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从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角度探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题?
原创

能否从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角度探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题?

好文

热门回答:

首先。说一下环境。

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到沧州牢城。由于有柴大官人的书信。加之上下使了银两。便被安排看守天王堂。每天就是烧香扫地。实际就是个勤杂工。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不料时隔不久。又被转到东门外十五里的大军草料场。草料场四周围着一圈黄土墙。里面是马草堆。当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原看守草料场的是一个老军。正窝在一个草棚子里烤火。两人交接完毕。老军把他的一个酒葫芦留给了林冲。告诉他想喝酒御寒就去五里外有个酒店去买。

老军走了。林冲环顾四周。草棚子四下透风。暗叹在这漫天风雪中实难过冬。想到老军告诉他的话。便用枪挑着酒葫芦去酒店买酒。行至半路。看到有一座古庙。到了酒店时。店主人一眼就认出老军的酒葫芦。

以上就是林冲风雪山神庙所处的环境。

其次。说一下人物。

1、差拨是沧州牢城的差人。书中压根就没提到真实姓名。

2、陆谦陆虞候是林冲从小的朋友。林冲曾有恩于他。后来去殿帅府高俅手下当差。

3、富安。是高衙内门下帮闲的闲汉。

陆谦受高俅派遣。与富安一起来到沧州牢城。收买了差拨。先把林冲从天王堂调到草料场。三人个又一起火烧草料场。企图把林冲烧死。

再有。说一下情节。

说完了环境和人物。林冲风雪山神庙的情节也就基本清楚了。就是高俅为了置林冲于死地。派陆虞候和富安来沧州草料场。放火烧死林冲。既使烧不死。草料场被烧光。也犯下了死罪。

没料到。林冲因为所住的草棚被大雪压塌。无奈之下只好来到路过的古庙里避雪。躲过了一劫。

而陆谦和富安及差拨放火后也来到古庙。一方面避雪。一方面看着草料场烧光后好处理后事。没想到古庙的门被林冲从里面搬块石头掩住了。推不开门。只好站在门廊下看火。一边看一边议论事情的前因后果。

林冲从门里听得一清二楚。怒火中烧。开门杀死了三人。于大雪纷飞的雪夜。走上了去往梁山的道路。从而完成了一段千古佳话:《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最后。说一下《林冲风雪山神庙》的主题。

通过上述情节可以清楚地表明。高俅先是通过栽赃陷害林冲误入白虎节堂。把他剌配沧州。半路上在野猪林要杀害林冲。却被鲁智深搭救。没有成功。后又火烧草料场要烧死林冲。总之就是要把林冲置于死地。

通过上述情节。充分揭示了在奸臣当道朝纲混乱的封建社会里。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黑暗现实。

可以这样说。林冲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最为典型的情节例证。

其他观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突出了一个‘逼’字。演化了走投无路四个字。

先从环境看。草料场已经被雪压蹋了。林冲已经无家可归无处可投。不得巳暂避山神庙。而山神庙根本不是安身之所。是暂时逼进山神庙里。

从情节看仍然是个逼字。陆虞等人放火烧了草料场。放火目的之一就是要烧死林冲。其次既使林冲没烧死。草料烧光了。林冲难免死罪。

另一个逼字是林冲在庙内听到陆虞等人的对话。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杀了陆虞一行人等。又背上了几条人命。

此时的林冲能活命的路在何方?逼上梁山。

其他观点:

如果你读过。听过《水浒传》的故事。就会很清晰的理出缘由。林冲雪夜上梁山。突出一个\"逼迫\"的词。

全过程梗概:

一个敬业的教头。幸福平凡的家。→天降横祸。贤妻遭辱。→孝忠君王。忍辱负重。→贼父子与狗奴才巧设连环计。献刀误入虎口。→玫死罪为充军发往牢营。→狗解差预谋中途害命。→忠君不移。花和尚义气相救。→入牢成营乞望新生报国主。陆虞侯再施诡计灭好汉。→草料场一把火死灭林冲。→忍无可忍新仇旧恨杀奸人。→犯死罪已无退路。作反贼入水泊准一出路。

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安份守纪报效天下。而他的正直却抵抗不过昏庸朝政。更斗不过奸党连盟。在接连不断的阴谋得逞后。早已是人不如鬼。臭名远扬。莫说东山再起。而是命不保夕。

当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即然生无希望。家破人亡。比死路稍有希望的只有造反当贼上梁山了。

死逼梁山。这是中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02:27

    林冲,草料场,山神,沧州,风雪,梁山,死罪,情节,草棚,古庙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02:27

    没想到大家都对能否从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角度探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02:27

    首先。说一下环境。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到沧州牢城。由于有柴大官人的书信。加之上下使了银两。便被安排看守天王堂。每天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