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成年人最大的体面,就是慢慢地和人不再联系,默默退出?
原创

为什么说成年人最大的体面,就是慢慢地和人不再联系,默默退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2006年刚到体制内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是外来户子。没啥人脉资源。几乎谁都不认识。所以急切盼望、巴不得想认识更多的人。那个时候。几乎天天喝酒。一场不行。就去二场。喝的是人五人六。吆吆喝喝。真是喝得很疯狂。那个时候认识了很多朋友。甭管是狐朋狗友。还是酒肉朋友。总之对我来说都是好朋友。都是我极其宝贵的人脉资源、财富。

那个时候。我认识了很多副处级干部。经常跟她们称兄道弟。甚至搂着脖子;认识了很多科级干部。经常没事的时候小聚一把;认识了很多小老板。身价千万的那种。当然了。大老板。咱是没机会认识和接触。跟小老板喝完酒以后还经常去KTV唱歌;认识了不少年轻漂亮的美女。虽然人家不怎么搭理我;也认识了很多三教九流之辈。无论是黑还是白。我都悉数接受。

可以说我在38岁之前都是这么过来的。当时媳妇说我。我也不听。还洋洋得意。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是潇洒、自由、惬意的人生!可自打我患上了糖尿病以后。我才意识到。成年人最大的体面。就是慢慢地和人不再联系。默默地退出。这里主要有四个原因促使我这样做:

一是身体原因。我因为长期喝酒。长期熬夜。身体在前两年就已经不太行了。我现在患有高血糖、高尿酸、高血压、高血脂。四高俱全。这两年来。我嘴巴里一直发干、发苦、发涩。而且浑身无力。视力模糊。头痛等。这些病把我折磨得非常痛苦、郁闷。假如我再要跟先前那么个喝法。估计我离大约之去不远矣!所以很多朋友叫我出去喝酒时。我往往选择了拒绝。渐渐地他们也不再叫我、不跟我联系了。

二是前途原因。我2006年参加工作。2012年成为副科。2016年成为正科。到现在依然是正科。大头兵一个。我们这的级别高。副镇长都是副处级干部。我对自己的前途很渺茫、很迷惘。现在外出喝酒的时候。人家都会问我何时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啊?我一开始还说快了。可现在好几年都过去了。我依然没被提拔。要再出去喝酒的话。实在是没脸提啊!与其这样。还不如默默退出吧。落得个心安理得。

三是朋友原因。我身边很多昔日的好哥们、好兄弟。现在大都混得不错。至少比我好。有好几个都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了。人家的平台高了、格局大了、舞台广了、视野阔了、信息多了。渐渐地就不愿跟我在一起了。觉得跟我在一起没什么意思、没什么劲了。我也给他们带不来什么东西和价值。自然慢慢的就不跟我联系了。我看自己这么多年还是正科。说实话。也没什么兴趣和信心去跟我这些朋友们联系了。因此还不如默默退出。落个清净。免得被鄙视、被嘲笑。

四是家庭原因。跟我媳妇结婚十年了。我媳妇先前老是提醒我喝酒要节制。要多注意身体。我不听。置若罔闻。还觉得媳妇啰里啰嗦。影响我拓展人脉。影响我的晋升提拔。后来我媳妇不说了。我反倒慢慢觉得不得劲了。我感觉我媳妇不爱我了。对我彻底放弃了。每每想起。我就难受得很。还有就是我的儿子现在也长大了。我儿子面上不说。但是实际上。我儿子非常讨厌我经常外出应酬。我很多时候想回家亲亲我儿子。我儿子都满脸的不高兴。正是基于我媳妇和孩子的表现吧。所以我觉得经常外出喝酒。真心没啥意思。喝不来前途。喝不来钱财。还不如慢慢不和别人联系、回归家庭比较好。家才是温馨的港湾啊!

最后想说的是。其实这也是一个自然过程。很正常的。就算想联系。也往往力不从心。又或者没有足够多的钱财去维系。毕竟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啊。

你们觉得呢?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我。谢谢!

其他观点:

我是60后。职场打拼几十年。一事无成。年轻时觉得朋友挺多的。渐渐的。我发觉自己已经变成了孤家寡人。

原来的好朋友。有的可能觉得跟我交朋友没出息。就渐渐远离了。

有的是我认为不值得深交。就渐渐的疏远了!

有时想想。觉得挺悲催的。怎么老了老了。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了。

我不善于交际。也不会钻营。一直觉得谈得来。多谈谈。多说说。谈不来。“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一点也不想委屈自己。不想浪费时间和口舌。

尤其是岁数上去了。没两年就退休了。更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去应付那些虚情假意。徒劳无益的交往。

我不象以前表现的那么激进。没必要的活动一律婉拒。但尽量找一些人家能接受的借口。

没事也不主动联系任何人。让其慢慢疏远、淡忘。互不打扰。

有时候觉得这样挺好的。

一是心不累

以前在外应酬。对我这种内向的人来说。其实是种煎熬。有时为了生存。也只好硬着头皮上。虚与委蛇。事后觉得真的不值得。

现在好了。不仰他人鼻息。不看他人脸色。所有的应酬。非必要一律不参加。

回家随便吃什么。山珍海味也好。粗茶淡饭也罢。都很开心。怡然自得!

二是没有多少值得交往的人

职场也好。亲戚朋友也好。有的只是利益。没有真正的友谊和情感。如果硬要说有的话。那是因为还没有发生利益冲突。

同事之间交往。不要走得太近。保持适当的距离即好。往往走得越近。伤得越深。

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交朋友的!这样心里会没有那么大的负担。

亲戚交往。要低调。不要炫富。不要炫优越感。否则。日子不好过。因为除了父母。没人愿意看到你比他过得好!

三是人情比金钱贵

我现在的做事原则是。能用金钱解决的。绝不用人情。因为人情比金钱贵。而且有负担。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朋友。也就没有什么负担。

四是人老了要知趣

长江后浪推前浪。舞台是属于年轻人的。老了就要知趣。尽早退出历史舞台。让年轻人去打拼。只做做指导或者辅助性的工作。

五是逐步向退休生活过渡

马上要退休了。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要逐步向退休生活过渡。免得一下子退休了。还适应不了。

要寻找自己喜欢的事去做。这样才有动力。才能长久。

我喜欢安静。也发觉自己越来越喜欢历史和地理了。

因此。一有空。我就会看看书。一边看一边记。自己喜欢的名言金句、所思所想。都会用本子记下来。

好处:

一是。可以时常翻翻。温故而知新;

二是。通过抄和写。容易记得住;

三是。可以练练字。不至于写得太难看;

四是。防止老年痴呆。

通过读历史书。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好多东西比年轻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习地理。让自己可以更好地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用相机或者笔。把这些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

等将来走不动了。可以拿出来看看。回忆回忆!

六是人生做减法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一个人的生命。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欲望。没有欲望的人生。终究是不现实的。而充满欲望的人生。则多了无数的烦恼和痛苦”。

所以。一个人要减少烦恼和痛苦。就要减少欲望。人生做减法。

正向贾平凹先生在《愿人生从容》中所说的那样:“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颗宁静的灵魂。你就是快乐。你就是幸福的一个人”。


因此。我觉得一个人要体体面面的活着。就要减少欲望。减少烦恼。学会独处。远离那些所谓的朋友。有一二知己足矣。

人生苦短。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尽量过得简单。但不失精致。人生足矣!

职场是江湖。职场有大道。我是【职场江湖道】。经常分享职场点滴。欢迎关注、评论和点赞!

其他观点:

我在体制内工作20多年。非常赞同这种说法。对于不在同一频道、只是单方面付出、不从内心相互认同的友谊。只靠一方维持一份友情。而另一方却爱答不理、从不在乎、不当回事。我认为这种友谊是不对等的。不稳定的。不对称的。不成熟的。也是不长久的。对于这种友谊。我的处理方式是:没有必要继续付出。没有必要自作多情。没有必要热脸往冷屁股上贴。真的不值得。下面讲讲我选择退出友谊的真实事例。

案例一:不再与和校友副局长王清(化名)联系

王清是我大学不同专业的同学。上学期间关系还可以。一起踢球。一起聚餐。2002年。我们考入同一个地级市公务员。只是他在市直机关。我在偏远的乡镇。工作的前几年。他是科员。我也是科员。大家都相互电话联系。去市区出差。他也会请我去大排档吃个便饭。过年过节。我都会寄一些乡镇特产给王清。但他从来没有回礼。我承认。王清在市直机关。平台高。发展好。有一个关系还算可以的大学同学在市直机关。就算自己主动一些。维持好这份纯洁的同学对自己没坏处。虽然自己没有什么事求他帮忙。

这种关系维持到2010年。同学提拔当上了科长。就出现了一些倾斜。那时。我仅仅是乡镇党政办主任(正股级。实质上就是个科员)。在此期间。我几次跟王清打电话。他都显得不耐烦、很急躁。十分想挂断电话。但我还是想自我安慰。王清是局里的业务骨干。可能是工作真的很忙。其实我知道。我作为乡镇党政办主任。工作比他忙多了。跟他打电话。只是问个好。仅此而已。从此之后。我不再主动打电话跟他。也不再寄乡镇特产给他。只是过年过节偶尔发个祝福短息和微信。他似乎也不在乎。同样也不主动联系我。

2013年。我在乡镇党委委员任上(我2011年初提拔为乡镇党委委员)。去了市直当办公室副主任。我没有与他联系。那是他还是市直科长。2014年初。我提拔为市直办公室主任。王清已经当了差不多4年的科长。我还是没有与他联系。或许王清根本不知道我已经来了市直。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7年。王清提拔为市直副局长。我思索了1整天。虽然大家好长时间没有联系。要不要打个电话祝贺一下他。最后。还是决定打个电话祝贺他。电话打通了。没说上3句话。王清就说有领导打电话进来。稍后再打电话给我。我本来是想借此机会。跟他说一下我已经调到市直了。但他一直没有打电话过来。从此。我决定把王清当作陌生人。不认识。不联系。不聚在一起。

大约过了一年多。也就是2018年。王清不知道从那得到消息。知道我在市局当了科长。于是主动电话我。说晚上吃个饭。我当场推辞到:“晚上局长在办公室等我要材料。改天我请王局。”后来的吃饭的事也就不了了之。最近几年。过年过节。都是王清主动给我发微信。我也只是礼貌性回复。我知道。我们之间也不再是大学同学的纯洁关系。而是熟悉的陌生人。不再有任何的交集。不再有任何的友谊。

案例二:不再与和老乡同事刘晖(化名)联系

刘晖是我在乡镇工作时认识的同事。年龄与我相差不多。我们来自同一个乡镇。那时我在乡镇党政办任副主任。他是“三支一扶”人员。借调在我们办公室工作。没有正式编制。虽然刘晖没有编制。但是从没有看不起他。有工作一起干。有饭局一起参加。有业余活动也叫上一起。不仅如此。我还鼓励他、勉励他积极备战考公。也经常教他一些考公题目。特别是行测。在我的帮助之下。他的成绩突飞猛进。2003年。刘晖通过省里专门针对“三支一扶”对象的公务员考试。分配到我们乡镇农业办公室工作。刘晖考上公务员后。我第一时间向他送上祝福。并召集办公室几个同事一起吃了个饭。向他贺喜。

2004。刘晖迅速找了个对象。听说他的对象的父亲原来是县局的局长。2005年。刘晖被提拔为农业办副主任。之后刘晖干了4件让我无法理解的事:

①2005年底。刘晖老婆生小孩。小孩满月酒。刘晖邀请了几个乡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和几个正股级干部。我属于副股级干部。自然不在其邀请之列。听说后。但我还是亲自到他办公室给了100元红包。他顺便邀请我一起到县城参加小孩满月酒。我以工作忙为由推辞了。

②2006年6月份。县里要选送几个股级干部到省里学习半年。其中我们乡镇有1名指标。党政办工作忙。书记镇长自然不会让我去。于是我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刘晖。让他积极争取一下。他对我说“他小孩小。不太想去”。谁知。上党委会研究时。刘晖的名字赫然在列。组织办的人跟我说。他是我们镇第一个报名的人。还请了他老丈人给书记镇长打招呼。我顿时有一种“遭到一顿毒打”的感觉。

③2007年初。我当上党政办主任。照例邀请几个同事以及乡镇副股级、正股级干部吃饭。我不计前嫌。刘晖也在邀请之列。并且提前一天电话通知到位。谁知第二天。刘晖没有准时到。我又急忙打电话询问他。他说临时有点事。要晚一些到。我们等了好久。刘晖始终不到。也没有打电话说明一下。

④2008年初的春节。刘晖在乡镇值班。他老婆和小孩也从城里来到乡镇陪同他。我知道后。亲自到他家跟他们拜年。并且给了他小孩200元红包。我家住在乡政府附件。200米不到。刘晖却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映。没有到我家给我小孩回礼。

与朋友相处。我一向是“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即使前几次刘晖这样对我。都没有什么怨言。没有从最坏的方面去猜忌他。然而到了第三事时。我开始有了退出这份“单方面付出”友谊的想法。但想到大家都是老乡。又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过。多一个朋友多一条出路。最终还是从心里面继续这份自作多情的友谊。到了第四件事。我老婆对我说。你那个朋友刘晖似乎对你不感冒。人家或许根本就看不起你。或许没有把你纳入他的朋友圈之列。你这个付出可能是热脸贴在冷屁股上。

听到我老婆说的话。我仿佛恍然大悟。于是断然把刘晖剔除我的朋友圈之列。不主动联系他。不积极靠拢他。直到我2011年初离开乡镇到市直单位也是如此。

2014年初。多年没有联系我的刘晖突然联系我。我一看电话是刘晖的。第一时间并不想接。我老婆劝我说。还是接吧。接了电话。原来是刘晖母亲生病住院。请求帮忙解决病床。我不计前嫌、抛开成见。迅速联系了市为健委的朋友。帮助刘晖母亲解决了病床。而且还亲自带上水果看望了刘晖母亲。

对于刘晖。我该是尽到一个朋友的责任。但是他真的不是我朋友。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大家相互认准了彼此。无论是风里来还是雨里去。在彼此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没有顾忌、没有戒备、没有怨言。可能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是能给彼此温暖、信心和力量。可能我们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至少在你最难的时候。我会在一旁陪伴。在我需要的时候。你会立刻赶来。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但是对于单方面付出。另一方视你可有可无。甚至无视你的存在的友谊。建议选择默默退出。维持这种友谊太辛苦、太劳累。真的不值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01:43

    乡镇,友谊,都是,朋友,工作,我在,跟我,的人,职场,人生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01:43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说成年人最大的体面,就是慢慢地和人不再联系,默默退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01:43

    我2006年刚到体制内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是外来户子。没啥人脉资源。几乎谁都不认识。所以急切盼望、巴不得想认识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