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中,百万大军被八万军队击败,到底是怎么回事?原因何在?
原创

淝水之战中,百万大军被八万军队击败,到底是怎么回事?原因何在?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肥水之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著明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伟大战争。大气磅礴气吞山河令千秋万世责责称奇。~~~~统一了北方的前秦大王苻坚心高气傲。气势汹汹欲攻打东晋王朝。忘了贤相王猛之言勿攻东晋。然前秦重臣幕容垂在符坚问计时言。以大王之圣明拥有百万大军。强国攻打弱国。大国灭掉小国如同游戏一般何足道哉。于是符坚令百余万大军分头并进。剑指东晋。以其弟符融为大将挥杀向东晋而来。。。。~~~东晋的王公大臣乱了阵角。然文武双全的宰相谢安心无旁骛临危不惧。安慰皇帝定会奇胜。大将桓冲从荊州派回三千铁骑拱卫建康。被谢安遣回不必忧愁。于是谢安自做镇建康。以其弟谢石为大都督。统领八万兵马。以谢玄为前部先锋大将。进军往寿阳而来。其令大将胡彬为先锋前哨奔往寿阳。然寿阳以失陷。无奈胡彬退守硖石关。入夜符坚抵达寿阳知道情况后大喜过望。令尚书朱序前往晋营归劝投降事宜。朱序乃汉人前晋军大将暗喜而往。大都督谢石宴请朱序。朱序不劝反献计献策。。。。(前秦大军此时只有二十余万军马聚齐。如假以时日兵马齐来必大败。而秦军大将骄傲放纵不羁自以为是。若岀奇兵必败之。谢石大喜乃从之。望见机行事以助晋军。朱序回见符坚言谢石有意归降坚大喜。不想半夜时分北府军大将刘牢之引一万余精兵强将突袭而来。杀死了惊恐万分的秦将梁成。秦失主将四散而逃。到天明时分谢石领八万余军马抵达寿阳淮河八宫山布阵。但见八宫山上锦旗招展。鼓声震天。风吹草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令前秦大王苻坚心点心虚胆寒。有点沉不止气啦。过了二日秦军有又几部人马到达。谢石遣使见符坚下战表:定了交战日期有言。二军交战需有开阔的战场。渴求秦军退让一块场地利于大战。秦军谋臣大将全数反对退让场地。符坚不已为然。同意退让一块场地以决胜负。谢石谢玄大喜。激励将士以一当十奋勇前进。布局以定以北府骑兵一万余众为先锋疯奔而杀。步兵也势头正悍有进无退。符坚自以为是期半渡而击。因几十万大军号令有误。一退便乱了阵形。朱序见机行事大叫道秦军败了。于是兵败如山倒。一溃百里。苻融也因人马混乱而倒地被马踩而死。晋军风卷残云穷追猛打。追出三十多公里。才停止追击全胜而返。此战前秦三十余万人马。仅剩不足十万残兵败将而返。由于大败。前秦内部发生了巨变。符坚也失去了人心王权。不出几日便下野势倒。谢石。谢玄。令骑报与谢安言大局以定大胜。谢安正在布阵下棋。兴奋的笑道孩儿们终于打败贼军了。









其他观点:

公元375年。前秦丞相王猛去世。临终的前一夜。他对苻坚千叮铃万嘱咐。千万不要去打东晋。他认为。前秦内部人心不稳。而东晋是正朔之所在。人心归一。一旦征讨东晋不利。必然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鲜卑人、羌人会趁机造反。

苻坚起初恪遵王猛遗教。兢兢业业地处理国家事务。但过了半年。他觉得王猛的话。有点夸大其词了。东晋有那么难打吗?于是他就在王猛死后的第三年。派他的庶长子苻丕统帅慕容垂、姚苌、苟池、毛当、杨安石等将领。还是对东晋下手了。

这一战的战场。苻坚选在了襄阳。前秦军兵力为17万。晋军只有2万。相差悬殊。再加上东晋荆州刺史桓冲(桓温的弟弟)被前秦军浩大的声势吓退。不敢增援。带着七万大军离战场远远地观望。所以襄阳城最终没有任何悬念的被攻陷。

听说襄阳城被拿下。苻坚很高兴。看来号称正朔之所在的东晋也不过于此嘛。于是他在高兴之余。便优待了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他不仅没杀朱序。而且还允许其继续带兵。

之后。苻坚又把目标瞄准到了徐州。他派七万大军进攻东晋的淮阳、盱眙、彭城。不过苻坚这一次吃了瘪。七万前秦军被一万北府军杀得死伤惨重。只有几千人逃离战场。

苻坚自打登基。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所以他在平定了北方一次小叛乱后(苻坚的堂兄弟苻洛叛乱)。尤其是吕光率领十万大军拿下西域后。他便认为东晋再难打。也不可能比北方和西域难打。之前会打输。是因为将领不行。他决定亲自讨伐东晋。一雪前耻。

在出兵前夕。他召开军政高级干部大会。讨论这件事。他说:建国快三十年了。天下即将统一。只有东南一点还在抗拒天威。现在我统计了一下。咱们全国可以调动的有九十七万。我想亲自出征讨伐。你们觉得如何?

大家一听。当然是不同意了。纷纷嘀咕皇帝是不是疯了?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是一个叫权翼的大臣。他说东晋虽然弱小。但国内没有什么危机。现在去打。占不到便宜。

第二个反对的是一个叫石越的将领。他说谢安和桓冲都是人才。目前东晋君臣和睦。内外齐心。况且还有长江天险。民心所向。现在还不是出兵的时候。

石越言罢。更多的人出来反对。一场军政高层会议。变成了反对苻坚出兵的批评大会。

苻坚听了这些人叽叽喳喳。很恼火。他大声的吼道:长江天险算个屁啊。从前孙皓也靠这个东西。结果还是亡国了。现在以我军的人数来看。把鞭子扔到长江都可以截断长江流水(成语投鞭断流的出处)。还怕什么长江天险?你们都给我滚。我自己想办法!

大家一看苻坚是这个态度。就都滚了。后来苻坚的弟弟苻融。太子苻宏。妃子张夫人又先后出来劝。但苻坚还是不听。又把这些人也骂了一遍。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出征。鲜卑人和羌人就很支持。比如慕容垂和姚苌就竭力鼓吹弱肉强食理念。说以大吃小是自然界的规律。陛下既然想了。就去做。顾虑这么多干什么?听那些凡夫俗子的意见。还怎么能统一全国呢?

苻坚听完这些“忠臣”的话。龙颜大悦。说还是你们与我一条心啊……

公元383年。苻坚下令南征。前秦每十个男人里抽调一人当兵。同时他又挑选二十岁左右的富家子弟三万多人。作为他的亲兵。打扮得光鲜亮丽的。号称“羽林郎”。

苻融听说后。又跑到军营里劝苻坚。说鲜卑和羌人都是我们的仇敌。就等着我国发生事变好趁机兴风作浪。他们的所谓策划。我看都没安好心。您一定不要去啊。

但是苻坚继续不听。他身边的“羽林郎”都是一帮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年轻人。打仗他们不行。但嘴炮各个都比苻融厉害。苻融被这帮年轻人叽叽喳喳一番。气的无语。不再发一语。苻坚看见苻融吃瘪的模样。既得意又想笑。他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说。既然你现在来了。那就别走了。给我打先锋去。我拨给你二十五万大军先行。我再率八十七万跟进。你给我好好的打。不准再动摇军心。

由于苻坚认为此战必胜。他都没想过自己会打输。所以出征之前。他就为东晋高层都安排了后事:东晋皇帝封首相。谢安当人事部长。桓冲也封宰相(排名靠后的宰相)。

并且苻坚怕他们投降之后没房子住。还命人先就在长安给他们盖好了府邸。

战争还没打。忠臣反对。奸臣忽悠。苻坚自己还得意忘形。这仗会打输。也不奇怪了。

PS:慕容垂、姚苌等人劝苻坚打。其实也谈不上是眼光独到。猜到苻坚一定会输。因为他们都是降臣。在苻坚心里不如早就跟着的一帮老臣地位高。他们的支持。其实是一种有赚无赔的投资。苻坚打赢了。他们就是共襄是举的大功臣。将来说话也有底气。打输了就趁机混水摸鱼。割据一方。反正他们怎么算都不吃亏。

苻坚对东晋是志在必得。东晋方面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东晋朝廷在听说苻坚派了一百多万军队进攻的消息传后。起初大小官员都怕的要死。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但谢安及时站了出来。稳定了军心。

谢安是怎么稳定军心的呢?其实。他没什么办法。就是强装镇定。他说桓冲在荆州有十万精兵。西线不用担心。而东线则交给我们谢家的谢石和谢玄负责。我们手上还有八万精兵。足可以迎战秦军。(八万晋军当中只有五千人是北府军)

经过一番安排后。谢安便不再管事。专心出去游山玩水、下围棋。当谢玄跑来问他还有没有安排时。谢安说已另有安排。不用你操心。把谢玄搞得是一头雾水。

后来桓冲听说这事后。就派遣三千精兵增强首都防卫。但被谢安全部推掉了。谢安说我们本来就是敌强我弱。多三千兵马也无济于事。人还是留着你自己用吧。我另外还有安排。这话把桓冲也搞得一头雾水。对部下说:谢安那老家伙会打仗吗?大敌当前居然还这么悠闲。看来我要改行当胡人咯。 

其实我们知道。当年东吴实力更弱。尚且能凑出二十多万兵。东晋真要全力迎敌。凑出三十万兵。一点也不难。只是江南是门阀政治。各家都不愿意掏老本。谢安能调动的也只有这八万人。所以他除了装镇定。也没别的办法了。

八万晋军北上后。很快就和苻融的二十五万前秦先锋军在寿阳对峙。不久。谢安又派遣将领胡彬率领五千水军前来增援。于是在寿阳双方兵力对比变为了25比8.5。

苻坚听说晋军北上。异常兴奋。他原本应该在后面调度的。但此时他也不管了。带着那帮刚组建的“羽林郎”就上了战场。而前秦军没人调度了。行军自然是一片混乱。当先锋到达前线的时候。凉州兵才刚到咸阳。冀州军稍微快一点。但也才到徐州。

这种混乱的调度也就意味着。虽然名义上前秦军有87+25。总计约110万人。但实际上前线作战的兵马顶多也就是30万。

具体有多少。可能连苻坚自己也不清楚。

当然。30万也不少了。前秦军的先锋突破东晋国境线后。进展十分顺利。东晋寿阳守军一击即溃。守将徐元喜被俘。苻坚一看东线战事如此顺利。就把慕容垂带领的三万部队调到了西线。也正是因为如此。慕容垂躲过了一劫。

不久后。谢石和谢玄率部抵达战场。并摆下阵势。苻坚一看晋军就这么点人。心态飘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了。他认为开打是没有悬念的。于是他就让先前被俘的襄阳守将朱序去晋军营中劝降。打算来个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朱序到了东晋的营地后。并没有按照苻坚的意思照办。而是把前秦的防御部署向谢石和盘托出。并对谢石说:现在只有苻坚和苻融在这里。如果百万秦军都来了那就大势已去了。所以就趁现在他们还没集结赶快上去揍一顿。如果击败了他们的前锋。那么敌人必定会士气大降。下一步作战就有利了。

谢石为人谨慎。不敢相信朱序。但是谢玄年轻脾气冲。他直接拍桌子。干了!遂即就下令给刘牢之。让他率五千北府兵出场。直接攻击前秦军的先锋部队。

前秦军没想到晋军会主动攻击。处在最尖端位置的五万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击溃了。

苻坚当时听说了前锋惨败的消息。他站在寿阳城楼上眺望晋军。看到晋军军纪严整。又看到对面八公山上风吹过来。草木晃动。隐隐如有千万军队。吓得要死。此前的种种嚣张被一扫而净。苻坚下令。闭门死守。谁不准出战。等待后续援军到来。

谢玄一看前秦军不出战。担心时间拖久了会出幺蛾子。就给苻融下了道战书。说有本事就让我们过河。咱们摆开架势了打。

兵法上以一种战术叫“半渡而击”。是指当敌人的军队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再突然发动攻击。歼灭敌人。现在谢玄要求渡河。苻坚自然是求之不得。他对众人吩咐。说等谢玄军队渡河渡到一半时。你们就冲上去。肯定会大胜。

然而。苻坚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的军令没有传到位。到了晋军渡河时。士兵们把后退理解成了撤退。纷纷丢下武器就往回跑。一直卧底在秦营的朱序趁机大喊大叫到:“秦军败了!秦军败了!”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本来就没有秩序可言的前秦军。瞬间土崩瓦解。乱兵如潮水般涌向了在后面督阵的苻融和苻坚。苻融为了保护苻坚。就挡在前面拼死维持秩序。结果他被溃兵冲倒。跌下马来。被从后面追杀过来的晋军一刀砍死。

就在苻融被杀的同时。苻坚也受了伤。由于他的“羽林军”都是小毛孩子。见情况不妙就全跑光了。而他的御驾马车太过于显眼。被晋军重点关照。几百支弓箭向他齐射。因而他的背上被射中了一箭。

为了逃命。他只得弃车骑马。靠着一匹好马才逃出了战场。而随着苻坚的逃跑。淝水之战也就以晋军的完胜。秦军的完败而告终。

事后。朱序很有头脑的把苻坚的御驾马车给抢到了手。然后他拉着先前被俘虏的徐元喜一起架着马车向东晋朝廷请功。朝廷念他有功。便封他为龙骧将军、琅邪内史。

淝水之战的胜利传回江南后。一直在后方故作镇定的谢安仍然还在装。他看完谢石送回的战报后。先是满脸阴沉表情。接着又把战报扔到床上。继续与客人下棋。待客人满脸疑惑的问他战况到底如何时。他慢吞吞地对客人说:孩子们到底把敌人打跑了。可惜以后我没时间下棋了哦。

回看淝水之战的过程。其实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是一场秦军败的稀里糊涂。晋军赢得也稀里糊涂的战争。甚至于说。双方实际上都没有正式开打。纯粹就是晋军单方面追击。如果要给苻坚的失败找原因。我觉得国家根基不稳是根本原因。

五万先锋被击溃算什么?二十五万前军被击溃又算什么?后方还有八十万大军。苻坚随时都可以卷土从来。但是前秦就像个建筑在沼泽上的城堡。虽然看起来很雄伟壮观。但根基已经彻底锈蚀。只要在这座城堡上稍稍用点力。沼泽就会把整个城堡完全埋葬。苻坚输不起。仅仅一战。就原形毕露。这就是他输得一败涂地的原因。

其他观点:

淝水之战当中。苻坚率领百万大军。之所以打不过东晋的八万人马。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当时前秦政权。统一的时间不长。内部不够稳定。二是因为苻坚本人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在用人方面。也出现了重大失误。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淝水之战的全过程。我们就不难发现。这场战争打得其实很离奇!前秦输得很冤枉。东晋赢得也很莫名其妙。

西晋末年。随着司马家皇族迁往南方。建立东晋政权。北方则是群雄并起。出现了一大堆的政权。在此期间。占据了关中地区的前秦政权。逐渐壮大。成了北方最强大的割据政权。

尤其是到了前秦第三位掌权者。苻坚在位期间。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宰相。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之后。前秦先后灭掉前燕、前凉、代国等几个政权。还派人征讨西域。让西域诸国臣服。

毫不夸张地说。巅峰时期的前秦。丝毫不逊色于三国时代的魏国。尤其是在征讨西域这件事上。前秦的历史贡献是很大的。因为自从西晋灭亡之后。中原政权就和西域彻底断了联系。直到苻坚时代。中原政权才再次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了西域。

而随着前秦统一北方。放眼整个天下。最后的一个敌人。就只剩下南边的东晋政权了。

相比蒸蒸日上的前秦。此时的东晋。情况可谓是糟糕透顶。自从司马家南迁建立东晋政权开始。到这时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的时间。在这六十多年时间里。司马家基本上就没完全掌握过皇权。内部世家大族。一直占据了上风。

就在前秦扫平北方的时候。东晋内部又上演了一出夺权的好戏。东晋大权臣桓温。已经把东晋皇帝都给废了。只差半步便可以取而代之。可惜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桓温死了。再加上其他江南世家。为了抑制桓家。开始极力支持司马家。这才保住了司马家的皇帝宝座。

但即便这样。东晋内部的分裂情况。依然严重。当时在位的司马家皇帝。手里根本没有任何实权。别说指挥军队。就连自身皇位。随时都有可能被那些大世家夺走。

这样的前秦。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似乎都胜过东晋太多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身为宰相的王猛。却坚决反对苻坚出兵。南下灭掉东晋。王猛反对的理由。自然不是因为他收了东晋的好处。而是因为。在他看来。前秦根本就灭不了东晋!

在王猛看来。此时的前秦政权。虽然很强大。但内部却存在很多矛盾。尤其是激烈的民族问题。更是十分严重。在之前的数十年当中。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南下。和中原百姓混居。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同的民族之间。自然会产生矛盾。

所以。前秦统一北方之后。内部依然矛盾重重。出于这个原因。王猛认为。前秦政权必须优先解决内部矛盾。否则的话。一旦在对外战争当中受挫。前秦势必会分裂。那些之前被前秦征服的政权。也会再次叛乱。

王猛的反对。在当时的前秦政权内部。无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苻坚始终没有派兵南下。去对东晋发起灭国战。东晋也得以继续苟延残喘。

不过。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前秦发生了许多变化。让苻坚的想法开始逐渐改变。

首先。公元375年。王猛去世了。

王猛死后。前秦就失去了一位最重要的战略家。自此之后。阻止苻坚率兵南下的声音。就小了很多。反倒是主战派。逐渐占了上风。

其次。就在王猛去世七年之后。苻坚派大将吕光。率兵讨伐西域。经此一战之后。前秦几乎已经统一了整个北方。除了南下之外。已经再没有任何扩张的余地了。

除此之外。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前秦其实也和东晋发生了许多小规模的战争。公元373年。前秦攻破成都。彻底控制了蜀地。公元378年的时候。前秦围攻襄阳一年。最后拿下了襄阳。

总之。淝水之战以前的前秦政权。大致就等同于三国时代的曹魏政权。灭了蜀汉政权之后的情况。而东晋当时的情况。则是比三国后期的东吴。还要更弱!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谁是苻坚。恐怕都要率军南下。尝试一统中原了。

公元382年。十月。苻坚在长安太极殿举行会议。提出要正式率领大军。南下灭晋。而当苻坚提出这个想法之后。前秦高层却出现了非常奇葩的一幕!苻坚的弟弟和心腹。几乎无一例外。全都反对苻坚南征。反倒是那些之前被苻坚打败。投降过来的降将。全都大力支持。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奇葩的一幕。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因为苻坚统一北方之后。并没有难为之前自己的那些敌人。对于那些投降他的人。一律给予高官厚禄。让他们身居高位。与此同时。苻坚出身氐族。他将氐族的主力。全部派到了前秦政权周围的各个要害。守卫前秦的边疆。这就导致前秦政权内部。氐族的力量十分空虚!

苻坚的心腹们反对。就是怕一旦开战。这些投降派会再次兴兵作乱。而那些投降派支持。则是因为。只有前秦乱起来。他们才有再次崛起的希望。

对此。苻坚自然也不是不懂。不过此时的苻坚。既想保证前秦统一。也想南下灭晋。所以接下来。他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选择!

召集全国军队。集结百万大军。直接横推东晋!

苻坚的这个选择。其实也无可厚非。首先。单从国力上看。当时的前秦。已经胜过东晋太多。这种对比。甚至已经不能称之为优势。而应该称之为碾压才对。其次。如果苻坚把整个前秦的精锐。都带去和东晋作战。那么。就算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想要造反。手里也没有军队。自然没法威胁苻坚的后方安全。

一句话。当实力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时候。所有计谋都是徒劳。直接团战强推就是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几个月之后。到了公元383年春天。苻坚正式出兵。开始进攻东晋。为了尽快解决东晋。前秦从两个方向同时进攻。四川那边。直接顺长江而下。进攻东晋腹地。而苻坚则是亲率主力。从正面南下进攻。

在苻坚的征召下。前秦政权组织起一支中国有史以来。都前所未有的庞大军队。此后。苻坚先派自己的弟弟符融。率领二十五万大军作为先锋。开始进攻东晋。然后。苻坚自己又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作为主力部队南下。为符融压阵。光是正面战场上。前秦就集结了112万主力军队。南下参战!

除此之外。在四川方面。前秦还有至少七万军队。也同时发起了进攻。而凉州、幽州等地的军队。在苻坚率兵南下的时候。也在前来增援的路上。总数至少也在二十万以上!

光是参战的军队数量。便已经是如此恐怖。如果再加上那些运输补给的人。这个参战人数。恐怕就更难以计算了。

相比之下。东晋这边。能够出动的兵力。则少得可怜。

因为那些大世家。直到这个时候。依然需要顾忌内斗的问题。不愿将自家麾下的主力军队。拿出去抵抗前秦。所以最后。东晋只能勉强凑出不到二十万人参战。而且。这二十万人当中。还有至少十万。得留在西线战场。防止蜀地的前秦军队。直接沿长江南下。

这样算下来。能够在正面抗衡前秦的。就只剩下八万多的北府兵了。

北府兵是一支很特殊的东晋军队。就在这场淝水之战发生的几年之前。当时前秦已经十分强大。东晋政府为了抵御前秦。在江苏镇江地区。募集了不少南下逃难的流民。组建成了一支军队。因为在东晋时期。这地方叫做北府。也叫京口。所以这支军队。便被称之为‘北府军’。

八万北府军。对战112万前秦主力。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东晋都必败无疑!这就是淝水之战开始前。双方各自的情况。

但有趣的是。这场战争的最后。苻坚偏偏败了。而且恰恰是败在前秦军队太多。

公元383年。十月。符融率领的二十多万前秦军队。首先抵达前线。并且对寿阳一线发起进攻。面对来势汹汹的前秦大军。东晋主帅谢石。选择主动出击。趁着前秦主力还没有完成集结。先挫败前秦大军的锐气。

为了首战成功。谢石派刘牢之率领五千最精锐的北府军。对洛涧地区展开奇袭。因为这场袭击。实在是太过突然。前秦军队实在没有防备。所以最后。刘牢之靠着五千精锐。一战击溃了数万前秦军队。此后。刘牢之又死守淮河渡口。全歼前秦军队一万五千人。取得了洛涧大捷。

洛涧之战。标志着淝水之战彻底拉开了帷幕。

洛涧之战结束后。前秦军队暂停了进攻步伐。等待苻坚率领主力前来汇合。妄图以绝对人数的优势。直接碾压东晋。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苻坚率领麾下主力。逐渐抵达淝水前线。淝水前线的前秦军队总数。很快就超过了八十万。

八十万。打八万。怎么看都是必胜的战斗。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随着身边军队越来越多。苻坚认为。已经到了可以开战的时候。不过。为了取得胜利。苻坚还是决定。要玩一个小计策。苻坚认为。如果引诱东晋军队。主动出击。在东晋军队渡河到一半的时候。自己再率军出击。肯定能一战歼灭东晋主力。

为此。苻坚下令。让前秦军队暂时后撤一些。给东晋军队渡河的空间。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苻坚刚刚下令。让前秦主力开始后撤的时候。东晋军队却突然发起了突袭。这原本也在苻坚的计划之内。只要东晋军队渡河到一半。前秦主力压上。东晋必败无疑。

但匪夷所思的是。就在前秦军队开始后撤的时候。后方却出了问题。因为军令传输错误。导致前面的前秦军队撤退之后。后面的前秦军队。误以为前面已经败了!正是因为这个错误判断。导致整个前秦军队。都彻底乱了起来!

这个时候。前秦人多的优势。反倒成了最大的劣势。

接下来。东晋数万精锐。迅速展开突袭。对前秦大军进行猛攻。这一下。原本的假溃败。就成了真的溃败!因为前秦这百万大军。本就成分复杂。谁都不愿拼命抵抗。所以。一场大战下来。前秦大军反倒是直接被打崩溃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苻坚麾下能有一支精锐氐族军团。挡住东晋的猛攻。给苻坚一个重整旗鼓的时间。淝水之战的结果。或许就会截然不同了。但问题是。之前苻坚已经把氐族的绝大多数主力。都调去了边疆。此时麾下根本没有多少嫡系精锐!

在这场大战结束之后。东晋不但彻底击溃了苻坚率领的十五万主力。甚至还在战场上。直接斩杀了苻坚的弟弟符融。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此时的苻坚。虽然损失了十多万军队。但相比前秦军队的总数。其实仍是微不足道。完全可以再战。然而遗憾的是。当前线战败的消息传开之后。那些后方增援的军队。开始各自心怀鬼胎。根本不愿迎战。所以接下来。东晋这七八万主力。就开始一路追着前秦军队打!

所有的一切。就如同王猛生前分析的一样。苻坚只要失败一次。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接下来。苻坚一路逃回洛阳。途中又搜集了十多万军队。打算重整旗鼓。然而遗憾的是。苻坚麾下主力战败之后。那些原本投降他的敌人。又开始兴兵作乱。尤其是鲜卑族将领慕容垂。因为麾下军队建制完好。更是迅速反叛。

就这样。在淝水之战结束后不久。北方便彻底分裂。与此同时。东晋趁机北伐。又占领了大片地盘。两年之后。苻坚被麾下将领姚苌所杀。随着苻坚被杀。昔日辉煌的前秦帝国。终于彻底烟消云散。成为了历史。

纵观淝水之战的整个经过。我们不难发现:淝水之战当中。苻坚之所以会失败。其实也怨不得别人。主要是因为他缺乏战略规划。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如果在东晋渡河的时候。苻坚能够留下一支精锐主力。挡住东晋的进攻。那淝水之战的结果。恐怕就截然不同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士官学生穿军装吗?
上一篇 2022-12-28
淝水之战是真的吗?
2022-12-28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44

    前秦,东晋,苻坚,军队,寿阳,政权,之战,主力,西域,襄阳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44

    没想到大家都对淝水之战中,百万大军被八万军队击败,到底是怎么回事?原因何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44

    肥水之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著明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伟大战争。大气磅礴气吞山河令千秋万世责责称奇。~~~~统一了北方的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