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开封府尹敢保下林冲性命,只判了个发配之罪,他不怕得罪高俅吗?
原创

《水浒传》里开封府尹敢保下林冲性命,只判了个发配之罪,他不怕得罪高俅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不怕。

北宋从建国开始。正牌的开封府尹就一直由储君或亲王兼任。在赵家人眼里。高俅这种非科举出身。完全靠踢蹴鞠拍宋徽宗马屁上位的小人物。根本就不用搭理他。

当然。《水浒传》中的滕府尹。不是正牌的开封府尹。他应该是“权知开封府”或是“权发遣开封府”(代理、差遣的意思)。并且书中高俅也比历史上高俅的权势要大一点。

但不管怎么说。滕府尹也是皇帝钦点的开封府负责人。他和高俅这个殿前司太尉。虽然在级别上有高低之分。但没有统属关系。高俅的面子。滕府尹可卖。也可以不卖。

卖高俅面子。那是“为官之道”。大家相互作顺水人情。你好我好大家好。等下次滕府尹也求于高俅时。也好说话。

不卖高俅面子。高俅也不能叨逼叨。如果翻脸了。那就去皇帝面前打官司吧。就凭高俅干的那些龌龊事。相信他也不敢把官司闹到朝堂之上。

关于这一点。书中也有暗喻。

林冲误入白虎节堂。被高俅绳捆索缚送到开封府。本来按高俅栽给林冲的罪名。林冲是必死无疑的。

但不想开封府的当案孔目孙定是一个心怀仁义的豪杰。看不惯高俅的所作所为。去向滕府尹求情。

听了这番话。滕府尹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心里必然是不满。所以。他马上采纳了孙定救林冲的建议。

为什么滕府尹要放林冲一马呢?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高俅侵占了原本属于滕府尹在开封府的权力。在利益和脸面两方面都对滕府尹造成了伤害。

可能对于滕府尹而言。林冲这种小人物。枉死不枉死的。根本就不重要。他关心的是如何借这件事。警告高俅。巩固自己的权力。

高俅要林冲死。我偏要林冲活!

高俅要林冲活。我就要林冲死!

你高俅若是知趣。大家就此打住。如果继续跟我没完没了。那就去皇帝那里打官司吧。

林冲本来就不是必死之罪。再加上滕府尹硬气了这么一回。结果自然是高俅妥协。林冲通过刺配充军的方式捡回了一条性命。

最后。说两个知识点。

①。北宋君臣共治天下。宋徽宗也不能直接提拔没有文凭的人。所以高俅的职位才是殿前都指挥使这种武官。也就是说。高俅是通过“武官镀金”的方式才上的位。正牌科举出身的北宋文人瞧不起他这种出身。

②。开封府尹、开封牧、判开封府事、权知开封府、权发遣开封府是北宋开封府行政长官在不同情况的不同称谓。只有亲王尹京才称开封府尹;若是储君担任。则称为判开封府事;一般官员出任。就叫作权知开封府或是权发遣开封府。民间理不清这种复杂且混乱的称呼。便一律统称为开封府尹。

其他观点:

《水浒传》中。高太尉本来是想要判处林冲死刑的。可是这个案子到了开封府。被当时的开封府尹给按下来了。最终只判了流配沧州。

那么。这个开封府尹到底是什么样的职位。竟然敢违逆高太尉的意愿。救下林冲呢?

宋代的开封府尹:高俅也惹不起的存在

说起北宋的“开封府”。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存在。它所管辖的就是京都汴梁的民政、司法、治安、赋役、户口等等事务。说其手中握着半个宋朝都不过分。

那么。这样一个位置是几品官呢?

开封府尹虽然管辖事务异常重要。但实际上也是一个“府尹”。其重要性是其所管辖城市的特殊性带来的。所以应该不是特别的大。这里有一些分歧。

有人认为这个职位在从一品或者二品。偶有一品;而也有人认为这个职位在正三品到从三品之间。

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影响“开封府尹”在宋朝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古代有品级不高但位置显要的官职设定。比如“左拾遗”只不过是从八品。但却是言官。真正的具有一定威慑力。

那么。“开封府尹”这样的重要官职都是由什么人担任的呢?

封建王朝里。有干练的官员。自然也有庸碌的官员。但在很多十分重要的关键位置上。无论哪一朝的统治者都不会将不合格的人放置其中。因为他们需要的是治理天下。而不是破坏天下。

开封府尹就是这样的一个位置。担任过这一官职的人在整个宋朝都是有名的。而这也使得它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如果是皇子挂名担任。虽然不管事。但名义上是主官。那么他基本上就是下一任皇位的继承者。

比如北宋第二任皇帝赵光义、赵匡胤的四弟赵匡美以及宋真宗赵元侃。

如果是臣属担任。那么实权在握。如果不犯重大错误。他就是板上钉钉的宰相人选。

比如王博文、钟离瑾、郑戬、欧阳修、包拯、苏轼等等。

所以。“开封府尹”就是储君的训练营以及宰相的培训班。

可想而知。开封府尹同情林冲的遭遇。心里非常清楚孰是孰非。他肯和属下一唱一和地演一出戏给高俅看。而没有直接驳斥高俅的专权跋扈。那就是给足高俅面子了。

别说改为刺配沧州。就是再轻一点。高俅也不敢去找开封府尹的麻烦。因为他的官职在宋代才是真的尴尬。

高俅的官很大吗?都是假象

高俅担任的是“太尉”一职。听起来听威风的。但实际上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位。

“太尉”一职曾经是个大官。但后来不行了。

在秦代。“太尉”与“丞相”、“御史大夫”被合称为“三公”。此时还算位高权重。

而这一官职在汉初就变成了虚衔和加官对象了。“加官”是汉朝的一项制度。相当于兼职一样。比如一个小官深得皇帝信任。但是品级低下。不能经常入宫。那就给他加一个“给事中”。或者某种“郎官”。这样他就有了入宫的权力。当然。虽然有“加官”的名分。实际上是没有实际权力的。

汉武帝时期“太尉”一职多由贵戚担任。和武职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是彻底的虚职。后来甚至被取消了。

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尉”一职是大司马的改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是所谓的“三公”。对应的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汉末三国时期“太尉”还有点权力。但其上还有一个不常设立的“大将军”一职。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担任的“太尉”一职。

这一职位后来被曹操连带“三公”一起裁撤掉了。直接将权力收回到了自己担任的“丞相”一职。

从这个过程就能知道。“太尉”早就从一个军事领袖的职位变成了一个不甚重要的虚衔了。

尤其在宋代。“太尉”多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并没有太多实权。管点人和事儿。但实际上更类似于“军衔”。

而宋代的武职统帅。由枢密院、三衙以及率臣分属。互相制衡。其中枢密院掌管的是虎符和兵籍;而三衙就是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以及侍卫步军司。统帅禁军和厢军;率臣即禁军征战或戊时的统军大帅。多为临时委任。

但说实话。高俅的“太尉”还不全是虚职。他不是文官充任的无实权的殿前太尉。而是隶属于三衙的殿帅太尉。还是有一定实权的。

但是。这是宋朝。而高俅的发迹也和武职无关。

高俅本来是苏轼的书童。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会诗词歌赋。还粗通枪棒。可见其并不是一无是处。后来因为种种际遇。和当时的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有了比较好的关系。这才青云直上。

高俅的战功是镀金而来。是皇帝送他去边境。用作给他升官的凭借。因为武职的升迁虽然不那么严格。但还是需要一定章程的。

与开封府尹这样的重要文职相比。即使是有些实权的殿帅太尉也不够看。

但顺便一提。高俅的奸臣形象被《水浒传》夸大了。实际上权臣是真的。但正史并没有过多描述。甚至《宋史》中也没有他的传记。可见他并没有坏到天怒人怨的程度。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其他观点:

应该说高俅害怕得罪开封府尹才合适。如果真要杠起来。高俅会很难看。

高俅的实际地位不如开封府尹

因为《水浒传》。所以高俅才会有点名声。实际上。《水浒传》朝廷反派人物级别最高的。并不是高俅。

蔡京。太师。正一品;

童贯。枢密使。从一品;

高俅。太尉。正二品;

级别最高的是蔡京。相当于宰相;下来是童贯。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一把手。管全国军事;而高俅。则是童贯的手下。枢密院里的三大太尉之一。

高俅和皇帝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做到能指挥全国兵马这么高的官。毕竟他并非专业。而是杂耍出身。高俅能在枢密院混个太尉已经不错了。

和开封府尹比起来。高俅并不算什么。北宋开封府尹平时最低也是二品。多数是从一品。如果遇到皇族兼任就一品。

这里往低了算。姑且认定《水浒传》的开封府尹是二品吧。那么高俅是二品。二品遇到二品。凭什么狂妄呢?

再者。文官二品(开封府尹)和武官二品(高俅)。在重文抑武的北宋时代。谁重谁轻?很明显的答案。

开封府尹身份特殊

开封府尹还有一个资本看不上高俅。那就是这个官职的特殊性。

北宋开封府尹出过两个皇帝。宋太宗和宋真宗。后来。为了锻炼皇亲国戚。开封府尹经常会由亲王这些人来担任。

如果不是亲王担任。一般也是由皇帝很重视的人才~或者敢于做事的人来担任。比如包拯。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等人都在开封府干过。高俅敢得罪哪个呢?

虽然《水浒传》里没指名道姓说当时的开封府尹是谁(单说姓滕)。但事实不会变:能担任开封府尹的人。必定不是一般人。是高俅能得罪不起的人。

在小说里。开封府尹手下一个小小的文书孙定之所以叫板高俅“这开封府难道是他高俅家开的!”。想必也是有原因的。开封府尹也正是被他这么一激。后来也就不管高俅什么面子。决定给林冲轻判。

而高俅听说开封府尹的决定后。则“碍于府尹”不好说什么。碰了一鼻子灰走人。

高俅实权不如开封府尹

高俅的官职听着吓人。但实际在北宋官场上排不上什么门面。因为他是皇帝的玩伴。所以开封府尹才会正眼瞧他一小会。

一来高俅不是一把手。上头有童贯管着不说。和他平起平坐的还有另外两个太尉。只是管的业务不一样而已。

二来他是武官。在重文抑武的宋代。真没什么好嘚瑟的(所以皇帝才会给他安排这个职位。毕竟高俅一没文化二没武功)。

如果高俅真因为林冲这点小事。就想凭借皇帝伙伴的关系为难开封府尹。难度很大。皇帝不会因为高俅处理开封府尹。顶多就是让双方握手言和。

反之。如果开封府尹想为难高俅。办法太多了。几乎用不完。

开封府管着开封城内许多大小事情。有时还会管到朝廷官员。比如宋仁宗时。当时的开封府尹就处理了一件涉及当朝宰相吕夷简和副宰相程琳的大案件。高俅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开封府尹真要报复的话。将来给高俅穿小鞋的机会多的是。比如隔三差五去你家搜查搜查盗贼;比如遇到高俅府里有人打架斗殴时从重判;比如给你的家丁来个莫须有……到头来头疼的反而是高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02:32

    府尹,太尉,林冲,水浒传,北宋,皇帝,的是,的人,实权,枢密院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02:32

    没想到大家都对《水浒传》里开封府尹敢保下林冲性命,只判了个发配之罪,他不怕得罪高俅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02:32

    不怕。北宋从建国开始。正牌的开封府尹就一直由储君或亲王兼任。在赵家人眼里。高俅这种非科举出身。完全靠踢蹴鞠拍宋徽宗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