉嫩味纯、味入骨髓。好看又好吃。

第八道:糟溜鱼片

这道菜可以说是鲁菜中经典菜肴之一。吃一口一定会让糟香和嫩滑的鱼片让你陶醉。还会勾起你对美食的渴望。

第九道:一品豆腐

豆腐洁白如玉。软嫩可口。看似像牛奶。味道却有着独特的清香。

第十道:红烧大虾

此菜在山东胶东地区可是家喻户晓。红烧出来的大虾。色泽红润油亮。虾肉鲜嫩、滋味鲜美。去山东游玩这道菜是必须品尝的。

以上就是我给予的问题的全部回答。喜欢我的评论、关注、收藏(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度删除。)

其他观点:

鲁菜之所以称为八大菜系之首或者传统的四大菜系之首是有原因的。

因为鲁菜是唯一原发性菜系。也可以叫做自发性菜系。意思就是说它发源于本地不受其他菜系的影响。而其他菜系是受到鲁菜的影响或者借鉴鲁菜烹调技法才发展而来的。而且鲁菜是烹饪技法最多的菜系。这绝对不是给鲁菜贴金。因为在行内这已经是比较公认的。

实际上看不到鲁菜馆是很正常的。如果你看到了反而是不正常的。

如果是在山东本地的话。你觉得他有必要打着鲁菜馆的旗号吗?(当然在山东本地也有这种情况。但是极其罕见。就例如川菜馆。你从外地很容易看得到。你从本地这种情形就很难看到。因为她是本地的菜。他没必要自己打出来)。

如果是在其他地区的话。客观的讲虽然其他菜系。等于是鲁菜的徒弟。但大多数都是借鉴的烹调技法。或者说是根据鲁菜的某个菜品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而改变的。中国那么大。口味那么多。任何一个菜系。它也不可能适合全国。只能说某一个菜系及个别的菜品。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流行。

其实无论是其他菜系的某些菜品是改编自鲁菜。还是借鉴了鲁菜的烹调技法。这实际上等于是鲁菜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之前的鲁菜绝对是不受其他菜系影响。它只会影响其他菜系。但是现在或者说将来可能也会借鉴其他的菜系的特长。

传统的鲁菜大多数菜品咸味比较重。而且比较重酱油。曾经就有人说鲁菜是黑乎乎的。其实就是用来形容鲁菜一般用的酱油或者说酱料之类的比较多。这句话无论是作为调侃或者说是对鲁菜的评价。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这也许是很难在某些地方发展起来的原因。毕竟每个地方的口味是不同的。

再就是我个人认为厨子和厨师是不一样的。以前的老一辈的做菜手艺人称之为厨子。而现在有了厨师的称呼。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之前老一辈的厨师。可以说用毕生都在学习做菜。想出师需要很久的时间。而我们现在看一下身边的厨师。无论是哪一个菜系的厨师。随便去个技校。学个一两年就出来开始做菜了。或者说去饭店给大厨打个下手。经历几个月顶多一两年就出去做菜去了。现在厨师的年龄越来越年轻。我觉得其实这是对中国烹饪的一种不负责任。

特别是现在自媒体平台上。许多年轻厨师。天天发布着各种菜品。是为了什么?吸粉。表现。挣钱?我很想知道他们的厨艺到底如何?

有的人看着也就二三十岁就自称某某饭店厨师长…

我之所以突然说到厨师这个话题。因为我本身就是山东人。而且我也是热爱美食的人。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现在从山东本地吃菜。所谓的饭店或者大饭店做出来的菜。跟民间以前做红白喜事的老人做出来的完全不是一个味道。有时候真想忍不住说一声:呸。做的什么玩意。

我个人觉得任何一个菜系的发展都离不开靠谱的厨师。

之前也经常看到很多人在探讨鲁菜发展不如其他菜系。其实有时候我就在想。虽然某些菜系在外地也经常看得到。打着某些菜系的旗号。其实他们做的真好吃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实无论是传统的四大菜系。还是现在的八大菜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进一步的融合。其实现在有很多菜。已经无法确定它到底属于哪个菜系了。这就是社会在发展。

关于有哪些鲁菜比较有名的菜。何为有名?有名的菜到底是如何评价出来的?每一个人的说法都不一。

实际上真正有名的菜或许早已经失传了。或许只是存在于极少数的人手中。

例如:传说中的“犇羴(san)鱻”据说可以代表鲁菜比较高超的烹调技法。但是估计早已经失传了。而网上那些所谓的九转大肠。葱烧海参等。真的属于名菜吗?我表示怀疑…

鲁菜在之前也被称为官府菜。可想而知它的地位。不是浪的虚名。但其实有很多菜肴。或许现在已经根本找不到食材了。也不是我们这种寻常小老百姓能见到的。关于鲁菜是不是八大菜系之首网上也时常有争议。但是为什么有争议呢?为何不争论其他菜系是第一呢?这恰恰说突出了鲁菜的地位。

最后借用易经中的一句话:“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其他观点:

人的口味是在自身生活环境、食材、传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且人的口味、菜品并非一成不变。沈括《梦溪笔谈》就曾记载。“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说白了就是“南咸北甜”的口味。和今天的“南甜北咸”的格局。刚好颠倒过来。

所谓菜系的形成。也是根据各自主客观条件逐渐形成的。同时也是在不断演进变化的。清代初期。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逐渐形成了“四大菜系”。及至清末。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

至于后世好事者争论的。谁是八大菜系之首。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基本可以“地域之争”并驾齐驱。谁要敢说自己是“之首”。马上就能让你见识到“不服的力量”。央视微博就曾“冒天下之大不韪”。夸赞豫菜是诸菜之母。就被网友一顿直面硬刚。

所以。忘掉谁是“之首”的虚名吧。都是浮云。还是回到鲁菜本身。就菜论菜。

鲁菜是我国历史上相当悠久的菜系。无论是最初的四大菜系。还是后面的八大菜系。鲁菜都堪称是最古老的(先把“之一”放在这里。有需要的。可以手动添加。没有意见)。

想想山东人孔丘先生那句话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出这话肯定是有所本的。你相信一个整天咸菜就馒头。或者终年薯条汉堡的人。能说出这种话?能支撑孔夫子如此之高的美食品味。不是牛叉的鲁菜(当时咋称呼不深究)体系。难道还是美团、饿了吗?

鲁菜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与川、粤、淮扬等菜系不同。鲁菜是山东本土自发菜系。完全没有受过外来菜系影响。“血统”高度纯正。不像淮扬菜受徽州盐帮菜影响、川菜受湖广迁徙影响、粤菜受客家菜影响。鲁菜为什么能做到如此“洁身自好”呢?

首先。鲁地历来为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发达。礼仪文化、生活情趣、格调审美。自然都是向外输出(想想动不动称别的地区为蛮、夷。心理得优越到啥程度?)。饮食文化自然也不例外。

不谈山东人孔丘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绝对话语权。单论吃。1600年前的《齐民要术》里就记载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盐、豉、醋、酱、酒、蜜、椒”等服务舌尖的卓越技能。基本奠定了中式烹调技法的大体框架。

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骄傲的鲁地人。会轻易的受外界饮食文化的影响吗?用现在的话说。主流的行业标准都是我制定的。你来教我? 让我想你学习? 抱歉。实力不允许!

光主观上骄傲是不够的。还需要客观条件的配合。巧了。这些鲁地也都具备。

先说蔬菜。山东的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章丘大葱、兰陵大蒜、莱芜生姜、胶州白菜、潍坊萝卜、曹县芦笋、寿光韭菜...... 还缺啥。你说!

再说水果。体验烟台苹果、莱阳梨、阳信梨、乐陵小枣、德州西瓜、肥城桃、青州蜜桃、大泽山葡萄、曹州木瓜...... 是想拔丝、还是冷盘。你说!

再整点肉?好说。琅琊鸡、五龙鹅、莱芜猪、泗水羊、蒙山牛、德州驴。够不够。你说!

水产海鲜?淡水鱼有鲫鱼、鲤鱼、草鱼、乌鳢、毛蟹、秀丽白虾、沼虾、甲鱼、鳙鱼、鲢鱼、鲴鱼、鲂鱼、鳊鱼......海产里小黄鱼、带鱼、黄姑鱼、白姑鱼、叫姑鱼、鳕鱼、梭子蟹、文蛤、毛蚶、贻贝、扇贝、牡蛎、鲍鱼、海参。够不够。你说!

软件硬件都这么豪横。你让我低调。属实实力不允许!这些优越的条件。都确保了鲁菜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很少受外部同行同业的影响。

相对曾经的辉煌。今天的鲁菜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式微。没那么流行了。为啥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仅从以下谈谈浅见:

一、鲁菜太讲究。工艺繁复。为了口感牺牲了效率

当然。这里说的是正宗鲁菜。快餐店里的“鲁菜”不在此列。还是回到孔夫子的那两句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种标准的Flag。几千年前就立哪里了。你想让鲁菜体系(强调是体系。不是只所有的鲁菜。避免抬杠)像快餐一样“接地气”。难啊!

比如。“油爆双脆”是鲁菜中的传统名菜。袁枚先生的《随园食单》和梁实秋先生的的《雅舍谈吃》。都对此菜赞誉有嘉。据说为了加强此菜中妙到颠毫的脆感。光处理鸡胗上的那层膜就要花一个多小时。你让它像快餐一样“多出菜”。臣妾做不到!

二、“价格才是硬道理”。但鲁菜不讲这个道理

根据上面提到的鲁菜的讲究和高要求。价格不接地气是必然的(如果有人认为鲁菜便宜。也不抬杠)。

甚至有种说法。川菜是给一般人吃的、淮扬菜是给文人吃的、粵菜是给商人吃的、而鲁菜是给真正有地位的人吃的。

这话听上去有点狂。但也算实事求是。鲁菜师傅和鲁菜老早就进入宫廷。侍奉御前了。甚至当初京城有名的“八大楼”。基本都是鲁菜班底。

三、人才传承。面临时代考验

正因为鲁菜超过的工艺和技术要求。造成很多人对学鲁菜望而却步。行业有所谓“三年川菜。十年鲁菜”之说。一个刀工就有菊花花刀、蓑衣花刀、蝴蝶花刀等各种玩法。人生有多少个十年。把一个猪腰子“美化”成这样?

鲁菜馆不太常见。是不是意味着鲁菜没有存在感、没落了呢?

鲁菜馆子少是事实。原因很多。也可以参考上面内容。但是不是鲁菜真得没有存在感了?

西红柿炒鸡蛋常吃吧。鲁菜! 还有油焖大虾、四喜丸子。都很常见吧。是的。它们都是鲁菜。很明显。鲁菜没有消失。只是早就化整为零。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实。随着山东人以及专业师傅的迁徙。鲁菜的工艺、灵魂早就扩散到各地。尤其是华北、东北。他们当地的菜品特色。都或多或少的受鲁菜的影响。或者是在鲁菜基础上加以本地化改良。

中国有句古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看来鲁菜深得其精髓。套用此理。鲁菜算得上美食界的隐士。而绝非破落户。

欢迎关注 咸聊人文 更多人文历史 等你一起来聊 @咸聊人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1:49

    鲁菜,菜系,都是,厨师,山东,这道,是在,的人,口味,原因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1:49

    没想到大家都对鲁菜号称“中国八大菜系之首”,可是为什么很少看到鲁菜馆?比较有名的鲁菜有哪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1:49

    谢谢!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而现在却很少看到鲁菜馆了。原因有以下三点:原因一:过去在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