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北伐7000人击败50万敌军,可信度有多高?
原创

陈庆之北伐7000人击败50万敌军,可信度有多高?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邀。这个明显是一场政治事件。而不是军事事件。

如果陈庆之真的是为了北伐。或者一场军事行动。带7000人就是炮灰了。因为在北魏这样一个近百万军队面前。7000人太难看了。

他完全可以带七八万军队。或者十几万大军。但是他没有。因为带这么多军队。很容易让人排斥。从而无法立足的。这明显就是来打仗的。

就像何进邀请董卓、丁原带兵来洛阳。也是各带3000人。带多了。何进不敢保证。董卓不会趁机控制洛阳。只需要3000人。靠这么点人。董卓等人想威胁到自己很难。

至于打仗以少胜多。不是没有。但是7000胜30万。就有点扯了。

王翦厉不厉害?想灭楚国。也得60万大军。

白起厉不厉害?跟“纸上谈兵”的赵括打。赵括才45万大军。白起得百万大军。还打了三年。

韩信厉不厉害?韩信70万大军围项羽十万大军。还让他跑了。

像完颜阿骨打的2000打败天祚帝70万大军的。基本都是假的。

陈庆之带7000人到北方。没有谁会真的跟他打。天下大乱时。都想着保存实力。都想着自保。陈庆之不过是想代表南朝扶持傀儡皇帝罢了。把元颢送回洛阳登基。这样不会引起当地实际上的敌视。

陈庆之之所以可以取下洛阳。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洛阳是一个四战之地。天下大乱时。谁都可以轻易夺下来。但是谁都守不住。所以不会有一个军政集团会想要占领洛阳。我们可以从尔朱荣、高欢都不曾亲自坐镇洛阳看出来。我们也可以从尔朱荣、高欢都不想把都城设在洛阳城看出来尔朱荣想迁都到晋阳、高欢则把都城迁到了邺城。

陈庆之这场北伐。从头到尾也不过三个月。而当尔朱荣的北魏主力回来时。陈庆之马上就全军覆没了。只身逃回江南。

其他观点:









其他观点:

最近正在读《彪悍南北朝》。发现南北朝期间以少胜多的战例相当多啊。诞生了很多传奇。各方面正史都有记载。可信度是有的。但需要指出几点:

(1)并不是一场战争7000对50万!

首先战丘大千的7万人。毕竟是分散在9城的。又不是集中在同一城。陈庆之最大的特点是闪击战。一日接连攻占3城。直接导致丘大千投降了;

接着打魏济阴王元晖业的羽林军2万。全歼。并俘获元晖业;

最险的是面对杨昱的荥阳7万人。外围还有赶来的魏军援军。合起来30万。先是赶在援军到来前咬牙拿下荥阳。不然差点就内外被夹击了。接着率3000主动出击援军。把援军冲散了!

加上后来又打了几仗。说7000胜50万所言不虚。但并不是一战而成。但确实是一路打下来的!

(2)每场战事也不是全员对攻

打仗人再多。不可能全部站的开。全部排在第一线。毕竟有先头。中军。后军。战线宽度就这么宽。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排开来。往往把先头冲散了。前军一旦溃败了。后面的几十万就不用打了。心理一旦惊恐。溃散下去互相踩踏。那就溃不成军了。淝水之战就是如此。8万对战20多万。前军一散。一冲即溃。

(3)心理优势因素

另外。陈庆之此行真正目的不在北伐。而在于护送元颢返回北魏。一开始根本无名。再加上人少。大家对他都没放眼里。轻敌了。后来打出威名来了。又对他十分忌惮。还未打心理已经恐慌了。

陈庆之确实用兵如神。气吞万里。能够率三千主动冲击十万敌方援军。避免了被包围被夹击。还特别注重形象建设。军队上下一身白袍。让敌人远远望见遍闻风丧胆。

当年毛泽东写下“再读此传(《陈庆之传》)。为之神往”。

据说前几年火热的《琅琊榜》里的梅长苏的人物。就参考了部分陈庆之的形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陈庆之是义兴郡国山县人(今无锡宜兴人)。宜兴历史上名将如云。在明末还出过一位卢象升。也是一位以少胜多的名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6:13

    洛阳,援军,的是,荥阳,北魏,打了,都城,军队,宜兴,不可能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6:13

    没想到大家都对陈庆之北伐7000人击败50万敌军,可信度有多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6:13

    谢邀。这个明显是一场政治事件。而不是军事事件。如果陈庆之真的是为了北伐。或者一场军事行动。带7000人就是炮灰了。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