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公元207年对于曹操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在公元207年的某一天。曹操失去了他的心腹之臣——郭嘉;与此同时。遥远的彼方。刘备得到了他的肱骨之臣——诸葛亮。
正是这样一个巧合。才有了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可笑说法。
郭嘉何许人也?
郭嘉。字奉孝。东汉末年曹操帐下的“奇谋之臣”。曹操对郭嘉十分重视。重视到专门为郭嘉发明了一个官职。叫做“军师祭酒”。
“军师祭酒”这个官职的权力极高。即是曹操的秘书长、又是军队中“司法机关”的负责人、而且还是曹操帐下的“最高参谋长”。可谓是军事、政治一手抓。可以毫不夸张的将。郭嘉就是当时曹操帐下的第一谋士。诸如荀彧、程昱之人。虽然地位颇高。但在具体的出谋划策上。首推郭嘉。
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曹操为什么如此重视郭嘉呢?因为郭嘉的身上有“三奇一弊”。
第一奇:眼奇。慧眼识人
郭嘉在辅佐曹操之前。在袁绍的帐下任谋臣之职。 官渡战役之前。袁绍手握几十万大军。手下猛将无数。占据河南、河北等中原大部分地区。乃是东汉末年最为强大的一路诸侯。而曹操的手中只不过区区几万人。吕思勉老先生说:“曹操(实力)与袁绍相比。不足一道也。”
郭嘉看透了袁绍志大才疏、优柔寡断、夸夸其谈的根本品质。所以郭嘉断定了袁绍会失败。
当郭嘉见到了曹操之后。立即认为曹操是一位胸怀大略的名主。遂忠心辅佐。不畏生死。
当天下人皆认为袁绍是绩优股的时候。唯有郭靖认定袁绍是垃圾股。
试想一下。如果是换作是我们。我们会放着势大力强的袁绍不辅佐。而去冒着死亡的危险辅佐曹操吗?肯定不会。
这便是郭嘉的“眼奇”。
第二奇:智奇。十胜十败
曹操与袁绍决战前夕。曹操帐下的一众谋士。除荀彧、贾诩之外皆劝说曹操投降。或者逃走。
在《三国志》中。曹操面对袁绍的威胁。也曾思考过逃跑。但是在曹操犹豫不决的时候。郭嘉站了出来。郭靖用一褒、一贬的形式。夸曹操。贬袁绍。在谈笑风生之间。陈述了曹操打袁绍的优势。同时也分析了袁绍方面的劣势。这便是著名的“十胜十败论。”
由此可见。郭嘉的战略格局、智慧格局。与曹操不相上下。甚至超过曹操。这便是郭嘉的“智奇”。
第三奇:谋奇。北征乌桓
如果曹操将来讨伐刘备。或者讨伐孙权之时。乌桓 出兵作乱。曹操将会陷入被动。
郭嘉说。为了稳定北方。一劳永逸。必须攻打乌桓。 但是攻打乌桓有三个风险。
第一。乌桓在今天的锦州。而曹操的都城在洛阳。所以出征乌桓是一场远征。
第二。曹操刚刚拿下袁绍。政权尚未稳定。不适合大动干戈。
第三。曹操若倾巢出动。刘备、刘表势必会偷袭曹操的后方。
最后一弊:好酒好色。私生活不检点
郭嘉喜欢女人。出了名的风流。而且喜欢逛妓院。曹操手下的“风纪处处长”经常向曹操反应郭嘉的私生活不检点。但是曹操从来不管。
郭嘉喜欢喝酒。每每宴会。郭嘉必然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酒是什么?穿肠毒药。色是什么?刮骨钢刀。郭嘉又好色又好酒。搞坏了身体。再加上常年跟随曹操征战。风餐露宿。操劳过度。最后身体不堪重负。死在征讨乌桓的路上。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历史已经成为定局。三国就是三国。
其他观点:
军师祭酒是一个由曹操设立在东汉末年。建安三年正月设立的官职。可以说是专为郭嘉所设。为什么这么说的。且看郭嘉在曹操 账下的地位。
那么郭嘉在曹操手下担任什么官职?又具体负责哪些事情呢?
曹操让郭嘉担任的就是军师祭酒。
军师祭酒似乎是曹操专门为郭嘉设立的官职。与其说这是一个官职。不如说这是一个称号。因为这个官职并无实质性的职权。
曹操初见郭嘉。格外欣赏。特辟此位。礼遇超过前任戏志才。体现曹操对郭嘉的特别欣赏以及信赖。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三年春正月。公还许。初置军师祭酒。这个称号的意思是:曹操的首席军事顾问。
作为首席军事顾问。郭嘉跟随曹操十一年。用事实证明军师祭酒不是白叫的!
曹操先后根据郭嘉的建议。顺利的剿灭吕布、击败袁绍、彻底清扫北方的袁家势力。
攻打吕布时。长时间的拉锯战让曹操萌生退意。郭嘉力荐曹操不可退兵。最终诛灭吕布;
官渡之战前期。曹操想亲征刘备。郭嘉支持曹操。并断言袁绍不会趁机进攻。曹操最终击败刘备。解除后顾之忧。为官渡之战的胜利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时。郭嘉成功预测孙策不会偷袭许都。并预言孙策终将死于刺客之手。这个预言没过多久便成真了;
袁绍死后。曹操意欲急攻袁氏兄弟。郭嘉建议隔岸观火。不久袁氏兄弟同室操戈不攻自乱;
占领河北之后。曹操合理的任用当时河北的人才。使袁绍旧臣逐渐归顺。这大都是郭嘉的功劳;
曹操将要远征乌丸。怕刘备会趁机偷袭。郭嘉替曹操清楚的分析了当时的形式。使曹操得以放心出征;
征乌丸途中。郭嘉献计奇袭卢龙塞。大破蛮夷。不但进一步削弱了袁家势力。还让北方少数民族俯首称臣。
可以说。因为有了郭嘉的帮助。使曹操统一并稳固整个北方。少走了很多弯路。
曹操因此十分爱惜郭嘉。
可惜郭嘉英年早逝。
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这个是曹操对于失去郭嘉的哀痛。郭嘉的死是他自己选择的。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为了侍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郭嘉本来身体比较柔弱。喜欢酗酒。知道到了南方他的身体必死无疑。但是确每次都建议打荆州。曹操就说郭嘉这是在堵上了性命。所以郭嘉死后。曹操痛哭流涕: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可谓真挚。并且曹操也是打算将郭嘉作为自己死后的托孤之臣的。只是没想到先一步而去。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足以看出郭嘉的过人之处。可惜英年早逝。否则天下就是曹操的掌中物。所以说军师祭酒就是参谋长。从历任的军师祭酒来看。郭嘉。董昭均为曹操消灭袁绍立下大功。此二人是曹操早期统一北方的智囊。尤其以郭嘉从战十载居功至伟。
袁涣是曹操战略的第二阶段。治理阶段。曹操为稳定战乱后局势启用为首席幕僚。袁涣传中确实记载了他在战乱后笼络民心。恢复经济的诸多谏言。
杜袭对荆州有非常深刻的了解。说明曹操未忘赤壁之痛。晚年有再图渡江之意。
而让曹操千盼万盼的可能还是历尽千辛万苦跋涉上位的王朗。王朗曾任会稽太守。为孙策所驱。他的原幕僚顾雍入仕孙家。顾雍的儿子顾邵更是在建安时期出任豫章太守守扼曹军南征门户。王朗在江东有根基。有眼线。有故人。可为他日南下的最佳顾问。
所以在历任军师祭酒的任命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曹操的高瞻远瞩。从长远为战略布局。平北。治北。望南。按部就班。曹操对于此官职的设立。完美的完成了军师祭酒也就是参谋长的职责。
王朗之后。史书上再未出现过军师祭酒的官职。慢慢的就淹没在了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完成了他设立的使命。
其他观点:
貌似算无遗策和英年早逝二者并无太大关系。要知道在三国两晋时代人的寿命并不高。能活到五六十岁就算高寿了。因此司马懿活到70多属于异类了。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即今辽宁锦州一带。曹军诸将都认为不能远征追击。以防有变。只有郭嘉力主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曹操听罢采取了郭嘉的意见。最终大破乌桓。乌桓单于蹋顿被临阵斩杀。曹军俘虏了20余万人。
然而此次远征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最终胜利返回的途中郭嘉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患疾病去世。
文人的体质本身不适合战场远征。就连后期坐在小推车上的丞相。不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419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祭酒,乌桓,袁绍,军师,官职,建安,刘备,太守,帐下,参谋长
没想到大家都对算无遗策、料事如神的郭嘉,最后又是为何英年早逝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公元207年对于曹操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在公元207年的某一天。曹操失去了他的心腹之臣——郭嘉;与此同时。遥远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