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教师工资普遍很高,比如鲁迅,这是为什么?
原创

民国时期,教师工资普遍很高,比如鲁迅,这是为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民国时期教师工资高。主要原因是觉醒。

五四运动前后。不少人留学国外。发现了中外的差异。发现了科技的差异。德先生赛先生被国人发现了其价值。

晚清时期。一些大学诞生了。中国各地还有很多新学堂得以创办。人们感受到人才的重要与急迫。

他们终于发现:封建社会的科技以极其缓慢式的发展甚至没有发展、并出现的极速倒退必须结束。那些高水平的留学生终于明白了中国落后的原因。废科举、剪辫子、不再裹小脚等变革出现了。

但不得不说。觉醒时期缺的是人才。老师当然更加缺少。多少老师是留学归国回来的博士。所以老师的工资是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高。老师的地位不再是宋朝的那个老九的排名。那时候的老师。也因为有真才实学得到了尊重。很多老师能编教材(据统计。那时候的国语国文教材就有900余套。数学教材。物理化学生物教材都有了。哲学教材也翻译了)。能翻译世界很多国家的名著。也有独特的教育思想。有特别的教学方法。有本领的老师多。自然得到了高工资。

其他观点:

高是个什么摡念?我们这里民国时期有个澜泉中学。算私立的吧。是位富商资本家田某办的。校长姓張是东陆大学(云大前身)毕业的。他每月领18个大洋。我父亲任事务主任12块。我姨爹担任童子军教官(即教体育)6块。那时不叫工资!

其他观点:

民国时期的教师。的确有的人收入丰厚。比如一些大学教授。薪水可与国民政府部长看齐。列如鲁迅。就曾靠薪水在北京买下了两套四合院。在民国时期。一个教师的工资丰厚程度远超了城市平均收入水平。基本上一个城市教师月收入都是超过50大洋。而在大学任教的教授级别的教师每月工资更是在几百大洋。而在当时的中国。一个县长的月工资才不到30大洋。普遍家庭一个月20多大洋都顶天了。而当时一块大洋相当于300块铜板。一个铜板大致可以换1个鸡蛋、1斤白酒。可见一个银元相当于可以供一口之家一周的生活费。可见一个教师的月收入在民国时期到底有多么高。

虽然民国时期是中国极为动荡的时期。但是国家对于教育都是不余遗力的。就北京城各大高校的教授老师。不管是北洋政府把持中国还是民国政府把控政权。教师的工资从来没有削减过。反而是越来越高。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月收入甚至达到了500大洋左右。而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人的工资更是几百大洋。基本上大多数老师的收入水平都是在上百大洋左右。反观掌握实权的行政长官、警察局长等公务员收入才不到几十大洋。一些高校教授老师的月收入甚至相当于许多县长一年的收入。

然而。造成这样局面的也归功于民国时期。各个政权开始重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在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越来越多的政权统治者发现了中国改革变法真正失败的地方就是缺少大量人才。中国的教育水平相比较国外诸强实在不够看。也因此各个掌权政府都是非常重视教育行业。甚至为了让教师们免受生活压迫。大幅度的提高收入水平。在当时的民国政府重视教育水平的程度远超中国许多朝代。也因此。我们才能发现中国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大多数都是教师岗位走出来的。没有饥寒交迫的影响。那么安心教书、钻研哲学、科学。也让民国形成了百业教师为先的浪潮。

海内外华人资助国内高校、国外经济援助也首先援助教育行业

在民国时期。很多海内外华人多次资助国内政府。但是因为国内政府更替比较频繁。并且因为战乱。很多海外华人捐出去的钱大多数进了政府腰包。也因此海内外华人开始把援助资金投向了国内许多高校。仅北京大学每年收到了经济援助就能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银元。

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首先投入的就是教育领域。而当时的教育总长手里拿着的资金一直都是非常宽裕。甚至民国财政总长资金短缺都会向教育总长借款。可见当时的国内整体教育行业的待遇高到什么地步。

当然拿着高收入。中国的教育先驱们也没有甘于优渥的生活。依旧许多国内教育者身先士卒去为祖国崛起和变革而牺牲努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22:23

    大洋,中国,都是,老师,教师,民国时期,政府,工资,国内,月收入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22:23

    没想到大家都对民国时期,教师工资普遍很高,比如鲁迅,这是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22:23

    民国时期教师工资高。主要原因是觉醒。五四运动前后。不少人留学国外。发现了中外的差异。发现了科技的差异。德先生赛先生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