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绅最终会成为祸害百姓的贪官?
原创

为什么写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绅最终会成为祸害百姓的贪官?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是一个贪污犯

我是一个普通的囚犯。但我又是个不普通的囚犯。

曾经我坐在审判席上。而今我身处被告席。曾经我是老百姓口中的“好官”。而今我是人人喊打的“老鼠”。我的前半生与后半生。千回百转。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海边小山村。家里世代为农。靠着老天爷吃饭。村里只有一条通往外界的黄泥路。一到下雨天。路上便坑坑洼洼。每一步都让人深陷泥潭。举步维艰。

刚开始。我还是踌躇满志。严格要求自己。在法院一线努力历练。从县城调往市里。成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成了父母、亲人。甚至整个村的骄傲。

为了感恩党地栽培。我开始尽自己所能地报答社会。先后资助了8位贫寒子弟。从高中到大学的所有费用。

村里那条曾经的土路。也在我的多方努力下。成了漂亮的柏油路。

那时候我的梦想。是做一个老百姓心中的好官。就心满意足了。

那时候的我。站在阳光下。前途光明。现在的我。囚于牢狱。无门无边。

大概很多从农村出来的贪官。都是矛盾体。我们一边很努力。一边又很脆弱。一旦有了机会。就容易唯利是图。走入欲望的深渊。

我40多岁的时候。已经调到了一线城市。成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前途无量。这时候我认识了很多做工程的朋友。不顾身份与他们称兄道弟。来往密切。也就是在这时。身边阿谀奉承的越来越多。各种私宴接踵而来。酒肉穿肠过。化作软骨头。我的心态就有了变化。

我开始抱怨命运的不公。为何自己倾尽全力。得来的却那么少?我觉得国家那么多我拿一点也没什么?甚至我在想。我不拿别人也会拿。还不如自己拿!

看着他们住豪宅。坐豪车。我萌生了拜金思想。享乐思想。我也想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对逢年过节上我家送礼的人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我忘记了自己的出生。忘记了自己的信仰。对金钱的欲望占据了我的心。从每一个器官里散发出来。源源不绝。

坏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坏人。贪官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贪。而是尝到了甜头。渐渐的才泥足深陷。就像人人都知道酒醉会斯文扫地。却难以抵挡喝到酣处的兴奋。

短短几年。我收到的东西堆成了小山。很多连封都没有开。你们一定很好奇。我既然不需要为何还要收下吧?

刚开始别人送我东西。我贪图的是东西本身。所以每样东西我都会打开来看。夜深人静时。我会把门反锁。房间四周是黑暗的。只留一盏台灯。在小块光影里细细地抚摸那些金钱、珠宝、香烟、名酒。

后来我开始对收到的东西失去心怦怦跳动的快感。我开始变得只贪图那种被需要的感觉。享受收礼的过程。而对于收的物品是什么已经无所谓了。

其实贪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把握不住方向。乐此不疲。既弄脏自己也弄脏别人。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欲望像雪球越滚越大。直到东窗事发。

53岁那年。当脚链发出声响。提醒我身处牢笼的时候。我反而轻松了。感觉得到了解脱。

只是我给国家。给家人带来的伤害。用尽一生也无法补偿。

其他观点:

李绅成为贪官并不意外。因为知道种田人的辛苦不并一定体谅种田人。现在有些身居高位.高学历的人也知道农民的辛苦。不照样成了人人痛恨的贪官了吗?

其他观点:

在浩瀚的唐诗海洋中。李绅的《悯农》不仅通俗易懂。还颇具深意。因此。千百年来被人广泛传诵。而李绅也因这首诗流芳万代。成为忧国忧民的诗人代表。

(李绅)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绅。是不是也像他在诗中所表现的那样。忧国忧民。帮助百姓呢?

实际上。真实的李绅。生活是极讲排场的。

有一个成语叫做“司空见惯”。就是从李绅那里来的。李绅在家里蓄养了很多年轻貌美的家伎。当时。诗人刘禹锡在苏州当刺史。他到李绅府中赴宴时。看上了一个容貌娇艳的歌伎。于是在宴会上写下了《赠李司空妓》一诗。其中有“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一句。李绅见了。哈哈一笑。当即把歌伎送给了刘禹锡。

虽说在唐代。这其实是极为风雅的一件事。但是从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李绅的生活。确实是比较奢靡的。

李绅除了生活奢靡外。在做人上。似乎也有许多为人诟病的地方。

唐代笔记小说《云溪友议》记载了一件事。说李绅在年少时。由于家境贫寒。经常到族中经济优裕的亲戚家中打秋风。

有个叫李元将的人。是族中家境最好的。于是他百般巴结。甚至还主动把自己在族中的辈分降了一级。称呼李元将为叔叔。

李元将很高兴。经常收留他在家中吃饭。

李绅做官后。一改往日对李元将的态度。每次待他都极为倨傲。

(刘禹锡)

李元将为了巴结李绅。再也不敢以“叔叔”自居。他主动降低辈分。先以弟弟自称。接着又以侄儿自称。结果李绅都对他爱理不理。最后。李元将只得自称孙子。李绅的脸上才有了几分笑意。

这件事不知是否属实。如果是真实的。李绅的人品确实是有问题的。

李绅虽然身居高官。但是。他似乎并没有把精力用在为国为民上。而是参与了当时危害朝廷的“朋党之争”上。

当时。李绅由于依附“李党”宰相李德裕。得到李德裕和元稹的扶持。仕途上平步青云。

不过。后来。“牛党”强力反击。李德裕和元稹都被贬到地方为官。李绅也被贬到千里之外的南海去了。

新皇继位后。李德裕重新得宠。李绅也跟着从南海一步步调回了京城。并重新位居高位。

正因为参与了朝廷倾轧。所以。李绅虽然当了大官。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为。

李绅在当官期间。不但做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不多。而且还做过草菅人命的事情。

(李德裕雕像)

宋代笔记小说《册府元龟》记载。李绅晚年的时候。曾经办过一桩“吴湘案”。当时。有人告发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行贿受贿。强抢民女。

由于吴湘与李德裕有世仇。李绅为了取悦李德裕。于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竟然罗织罪名。判处吴湘死刑。

朝廷在看了李绅的案宗后。认为破绽很多。必有冤情。经过调查后。发现吴湘所贪金额不大。强抢民女一事不能成立。所以罪不致死。

可是。李绅却执意对吴湘处以斩刑。甚至都不能等复核后便定论。

李绅去世后次年。李德裕被贬去了地方。李党势力因此大不如前。这时候。有人再次提起“吴湘案”。经过彻查。皇帝发现是一起冤案。于是给予平反。

诗人应该是德艺双馨的。所谓“我手写我心”。心里面是怎么想的。笔下才会怎么写。李绅一生生活奢靡。为了个人的利益。依附权贵。谗陷攀爬。而且把自己的一生时间都陷入“朋党之争”中。并没有干出多少帮助老百姓的事情。由此可见。李绅确实是对不起他写下的《悯农》这样的诗歌的。

(参考史料:《新唐书》《云溪友议》《册府元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0:08

    李德,成了,自己的,的人,我是,是在,李元,贪官,奢靡,东西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0:08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写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绅最终会成为祸害百姓的贪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0:08

    我是一个贪污犯我是一个普通的囚犯。但我又是个不普通的囚犯。曾经我坐在审判席上。而今我身处被告席。曾经我是老百姓口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