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中国人曾在苏门答腊岛上建立过强大的国家,这是怎么回事?
原创

500多年前,中国人曾在苏门答腊岛上建立过强大的国家,这是怎么回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图A为苏门答腊岛。

位于广东潮州饶平的飞龙庙。

图为潮州上饶镇石吉村的“秋千”。高3米。可360度旋转。据称。此种摩天轮式的秋千是当年张琏为训练兵勇晕船而设计的。

苏门答腊岛最大的港口。巨港。岛上最古老的华人寺庙。水月宫。

此时各地仍在围剿倭寇。被击败的残余有的南下。被苏门答腊岛的张琏部接收。势力越来越大。他们消灭了岛上的三佛齐国政权。继续称为飞龙国。《明史·三佛齐》对张琏有较详细的记载。梁启超先生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中也有“三佛齐国王张琏”的记载。至于后来张琏和三佛齐国的发展。因缺少史料无法详知。

其他观点:

现在某些人很不自信。总认为外国人比中国人聪明强悍。比中国人勇猛。崇拜好莱坞大片里的虚构人物。这就是典型的“崇洋媚外”。这是软骨病。一定要治!

这些人不知道。早在500年前。有个中国人。硬生生干翻外国国王。从洋人手中夺了一个国家。然后在外国地盘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中国人名叫张琏。

这是历史事实。并非杜撰。就连近代史学家、政治家梁启超都感叹道:“中国人之胜西人。盖张琏始也”。

张琏建立的这个国家。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国号“飞龙”。以中国“龙”为图腾象征。自号“飞龙人主”。史载当地人和华裔移民纷纷依附。

张琏开创帝业的经过是这样的:张琏(1522~1566)是潮州府(今广东潮州市)饶平县人。生活在嘉靖皇帝统治时期。

张琏出生于贫寒渔民之家。从小在“大风大浪”中磨炼成长。由此造就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大家都知道。嘉靖皇帝迷恋长生不老之术。把精力都用在了炼丹上。奸臣严嵩父子把持朝政。横征暴敛。造成了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就在张琏18岁时。因不满县令贪污腐败。愤而杀死了县令下海为“寇”。

张琏最初投靠的所谓的“寇”。都是一些被“逼上梁山”的贫苦百姓。为了活命啸聚海上为盗。

(郑八)

当时的首领叫郑八。张琏读过几年私塾。略通文墨。尤其喜欢读《水浒传》。对书中的林冲和武松崇拜有加。于是在闲暇之余。就为郑八讲梁山好汉杀富济贫的故事。

受他的影响。郑八和这些海盗最后成了义军。效仿宋江“替天行道”。即不骚扰百姓。专杀贪官污吏。由于得民心。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了上万人。

声势浩大的义军惊动了朝廷。嘉靖皇帝急忙传旨让大明精锐部队剿匪。一场恶战随之拉开。

经过三个月的浴血奋战。义军最终寡不敌众。首领郑八不幸遇难身亡。起义军士兵死伤过半。就在“群龙无首”危机时刻。张琏被推举为义军领袖。

此时张琏很冷静。他分析了战局。义军的优势在海上。毕竟都是些海边长大的汉子。想到此。张琏果断传令驾船下海。他要把明朝正规军葬在大海里。

(海战)

果不其然。大明正规军大多是旱鸭子。义军转败为胜。其实这招数水浒书中宋江就用过。“敌来我退。敌退我打”。朝廷还真奈何不了义军。

公元1560年。张琏所率的义军。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到了10万之众。

为了更好谋划将来。他在军师的建议下。于当年的五月端午。在今饶平县和平和交界柏嵩关称帝。自称“飞龙人主”。国号“飞龙”。加封百官。俨然要和明朝分庭抗礼。

面对这种局面。嘉靖大惊失色。倾全国之力也要消灭张琏义军。

有道是“天子一怒。伏尸千里”。毕竟张琏是土皇上。根基未稳。不久义军战败逃亡海上。

张琏率领众人辗转来到了苏门答腊群岛上。此岛狭长。今属印度尼西亚管辖。他发现在三佛齐岛有当地人建立的国家。为了获得一席之地。张琏决定用武力占领这个国家。

(明朝时苏门答腊地图)

经过死磕。义军最终杀死了三佛齐国国王。征服了外国人。随后张琏用原来的帝号代之。中国人在外国地盘建立的国家出现了。这就是“飞龙帝国”。

张琏建立的国家大致范围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直到现在。印度尼西亚一些华人称是张琏的后裔。

照此推论。马六甲海峡在500年前曾被中国人所控制。我为是中国人而自豪。看罢此文。不知那些崇洋媚外者作何感想?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观点:

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岛隶属于印尼。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是东南亚第二大岛屿、世界第六大岛屿。苏门答腊岛物产丰饶。因自古以来盛产黄金。故又被称为“黄金岛”。鲜为人知的是。在500多年前。有一群中国人迁居至此。并在岛上创建国家。存在近百年时间才灭亡。这个国家。便是明朝义军首领张琏创建的飞龙国。

张琏是中晚明人。生于广东省潮州府饶平县。年轻时曾在县中做小吏。因看不惯朝廷的腐朽黑暗、上司的贪婪苛酷。便辞职回乡组织“白扇会”。走上秘密结社、反抗朝廷之路。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张琏率众投靠大埔县农民军首领郑八。因屡立战功获得赏识。并在郑八去世后被推戴为首领。

张琏智勇双全。多次击败官军的重兵围剿。仅用了2年时间。便把队伍扩充至10万余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五月。张琏接受部众的推戴。在饶平和漳州的交界处的柏嵩关建立飞龙国。并自称飞龙人主。次年。张琏兵分三路攻略福建、广东、江西、浙江等省。在1年多的时间里攻陷城池数十座。并扩军至20多万人。

为消灭张琏率领的义军。嘉靖帝派遣两位抗倭名将-都督刘显、参将俞大猷率官兵20万。兵分六路进行围剿。同时。嘉靖帝还同意两广提督张臬提出的建议。加派十万“狼兵”助剿。“狼兵”是广西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以彪悍武勇、善打硬仗闻名。让这样一支生力军加入到战事中。飞龙军面临的局面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飞龙军遭遇多路围攻连战连败。不仅把占据的城池全部丢失。还丧失绝大部分主力。很快。柏嵩关都被俞大猷趁虚攻破。镇守此地的近七千名义军全部被杀。另有一万五千多名男女被逼降后。随即遭到秘密处决。随着柏嵩关的沦陷。轰轰烈烈的张琏起义就此被镇压下去。

这场战事结束后。俞大猷向朝廷奏报战功。声称已将“匪首”张琏擒获后斩首。并在九峰镇刻石纪功(碑文内容为“明嘉靖肆拾壹年壬戍孟夏拾捌日。漳南道佥事金浙、都督俞大猷。都师谢敕帅师由此进征饶平。逆贼张琏等首从俱就擒戳。次日尽班师”)。但让俞大猷没想到的是。死在他手中的张琏不过是个冒牌货。真实的张琏则已经在战败后顺利逃脱。

事后。张琏在部将的劝说下。率残众从云霄县出发。经漳江潜逃出海。并联合其他海上武装。继续对抗朝廷。张琏在海上辛苦支撑数年。由于朝廷实行严厉的“禁海令”政策。难以从大陆获得足够的人员、物资支援。再加上朝廷海军的强力扫荡。最终败下阵来。部众被打得七零八落。

为避免落得全军覆灭的下场。张琏便在向导的指引下。率残众一路南下。一口气跑到了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岛)。才彻底摆脱明军的追击。三佛齐本是明朝的海外属地。早在郑和七下西洋期间。明朝便在该地设置旧港宣慰司。由当地华人首领施进卿及其子孙世袭宣慰使职务。直到15世纪中叶。才被满者伯夷国吞并。

然而。满者伯夷占领三佛齐没多久。便走向灭亡。此后。三佛齐岛上出现一系列互不隶属的小国。并开始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者的侵略。当张琏率领的残军到达三佛齐时。岛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战斗力能跟其抗衡。而葡、荷、英殖民军也仅以自保为目的。没有兴趣跟张琏开战。正因如此。张琏没用多长时间。便率领飞龙军征服全岛。

此后。张琏以旧港为大本营。又在柔佛、马六甲等地进行扩张。由此建起了一个势力相当强大的华人政权。这个政权以垦殖、捕鱼为主业。同时也从事国际贸易。吸引了大批漳州、泉州的百姓前去投靠。因此势力不断增强。张琏对外自称番舶长。但对内仍自称飞龙人主。俨然把飞龙国搬到了东南亚再生。

张琏在东南亚建国的历史。不仅见于民间编修的史书、文人笔记。而且在《明史》当中亦有记载(详情见《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尤其是清末思想家梁启超。不仅将张琏赞颂为“殖民伟人”。还在他的《饮冰室合集》专门为其立传。可见对他推崇之深。

张琏的飞龙国在苏门答腊岛上存在近百年。直到明朝灭亡、荷兰殖民者在印尼进行大肆扩张时。才因种种原因被征服。不过。飞龙国在苏门答腊岛留下深刻的印记。时至今日。旧港等地依然时不时挖掘出刻有“飞龙”字眼的古碑、铜钱。经鉴定正是属于当年飞龙国的遗物。

史料来源:《明史》、《饮冰室合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2:22

    飞龙,苏门答腊,义军,明朝,嘉靖,饶平,朝廷,岛上,潮州,首领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2:22

    没想到大家都对500多年前,中国人曾在苏门答腊岛上建立过强大的国家,这是怎么回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2:22

    图A为苏门答腊岛。位于广东潮州饶平的飞龙庙。图为潮州上饶镇石吉村的“秋千”。高3米。可360度旋转。据称。此种摩天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