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悲伤逆流成河》没有被标明为“首个揭露校园霸凌的电影”而《少年的你》却获得了很高的赞赏?
原创

为什么《悲伤逆流成河》没有被标明为“首个揭露校园霸凌的电影”而《少年的你》却获得了很高的赞赏?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首个揭露校园霸凌的小说和电影”这句话是出至郭敬明被严重扎心之后的口胡。

如果把郭敬明比作将军的话。那战绩几乎是屡战屡败。因为他打的都是没把握的战。《悲伤逆流成河》在小说分类中属于言情。而有关电影的这个段落。讲述的确实是校园霸凌。但成色略显不足。其中最为致命的就是不敢将肢体冲突搬上银幕。用套路替代。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少年的你》。将所有的限制级画面删除。它会变成一个怎样的故事。

我觉得大概是:陈念在校园里被其他女生孤立谩骂。于是。她就在外面找了一个有过一面之缘的小混混做为靠山。并与他同居。接着孤男寡女化为了干柴烈火。在陈念误杀了魏莱之后。小北爱的疯狂。为其顶罪。陈念爱的热烈。甘愿自首……

是的。缺少了暴力衬托。它就是这么一个狗血的故事。所以。当《悲伤逆流成河》上映之后。郭敬明知道自己的电影缺少什么。没有以‘首个揭露校园霸凌的电影’这样的标题为卖点。《少年的你》却是冒着多次被撤档的压力保持了电影的完整性。这就是观众认同它的原因吧。

不过。人很难随时保持冷静。兔子还有急眼的时候。在《演员请就位》中。李成儒老师表示郭敬明指导的表演让他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说到:“这就是畅销书是吧?这种就是畅销书。那我到问一句。这样下去我们这一辈人起来后。他们受到什么教育了!”

面对突如其来又如此诛心的提问。郭敬明也炸了。为了让《悲伤逆流成河》更有重量。所以。提到了‘首个’。结果又被观众抓住了小尾巴......

有人说郭敬明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我觉得不是。他只是认真。执着。虽然最近才通过综艺对他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我认为郭敬明没有少说少错的圆滑事故。愿意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挺好的。

其他观点:

首先。从演员阵容来看。周冬雨和易烊千玺都是很有流量和演技的青年演员。在电影中的表现也确实更好。

第二。曾国祥是专业导演。而《悲伤逆流成河》的导演其实是作家。他们的领域不同。《少年的你》之前的撤档让不知道的人知道了。让知道的人更加好奇期待了。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少年的你》有望将国内校园欺凌电影推向更高的水平。

第三。结局不同。一个是忍受不了。死了,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这样或许会让一部分人共鸣。但不会让所有人共鸣。

《少年的你》是真正的若是群体在承受霸凌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熬过去。坚持过去。走下去。这段路是心酸、辛酸的。憋闷的气氛。想哭又不知道该怎么哭。为什么哭可能才是承受霸凌的人的心声。《少年得你》牵涉的东西比《悲伤逆流成河》多太多。个人层面有施暴者心理、受害者创伤、旁观者举措、法律层面的定罪有困难性、报复和防卫的定罪标准;社会层面 原生家庭、学校教育、社会阶层都有触及。而这些。对《悲伤逆流成河》来说太浅了。

综上。明星号召力是一部分。但电影深度完全两码事。《悲伤逆流成河》的立意有些卖惨。完全的宣泄而没有建设性提议。正如少年的你一个剧情:陈念问女警:如果这个社会是这样的。你敢让自己的孩子出生吗?《少年的你》从名义上就发现。它不是给少年看的卖惨片。是给成人看的回忆反思。【少年】的【你】说明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你应该怎样面对此时的少年。犯罪年轻化的根源不在青少年。而在成人。被迫长大。小大人才是核心问题!

所以。看电影、拍电影都很注重内涵。要看得懂内涵。才能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理解了。才会感同身受。

其他观点:

举个不太贴切的例子:肉末茄子到底是荤菜还是素菜?它跟红烧肉相比那个菜更“硬”?客观地说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确实有所涉及校园霸凌问题。但它本质上却是一部“青春疼痛”文学!

而电影《少年的你》则直面校园霸凌问题。为观众们烧了一顿非常“硬”的红烧肉。本来就想吃“荤菜”的你到底是喜欢肉末茄子。还是红烧肉?

你硬了吗?

看过电影的观众肯定会记得:电影中周冬雨饰演的陈念问小北:“你硬了吗?”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句话拿来问《悲伤逆流成河》:“你硬了吗?”

众所周知。校园霸凌是个非常敏感的题材。不管文学作品也好。影视作品也罢。大多数的作品对于这个题材要么是蜻蜓点水。要么是浅尝辄止。我们去看《悲伤逆流成河》。它反应的校园霸凌问题单单只是为了推动剧情需要。只是为了渲染那种所谓“45度角”仰望天空的爱情而服务的!反观《少年的你》。它直接是赤裸裸地将这个血淋淋的伤疤掀开。让你看到脓。让你看到血。

作为观众。你能不为《少年的你》鼓掌吗?

一个是浪漫的爱情故事。一个是现实的社会问题

《悲伤逆流成河》本质上是一个浪漫的校园爱情故事。尽管加入了一点“疼痛”的元素。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能感同身受。彼时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谈情说爱的毕竟只是个例。或者说。那本就只是郭敬明以“45度角”书写着那个他自己心目中的爱情故事。

而《少年的你》不同呀!小时候的你有没有受到校园霸凌?你的孩子有没有受到校园霸凌?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时候。有一部电影把它拍出来。让你去看。让你去思考。让学生、父母、老师等等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思考这个问题。讨论这个问题。

一部作品能够引发这么多的思考和讨论。它不就已经成功了吗?

第一个未必就是最好的一个

退一步讲。纵使《悲伤逆流成河》是一部反应校园霸凌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一定就值得被称赞吗?“首个”和“被称赞”本来就不是一对因果关系!一部作品。不是说写了几个学生打架的片段。拍了几个学生打架的镜头就是反应校园霸凌的现实主义作品了!文艺作品(书籍、电影都属于此类)最值得称赞的就是能够引发人们思考、讨论。然后去解决问题!

显然《悲伤逆流成河》没有做到。而《少年的你》做到了。

现在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就侧面说明了《少年的你》已经成功了吗?对于一部成功的作品。当然要给予高的赞赏!

我是圈外扒姐。喜欢我。请关注我!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55:54

    逆流,少年,悲伤,校园,电影,的人,自己的,让你,首个,观众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55:54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悲伤逆流成河》没有被标明为“首个揭露校园霸凌的电影”而《少年的你》却获得了很高的赞赏?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55:54

    “首个揭露校园霸凌的小说和电影”这句话是出至郭敬明被严重扎心之后的口胡。如果把郭敬明比作将军的话。那战绩几乎是屡战屡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