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二次婚姻失败的写照,还是赵明诚死后怀念前夫所做?
原创

“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二次婚姻失败的写照,还是赵明诚死后怀念前夫所做?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神牛邀请。

琴韵认为。这是李清照对前夫赵明诚的怀念。是自己孑然一身、流利凄苦内心的写照。

一、琴瑟相和、诗词应答的佳伉俪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她结婚的时候才十八岁,赵明诚二十一岁。夫妻二人情投意合,他们不但喜欢诗词创作。还共同研究整理金石书画。闲暇时间。他俩还会一起去郊外春游。或带着李清照去参加亲朋好友的宴席。

李清照二十四岁的时候。跟随丈夫回到了家乡青州(今山东益都)。他们把自己的书房称为“归来堂”,把内室称作“易安室”。在这里,他们潜心接集整理古籍文物。整日研究学问。时常是夫君收集那些金石书画。两人一起校对正误,夜以继日。搜集的古籍越来越多了。他们便在“归来堂”里放上几个大书橱,把书画古籍全部汇编成册。按顺序分门别类有秩序地排放在里面。他们在青州住了十年,搜集的书画古籍门别类有秩序地排放在里面。

公元1121年秋天。赵明诚出守莱州。李清照随往。在这三年里。夫妇二人生活得安定、愉快。他们互相支持。赵明诚终于初步完成了一部记载我 国古代丰富的历史文物的著作一《金石录》。这是他们二十年来辛勤耕耘的成果。

由于金兵的人侵,使得他们留在青州的十多间房屋的书籍字画器物等全部被抢劫一空,把他们半生的心血都化成了灰烬。

建炎三年(公元1130年)五月。当他们流落到池阳(今安徽省贵池县)时。突然接到了皇帝的诏书。赵明诚出守湖州。于是。李清照便在池阳等他。行至中途。明诚因中暑病倒。等他赶到建康时。终因劳累过度已由中暑转为疟疾。

但是当李清照收到丈夫病倒的消息的时候。已是七月底了。她日夜兼程赶到了丈夫的身边。此时的赵明诚已经大限在即了。

李清照悲痛欲绝。由于时局的动荡。失去挚爱的清照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二、行路难。为保护收藏再嫁

就在前一年。李清照最后一次跟丈夫赵明诚分别时。她问将去建康述职的丈夫:“如果时局不好。这些收藏该怎么办?”

赵明诚坚决说:“实在万不得已。先丢掉包裹箱笼。再丢掉衣服被褥。再丢掉书册卷轴。再丢掉古董。只是那些宗庙祭器和礼乐之器。必须抱着背着。与自身共存亡。别忘了!”

赵明诚逝世后。建康早被金军攻破。宋徽宗父子被金军押解北上。到处战乱不息、国家满目疮痍。

老家青州也回不去了。战火早已把房屋毁之殆尽。 此刻。带着丈夫重重的嘱托。李清照孑然一身飘在海上。茫茫然不知归途是哪里。

李清照如同护着性命似的护着夫妇二人的那些收藏。让恶俗不堪的张汝舟给盯上了。他认为能拼死护着的肯定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于是。他频频托媒人说合。

恰逢李清照孤身漂泊已久。也想找一处可以安稳栖身的居所。 架不住媒人三番五次的如簧之说和似锦之言。她动摇了。

而张汝舟也表现出了对那些收藏极其爱护的心思。所以李清照以为余生真的遇到了心灵伴侣。就携所有的宝贝把自己嫁了过去。

哪知张汝舟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市侩小人。他想要的只是那些宝贝。并非李清照。

当张汝舟屡次想把那些宝贝卖了变现时。李清照才知道所托非人。 她如同从一个泥沼进了另一个泥沼。又开始了护宝的艰难历程。

张汝舟折卖收藏不成。庸俗的做法又不招李清照待见。所以他开始对李清照大打出手。甚至想直接置李清照于死地好独占那些宝贝。

李清照真的绝望至极。但是她一直在找机会跳出这个泥潭。 终于。她发现了张汝舟买官的罪行。遂一纸状子将张汝舟告上官府。罪名是“妄增举数入官”。然后诉讼离婚。

按照宋代《刑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仍须徒刑二年。

李清照不是不知道这个。但是她宁愿赔上2年以换来余生的自由。 张汝舟如愿被送进了大牢。而自己因为女词人的好名声和朋友的辗转相帮。只待了几天大牢便放了出来。

状告丈夫和离婚。在今天看来依然很不上台面。更遑论男尊女卑的大宋? 一时间议论四起。有骂她的。有嘲笑她的。“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的句子更是在民间传诵。

李清照淡然地收拾好行装又出发了。带着与赵明诚的爱和心血。拍拍灰尘走了。 用别人的错误和唾沫点子惩罚自己才是愚蠢。

李清照继续仰着头往前走。 只有内心富足才不会被困于封建礼教的枷锁中。她大胆地突破男女界限与文人相交。

三、与诗词为伴。滋养心灵。在怀念孤寂中度残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

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 感受的是“凄凄惨惨威威”。由这清冷之景生出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结果转到写气温骤变的感受。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

回顾作者南渡避难之前的优裕、安宁而美满的生活。而写作此词时。已是形单影只。孤身飘零。生活一下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像啊。作者的哀愁只有借酒驱寒。借酒浇愁。

其他观点:

李清照晚年最经典的一首词。哀婉凄美。其实更多的是晚年生活的写照吧。

金枝玉叶。小闺藏有官家女。对镜梳洗。十指不沾阳春雨。她未经人世疾苦。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发愁。自然不同于被关在笼中。当做金丝雀儿般豢养的歌妓。没有歌妓之词中动不动就寄托身世的谄媚。她是女子。自有一股矜持。也没有那些男人词中裸露的缠绵爱恋。

虽然词中大家多是男子。如柳永。苏轼。晏殊。秦观....但他们的词限于性别。都没有她词中那种天生的清贵与心气儿。

矜傲而又带有女子的娇柔。若一缕流水。盘于眉间成愁。她就是真正的词中公子。李清照。

欲说还休。将行未行。只是“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你看得懂我的愁便罢了。看不懂说不得要家法伺候了。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天生不会说我想你。我只知道我比那黄花都瘦了。你在哪里呢?你在干嘛呢?还回不回来?

即便经历战火。饱经风霜。尝尽人间冷暖之后。她骨子里的矜贵也不曾褪去。只是让旁人见之伤感。落泪。“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夜晚多为宴席。热闹非凡。她却怕了这份热闹。要知道呀。她曾“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曾刚刚酒醒。却调笑卷帘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后人见你这句“听人笑语”的词。真的很难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就是这么一个情贵的女子。就是这么一个明明相思入骨却要你来猜的女子。如果不了解她的生平。很难想象她晚年会写出《声声慢》这首词。

开篇便是三重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她生在太平盛世。她曾是风华无双。清贵乖雅的女子。她却经历了烽火连年。她发现她深爱的丈夫在国耻家恨面前做了个懦弱的逃兵。但她依然深爱他。在丈夫死后许多年。她终于鼓起勇气再嫁!不顾一世清名。不顾后世之人将会如何看待她。她终究是个女人。奈何再嫁的对象只是个贪慕她钱财的小人。在男人占据绝对尊位的社会。她冒天下之大不韪休掉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解气!但解气之后呢。自此孤单一人。苦怨不与谁说。

所以才会寻寻觅觅过往。冷冷清清一人。凄凄惨惨戚戚。

她身体不好。天气急剧变换的时候。总心神不宁。喝了几杯酒。却依然被窗外的风声所扰。不能好好休息。只能推开房门。走近院子里。透下气。高空有雁嘶鸣。其声也哀。闻之伤心。偶然间发现。鸣叫的大雁于她年少。喝醉那夜的雁何其相似。只是今夜没有曾经觥筹交错的宴席。第二天也不会有卷帘人。

黄花落了一地。飘零不堪。枝头残留的黄花。也是七零八落。憔悴不已。这样的黄花还有人愿意去摘取吗?靠着花窗。她一人要守着这凄风苦雨直到夜幕降临才能睡去吗?

梧桐潇潇。本就伤人。再伴着一直下到了黄昏还未曾停歇下来的细雨。这时候心中的感受。怎是一个愁字能说得清楚的。点点滴滴断人心肠。

上天让她集钟灵秀气于一身。却又亲手毁了她的一切。

其他观点:

凄凄惨惨戚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其原文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大意是: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但“凄凄惨惨戚戚”是词人失去丈夫赵明诚还是二次婚姻失败所作就无从考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4:37

    李清照,黄花,丈夫,青州,寻寻觅觅,乍暖还寒,作者,最难,金石,词人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4:37

    没想到大家都对“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二次婚姻失败的写照,还是赵明诚死后怀念前夫所做?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4:37

    谢谢神牛邀请。琴韵认为。这是李清照对前夫赵明诚的怀念。是自己孑然一身、流利凄苦内心的写照。一、琴瑟相和、诗词应答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