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比汉高祖刘邦到底差在哪?为何没有统一天下?
原创

曹操比汉高祖刘邦到底差在哪?为何没有统一天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曹操没能统一天下不是因为他不够强。而是因为他的对手太强了。以至于一次关键性的失败。使他丧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一 首先从个人能力上来说。曹操是不逊色刘邦的。性格聪明。狡诈。知人善用。招贤纳士。人才济济。文有郭嘉。程煜。荀彧。贾诩等;武有张辽。张颌。于禁等一流统兵名将。称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一点不为过。

二 民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人心离散。曹操虽然迎取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大义名分。但很多心存汉室的有志之士。都称其为汉贼。民心不附啊。

三 对手孙刘联盟

相比较刘邦的对手为项羽。一个性格残暴。自负。不能任人唯贤的西楚霸王而言。曹操面对的对手更为强大。刘备虽然在三方势力中最弱。但是他胸有大志。待人随和。知人善用。文武兼备。仁义知名天下皆知。在曹操取荆襄准备攻打刘备的时候。刘备被迫弃守樊城。城中二十万妇女老幼都愿意追随于他。可谓深得民心。

孙权。承起父兄遗志。经略江东六郡。虽当时年少。但得能人之士辅佐。颇有帝王之气。其部文武兼备。军民一心。又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实力较强。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的情况下。悍然发动统一天下的决定性战争是极其不理智的。虽挟百万之众。大胜之势。但仍然被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于赤壁。狼狈的逃回许昌。自此以后。刘备先后取得荆襄。川蜀等地。实力愈发强大。三足鼎立之势以成。曹操被孙刘两方强大的势力的牵掣。再难一统天下了。



其他观点:

谢邀。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首先。曹操和刘邦。确实有差距。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评价过他们两人。评价曹操时。唐太宗说他打仗是一把好手。但玩政治不行;评价刘邦时。唐太宗说他虽然是个粗俗乡巴佬。干了不少流氓事。但能知人善任。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评价曹操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评价刘邦

在统一天下的各种因素中。政治功力很重要。比会打仗都重要。项羽和韩信打仗比刘邦厉害多了。但他两怎么就玩不过刘邦呢?以一言以概之。就是他们的政治水平和政治掌控力差刘邦太远了。

第二。说曹操的政治水平不如刘邦。这并非是虚言。有很多例子可以作证这一点。

比如曹嵩死在徐州。曹操为了替父报复。他打陶谦也就罢了。居然纵兵屠城。而曹操屡次屠城导致的后果就是他恶名累累。等到他亲率大军进攻荆州时。虽然荆州士族裹挟其主刘琮不战而降。但荆州却出现了十几万老百姓害怕被屠城而抛家弃业跟着刘备一起跑路的事情。这种情况在楚汉争霸期间。是绝对看不到的。刘邦大军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哪有跟着旧主逃跑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还比如曹操攻宛城。张绣本来都投降了。曹操硬是耐不住寂寞。居然看上了张绣的婶婶要求陪睡。结果搞得祸起肘腋。张绣直接在曹操家门口叛了变。曹操为此还搭上了长子曹昂。大将典韦。原本已经投降的张绣军队也变成了仇敌。而这一事件的间接损失就是延缓了统一的脚步。刘邦从起兵反秦到击败项羽。前后一共就花了七年时间。曹操打一个张绣就耗费了两年半时间。人生能有几个两年半可供挥霍的?

又比如许攸帮曹操击败袁绍后。曹操就瞧不上他了。后来许攸摆谱。被许褚干掉。虽然杀许攸的是许褚。但曹操如果不默认。许褚有几个胆子敢干这种事?

从许攸被杀就可以看出。曹操的度量还是不够大。如果换成是刘邦。刘邦估计会像个流氓一样把许攸臭骂一顿。但他绝不会杀了许攸。因为刘邦心里很明白。有些人杀了。是会寒了旁人之心的。

所以说。刘邦虽然粗鲁、下作。但其本身却很有人格魅力。曹操虽然也有很优秀。但他跟刘邦相比。有些方面还是要稍逊一筹。

第三。曹操无法统一。刘邦却能统一。抛开自身水平和对手水平不谈。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其实。刘邦能够统一。曹操不能。综合素质差距都是其次的。最关键的原因。是刘邦站在了巨人(秦朝)的肩膀上。顺应了时代潮流。而曹操却不愿意站在巨人(士族)的肩膀上。一直在逆时代潮流而动。

刘邦出生于战国晚期。当时正是新旧势力交替的时代。诸侯卿大夫垄断权力。普通老百姓也渴望接触到权力。但是诸侯卿大夫作为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把利益分给下层老百姓呢?所以两个阶级的人必然有一战。

刘邦如果早出生二三十年。他肯定跟战国时代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一样。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但刘邦运气好。六代秦王替他扫清了六国的贵族余孽。相当于秦朝已经把荒地给犁了一遍。以至于他起兵时。六国贵族余孽都变成了过街老鼠。他需要做的就是在秦朝已经犁好的土地上。直接插秧就好了。

我们现在回头看刘邦干的那些事:推行小家庭制。利用老百姓对爵位和军功的渴望。给他们分地、赐爵。煽动小老百姓消灭传统贵族。其实就是商鞅变法时的策略。秦国已经证明这条路走得通。刘邦干的事情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所以说。刘邦能统一的原因。就是他站在了秦朝的基础上。满足了老百姓希望能出人头地的梦想。最终击败了项羽这种思想水平还停留在战国时代的旧贵族项羽。当时即便没有刘邦也会有张邦、李邦、王邦。出来干这件事。这是时代潮流。无人能阻止时代潮流的滚滚车轮。

相比于刘邦的顺势而为。曹操的一辈子就太拧巴了。

刘邦胜利后。原先的寒门获得了权力。而寒门崛起之后。势必也会变成新贵族。这也就是所谓的“豪族”。

这些豪族虽然不是六国旧贵族。却胜似六国旧贵族。他们的存在也一样阻碍了寒门的上升渠道。所以新莽末年就爆发了农民起义。

不过。此时的豪族已然做大做强。哪里是毫无组织性可言的老百姓能对抗的?因此小老百姓的奋起反抗。最终被豪门大族所镇压。

在豪门镇压老百姓的过程中。刘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不是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对豪族采取了拉拢、容忍的策略。并最终借豪族的力量又统一了全国。

应该说。刘秀能复兴汉朝。与他对豪族的姑息纵容。借助其势力有决定性关系。刘秀如果没有纵容豪族。根本不可能统一。

时间来到东汉的中后期。由于豪族与儒学相结合。形成了士族阶层。继而。东汉的管理体系就又演变为士族替皇帝管理地方。士族变成了事实上的土皇帝的局面。这个政治局面。可以说完全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贵族政治的翻版。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家不乱则已。乱了必然是四分五裂。因为大家都有兵有钱。凭什么还要听朝廷的?

曹操对此情况。他是怎么看待的呢?

他这个人很有志气。他的梦想。并不是刘秀那种简单的统一。对豪强却束手无策。他更想要恢复秦皇汉武时期的那种绝对的中央集权。瓦解掉士族体系!

纵观曹操的一生。他虽然也重用士族。但他更重用寒门子弟。曹操隔三差五的就发布招贤纳士令。这在豪门子弟看来。就是曹老板不想带他们玩了。你不带我玩。我还不想跟你玩呢!

当年曹操杀兖州大士族边让。结果导致兖州士族反叛。差点搞得曹操兵败身亡。这就是曹操的理想与士族之间矛盾的直观体现。

然而。还是前面说的。士族已经坐大。连农民起义都没能摧毁士族体系。曹操以一己之力又怎么可能办到这种事呢?

某位伟人曾评价过曹操。说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

这些评价都是很客观的。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一点。东汉恶政的根源之一就源于士族。曹操改革恶政。抑制豪强。这就正好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四。总结。

说曹操和刘邦没有差距。这是不客观的。但如果把曹操没能统一。完全归咎于能力。这也是不客观的。我们在评价曹操时。也得考虑到当时的时代环境。

曹操所处的时代。虽然东汉朝廷已经是名存实亡。但四百年的刘汉政权死而未僵。士族已经习惯了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曹操若顺势而为。统一天下不会很难。但他非要逆天而行。想要打破士族特权政治。这就导致了他的统一。全程都受到了合法性问题的困扰。主动投靠者寥寥。投靠过来的人也容易反水。寒士根本子弟始终无法与诸如颍川望族之类的大族相抗衡。

这种就好比玩《绝地求生》。曹操单枪匹马进入游戏。第一个跳机。从头杀到尾。在干掉了四分之三的敌人后。结果宽带到期。悲剧掉线了。而刘邦是最后一个跳机。落地之后马上躲在草丛里。坐等外面的人厮杀。一直窝到最后才冲进毒圈摘桃子。这也就是所谓的:你不需要干掉所有敌人。你只需要干掉进入决赛圈那几个人就好了。

跟刘邦一样命运的。还有李渊父子。

最难啃的骨头。他们父子一块都没啃。他们的胜利以及唐朝所谓的盛世。也是在站在巨人(北周、隋朝)的肩膀上顺潮流发展取得的。

其他观点:

曹操与刘邦相比。差的不是军事才能。管理国家的能力。也不是比能用人。在招贤纳土方面。曹操比刘邦还有过之无不及。

是曹操没有远大志向。更没有担当精神。真正未想要做成统一中国的志向。责任。真当做自己事业来干。你看当司马懿长随曹操身边。在汉中张鲁投降后。劝要他乘机夺取四川。几乎是领军入川。都是举手之劳。刘备己经率领军队顺流而下。一日干里速到公安。去夺荆州要灭孙权。水军能好去难回。成都失去了汉中。兵家一致认为难守易得。四川有几月空档无兵的空城。完全轻松能够拿下。夺取四川。再顺流而下。以他的政治实力。军事实力一举统一中国。也是举手之劳。他不取。还说不要得陇望蜀。不说是土财主一个。也实际真是没有统一天下雄心。更不要说。一生几次饮马长江。都是遭到一点挫折。立马回头。就是在最先失去兖州时。还是有程昱。荀彧坚持三城百般劝说。他才没有投奔袁绍。官渡之战他初战大捷。己经歼火袁绍主力精锐军团。可在官渡阻击战艰苦挣扎时。他也要改变。更是荀彧多次劝说。鼓舞鞭策。烧毁乌巢粮草。袁绍内江发生。才有最后胜利。

以后从一系列战争结果中。实质撤军败阵看。曹操那里是个有硬骨钢精铁打成伟大志向。抱负远大的政治家。比那个曹爽政治上的远见好不多少。也是一碰就碎的软蛋一个。只是周围招纳人才太厉害。他还能听取做事有了事业成功罢了。

刘邦一生百败一胜。就是要图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活到生命最后时间。也在为天下统一征战牺性。这种雄心大志。曹操差之干里。

曹操是个有为之人。战胜官渡。平定河北。击破乌桓。稳定北方。席卷荆州。得到江淮。战孙权。刘备联军。只是损失几万水军主力。几十万军队还是存在。主要核心军力未损战胜孙权刘备完可能。他连袁绍不如。直接逃回北方。却就此放弃江南。只守北方。只得汉中。不要四川。就是身边青州。徐州。荆州也没有真正彻底属于他的手中。这样的政治家。和刘邦能有相比吗?说他是诗人还很好。数量远比刘邦更强。政治上作为那有刘邦影子可比。细想实观。他那里不是半途而废。未能捉住马超。难削刘备势力。更对孙权多次是虎头蛇尾。如何能够统一中国。

刘邦在萧何。曹参都担心起义不成要被灭九族时。就领导大家起义。入主关中。先夺蜀汉成为根本。再进中原。彭城之战败后军队烟消云散。他又死灰复燃。形成荥成对峙。困乏项羽。还是联络江南彭越。英布形成包围项羽联盟战线。一举垓下灭亡项羽。

君临天下。北破韩王信。巧捉楚韩信。削除臧荼。英布。彭越之国。废除赵王之权。杀了造反的陈豨一个。老友亲朋主将都得善待为候。世袭传家。非是曹操逼死荀彧。怒杀杨修。为了国家统一。想尽办法亲战亲为。奋不顾身。不顾一切。在平定英布战场上中箭伤身。回到长安恶化而死。那一项不是羞死曹操。也是难望其背。

刘邦得天下是自己有主张。坚持斗争打出来的。曹操能得北方。是大家劝出来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有云壤之高别。有星月之光差。有湖海之水异。

刘邦是个真正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战略家。曹操也只是较为优秀一时政治活动家。所以他没有真的想着统一天下。也不可能统一天下。看他诗歌康概。洪洪烈烈象为统一天下去打仗。治理天下。本质上看。就如他不想当皇帝一样。不去担当。统一天下重任。就有是条件。他也不去干。如何能统一天下哩。他当个诗人呱呱叫。会咏老骥伏枥。志在干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更适合他的是高调唱唱”人生几何。对酒当歌。玩玩权术罢了。非是真想要统一天下。就是那诗也没有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土守四方的走志向。更没有想要鸿鹄高飞。一举干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多大的雄心。多有气魄。就气魄而言。曹操的诗也差刘邦很多。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3:33

    刘邦,士族,项羽,豪族,天下,荆州,刘备,政治,东汉,老百姓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3:33

    没想到大家都对曹操比汉高祖刘邦到底差在哪?为何没有统一天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3:33

    曹操没能统一天下不是因为他不够强。而是因为他的对手太强了。以至于一次关键性的失败。使他丧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一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