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满清十二帝的组像,只有溥仪是照片,按时间推算同治光绪都应该有照片啊?
原创

为什么满清十二帝的组像,只有溥仪是照片,按时间推算同治光绪都应该有照片啊?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奉先殿内的清朝皇帝、皇后画像)

现在网上最常见的清朝皇帝画像。是最严肃的朝服像。朝服画像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摆的。溥仪没有朝服画像。是因为他退位的时候只有六岁。还没有成年。

这张溥仪的照片是1917年7月1日溥仪复辟时照的。当时他只有12岁。也没有成年。未成年的皇帝。都是不画朝服像的。

所以。不是因为照相机的出现后。溥仪用照片代替了画像。而是溥仪因为年龄太小。根本就没有给自己画朝服像。

那么可能就有人问了。溥仪成年后为什么没给自己补一张画像呢?

因为1919年。苏格兰人庄士敦给14岁的溥仪当老师后。对他的人生观。改变非常大。1922年。16岁的溥仪把辫子给剪了。溥仪对满族的传统服饰不感兴趣。改穿西服。


另外多说几句。皇帝、皇后、太后的画像除了朝服像外。还有很多生活画像。只要不是用于正式的祭祖。都可以用照片代替。

比如说慈禧。画像和照片她都有。但是只有上图中。左边的朝服像可以挂到奉先殿内。而右边的私人照片。是不行的。只能用于私下装比用。

再比如慈禧的菩萨照。雍正皇帝也有类似的画像。如果当时有照相机。雍正肯定也会用照片代替画像。


(雍正皇帝的私人画像)

最后做个总结。如果溥仪是成年后再退位。他肯定也会有正式的朝服画像。但是溥仪六岁就退位了。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画。

同治和光绪时期。对照相机这个东西还非常抵触。尤其是同治皇帝。一直养在深宫之中。19岁就得了天花病驾崩。没有照片很正常。

光绪倒是有照片。但都只是平时的生活照。没有照过身穿朝服的照片。因为。朝服是上朝时穿的。不可能让摄影师跑到皇宫。在上朝时给光绪照相。

所以。同治没有照片。是因为他那个时候宫里还没有照相机。光绪的照片。也没有朝服照。但是。不管同治和光绪有没有照片。照片是不能摆入奉先殿的。所以一定会有朝服画像。

溥仪没有画像。是因为他退位了。后来还被赶出了皇宫。他自己也不爱穿龙袍。自然也就没机会给自己画朝服画像了。

其他观点:

清末的照片都是黑白的。不能把衣服的颜色拍出来。也就是说不能把皇帝身上穿着的代表皇权的黄色龙袍体现出来。所以这种照片不适合当做正式的皇帝相来用。封建时代的帝王很看重这些的。

那时候的照片尺寸肯定是很小的。而以往历代皇帝的画像都是真人画像。应当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画的而且是着色的。如果把小小张的带有瑕疵的黑白照片跟很大张的彩色肖像画并排在一起会显得很奇怪很不协调。

溥仪的情况比较特殊

溥仪登基时才3岁。清朝灭亡时溥仪也才6岁。在溥仪登基到退位这几年间肯定有拍过照片。但是正如上文所述这些照片是不能用作正式用途的。

而溥仪在登基到退位期间年龄都还小应该是没有穿龙袍的彩色肖像画。清代皇帝一般不会那么小就有彩色肖像画的。张勋复辟时溥仪已经12岁了。那时候溥仪其实是有穿龙袍拍照的。不过也是黑色的照片。

至于后来溥仪成为“伪满洲”政权的“皇帝”后。他是希望穿龙袍的。但是这时期日本人不允许溥仪穿龙袍。而是让他穿元帅的服装。

以上正是满清十二帝组像中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为什么不用照片而用着色肖像画的原因。当然这也仅仅是本人的一些观点。

其他观点:

文/酒翁(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题主的问题里其实包含了两个背景。一个背景是画像。一个背景是照片。这画像和照片使用的场合也不一样。

满清十二帝的画像。指的是挂在奉先殿里祭祖时用的画像。此画像非常之大。在满清时期。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生日)、册封及先帝、先后圣诞(生日)、忌辰、清明等。皇帝们都需要亲自到奉先殿给列祖列宗祭祀。以表达对先祖们的尊敬。这奉先殿里不仅挂着满清十二帝。还挂着皇太后、皇后等画像。

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我们都知道溥仪虽说是满清的最后一位皇帝。但其在位时间很短。退位时只有6岁。还是个孩子。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没法有此画像的。因为这些画像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身着朝服。未成年的皇帝是没有朝服的。所以。这也是为啥溥仪没有朝服画像的原因。

再加上。溥仪这位皇帝和满清其他皇帝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溥仪所处的环境。满清文化早已成为了腐朽的代表。当时西方列强的新思维正在逐渐闯入中华土地上。溥仪也当仁不让。在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影响下。溥仪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不像他的祖宗们。盲目自大。觉得大清是无所不能。当时的大清已经苟延残喘。溥仪在这种环境下。对满清的种种文化也产生了不满。终于。在1922年。溥仪剪掉了自己的辫子。而且。不仅剪掉了辫子。溥仪的着装也开始逐渐西方化。改装了西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溥仪照片基本上都是身着西服。以及身着戎装了。

我看有人说之所以。溥仪有照片。是因为溥仪所处的那个年代已经普及了照相机。这只是表面原因。因为正如题主所述。同治和光绪年间。照相机也开始在满清出现。而造成如此悬殊结果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和当事人自身有关系。

溥仪在庄士敦等西方思维的影响下。心底早已对满清文化开始抛弃。甚至鄙夷。这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自传中就可以看到。他多次提出质疑。逐渐开放迎接新事物的态度。则是让溥仪放弃身着朝服。改为西装的关键因素。

另外一个因素。我们在前文提到过。未成年的皇帝是无法穿朝服画画像的。溥仪在未成年就退位了。即使后来复辟。也只有12岁。远未到成年的年龄。在16岁时。溥仪更是与满清文化彻底划清界限:剪掉了辫子。可以说。无论是时代还是环境。都没有给过溥仪身着朝服。来一个画像的机会。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喜欢我的回答还请点赞及关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3:19

    溥仪,画像,朝服,照片,皇帝,满清,光绪,龙袍,同治,都是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3:1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满清十二帝的组像,只有溥仪是照片,按时间推算同治光绪都应该有照片啊?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3:19

    (奉先殿内的清朝皇帝、皇后画像)现在网上最常见的清朝皇帝画像。是最严肃的朝服像。朝服画像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摆的。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