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反王只在中国版图反叛,不去其他国家去建国?
原创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反王只在中国版图反叛,不去其他国家去建国?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有逻辑上的矛盾。

在国内反。才是真的反;跑到国外去建国。怎么叫反呢?这是很明白的。那么中国人跑到海外建国的。有没有呢?有!而且很多。我例举其中比较重要的四个:

1、卫满在朝鲜建国

卫满是汉初燕王卢绾的部将。汉高帝十二年。卢绾谋反不成。逃入匈奴。卫满纠集一千多名部下。向东逃窜。直到清川。他率众渡过江后。下令脱去汉服。改穿当地服饰。卫满也是个英雄。虽然在中国是无名之辈。出国后成了过江猛龙。靠着这一千多人的队伍作家底。他用了几年的时间。居然占据了朝鲜。自封为朝鲜国王。定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史称卫氏朝鲜。

2、三佛齐国王梁道明

梁道明为中国海外拓殖史上划时代的英雄。他本为广东南海人氏。旅居于苏门答腊岛东南小国三佛齐。明朝洪武年间。爪哇兴兵破三佛齐而据其国。然而三佛齐寓居华人甚多。达数千家。多是闽粤居民。不愿受爪哇统治。遂以梁道明为首领。起而武装抗拒。并占据三佛齐旧都旧港。割据一方。这也是华人在海外的首个自治地。梁启超曾高度评价梁道明拓殖海外的丰功伟绩:“盖南洋华侨能以匹夫崛起而得众心。握外国君主之权。使祖国增一殖民地者。自道明始。”

3、兰芳共和国首领罗芳伯

罗芳伯1738年出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石扇堡。1772年与百多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到印尼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组建采金公司。当时。岛上社会治安极为混乱。罗芳伯团结华人。组织同乡会。又联合婆罗洲的苏丹。平定土匪海盗。被推举为领袖。平定叛乱后。二十多万当地人主动归附。此时罗芳伯已是一大势力。拥有约一百余万人。“兰芳公司”实际上为一独立之政权。罗芳伯不愿称王。称“大唐总长”。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后来人们把罗芳伯之政权称为“兰芳共和国”。认为是亚洲之第一个共和政体之政权。

4、暹罗国王郑昭

华人在海外称王的英雄豪杰中。最伟大的当属暹罗国王郑昭。郑昭是广东潮州人氏。幼年随父亲流寓暹罗。由于郑昭才干突出。官至宰相之职。乾隆三十六年。缅甸国王孟驳攻灭暹罗。当时郑昭已经卸去宰相之职。居住在暹罗南部。正值暹罗政治巨变。郑昭卧薪尝胆。七年之后。与暹罗国人起义反对缅甸之统治。与缅甸大战三次。终于击败缅甸。光复暹罗。由是被暹罗人推为国王。暹罗(即泰国)之近代史。由郑昭始。郑昭之伟大业绩。相较于中国历史之任何一人。亦不显逊色。然而在中国历史始终默默无闻。乃中国人重内轻外之观念使然。以为中华之外。皆是蛮夷。

回望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守护大中华纵横捭阖的血脉精魂。欢迎关注“君山话史”。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有些逻辑错误。所谓反叛。就是反抗自己的政府。如果跑到外国去建国。再反抗祖国的政府一般也不叫反叛。除非是在国内反叛然后逃到外国去的。这种例子比较少。而且不同时期中国的版图并不一致。怎么区分国内和国外?我们权且以今天的版图为准。

按照今天的版图。历史上在“国外”建国的人也有好几位。名气比较大的有六位。

箕子是帝辛的叔父。帝辛就是商纣王。商朝在他手中灭亡。商亡后。箕子东渡到达今朝鲜半岛北部。并在当地土著的拥护下建立了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后来当周武王得知箕子远避东方。派人封箕子为朝鲜国君。极尽礼遇。显然是想拉拢箕子。箕子也不愿跟周朝交恶。就接受了任命。还曾到周朝国都朝见周武王。

但朝鲜与周朝相隔实在太远。中间还有夷狄相隔。箕子朝鲜跟周朝的联系很弱。说是藩属。其实跟独立一样。

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争。夷狄或被同化或被驱逐。中原连成一片。原本位于华北的燕国也向辽东发展。逐渐跟箕子朝鲜接壤。

燕国在秦统一战争中被消灭。但秦亡汉兴。汉高祖刘邦重新分封了燕王。那就是他的老乡卢绾。不过随着刘邦对异姓诸侯王的剿灭。卢绾也怕了。打算先下手为强。准备谋反。失败后逃往匈奴。

树倒猢狲散。卢绾跑了。他的部将卫满也要跑。他没有跟老大一样往北。而是带着一千多人往东。进入箕子朝鲜境内。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

卫满并不满足为臣。他不断收拢汉朝流民。积蓄足够力量后。发兵攻占箕子朝鲜。驱逐箕子朝鲜末代君主箕准。自立为王。定都王险城。建立卫氏朝鲜。

耶律大石是辽国宗室。辽国被金国灭亡后。他带着残兵西行至今天的新疆及中亚。

耶律大石在西域积蓄力量。先是依附当地汗国。等到自己势力壮大后。开始进行战争吞并。最后建立起东至高昌。西抵里海的西辽。成为中亚的霸主。

西辽的疆域包括我国新疆的一部分和中亚的一部分。由于其都城八剌沙衮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姑且算他是国外建国。

梁道明是广东南海人。移居东南亚小国三佛齐(在今苏门答腊岛)。因为威信高。成为当地华人首领。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爪哇满者伯夷国王攻灭三佛齐旧王朝。三佛齐混乱不以。为求自保。旅居三佛齐的华人拥戴梁道明为三佛齐王。

梁道明领兵守卫三佛齐北方疆土。对抗满者伯夷。由于对应得法。满者伯夷无法攻进。其他地方的人闻讯。也纷纷前来投奔梁道明。

这个小政权没有明确的继承制度。后来梁道明接受明朝招安。回到了老家安享晚年。他的副手施进卿成为旧港华人首领。

罗芳伯是广东嘉应人(今梅州)。乾隆年间因乡试不中。就和一百多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谋生。

罗芳伯开始以教书为生。不过后来他发现当地华人非常贫困。甚至有的找不到工作只能流落街头。罗芳伯便把他们组织起来。组建了一家采金公司。

随着金子的开采。当地华人日渐富裕。但当地的治安极为混乱。土匪海盗猖獗。罗芳伯又组织同乡会。训练民兵。平定土匪海盗。威望极高。

平定土匪后。罗芳伯的兵力多达数万。管辖人口达到数十万。当地苏丹也对其佩服不已。决定将位子让给他。但罗芳伯不愿做国王。就建立了一个公司。他任\"大唐总长\"。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

郑信严格来说只是华裔。他并没有在中国生活过。其父郑镛是广东澄海人(今汕头澄海区)。在雍正年间迁居暹罗(今泰国)。娶暹罗女子为妻。生下了郑信。

郑镛去世后。郑信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长成后靠养父的关系进入政界。并步步高升。逐步掌握了足够的军权。

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四年后成功攻陷暹罗都城。大城王朝灭亡。郑信率领暹罗军队退往东南沿海。并以之为基地。积极对抗缅甸。最终收复失地。

因为复国的巨大威望。郑信被拥立为王。定都吞武里。史称吞武里王朝。郑信被尊为吞武里大帝。又称郑昭。昭就是王的意思。

随后郑信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暹罗全国。最后却死于宫廷政变。

其他观点:

在中国版图内反叛的才能称之为“反叛”。逃出中国版图的。就叫“叛逃”或者流亡了。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叛逃事件。比如汉高祖时期的韩王信、燕王卢绾都先后叛逃到了匈奴。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因为内部的政治斗争而流亡出国。他们之中又有一些人在另外一块土地上建立政权。比如历史上的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等都是由逃亡出国的中国人建立的。在两宋时期。也有一个人流亡出国并且建立了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他就是建立西辽并称霸中亚的耶律大石。

北宋建国之初曾经与辽国进行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战争。但是最终在宋真宗时期两国达成“澶渊之盟”。此后两国又保持了长达百年的和平。但是和平久了。两国都忘记了和平的珍贵。他们最终再次步入战争——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朝为了完成百年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夙愿而与刚刚崛起的金国达成了著名的“海上之盟”。两国约定共同出兵灭辽。五年之后。曾经称霸北方的契丹辽灭亡。而耶律大石的流亡也正是在此时开始。

辽天祚帝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天祚帝出逃。负责留守南京(现在的北京)的耶律大石出于宋、金两国联军的夹击之中。鉴于当今皇帝已经出逃。耶律大石等人推举辽国皇室宗亲耶律淳(即北辽宣宗)即位。为了保住这小朝廷。北辽政权不得不向金国称臣。然而。急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北宋却拒绝和谈。毅然出兵二十万继续向辽国进攻。没想到。这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辽国。依然把北宋打败。

次年。耶律大石被金国俘虏。并且被迫带领金国军队偷袭天祚帝所在的青冢大营。途中耶律大石逃脱并且重新归附天祚帝。但是他曾经拥立耶律淳为帝的行为让他不再受到天祚帝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耶律大石伺机率领二百名亲信叛逃。

公元1124年。一路西行的耶律大石终于在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扎下了阵营。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向西、向北扩张自己的势力。他的崛起显然影响了中亚各国的既得利益者。以塞尔柱帝国为首的中亚强国在公元1141年组织了十万联军进攻西辽。在卡特万之战中。耶律大石凭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此后。耶律大石先后消灭了费尔干、回鹘、花剌子模等多个国家。将咸海、兴都库什山、昆仑山等地区都纳入了西辽的版图。

尽管耶律大石已经在中亚地区建立了强盛的政权。但是他依然没有忘记曾经的亡国之恨。西辽政权如日中天之时他曾经组织七万大军东征以雪前耻。却因大漠及天气因素的阻隔而未能成功。

但是尽管耶律大石再也没有踏入中原地区。他却将中原文明以及被汉化的契丹文明传播到了中亚地区。在那里。辽国的国祚延续了八十八年。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2:18

    暹罗,朝鲜,耶律,大石,中亚,缅甸,西辽,政权,版图,华人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2:18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反王只在中国版图反叛,不去其他国家去建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2:18

    这个问题有逻辑上的矛盾。在国内反。才是真的反;跑到国外去建国。怎么叫反呢?这是很明白的。那么中国人跑到海外建国的。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