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阳,重阳节都有哪些有趣的民间风俗?
原创

今日重阳,重阳节都有哪些有趣的民间风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重阳糕:重阳食糕。是很重要的传统。糕与“高”同音。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重阳糕品种很多。主要有菊花糕、万象糕、狮蛮糕、花糕等。各具特色。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

菊花酒:九月九为重阳。酒为阳水。重阳的酒是最好的阳水。能壮筋骨、益寿耐老。菊花酒因而被视作重阳必饮。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花的习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一程时尚。在中国古语中。菊花象征长寿。

其他观点: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九月九日宴重阳。亲友齐聚登高望。祈福避灾无疾病。幸福如意身健康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5、折叠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重阳节。江苏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浙江绍兴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古代江浙一带。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江西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市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人们沿袭旧俗。还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广东好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

广东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南溪县读书人旧时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开封自198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中国开封菊花花会。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重阳之乡

2005年12月4日。该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2006年3月。上蔡重阳习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其他观点: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就写到了两样重阳节习俗。登高和插茱萸。相传。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起于东汉。所以在民间。重阳节又有登高节的别称。至于究竟登多高。登什么山。并没有什么规定。除了王维这首诗外。杜甫的《登高》。写的也是重阳节登高之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除插茱萸外。部分地区还流行簪菊花。茱萸辛辣。可以杀虫消毒、逐寒祛风。古人以为可以辟邪。古代节日中常常见到用此类辟邪之物。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腊祭时食用五辛盘。重阳节时既可以插茱萸在头上。还可以佩戴于臂。或作成香囊挂在腰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簪菊花也可以。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的特色食物。是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作方法和形状并没有规定。一家一个样儿。重阳糕好就好在一个“糕”字。和“高”谐音。吉利。九月九日天明时。将片好的糕搭在儿女额头。可以祝福他们百事俱高。讲究一点的人家。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妖楼(误。划掉)的形状。比如福建莆仙就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顶端要做成两只小羊。配合“重阳(羊)”之意。

重阳节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赏菊和喝菊花酒。据说这项习俗起源自陶渊明。陶渊明爱菊。是世人皆知的事。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北宋时。开封府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6:29

    重阳,重阳节,菊花,茱萸,习俗,就有,纸鹞,惠州,民间,头上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6:29

    没想到大家都对今日重阳,重阳节都有哪些有趣的民间风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6:29

    重阳糕:重阳食糕。是很重要的传统。糕与“高”同音。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