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你怎么看待?
原创

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你怎么看待?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郭嘉确实不是凡人!称得上“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早年郭嘉曾投奔袁绍。待了一段时间发现袁绍并非“明主”。袁绍只有识人之能。却无用人之才。性格优柔寡断。缺少雄主那样的决断性。郭嘉果断放弃跟随袁绍。而投山野。闲赋在家整整6年。直到曹操的出现。

两人一见如故。犹如多年的好友。两人一起谈论天下大势。事后郭嘉确定曹操就是他要等的人。

郭嘉投奔曹操时候。曹操正值被张绣打败。信心受到了极大地打击。袁绍更是写信刺激曹操。想要曹操就此沉沦下去。郭嘉此时劝谏。并提出“公有十胜。绍有十败。”的“十胜。十败”的理论。就此稳定了曹操的信心。

郭嘉提出。想要攻破袁绍。先把碍事的吕布搞定。防止与袁绍大战的时候。吕布从中捅刀子。并献计水淹下邳。擒杀了吕布。这一三国第一的战神就此陨落。这功劳妥妥的算在了郭嘉的头上。

对于刘备。曹操起初是持杀了态度。郭嘉劝谏。杀了刘备会寒了投奔之人的心。“杀一人而失天下心”。郭嘉主张软禁刘备。刘备则趁郭嘉不在的时候。找了个由头溜走了。

郭嘉则建议曹操将重心转移到袁绍这边。集中精力统一北方。暂时用不顾忌孙吴这边。这一建议为以后曹操能称霸三国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和郭嘉的套路一样。一上来就是“隆中对”。为刘备安排好了三分天下的流程。先是稳定军心。控制局面。并要求刘备对其绝对的信任。

从此便看到郭嘉的能力一点都不逊色于诸葛亮。“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此说法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如果郭嘉能活到赤壁之战。那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愿望恐怕就要落空了。

感谢阅读 喜欢西瓜的点赞加关注呦!

其他观点:

从小说的角度看来。这两个人确实有一种同质性。也就是这两个人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足智多谋是非常类似的。由于处于不同的阵营。只能够凸显出一个人的优质特征。所以营造出了一种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背景氛围。作为国家历史的角度来说。这应当是很巧合的情况。因为郭嘉亡故于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也是发生在207年。这应该是一种历史的巧合。也被后人视为了一种传奇。

郭嘉辅佐曹操平定北方。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这可以说得上是少年得志。但是郭嘉英年早逝也的确令人惋惜。如果他能够和诸葛亮正面交锋也的确是胜负难料。因为很多的情况下智谋都是依靠着算计来实现的。而一旦两位高手相互对垒那么很有可能会陷入僵局。而且。曹操失去了郭嘉但是却拥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份基础才是曹魏的立国之本。也是司马氏得以统一三国的本钱。刘备虽然得到了诸葛亮。实现了从平民到一方诸侯的转变。可是最终也只能是割据一方。称霸于一隅。所以也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最后。诸葛亮论年纪比郭嘉要小11岁。郭嘉已经深得曹操倚重的时候。诸葛亮才初出茅庐。所以二人之间的才能智慧不相伯仲。而地位实力却是天差地别。有了郭嘉的曹操。如虎添翼。甚至于有感于此。诸葛亮闭门不出山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所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也是有道理的。

其他观点:

此言一知半解。高估郭嘉。郭嘉固然有才。然多出于战略指导。解决了曹操能不能战胜袁绍的思想问题。且英年早逝。论功比不了荀彧荀攸贾诩等。属于第二档次。和程昱比肩。比诸葛亮差远了。

为什么会高估郭嘉呢。因为曹操兵败赤壁。回来对谋士说。若郭奉孝在。焉有此败。众谋士皆惭。有一知半解者以此为结论。布于三国之论。甚至连袁阔城的评书都把此论收了进去。令人贻笑大方。

其实曹操的话是甩锅。把赤壁的责任推给众谋士。为自己找台阶。不是没有人给他出主意。而是他刚愎自用。不听人劝。纵使郭嘉重生。恐怕也难让雄兵百万。气压江南的曹操发热的脑子平静下来。兵法云。骄兵必败。干郭嘉什么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5:52

    刘备,袁绍,卧龙,不出,谋士,赤壁,杀了,都是,不死,劝谏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5:52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你怎么看待?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5:52

    郭嘉确实不是凡人!称得上“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早年郭嘉曾投奔袁绍。待了一段时间发现袁绍并非“明主”。袁绍只有识人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