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芳共和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是怎么建立和衰落的?
原创

兰芳共和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是怎么建立和衰落的?

好文

热门回答:

18世纪。西婆罗洲的各苏丹国进口大量华人苦力到南洋挖掘金矿与锡矿。由于有荷兰殖民者进行骚扰。所以当地有华人社团从广东招请团练。来到南洋担当类似保镖或佣兵的角色。逐渐形成所谓“公司”的组织。又以客家人族群由于习武风气盛又相当团结有严格纪律。故颇受欢迎影响力甚大。当中势力最大的是兰芳公司。

清朝乾隆年间中后期。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梅县区)人吴元盛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因而逃亡到婆罗洲岛。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该公司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声望逐渐超过吴元盛。反而成为吴元盛的上司。罗芳伯遂成立兰芳公司。

罗芳伯于1777年在坤甸成立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并被推举为担任第一任大总长。罗芳伯知道荷兰人对清朝仍然顾忌。所以在立国之初就立即向大清称臣。并派员前往北京朝贡。但担心清政府可能会有所不满。罗芳伯向清朝称臣时决定仍使用“兰芳公司”之名。而非“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1783年。由于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吴元盛前往杀死原戴燕王国国王。被当地民众拥立为戴燕王国国王。被派驻在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领地。王位世袭。传四位(吴元盛、吴元盛之妻、吴元盛之子、吴元盛之孙)。共70余年。

1795年。罗芳伯病故后。由江戊伯继任其位。后来由于清政府在外交上多次失利。中法战争爆发。荷兰人认为此时清朝无力再顾及境外的事。于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部署征服行动。

1884年。荷兰征服兰芳共和国。兰芳共和国虽进行了抵抗。但因武器技术远落后于欧洲殖民者而失败。其残余势力逃至苏门答腊。荷兰并未公开宣称已占领兰芳地区。而是另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以便进行统治。

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后。荷兰才正式宣布对兰芳国的占领。兰芳共和国自立国至灭亡。共经历一百零七年。逃往苏门答腊的部分华人随后往东北边迁徙。并于马来半岛定居。



其他观点:

唐朝安史之乱后。王审知兄弟入闽。中原人遂大量进入福建。拓垦东南沿海。唐朝中期以后。佛教大为兴盛。由于西域之路已经断绝。很多僧人选择海外求经。于是。从那时起。僧人和中国的部分商人开始了探索南洋。到了唐朝末年。黄巢之乱祸及东南沿海。沿岸居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亡南洋。

宋朝之后。北方军事压力沉重。江南经济由此得到重视与开发。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可是宋朝又是一个不禁止兼并的朝代。富者阡陌千里。贫者无立锥之地。同时由于占城稻的推广。是的人口爆发增长。东南沿海一带。多是丘陵山地。河流短促。不多的平原地带又是不适合耕作的红壤和赤红壤。贫瘠的耕地资源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南下讨生活的民众越来越多。

(穷苦百姓人家下南洋谋生)

元朝重视海外贸易。东南沿海一带继续繁荣。可是到了明朝时。就开始了绵延两朝的海禁。东南沿海一带的穷苦人们的南下之路越来越窄。最后的高潮是郑和下西洋时。大批福建人曾跟随船队到达南洋地区。很多酋长和国王招纳这些移民中有文化的人作为幕僚。后来有的人还成为了国王。海禁制度在的建立的同时。也为破坏海禁制度的人提供了丰富可观的利益。明清两朝。东南沿海一带的走私生意非常红火。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无法投身于商业与渔业。为了活命。就开始投靠海盗或者偷渡下南洋求生活。

清朝中期之后。土豆在中国安家落户。粮食产量的暴增引发了中国人口的爆炸增长。从一亿直接增长到三亿。可是。传统的农耕经济。根本无法吸收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态的大破坏。以及大量的社会剩余劳动力。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清朝中期之后的天理教、白莲教起义。多少都与此有关。

(清朝中期以后下南洋渐成趋势)

华人经营南洋的主力军。即是这些穷苦百姓。他们并不是政府组织的官方行为。纯粹是为了一口活命的粮食。对于这些华夏百姓。清朝政府非但没有多少支持。反而还认为他们反出大陆。是为助贼之叛民。任由其自生自灭。西班牙人曾经在马尼拉制造屠华惨案。一直担心清朝官方的打击。可是等来的却是政府方面的无动于衷。清朝对南洋华人的这种态度。与在明末清初时。有很多政治色彩的华人社团进入南洋有关。如小刀会、天地会和洪门会等社团。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诉求。在大陆被严打以后才转移到南洋地区。进入南洋之后。眼看清王朝统治逐渐稳固。这些社团的的工作重心也从反政府武装逐渐转移到南洋地区的自身建设。成为维护华人在当地利益的组织。

在这些社团中。有一些就成立了类似当今国家政权一样的组织。如今天我们要说的兰芳共和国。在严格意义上说。要把兰芳共和国称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也不为过。

自唐朝以来。南洋有华人经营已近千年。东南沿海一带的华人尤擅经商。不少从事贸易的华人都很受当地酋长的敬重。明朝末年。不少西方殖民者就已经来到东南亚。并且试图染指华南。被明朝当地守军击败遁走。不过。欧洲殖民者惹不起大陆。还是欺负得起南洋那些部落制酋长国的。在明末清初。欧洲殖民者就在东南亚建立了很多殖民据点。他们骚扰当地。拓展殖民利益。不仅欺压当地土著。也与华人社团产生了矛盾冲突。

(欧洲殖民者来来到了南洋)

这个时候。当地的华人组织就有了聚众自保的需求。开始有了政治诉求。当时有很多天地会、洪门的人来到当地。他们在大陆本来就专门从事武装斗争。因此。当地的华人组织就邀请他们从广东省、福建省招请团练。来到南洋担当类似保镖的角色。他们分别成立了很多公司性质的组织。这当中。尤属南方公司经营的最好。名声最大。有效震慑了欧洲殖民者。当地的不少酋。也央求南方公司能够保护他们。

所以。当时的南方公司的老板罗芳伯就决定在当地成立共和国。并担任国家的大总。总揽国家的安保及各部族之间的协调工作。各部族的内部事务。仍然由酋长负责。由于南方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叫做陈兰伯。罗芳伯是第二任总经理。因此就从他们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称为“兰芳”共和国。

清朝当时虽然腐朽。但是毕竟体量摆在那里。洋人对清朝仍然非常顾忌。所以。罗芳伯在立国之初就立即向清朝称臣。并派员前往北京朝贡。此举果然使洋人大为顾忌。从而停止对当地的骚扰。而另一方面。早期未有加入的部族。看到兰芳共和国的成功。亦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成为成员部族。在最高峰时。兰芳共和国的势力范围占有整个加里曼丹岛。

(兰芳共和国的地理位置图)

兰芳共和国在罗芳伯的带领下。帮助浡泥王平叛。浡泥王看华人的势力已成。不得已拱手让位。兰芳国能建立起来。主要还是华人群体实力很强的缘故。罗芳伯是华人势力的代表。是由华人们推选出来的。除了个人能力之外。在华人圈内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也就是说。大家能一起推选他。也能够一起废了他。所以。罗芳伯敢于向土著居民称王。但不敢在华人面前称王。罗芳伯没有选择帝制。也拒绝了人们要他称王的请求。而是称总制、大唐总长。还规定他及后世领导人都不能把兰芳共和国变为一姓人的“家天下”。

这是在1770年。被称为兰芳元年。比起共和制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宣言》还要早6年。

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罗芳伯当了19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随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7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广东梅州人罗芳伯像)

兰芳共和国孤悬海外。到了清朝后期。欧洲殖民者越来越多。对其领地虎视眈眈。共和国也曾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清朝的版图。可是清朝皇帝不予受理。清朝皇帝甚至不愿意收下菲律宾这么大一片土地。又怎么会看得上位置更加偏远的加里曼丹呢?兰芳共和国的华人。虽然飘泊海外。但他们的祖宗坟墓祠堂。以及亲友家眷。都在国内。他们如果自立为王。对大清皇帝来说。仍然属于反叛。抄家挖坟毁祠堂的事。皇帝是干得出来的。甚至还会派兵出海。进行征伐。所以。罗芳伯他们不敢自立为王。事实上。罗芳伯建立兰芳国后。在华人圈里根本不敢称为国。只能称为兰芳公司。或者兰芳大总长。这也有害怕被告发的原因在内。

也有人认为兰芳共和国其实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从其发家历史来看。他们更像是帮会统治。只是他们的保镖业务做的过于出色。以至于被当地民众尊奉为统治者。不过。他们能够守土安民。不正是国家的职责所在吗?

当时。华人经营东南亚。他们所建立的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如广东汕头人郑信。在暹罗称皇帝。建立吞武里王朝。统一泰国和缅甸王国。立国十三年;有广东梅州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70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广东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帝国。自封天子。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福建人吴阳。在马来半岛建立另一个没有特定名称的王国。于19世纪被向东扩张的英国消灭;三佛齐国王张琏(广东饶平北部客家人);婆罗皇帝何显达(广东汕头人);爪哇顺塔国王某(广东潮州人)等。

(东南亚成为西方殖民者的乐园)

晚清时期。清政府对外军事外交屡次失败。让欧洲殖民者看到了一个老大帝国的衰弱不堪。在海外的华人国家立时失去了大陆的靠山。无法应对殖民者的入侵。这些华人国家。都在19世纪亡于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的侵略狂潮中。1884年。荷兰人开始入侵觊觎已久的兰芳共和国。兰芳共和国虽进行了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其残余势力逃到了苏门答腊。

虽然。南洋华人1000多年的经营努力。因为近代以来的国势不振未能形成大陆的势力范围。可是在整体上。南洋华人在当地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政治势力。在那段艰苦的抗战年月。南洋华人纷纷慷慨资助国家抗战。还有很多华人子弟纷纷回国参加抗战。不少人牺牲在抗战的战场上。陈嘉庚更是在国务会议上发言。“倭寇一日未逐出中国国土而言和者。以汉奸最论处”。陈嘉庚还是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创建者。

如今。海外华人据估计已有6000万人。资产总额2万亿美元。人口和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一般的地区强国水平。这也是中国数千年来留下来的弈棋之局中的活眼之一。

其他观点:

俗话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在数不胜数的华人移民中。在居住地扎根发展、出人头地的大有人在。甚至还有不少人在海外开疆建国。堪称华人之光。其中。由海外华人建立的第一个共和国。是位于南洋婆罗洲(今东南亚最大岛屿加里曼丹岛)西部的兰芳共和国。那么。兰芳共和国是如何创建的?它存在的历史意义如何?

01 政权草创

从康熙帝统治晚期开始。由于中国人口滋生迅猛。而土地承载力有限。导致平民的生计愈发艰辛。尤其是山多地少、人口严重过剩的闽粤两省。情况尤其糟糕。为了讨生活。福建、广东两省的百姓纷纷前往南洋寻找活路。而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的西婆罗洲。无疑成为中国移民趋之若鹜的目的地。在这些移居西婆罗洲的人群当中。便包括兰芳共和国的缔造者罗芳伯。

罗芳伯遗像

罗芳伯。1738年出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石扇堡一个耕读之家。虽然满腹经纶但可惜文运不佳。在科场蹭蹬多年只考中秀才。1772年。对科举入仕之途彻底绝望的罗芳伯。和好友陈兰伯等数百人毅然决定漂洋过海。前往西婆罗洲开创一番新天地。由于罗芳伯知识渊博、精通武艺。并且为人慷慨、善解纠纷。因此到达西婆罗洲没多久。便赢得巨大声望和威信。被各个同乡会推举为华人领袖。

罗芳伯成为西婆罗洲华人领袖后。首先化解各个华人矿工武装之间的矛盾。并挑选其中的精干分子组成一支实力相当雄厚的武装团队。用于保护华人社区免遭当地土著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随后。罗芳伯又主动跟当地苏丹建立起联系。帮助他平定国内叛乱。由此赢得后者的好感。并迎娶他的女儿为妻。如此一来。华人便与当地土著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共御西方殖民势力的同盟。

华人向东南亚迁徙的主要方向

为整合西婆罗洲的各团体、维护华人的共同利益。罗芳伯在1776年仿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模式。将分布在各地的华人矿工组织和同乡会整合在一起。在自己和陈兰伯的名字中各取一字。成立一个名为兰芳公司的组织。1777年。兰芳公司改称兰芳共和国。定都于东万律(今印尼加里曼丹省首府坤甸)。由罗芳伯担任首任大唐总长。又称大统制(相当于总统)。并建年号为兰芳。

02 发展壮大

作为海外华人建立的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在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上摒弃世袭制。改而实行禅让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的形式。上任国家元首在去世或下台前会推荐接班人选。但他能否出任大统制则需要获得多数国民的赞同。除此之外。兰芳共和国还设置类似于议会的机构。由同乡会和矿工组织的代表组成。凡是国家大事。都需要通过代表们的共同讨论后做出决定。

兰芳共和国的旗帜和印章

在国家治理上。兰芳共和国推行“以法治国”的方针。在建国之初便设立一套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并严格予以推行。与此同时。兰芳共和国不忘根本。在国内大力举办汉文学校。并聘请儒士执教。以大力弘扬、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使得西婆罗洲俨然成为“小中华”。除此之外。兰芳共和国还重视农耕和工商业。努力发展交通。使西婆罗洲国泰民安。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罗芳伯深知单凭本国的力量难以抵御荷兰人的侵袭。因此在兰芳共和国成立的同一年。便派遣使者前往清朝称藩纳贡。想以此换取中国的庇护。虽然乾隆帝出于对海外华人惯有的敌视态度。不愿承认兰芳共和国。但还是批准了罗芳伯提出的通商请求。随后。罗芳伯以此为突破口。使荷兰人误以为清朝已承认兰芳共和国为其藩属。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对其进行侵犯。

兰芳共和国疆域、交通及关系详图

由于举措得当。加上罗芳伯及其继承者能力卓越、勤于国政。因此兰芳共和国在建立后的数十年间。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姿态。根据柏杨所著《中国人史纲》的记载。兰芳共和国鼎盛时期的疆域面积约为14万平方公里。是台湾省的4倍。人口多达400万左右。当时。兰芳共和国的船只穿梭往来于婆罗洲与广州之间的广阔海域。无论是荷兰人还是海盗。都轻易不敢劫掠。

03 走向灭亡

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繁荣景象后。兰芳共和国终因内部纷争不断而衰落下去。而在科技、军事领域的固步自封。又使得它跟英、荷等殖民大国间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在面对后者的侵袭时很难有招架之力。雪上加霜的是。鸦片战争扯下清朝作为“天朝上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此后70余年间始终处在被列强欺凌的状态中。自保尚且不暇。哪里还有精力管连藩属都不算的兰芳共和国的死活?

西方人笔下的兰芳共和国首都

正是认准清朝无力干涉南洋事务的现实。趁着中法两国陷入战争的“良机”。荷兰人在1884年悍然出兵入侵兰芳共和国。面对着汹汹来犯的强敌。大统制刘恩官一方面率领军民进行殊死抵抗。另一方面则火速派人请求清朝派兵支援。然而。正与法国开战的清朝拒绝兰芳共和国的请求。而后者的武器装备又与侵略军相差很远。因此在顽强抵抗2年后。东万律最终失守。刘恩官率众投降荷兰。

然而。刘恩官的投降并不代表国家的灭亡。在抵抗军首领梁路义、罗义伯的领导下。兰芳共和国的军民又英勇抵抗两年时间。直到1888年底才被彻底征服。此后。荷兰出于避免刺激清朝情绪的考虑。始终没有公开宣布废除兰芳共和国。并仍由华人担任名义上的领袖。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荷兰才正式宣布废除兰芳共和国。并将其正式并入印尼属地。成为荷属东印度的西加里曼丹省。

加里曼丹岛上的罗芳伯宫和纪念碑文

兰芳共和国虽然已经灭亡。但在它存在的百余年间。却为当地打下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使得西加里曼丹省至今仍是印尼最繁华、最文明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印尼华人最主要的聚居区之一。更为难得的是。作为近现代意义上的共和国。兰芳共和国开创华人社会共和政体的先例。其建立时间甚至要比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还要早。堪称华人之光。

参考文献

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南天书局1992年版。

李长傅、温雄飞、姚彤:《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柏杨:《中国人史纲(下)》。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滴蜡泪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2:03

    共和国,南洋,兰芳,华人,清朝,婆罗洲,殖民者,荷兰,加里,王国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2:03

    没想到大家都对兰芳共和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是怎么建立和衰落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2:03

    18世纪。西婆罗洲的各苏丹国进口大量华人苦力到南洋挖掘金矿与锡矿。由于有荷兰殖民者进行骚扰。所以当地有华人社团从广东招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