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隶书,怎样写出味道?
原创

学隶书,怎样写出味道?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问题:学隶书。怎样写出味道?

回答:不知道题主是否认真研读过不同风格的汉碑?那才真叫“有味!”

如果认真欣赏过风格各异的汉碑之后。那么再看看汉代以后的书家写的隶书。感觉就像吃了别人嚼过的馍一样。真的是没一点儿味道啊!

要想把隶书写得有味。建议把握好以下几点。试试看。

(一)坚持多读几个汉碑的古帖。如:《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史晨碑》 、《朝侯小子碑》、《鲜于璜碑》、《张景造牛碑》、《赵宽碑》、《夏承碑》、《肥致碑》及“三颂”:即《石门颂》、《郁阁颂》、《西狭颂》。还有《大开通》、《秦诏版》和秦简、汉简。对以上碑帖。要认真研读。并认真领悟其精神!

(二)从以上推荐的碑帖中。选一自己喜欢的风格的帖子。坚持临写之。在临写时。精力要集中。不要心存杂念。每次不求写多。只求写出质量。但也不排除量变产生质变的临写方法。这个要因人而异。

临帖。一定要把握好字形的准确。还要临写出“神韵”。这样有益于自己今后的创作。

(三)出帖后写作品时。一定要写出自己所临写的碑帖的风格。也就是说。如果你所临写的碑帖是《曹全碑》。在写作品时。起码要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字形和用笔。必须取法于《曹全碑》。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点画避让。因为《曹全碑》的字形是体势开张和飘逸秀丽型。如果都按照原碑帖上的字去写作品。那将“雁阵”一片。影响美感和灵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根据章法布局需要。合理地做好点画避让。有的字。只要笔意是取法《曹全碑》就可以了。按照这个办法写出的作品。可达到神形兼具。品之有味。回味无穷的效果。

(四)注重墨色的变化。在写作品时。要根据章法需要适时把握好“墨变”。不要笔笔补墨。

其他观点:




其他观点:

不请自来。谁让我对隶书那么痴迷呢。

我认为首要的。必须练出隶书那种朴拙而又不羁的风骨来

在书法的殿堂当中。隶书是由有自身特殊的艺术风格的。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给人一种朴拙不羁的印象。

反观隶书。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字体、转折性的字体。具体讲。就是由篆书的圆转。向楷书方折转变。也就是书法史上所说的“隶变”。其本身可以说就是一种探索。一种摆脱。一种尝试。一种蔑视。

1.结体务求疏朗

具体表现在结构、用笔上。就是隶书的结构大多取横势。左兜右携。大开大合。并且于疏朗之中。降低了重心。给人一种沉稳之气。庄严之气。

2.用笔务求洒脱

它的笔画好像比较减省。一些笔画界限也不太鲜明。甚至是合并的。表面上好像是一种不成熟。其实。是蕴含了一种高韬不羁的洒脱。

而且。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对于篆书的一些笔画。也不能完全的排斥。而要大胆地进行糅合化用。从而增强隶书笔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力 。

(我的头条号:每天学点儿国学。 热爱传统文化。致力于经典传播。

欢迎您关注、点评、转发。愿与各位喜欢隶书的朋友。共同探讨交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1:33

    隶书,碑帖,笔画,作品,字形,有味,朴拙,疏朗,风格,篆书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1:33

    没想到大家都对学隶书,怎样写出味道?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1:33

    谢谢邀请!问题:学隶书。怎样写出味道?回答:不知道题主是否认真研读过不同风格的汉碑?那才真叫“有味!”如果认真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