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敌人的敌人是朋友,那我问一下,朋友的朋友是敌人吗?
原创

有人说,敌人的敌人是朋友,那我问一下,朋友的朋友是敌人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朋友的朋友不一定是自己的朋友。如果不因地制异。不审时度势。不撑握好机会。不拿捏好分寸。周围的人。周围的邻居。一切皆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敌人。

政治上的投机分子和政客不一样。政治上的投机分子只是一时得利。政客是一辈子专搞政治。没啥成就。

政治家都是一辈专搞政治的。他们都有些建树(好的坏的)成就。

伟大的政治家在世界历史上只有了了几人。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彪炳千古。

所以在“敌人的敌人。是不是自己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是不是自己的敌人问题上。伟大的政治家在心中都是一目了然的。而且撑握的远近亲疏有度。灵活自如。

政治投机分子和政客们没有这种想法。更没有这种能力。

一般的政治家有这种想法。但是政治能力有限。分得不精准。结果不见得好。

只有伟大的政治家。才能做的好。而且效果非凡。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其他观点:

如果说\"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朋友的朋友是敌人\"这样的话。感到后一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现实中出现的普遍性要差一些。我们通常说的\"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是指可以利用敌人的一些对立面来攻击或瓦解敌人。这只是说一种普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不意味着是必然性。也就是敌人的敌人未必都是朋友。也可能仍然是敌人。只不过成为朋友的几率大于成为敌人罢了。在实际生活中。\"朋友的朋友是敌人\"这个观念不如\"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这个观念来的普遍。就是说。朋友的朋友未必都是朋友。也可能是敌人。但是朋友的朋友成为朋友比成为敌人的几率要大多了。所以。在谈论这种观念时。我们通常强调的是其普遍性而不是偶然性。是强调几率大的可能性而不是相反。由于\"朋友的朋友是敌人\"这个观念的普遍性与\"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个观念的普遍性或可能性在程度上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两句话在语言的对比上也就显得不那么匹配的了!

其他观点:

楼主。你这么推理太过形而上学了吧!数学上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算理:两数相乘。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我们不妨把你题中的敌人作为负数。把朋友作为正数。把它代入数中就可得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相当于数学关系中的负负得正);朋友的朋友也应该是朋友(相当于数学关系中的正正得正)。明白了吗?十分明显。朋友的朋友也应该也是朋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国际关系上。这种简单的推理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是不以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它自身的利益考量。它必然要根据自身的利益来决定它的朋友或敌人。并且这种关系会不时地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作出必要的调整。因为任何人、任何国家的外交关系也都是在与时俱进的。举个例子。在应对美国霸权时。中俄是站在一个战壕中的朋友;但是在这次中印对峙中。俄罗斯为了与印做军火生意。却与印搞得十分火热。并不没有一点像我们朋友的样子。所以说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或国与国的关系上绝不能凭这种逻辑推理来确定。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实际的关系和方针。总之。外交这个潭水深着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13:05

    朋友,敌人,自己的,都是,人是,关系,政治家,观念,普遍性,政客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13:05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说,敌人的敌人是朋友,那我问一下,朋友的朋友是敌人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13:05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朋友的朋友不一定是自己的朋友。如果不因地制异。不审时度势。不撑握好机会。不拿捏好分寸。周围的人。周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