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不知题主见过多少学生。又教过多少学生?如果从听话这个词语来说。现在的学生多半都是有自己主见的。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问某生为何没有写作业?他能说出十多条理由。
无论我们点评谁。都要首先考虑到一点。对方先是人。再者才是某职业身份属实。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老师是神圣的。老师是不能出错的。一旦出错。就要被抬到道德至高点。你是老师。竟然还出错。什么水平。什么业务素质。甚至更难听的话也出来了……
唉!老师先是人。再者才是老师。莫说是老师。即便是一代伟人。谁又没有犯错呢?
再者。题主是想表达。当学生听到值得商榷的观点时。学生应该全部起立反驳。进尔旁征博引。让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好是直接拜学生为师……好吧。扯得有点远!
教育。除了教授知识外。还有就是教授如何做人。我们是一个尊老爱幼的民族。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民族。当有一天。学生都想着反驳老师。以把老师驳倒为最高境界时。其就不会衍生出其它问题吗?
我想。问题更多!
大家怎么看呢?
其他观点: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心态是不是有问题呀?
很多人觉得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孩子的管理是过分了。完全没有给他们自主的权利和机会。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
有很多事情。情人已经经历过了。而且证明了这条路走下去是没有前途的。或者是毁了自己的一生。难道你还要继续再证明一次吗?难道前人所碰到的钉子你还要全部再碰一次吗?情人为什么不可以给意见?父母为什么不可以定制一条路给你去走?因为父母和老师都是有人生经验的人。或许某些时候会有所保守。那是一条你完全没有走过的路。坚持走下去。可能会九死一生。那你还去尝试吗?
之前北大有一个女学生做了一个演讲得了一等奖。所有的人都拍烂了手掌。她说她渴望自由。不想像人家这样子。一辈子就为了读书一辈子就为了结婚生孩子。她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很欣赏她的师兄同学可以全世界到处去周游。这些都是什么狗屁理论呢?竟然还得了一等奖。竟然还全国这么多人欣赏和附和。真的当老江湖们都是死的。
这道理很容易明白的。一个完全没经历的人生的大学生。竟然说不想跟随世俗的道路。我找寻自由。一生人不想只为了读书找工作。不想只为了结婚生子。只想一个人云游天下。这是多么愚蠢无知的话。竟然还有人赞同。这都成什么世界了。我就想问。她为什么要考北大清华?直接去云游天下就行了。一个人。只有读到一间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收一份好的工资。她才有资格去云游天下。没有自己的收入。你云游什么鬼天下?还不是靠父母吗?还有。全国9成的人都会结婚生子。当然。你不结婚不生子也是你的自由。但你不能说人家就是错的。不能说这些只是凡人的见解。你自己就是神仙的见解。这是愚蠢的说法。我只想知道。演讲冠军那个什么圆圆。现在到底读书读成怎样了。有什么成就。是不是像她演讲上说的。不想遵循世俗人的路子。人生不只有读书。不只有结婚生子。还可以自由自在周游世界。如果没做得到。这个冠军就应该被扯夺。
一个没经历过世事的乳臭未干的小子。因为读过两年书去质疑老师。这也是醉了。当然。如果你发现老师有什么地方说错了你可以以探讨的语气去跟老师讨论问题。但不要因为读过两本破书。喝过几碗心灵鸡汤就去质疑老师说的话。
其他观点: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受到要听话。要乖的教育。听大人话就是好孩子。家长就喜欢。就会有好吃的。就会有玩具。就可以被带出去玩。别人也会夸他!不管大人的话是否正确。孩子都要无条件服从。这才是孝子。百善孝为先。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孩子不需要有思想。只要听话就行。父母都是为孩子好。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所以好孩子都是在家听父母话。在学校听老师话。工作了听领导话。做事情按规矩办。做作业按标准答案来。中国学生的脑子就是复印机。传真机。不需要创新。只要复印不失真就是好脑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234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老师,都是,学生,的人,孩子,这是,父母,自己的,是一个,有什么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的很多学生为什么那么听话,老师们的许多值得商榷的观点怎么很少人站起来反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不知题主见过多少学生。又教过多少学生?如果从听话这个词语来说。现在的学生多半都是有自己主见的。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