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圆明园的历史是怎样的?
原创

北京圆明园的历史是怎样的?

好文

热门回答: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至今依然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那么圆明园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清朝皇帝为何会离开故宫

我们都知道自明成祖朱棣修建北京故宫之后到崇祯皇帝。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都在故宫里面;满清入关初期也是跟明朝皇帝一样在这里!那么为什么后面会搬离紫禁城呢?首先是气候。我们都知道满族统治者来自我国的东北那边气候很低。而北京的夏天酷热干燥巨大宫殿虽然看上去宏伟壮观。但是都是木质结构很容易着火皇宫更像一个火炉。而习惯了东北寒冷生活的满族统治者很不舒服。所以刚入关没多久就一直在寻找冬暖夏凉的地方;终于在康熙22年即公元1684年在现在的北京市海淀区修建了畅春园(畅春园也就是圆明园的前身)。康熙搬到畅春园后。整个皇室家族也跟着搬了过来康熙绝大部分时间也是在畅春园。畅春园也逐渐代替了紫禁城成为清朝真正的权利中心;紫禁城只会在北京最冷的一段时间或者有重要节日和举行庆典的时候皇帝才会来到皇宫居住。

(畅春园遗址)

二、权利中心往圆明园转移

圆明园是皇四子胤禛在康熙46年治理黄河和为朝廷下江南筹集银子和粮食救济灾民立下大功。康熙将圆明园赏赐了给他。1722年11月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皇四子胤禛继承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上位后随即开始了圆明园历史上的第一次扩建;扩建工程持续了三年。圆明园建造思路来自两个方面模仿“江南迷人的自然风景。再现诗歌绘画的意境”!皇家画院负责整个圆明园的规划和设计。总设计师就是雍正皇帝本人;画院所有的设计工作最后都由雍正皇帝亲自审定。皇家画院集中了当时清朝最优秀的画家。他们是中国文人的精华。因此。圆明园的设计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1725年的秋天。雍正正式搬进圆明园。这里从此成为大清帝国的第二个离宫。扩建后的圆明园拥有将近200座宫殿。面积达到了3000亩。在它的周围。24000名皇家卫队日夜巡逻。没有雍正的旨意。任何人严禁入内。

(雍正时期圆明园电脑复原图)

三、圆明园的鼎盛时期

然而把圆明园推向顶峰的是乾隆皇帝。乾隆跟他的父亲一样对圆明园有着独特的热爱。在中国历史上乾隆功不可没。是他奠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1759年。乾隆彻底平定了西部准格尔贵族的叛乱。大清控制了中国历史上最广袤的疆土。 康乾盛世也在他手里走向了顶峰。18世纪中期。大清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大清拥有世界1/3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站到了世界的1/3。对于乾隆来说。如何花钱成了问题。国库中因为积存了太多的银子。竟然影响到了正常的货币流通。空前绝后的圆明园就是在这样一个空前富足的年代建造起来的。没有人知道。修建圆明园究竟花了多少钱。到乾隆56年这个旷世园林拥有100多组景观。将近1000座宫殿。占地5000多亩。有600个足球场大小。 圆明园的宫殿各种各样。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建筑风格。乾隆还在圆明园中修建的大量的西洋建筑!

《西洋建筑大水法电脑复原图》

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之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文明却蒸蒸日上。 1776年。美国独立。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而大英帝国正在全球开拓殖民地。1793年英国为了和大清通商派出近千人的代表团来到北京拜见乾隆皇帝。然而乾隆以“大清乃天朝大国。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与西方蛮夷通商有失体面也不符合大清重农抑商的国体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马嘎尔尼最终无功而返。从秦始皇到乾隆中国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自大和目空一切蚕食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四、圆明园的覆灭

1840年大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后。西方列强纷纷入侵中国。1860年为了强迫大清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签字。英法组成联合远征军两万多士兵搭乘两百多艘军舰从南海长驱直入直接到达天津海面。清军的大炮水平依旧停留在两个世纪前:炮架固定、射程很近。准确度也极差;他们手上的腰刀和弓箭太原始了根本无法抵抗。而此时居住在圆明园的是大清的第八代皇帝咸丰。在咸丰看来西方人是蛮夷的化身不可理喻。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的第二天咸丰跪拜了祖先后。离开了圆明园逃往了承德避暑山庄。皇帝离开后事实上清朝已经放弃了抵抗。英法联军控制了北京郊区!

1860年10月6日下午法国军队占领了圆明园。第二天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咸丰处理朝政的地方设立了临时指挥部。英军的随军牧师麦基日记中写到:中国皇帝的圆明园在欧洲很有名。远征期间。我一直在想像它的美丽。当我真的置身其中的时候。它的豪华仍然令我震惊。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着古玩、书籍、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 就是狂想也想象不出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必须有一位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大家的出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再也找不到与之媲美的花园了。一个英国军官说:”法国所有的皇家承保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消息传到避暑山庄。咸丰知道他已无力控制自己的帝国。圆明园的命运也只能听天由命了!麦基在日记中记载:10月8日。除了少数值勤的士兵。大约两万名联军士兵都开始肆无忌惮地抢劫。诸位可以想象:法国人、英国人、印度人、非洲人。一大群各种肤色的军官和士兵。蜂拥而上。在这一座充满了珍宝的城市里为所欲为。这幅情景只有吞食大麻的人才能想象出来。在这种时刻。所有的约束和法规都被打破。作战时纪律最良好的军队都变为道德败坏了。凡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没留下。拿不走的。就毫不留情地毁掉。喜欢毁坏物件。一定是人类的天性。人们越是禁止这样的事情。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毁坏的欲望就越加热切。我留意观察过。抢劫中的士兵们都带着一种欢乐的神情。为了安慰那些为了执勤而没有弄到战利品的人。格兰特将军呼吁士兵和军官保持绅士的荣誉。缴回所有的战利品。以便用拍卖的方式公平地分配。

圆明园被洗劫之后。咸丰下令答应联军所有的要求。10月9日。英法联军撤出圆明园。13日。占领北京的外城——安定门。北京已经完全不设防。英法联军向大清提出了巨额的战争赔偿等一系列无理的要求。并且警告。一旦要求没有及时兑现。将进行严厉的惩罚。英军随军牧师麦基记载:由于之前通州谈判中僧格林沁扣下英法联军的谈判人员。英国爵士额尔金认为大清皇帝言而无信捉摸不定。况且在这么混乱的环境下大清根本无力承担巨额赔偿。我们必须对大清政府进行打击。皇帝就是直接打击对象;圆明园是大清皇帝最喜欢的地方。毁坏它是最好的选择!

1860年10月18日凌晨。遵照额尔金和格兰特的命令。3500名英军步兵和骑兵。开始有条不紊地焚烧圆明园。大火燃烧了整三天三夜。包括圆明园在内。5座皇家园林都化为灰烬。黑色的烟雾遮天蔽日。就象圆明园不散的阴魂。 1860年11月1日。在大清帝国屈辱地签定了北京条约之后。英法联军撤离北京。条约主要包括:割让广东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和损失。供1600万两白银。1861年。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离开人世。他再也没有踏进北京一步。

1863年。一个英国贵族在印度死去。他就是额尔金爵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残破的圆明园在战乱中遭到彻底毁灭。

1911年。在圆明园毁灭之后半个世纪。大清帝国灭亡。

圆明园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遗忘的奇迹。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最高峰。然而它的毁灭是人类的悲哀。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历史。也是我们不愿重演的历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4:36

    圆明园,英法,乾隆,大清,咸丰,联军,皇帝,雍正,英国,北京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4:36

    没想到大家都对北京圆明园的历史是怎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4:36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至今依然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那么圆明园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