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家族财富密码特约评论员杨丙卿:
在很多人眼里。只有公司上市了才能证明公司实力强大。诚然。上市的好处有很多。更大的知名度。更好的融资渠道等等。然而。有些实力强大的企业坚持不上市。也有很多曾经的上市企业纷纷私有化退市。简单点说。那些有强大市场认知度。充足的现金流的企业。上市对他们而言。可能优势不是那么明显。甚至劣势会更多。毕竟。公开上市意味着所有决策。财务数据都得向所有股东公开。基本等同于向社会公众完全公开。难以保证控制权的绝对可靠性以及公司策略的控制力。此外。上市公司的股东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可能对管理层制定的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而言反而是个阻碍。
有这样一些企业。大家如雷贯耳。但是他们都没有上市。
1、宜家
宜家的创始人坎普拉德是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他曾经说过:宜家永远不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坎普拉德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一旦上市。股东们必然要求获得更快、更多的回报。这将改变宜家的长远目标和运作方式。他也承认宜家如果是上市公司。每年就必须拨出大约30%的获利给股东。不上市的话。这些钱就都能成为公司的储备金。以备不时之需。
2、安利
安利不上市是是着眼于长远发展的考虑。而且安利的财务状况很好。也不需要通过上市来募资。
3、玛氏
玛氏旗下的MM豆。士力架。德芙。绿箭。益达。还有猫奴狗奴熟悉的宝路。伟嘉。都是如雷贯耳的产品。玛氏是个私人控股企业。不上市是为了企业管理的独立性和对利润的完全控制力。
4、华为
民族企业的代表。华为领袖任正非军人出身。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华为的股权分散在七万多人手中。难以满足上市要求。况且华为现金流极好。任正非也一直强调华为不片面追求企业规模。所以绝不上市。否则讨好股东就无法最大程度服务客户。
5、老干妈
“老干妈”陶华碧被网民戏称为中国最火辣的女人。陶华碧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天生和上市、融资之类的绝缘。陶华碧曾说过:“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所以一有政府人员跟我谈上市。我跟他说:谈都不要谈!免谈!你问我要钱。我没得。要命一条。”倒也成就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其他观点:
很多人对于公司上市这件事。是存在误解和偏见的。
确实。一部分公司的上市意图并不单纯。目的是为了圈钱套现。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司上市。都是为了圈钱。还是有很多上市公司。确确实实的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市场回报。
上市与否。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战略问题。并不单纯的是圈钱问题。我们需要从上市的意义开始理解上市这件事。
先不要急于下结论。上市的公司就不好。不上市的公司就一定好。
公司不上市的理由有很多。公司上市的理由也有很多。我们要先理解市场化。也就是进行IPO。会给一家企业带来什么。
1、IPO融资。
企业上市。最直观的好处。就是IPO的募集。
所谓IPO的募集。指的就是上市发行公开的股份。并且享受市场认可的定价。
以增发股份的方式。募集资金。用于公司经营。
企业要上市。首先要符合所在板块的上市要求。诸如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不同板块的要求是不同的。
我们简单了解一些相关财务要求。
主板上市财务要求:发行前3年的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发行前3年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超过5000万或累计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无形资产与净资产比例不超过20%。过去3年的财务报告中无虚假记载。
创业板上市财务要求: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2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1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科创板上市财务要求:暂无硬性财务要求。亏损上市亦可。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IPO审核并不那么的严格。但也绝非走个过场。所以能上市融资的企业。一般都有两把刷子。
过往存在极个别的造假上市。但现如今几乎已经不可能了。因为造假上市的罪责是非常严重的。
IPO上市后。募集资金少则数亿。多则数百亿。主要将用于企业的经营。
通常来说。招股说明书会详细披露。企业对于IPO募集资金的拟用途。会投向哪里。大概会对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IPO本身是一种“圈钱”。但是这个钱并不是圈到某个人的手里。而是圈到企业的口袋里。
通常。需要IPO的企业。一般都缺钱去扩张。所以上市融资。“出卖”股份来换取资金。
2、公开定价权。
如果说融资并不是企业上市IPO的全部初衷。那么公开定价权一定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你有一家净利润5000万的公司。你的身价能有多少。其实是无法估量的。
因为你的企业的定价。到底是多少。其实并不确定。
或者说没有办法公开售卖的情况下。是非常朦胧的。
一旦上市。这个情况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的股票有了价格。到公开市场进行买卖。就出现了公允的交易价格。
成交代表了市场买卖双方的认可。代表了价格的有效性。这是市值。不再是估值了。
公开定价权。代表了有价证券。代表了一家企业的市值。代表了按照股份比例。享受市值定价。
市值定价的好处太多了。比如市值杠杆。比如质押融资。
5000万净利润的公司。如果按照50倍市盈率。就有25亿市值。
占比50%的股东。市值面额就有12.5亿。如果要去做质押融资。5-6个亿的流动资金就有了。
但如果企业不上市。那么这家公司就只能等着每年5000万的现金流来支撑了。
就这一点上来看。公开定价权具象化了一家企业的价值。从净利润角度。转化到了市值管理的角度。中间隔着一个市盈率的倍数。
其实这一点。正是很多上市公司创始人。或者说是大股东最看重的一点。
而拥有公开定价的股票。给到他们整体资本运作的空间非常大。盘活了整个资金链。
3、公开融资渠道。
上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公开融资的渠道。
这里的公开融资。并不是指IPO。而是IPO之后。可以做公开融资的方式。
除了大股东的质押股权可以进行融资以外。定向增发和配股。都是常见的融资方式。
先说定向增发。这是比较常用的融资手段。
定向增发。顾名思义。定向的针对部分投资者进行增发。
这部分投资者。其实大多数是机构投资人。还有部分是企业原本的股东进行追加。
定向增发代表通过增发股票。再度进行资金的募集。只不过这一次是非市场化募集而已。
定向增发的好处是定增的价格相对比较合理。具备一定参考性。
定向增发的优势主要还体现在对市场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大部分时候会被解读为利好。
因为引入机构资金增持。一方面代表价格公允。另一方面代表机构对于股票未来的看好。
而第二种公开融资的方式。配股。就并不显得那么友好。
配股和定向增发最大的区别在于。配股是针对所有的持仓股东。或者说是包含了散户投资者。
这相比定增。就要残酷得多。投资者如果不配股。股价除权后是白亏钱了。即便选择配股。也没捞着好处。
所以。很多资金在知道配股的公告发布后。都会优先选择撤退。等配股完成后。再考虑是否要重新买入股票。
但这本质上并不妨碍上市公司通过公开市场。又圈到了一笔钱。
4、套现与减持。
第四点。才是套现和减持。也就是大部分散户非常关注的一点。
其实。作为股东。在公司上市之后。存在套现的想法。这是再正常不过了。
简单地说。既然规则允许。那么套现也是顺理成章的。
换个角度去想。一家公司能从初创开始。经历九死一生的上市。并且有稳定的业绩。甚至被资金炒作。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大股东想换点现金。也没什么不对。
作为一个散户。可能觉得是在圈钱。但如果换位思考。作为一个企业家。进行一部分的资本套现。也就是天经地义了。
但上市套现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企业从上市到解禁。需要12个月。大股东的解禁一般都要36个月。
如果一家企业真的没有太多的亮点。不存在成长的空间。那么股价又拿什么去支撑12个月。支撑36个月呢?
很有可能在还没有套现之前。股价就已经跌得不像样子了。
更何况。减持公告发布后需要公示。距离减持还会有时间。如果股票真的很差。那么股价一定会断崖式的下跌。
所以。减持和套现并不可怕。怕就怕无底线的减持。想要放弃上市公司。
这种情况。如果股东是投行机构。还能理解。毕竟这些机构赚的是一级市场的钱。
但如果这种情况。股东并不是投行。而是创始人或者是董事长本身。那么就需要慎重考虑和对待了。
毕竟。还是存在一小部分人。上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而是为了短时间的套现离场。
只不过出于这种目的上市公司。大部分即便能套现也是非常的有限。最终很多都做起了市值管理的工作。徘徊在了市场的边缘。
5、市场化进程。
IPO本身。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市场化进程。
这是一个具备象征意义的举动。因为上市代表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宣传度。
绝大多数有实力的公司。其实都上市了。有一些公司不上市。多少有一些难言之隐。
这就好像诸如银行这样的公司。本质上没有上市的必要。因为不缺钱。
但是出于市场化进程的考虑。银行还是会选择上市。释放出自己的股份。给到市场。
企业最终接受市场定价。给到市场一部分的股票。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规律。
不上市的企业。所有的股东。可以理解为既定股东。没有办法让市场公开去参与。也就没有所谓的定价。
市场化定价是终局。只不过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走上终局的道路。
相信未来。这些优质的企业。最终也会走向上市的道路。拥有自己的公允价值。
当然。也有部分公司实力强大。但至今未上市的。诸如老干妈。诸如华为等等。
这些企业之所以不上市。其实都存在一些私心。主要就是以下三种情况。
1、市场政策不允许上市。
有些公司。从政策上来看。是不允许上市的。就比如蚂蚁金服。
整个金融领域。非持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至少在国内基本上都没有上市。
部分投资公司。之前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曲线救国。最终的结果也都不是很好。
而诸如银行、券商、保险这一类正规金融机构。即便不缺钱。IPO的大门也都实时的开着。只要符合条件都是绿色通道。
这本质上。就是政策劝退和政策扶持的结果。
并不是说政策不让这些企业上市融资。而是一些相关的风险很大。并不适合让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
包括上市后的品牌背书。可能会导致盲目信任。引发一系列的金融危机。
同样的政策不允许。还在很多其他行业上发生。
一家企业的上市。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容易。要真是满足业绩基准。就被允许IPO。那么很多企业都能上市了。也不止4000多家。可能早就破万了。
毕竟。调整一下财务报表。符合条件的企业太多太多了。
市场整体上扶持的。还是以实力背景强的大企业。拥有高新技术的创新型企业。这两类为主。
一类是基石。一类是未来。上限和下限都是要的。
2、股权架构特别的复杂。
还有一类企业。不愿意上市的主要原因。是股权架构的问题。
诸如华为。不上市的主要原因。还是错综复杂的股权架构。
当然。华为已经过了最需要上市的时间了。现如今企业的现金流非常稳定。净利润甚至超过很多银行。所以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上市了。
上市需要公开披露股权架构。这一点上。部分上市公司很难做到。
一方面是股东不太愿意披露。层层架构最终容易被穿透。很多资本会浮出水面。
二是各种分散的结构化持股太多。导致架构调整需要大费周章。可以说是劳师动众。
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不缺钱。自然也就会选择不上市了。
很多企业如果一直都有上市的打算。在一开始设立股权架构的时候。就要谨慎一些。
对于那些明知道没法在国内上市。必将远赴海外的企业。海外的股权架构也要尽早设立。以免影响上市进程。
3、股东不愿意进行市场化。
最后一种不上市的原因。其实就是股东不愿意市场化。
其实。不愿意市场化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没有想过要圈钱。企业每年的净利润够股东自己分分就可以了。
又比如没有想过融资。企业没有扩张的计划。要钱也没有用。
再比如不想背负上市带来的压力。不想承受市场对于自己的期待和相关没有必要的追责。
市场化的本质是拿钱。拿钱的本质就是要背负市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很多股东在企业赚钱。并且相对稳定的时候。是不太愿意上市的。毕竟自己从没想过要套现走人。对于那些所谓的市值和身价。也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市场化是一家企业自己最终的决定。并不是一条必经之路。
所以。有些企业做了很久都没有去上市。也就是正常的了。
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那么对于企业上市这件事。一定要辩证着去看。
企业不管上市与否。在经营的时候都会遇到风险。股票市场里优秀的企业占比。永远只有10-20%。
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比例低。那你去看看一级市场。去看看中小微企业。更是九死一生。
可以说。企业的上市给了多融资的渠道。也是帮助企业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创业的人都会懂。做企业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而上市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新起点。
对于投资者来说。既然选择了做投资。要投资企业。就要明白这个市场的规则。
但凡是在规则下办事。就不要去责怪别人圈钱。减持。套现。因为你也可以选择不投资。
让你从零起步。做到一家企业上市。拥有百亿市值。其实大部分人几乎都做不到。
那些企业家。至少是为整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从资本市场拿回一些该得的。也算是天经地义。
至少一家企业的上市。给了那些有眼光的人。分享企业成长红利的机会。
如果不上市始终私营。那么企业做得再好。我们也终究只是企业的消费者而已。
其他观点:
比如华为。娃哈哈。
不选择上市的原因是
1。不是很缺钱
2。上市有弊端。
娃哈哈的巅峰是在2013年。收入超过782亿
当时娃哈哈的收入高居全球第五
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达能
当时。娃哈哈在展望未来。
收入超过千亿
进军海外市场
但是创始人宗庆后。没有想到
2013年是最高点
后面的8年。
娃哈哈的销售收入就不行了。
接着被康师傅超过
又被农夫山泉。统一等企业追赶。
在2013年以前
娃哈哈没有上市的计划
公司没有负债
银行存了几百亿的现金
直到农夫山泉上市。
我国首富变成了农夫山泉的老板
此时才传出娃哈哈也开始上市计划
因为时代变了
娃哈哈需要上市募集资金。
来和竞争对手竞争。
华为目前不需要上市
但到2023年。可能也要上市
中芯国际的成功上市
给了华为信心
华为在A股上市的话。可能得到千亿资金。很高的估值
有利于华为未来的发展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205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企业,华为,股东,娃哈哈,融资,公司,市场,市值,套现,圈钱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有的公司实力很强大却不上市?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家族财富密码特约评论员杨丙卿:在很多人眼里。只有公司上市了才能证明公司实力强大。诚然。上市的好处有很多。更大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