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关于安禄山造反。近代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有这么一段话:
安禄山的势力。是唐室用中国财富豢养成的胡兵团。此种胡兵团。只朘吸了唐室的膏血。并没有受到唐室的教育。他们一旦羽翼成长。自然要扑到唐室的内地来。
但实际上。安史之乱的叛军。是由各个民族的将士组成。其中的汉人也占了极大比重。身在盛世。这些大唐军人为什么会跟随安禄山反叛朝廷?
首先跟那时的军制有关系:府兵制的崩溃、募兵制的崛起。由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变成将领拥有私兵。
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北周。再到隋朝、初唐。它们在这两方面高度一致:关陇贵族、府兵制。
所谓关陇贵族。是近代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宇文泰创立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体系。这二十大家族。是其后100年中原王朝的实际统治集团。隋朝杨氏出自十二大将军、李唐王朝出身于八柱国。
而这一体系。是与府兵制直接挂钩的。全国各地设立兵府。其中的军人就是府兵;府兵并不是专业军人。而是“兵农合一”——他们平时是在家耕地的农民。农闲时期由专业军官带领进行训练;一旦遇到战事。就自备武器、马匹等一众物资前去兵府报到。其后随军出征。在初唐。他们每年还要轮番前去皇宫宿卫。
这一制度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朝廷保证他们名下有地、有家有业。而且作战还有机会加官进爵、获得封赏。其爱国心、责任感自然爆棚。初唐时横行东亚的大唐军队。就是由这群老实巴交的老百姓组成的。而且平时将、兵是分开。几乎彻底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大唐奉行主动出击、扼敌于萌芽之中的战略。那时的唐军队伍精干、名将济济、装备精良、效率极高。府兵总有轮休的机会;
到了唐高宗时期。大唐周边战事频繁、战线拉长。由以前的突袭战变成拉锯战。府兵作战周期延长。轮换期被拉长;
武则天时。对外用兵极少。府兵制度逐渐崩坏。甚至很多府兵死亡、逃跑后。官府都不能及时清点;
到了唐玄宗初期。鉴于府兵人手不足的现状。他采用宰相张说的建议。以招募方式挑选宿卫禁军。后来改名为“彍骑”。同时。由于当时大唐四处征战。戍边的府兵旷日持久耗在边疆、处境困苦;由于制度日渐腐败。还出现了军人被边将当成苦力、奴仆的情况。如此一来。大量应当充当府兵的百姓纷纷逃亡。各地的兵府已经组织不起足够兵员。
因此。到了公元749年。李隆基全面停止府兵制。大规模推行募兵制。军人成了一名专门的职业。盛产精兵良将的地方。除了尚武的关中等中原地区外。那些弓马娴熟、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百姓。也纷纷投入到这个行当。因此。当时的北方边镇唐军。几乎都是汉、蕃混杂的。
同时。在之前。边镇的统帅大多不允许连任。保持频繁更换。而且还有机会调进朝廷。以此杜绝将、兵勾结;
到了开元年间。李隆基致力于开疆拓土、“有吞四夷之志”。为了避免频繁换将带来的战斗力下降。边将甚至十多年都不更换;
而到了天宝年间。李林甫为了断绝边将入朝为相之路。大量推荐蕃将担任节度使(胡人基本不具备当宰相的素质;而且朝里没靠山。不会拉帮结派)。哥舒翰、安禄山、高仙芝、安思顺等大量少数民族将领纷纷担任了节度使。安禄山甚至一人身兼三节度。
就这样。原本的将、兵分离制度。到现在演变成了稳定的上下级关系;同时。为了便于节度使能够整合、调动各项资源打仗。唐王朝赋予了他们更多的权力:“节度使多兼按察、安抚、度支诸使。土地、人民、甲兵、财富皆有之”(钱穆)。节度使实际上已经成了一方的土皇帝。拥有财政、军事、人事等各项权利。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节度使几乎拥有对下属军人的提拔、奖惩等一切权力;人心都是很现实的。有奶便是娘、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军人逐渐向“私有化”的趋势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来讲。那时的节度使是否忠诚。除了要靠唐王朝的笼络、管理外。节度使本人的观念就极其关键。不过。当时的大部分蕃将。比如哥舒翰、高仙芝、安思顺、王思礼等。要么出自勋贵家族。要么是军人世家。汉化程度较高。头脑中的忠君爱国思想较为浓厚。而且权力有限。并没什么不轨的心思。
但一人身兼三大节度的安禄山。可谓是这个体系中的BUG。
安禄山出身低贱。他和史思明都生于营州柳城这个多民族杂居的边地。长大后。他在边镇从事类似于中介、翻译的业务。不仅能够掌握六门少数民族语言。更在常年的摸爬滚打中形成了善于揣摩、精于投机倒把的性格特点。
随后的安禄山由于盗窃差点被时任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处死。但他成功用豪言壮语引起了对方的好奇。其后成了唐军的一名侦察兵。他靠着自己对边境的熟悉、对各族语言的掌握以及骁勇的性格。立下无数战功。并被张守珪收为养子、成了一名将军。
安禄山真正飞黄腾达。源于他攀上了李林甫这棵大树。在这位权臣的帮助下。安禄山充分发挥自己察言观色、揣摩人心、投机倒把等方面的能耐。一步步成了李隆基身前的当红炸子鸡。不仅身兼三大节度使。甚至还破天荒的被封为异姓王。
但这种没文化、没道德的人。权力越大、危害就越恐怖。常年觐见李隆基的经历。让他越来越觊觎中原的繁华、骄奢淫逸。对边镇的困苦、寒冷环境越发不满;随着权位越高。他的不轨之心也越发强烈。
造反首先需要队伍。情商极高的安禄山。拉拢人心特别有一套:
他有识人、用人的眼力。而且提拔人才不拘一格。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这些后来安史之乱中的悍将。都时安禄山亲自从基层将士中提拔起来的;
他发挥自己出身胡人、精通多种胡语的优势。刻意拉拢各少数民族将士。甚至还收养了8000名同罗、奚、契丹等各族骁勇为养子。命名为“曳落河”;
早年的中介生涯。形成了安禄山出众的经商头脑。他暗地里派出大量胡商前去各地做生意。每年盈利可观“岁输财百万”。这就为他准备物资装备、收买人心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安禄山几乎把手下镇兵变成了自己“安家军”。
公元754年。安禄山向朝廷请示:“我手下将士常年讨伐奚、契丹、九姓胡、同罗等。功勋卓著。望陛下能够越级封官赏赐。请准备好委任状。由我统一发给他们。”
李隆基大手一挥。给了2500张人名空白的委任状。安禄山大肆提拔亲信。进一步坚定了将士们跟随他的信心。
公元755年8-10月。安禄山在跟亲信们敲定谋反细节后。多次宴请士卒、厉兵秣马;随后他伪造圣旨。召来主要将领宣布:“皇上有密诏。让我率兵入朝。讨伐逆贼杨国忠。”众人当然知道这是啥意思。他们目瞪口呆。但无人敢出言反对。
11月。安禄山率领麾下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军队。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各族士兵。共十五万人。在蓟城南门检阅誓师。随后大举南下。
对于这一场景。史称“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长恨歌》更加传神:“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100多年没经历过战争的中原地区。瞬间由歌舞升平沦为人间地狱。将大唐王朝拦腰打断的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叛军士兵固然可恨。但身在乱世。小人物并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既是安禄山这种没有节操的野心家。更是李隆基、李林甫、杨国忠等庙堂之中的弄权者。
其他观点:
估计有些人会觉得。安禄山造反。是因为部下都是番族军队。对唐朝朝廷不够忠诚的原因。
但实际上安禄山的叛军集团确实有数十个民族的武人构成。但汉人也一点都不少。甚至还是造反的主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评书《薛刚反唐》中薛刚的原型薛嵩。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之孙。范阳节度使薛楚玉之子。根正苗红的开国元勋之后。居然也参加了安史叛军。还好后来找机会又归顺了。
从安史乱军的士兵构成来看, 既有少数民族人, 也有汉族人。如张通儒屯守在长安的10万人中, 多数是奚人。 张献诚所率的万余人多数是由汉族人组成的团练兵。 李庭望在东袭宁陵、襄邑时, 率领“ 蕃、汉二万余人” 。安禄山攻取河北后, “ 郡置防兵三千, 杂以胡兵镇之” 。
为什么这些汉人士兵。会不顾大节。向大唐朝廷反戈一击呢?
在整个唐朝初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府兵制。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家免费发给你田地。甚至还发耕牛和农具。你家则需要耕种。缴税。以及派男丁服兵役来回报。如果你在战争中立功。可以用军功换取田地。
府兵制下人民其实是过的非常苦的。很多史料记载唐朝初期政治清明。治安很好。其实原因是人民忙于服兵役。每个人的生活完全被朝廷控制着。不过好歹如果朝廷真能兑现田地。农民至少还活得下去。
但是今天我们都知道。朝廷政府这东西。如果缺乏外界监督。那么再好的政策肯定执行不下去。唐太宗的时代还可以。到了唐高宗接任时。已经出现了不少军人发现获得的军功得不了奖励。只是个名义而已。
不但得不到赏赐。府兵们还发现自己成了兵部的奴仆。经常被命令去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虽然法令说这些建立了功勋的士兵地位和公卿并列。但实际上却连小吏都不如。于是府兵们逐渐失去了对朝廷的信心。出现大规模逃亡。
这个过程。无论是唐高宗。武则天。。唐朝前期的君主。基本都无法阻止。也就是说唐朝衰亡的根源。是从唐朝初年就开始的。府兵制和后世明朝的卫所制度一样。其实都是短时间有用。但会随着时间进展不断退化的。
最后的解决方法。就是募兵制。
唐玄宗后期边军的两大骨干是安禄山的东北军和哥舒翰的西北军。前者有18 万兵力。后者有15 万兵力。基本都是募兵制。
募兵制会带来几个大问题:第一。必须给士兵发工资了。
唐朝募兵的费用很大部分来自地方财政。对普通的北方士兵来说。他们的衣食来源都来自于安禄山。自然是知安禄山不知朝廷。跟着造反也是没有选择的。
第二个问题是兵为将有。谁给饭吃就听谁的。这个问题实际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在建立现在的财政体系之前。永远存在。
其他观点:
电影《妖猫传》中。宴会最高潮的片段。是唐玄宗和爱将安禄山君臣合作。一人披发击鼓、一人挥刀起舞。展现出的是一幅张力十足的画面。
真实的历史。两人的关系也大体如此。玄宗和安禄山在音乐歌舞上极有共鸣。但玄宗绝对想不到。眼前这个体态肥硕。但跳起舞来却很灵活的大胖子。会在未来断送自己一手缔造的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猛地给了唐帝国腰斩的一刀。此后唐朝虽然还存在。但却从此进入了由盛转衰的中晚期。藩镇割据、宦官干政、外敌入侵接乱不断。再也不复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辉煌。
从表面来看。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唐朝的衰亡。起因就源自于安史之乱。但这一切真就是安禄山一介武夫所能主导的吗?如果那时的唐朝真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好。北方那些军队怎么会追随安禄山。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吗?
因此。在关注安禄山这个点燃火药桶的罪魁祸首的同时。还需细究开元盛世繁华之下潜藏的危机。才能对这场对唐帝国影响深远的叛乱。建立起全面深入的认识。
如果非要给安史之乱找责任人。那么除了安禄山、史思明等叛军将领外。还有一个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就是主政大唐帝国的玄宗!
玄宗曾经是一位明君。从武则天退位到玄宗登基这段期间。帝国高层内部发生了神龙政变、韦后之祸、太平公主动乱等多次震荡。极大地损伤了朝廷的元气。致使吏治混乱、人心惶惶。
而在拨乱反正。将国家重新导入正轨的过程中。玄宗的作用很大。所以才能撇开嫡长子继承制的游戏规则。越过大哥登上太子的宝座。并且很快在父亲唐睿宗李旦的禅让下。顺利接管整个帝国。初登大宝玄宗他雄心勃勃。决心带领大唐重现当年的荣光。
政治上。玄宗改革以往臃肿的权力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经济上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军事上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
如此努力数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极度繁荣。开放包容、八方来朝。因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这样的成就。足以让任何一位皇帝为之骄傲自豪。
但玄宗骄傲过头。认为自己将这一生的工作都做完了。从此纵情声色。沉迷于享受之中。再也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不复改革时的节俭之风。
更离奇的是。玄宗竟然不顾礼法。和儿媳妇寿王妃杨玉环谈起了恋爱。在搞了一出太真娘子出家的把戏后。正式将他接入后宫封为贵妃。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玄宗对杨家大肆封赏。杨贵妃的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兄弟们也都有爵位。杨家的发迹。居然带动了唐朝民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社会风气!
每年冬天。玄宗带着杨贵妃去华清宫过冬。杨氏三姐妹也随行。她们的马车上“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如果骑马。则竞购名马。“以黄金为衔”。
结果谁为此买单?还不是大唐百姓嘛!
玄宗、杨氏一族及其他权贵消耗的是民脂民膏。当时的情形。就像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层有多快乐。底层百姓就有多凄惨。再加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当道。朝政腐败。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化。
以上。是玄宗后期政局的整体大环境。朝廷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
唐朝初年。采用的军制是府兵制。其特点是兵农合一。平时是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但由于土地兼并日渐严重。府兵养不活自己。平时还被上级将领侵吞财物。因此无人愿当府兵。到玄宗时期不得不改为采用募兵制。
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到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换言之。士兵们的军饷来自于地方。拿谁的钱。便为谁卖命。只知有将领。不知有朝廷。
尤其设立节度使制度之后。这些人名为节度使、实为军阀。其权力越来越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朝廷再想节制可就难了。
到天宝元年。边军达到49万之多。占全国军队总数八成以上。而且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就有15万人。而中央军不仅数量少。质量也比不上。中原已经一百来年没打过仗。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猝不及防、不堪一击。
所以。北方军队愿意跟着安禄山作乱。一是因为大唐的繁华和他们似乎没有太大关系。二是因为在玄宗的纵容、忽视之下。地方割据势力早已形成。边军对朝廷没多少认同感。只忠于统领自己的将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525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安禄山,节度使,朝廷,府兵制,大唐,玄宗,唐朝,安史之乱,成了,募兵制
没想到大家都对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唐朝北方的军队有好好的大唐盛世不过,却愿意跟着安禄山反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关于安禄山造反。近代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有这么一段话:安禄山的势力。是唐室用中国财富豢养成的胡兵团。此种胡兵团。只朘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