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中国工业机器人如何破局?
原创

“工业4.0”时代,中国工业机器人如何破局?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工业4.0”时代。中国工业机器人如何破局?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发展战略方针。德国则由制造强国向超级制造强国转变。而中国则是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迈进。

如今“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成为社会各界广泛热议话题。近些年来。中国机器人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下。顺势而为地迅速发展;一直保持着35%的增长率。远高于德国9%、韩国8%和日本6%。

“工业4.0”的实质就是利用现代智能高科技互联网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工业4.0”是德国人在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推出来的;其意思是指利用物联网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原材料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能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的个人化的产品供应。简单地说就是“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

“工业4.0”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它的核心一切都是智能。这样。它会对中国国情在一定时期。产生巨大影响。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制造大国。所以说“工业 4.0”不仅仅影响中国的经济。也影响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

不过。中国有对机器人需求的大市场。这一点毋庸置疑。

(1)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在很多

产业。尤其在中低端工业产业。劳动力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这对实施“机器换人”计划提出了迫切需求。

(2)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随着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持续深入。先进制造业回流。我国的低端制造业面临产业转移的风险。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制造模式。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企业发展效率。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而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是提升企业产能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3)国家战略需求。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端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生产装备。对工业生产、社会发展以及增强军事国防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机器人技术及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汽车、电子产品、冶金、化工、塑料、橡胶是我国使用机器人最多的几个行业。未来几年。随着行业需要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国机器人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尽管我国将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却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和国际平均水平。工信部组织制订了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使用 100 台以上。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高倍速增长。未来十年。工业机器人是看不到“天花板”的行业。

虽然多种因素推动着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不断发展。但应用人才严重缺失的问题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这是我国推行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最大瓶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当前机器人应用领域人才缺口20万。并且以每年20%~30%的速度保持递增。

时代在飞跃发展。科技的高速拓展。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要错过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本文仅限于拓扑科技知识。

知足常乐2019.7.13日于上海

其他观点:

话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现状。真的是很无奈。因为发展了很多年了。现在还是占有量非常少。市场上都被国际四大家族所垄断。原因在于机器人上的关键零部件。比如伺服电机。RV减速机国内迟迟不能突破。虽然每年都有很多的项目补贴。但是真正拿了这些钱去用于研发的。少之又少。目前的环境下。中国的工业机器人的道路非常坎坷。前景堪忧。

其他观点: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ABB、KUKA、发那科、安川首钢常被人并称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在全球自动化、机械化机器人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们中国。更是占据了机器人产业60%-7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几乎垄断了机器人制造、焊接等领域。

现在国内的机器人产业所面对的困难:

先看一下整个机器人价值链

核心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机器人制造——机器人应用——维修服务

前三个领域都是三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只有大企业能玩得转。没背景没钱的公司就算了。这是事实。后两个领域有机会。

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又聋又哑又瞎又蠢。超级难用。目前国内外。对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使用。需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初级培训。和后续至少2个月的巩固实践。只能达到对最简单。最初级的机器人维护工作。尚不具备简单的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使用的能力。机器人目前所使用的语言。几乎是单片机。汇编时代最原始的语言。而且各种使用禁忌。复杂的逻辑安全结构设计。没有大专学历经过培训都很难搞得懂。

光搞懂了机器人。还不够。因为机器人要能工作起来。外围还需要特别设计的夹具。工装。周边设备。和周边设计通讯。协调联动。这牵涉到机械设计。电气设计。对甲方生产工艺的理解。不论哪一个都是经年累月之功。想要把机器人用好。需要多学科交叉复合。理论扎实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我们经常说叫老法师)。而目前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国内非常少。影响了机器人应用普及。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资深高级工程师。凭借的是多年行业积累的经验。尤其是对甲方工艺的理解。这是外来创业者的软肋。

另外一个小的突破点。就是为机器人提供视觉。力传感或者细分的功能模块提供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往往是拿国外比较成熟的硬件模块。国内进行偏软件的实施应用(implementation)。这在国内倒是有一些“小而美”的公司。如果技术独到。有客户认可。倒也可以活得下去。有些还有机会拿拿天使。A轮融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7:54

    机器人,工业,中国,我国,劳动力,这是,行业,产业,技术,制造业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7:54

    没想到大家都对“工业4.0”时代,中国工业机器人如何破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17:54

    “工业4.0”时代。中国工业机器人如何破局?“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发展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