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顺治帝福临真是因为董鄂妃病逝,看破红尘出家的吗?史实真相如何?
原创

《康熙王朝》顺治帝福临真是因为董鄂妃病逝,看破红尘出家的吗?史实真相如何?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顺治福临同其他皇帝区别很大。他能把江山社稷看扔在一旁。出家为僧。这一点是其他皇帝做不到的。这位皇帝的性格独特。一心向佛。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顺治13年。福临在北京建了一个海会寺。从南方请来了一个叫憨璞聪的和尚当主持。有一天。福临到南苑狩猎经过海会寺。看见去海会寺朝拜的人络绎不绝。他也来了兴趣。来到寺内观赏。这次的到来。他与憨璞聪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宫后。他立即召见这位和尚。向他请教佛法。回到宫中。福临又多次接见他。一起探讨佛教问题。

顺治福临一生有19个妃子。其中董鄂妃是他最宠爱的。1656年年纪。十八岁的董鄂氏嫁给了19岁的顺治福临。这也是福临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候。一年后。董鄂氏生下了四皇子。这也是他们爱情的结晶。福临把四皇子似为掌上明珠。但好景不长。四皇子出生108天就夭折了。董鄂氏为失去爱子哭的死去活来。福临内心也是脆弱的。爱子的离世给他的心里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顺治17年。董鄂氏因病而亡。死时不足22岁。和顺治只有四年的婚姻。爱子和爱妃在短短的两年相继去世。使顺治连受重创。此时他万籁俱灰。只能向佛寻求解脱。寻找一丝安慰。此时他已下决心剃度出家为僧。

其他观点:

历史上的顺治。普遍认为没有出家。而是死于天花;《康熙王朝》中的顺治。却跑去当了和尚。顺治贵为天子。好好的皇帝不当。为何会出家为僧呢?

汉朝之后的朝代。统治者都有比较推崇的宗教。尤其是清朝与元朝。他们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全盘儒化肯定难以做到。因而。他们对佛教也有几分敬意。

统治者推崇佛教的事虽然经常出现。但是除了像梁武帝那种极个别之外。很少有皇帝真的跑去当和尚。任何一位帝王。推崇佛教是为了稳定统治。

早在努尔哈赤时期。藏传佛教已经传入满洲人的统治区。努尔哈赤一边攻城掠地。一边信教。他经常手持佛珠。并在赫图阿拉建立佛寺。到皇太极时。盛京又兴建了实胜寺。藏传佛教在满清的影响越来越大。顺治的生母孝庄太后是蒙古人。从小就受到佛教影响。又年轻寡居。以信佛解脱内心苦闷。

由于顺治的爷爷信。生母也信。在宫廷内外就自然形成一种佛法的氛围。再加上太监的怂恿。顺治帝从小就有“佛缘”。

但是。顺治皇帝亲政之初。受到儒家学术影响。想以文教治理天下。对佛教并没有情有独钟。顺治十年。顺治与大学士讨论天下治乱时说过:

“喇嘛竖旗。动言逐鬼。朕想:彼安能逐鬼。不过欲惑人心耳。”

到了顺治十四年。顺治一反常态。先后召见一批高僧进京。这其中。憨璞聪、玉林秀等僧人。对顺治百般诱导。想将其引入佛门。

《康熙王朝》中。也有一位和尚。对顺治影响甚大。他就是行痴。一位政治和尚。行痴为了一己之私。利用顺治的信任。不断地蛊惑他出家。

顺治年纪轻轻。涉世未深。很轻易就被行痴“洗脑”。从此对佛法极为热衷。开始萌生出家的念头。

痛失爱妃

顺治是一位情圣。对董鄂妃情有独钟。这也是他的精神支柱。小两口心中只有彼此。但天不遂人愿。董鄂妃没能逃脱天花的魔爪。即使爱妃身患重病。但顺治不信医生。却迷信佛法。错过了医治董鄂妃的芨芨草。

董鄂妃去世了。顺治的心也死了。他觉得人间已经没有任何留恋。唯有遁入空门才能解脱。

顺治虽为一国之君。但从未有过安稳日子。许多事情都身不由己。小时候。他稀里糊涂地登上皇位。却总是被多尔衮压制;好不容易长大。又要受到孝庄的干涉。还要和臣子博弈。和妃子周旋。世间种种不如意。只会加重顺治的厌世情绪。

作为儿子。顺治没有体会到母爱。因为他和孝庄一直处于隔离状态。从母子太庙对话可以看出。在孝庄心里。顺治的个人感受比起祖宗江山社稷显然微不足道。尤其是孝庄为了保全江山而牺牲儿子的做法。让顺治对家庭彻底失去眷恋。

以索尼为首的大臣。联合起来逼顺治就范。这让作为帝王的顺治倍感无奈。堂堂帝王。眼看师傅遇难。自己又无能为力。那种歇斯底里的苍茫感。只有他能明白。他只想逃避现实。到佛门去寻求心灵解脱。

此外。常年被现实压制的顺治。必然也会产生逆反情绪。你们越不让我当和尚。我越想当和尚。看你们能将我怎么样?

已经超脱。没有后顾之忧

皇位是天下第一美差。也是天下第一苦差。强人坐上去能够苦中作乐。并大展鸿图;弱者坐上去。简直就是如坐针毡。还会将社稷带入万丈深渊。顺治天生就不是那块料。他是被皇帝耽搁的情圣。坐在皇位上。害人害己。

最后。顺治自己也看破红尘。在口述完传位诏书后。便只身隐退。剧中。顺治之所以看中玄烨。一来是因为行森对玄烨的高度评价。出于对行森的信任。顺治也高看玄烨一眼;二来是因为玄烨智商、胆识确实出类拔萃。有帝王气象;三是因为玄烨受到孝庄宠爱。在政治上有强大的背景。能够坐稳江山。

秋媚说:帝王的职责庇护世人。佛家的追求普渡众生。虽方式不同。彼岸却是一致。顺治是佛系青年。终生追求的是解脱。当皇位成了禁锢他的牢笼时。他会不惜一切地挣脱。去寻求内心的岁月静好。不爱江山爱美人。不当帝王当和尚。这是顺治的个人选择。无所谓是非对错。只要心忧天下。顺治在野为僧。一样可以济世救民。

其他观点:

顺治帝福临到底是为爱心灰意冷而削发为僧?还是真心向往青灯黄卷?亦或是做傀儡累到了极致才放弃皇帝之位?

《康熙王朝》中。作家二月河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被行森催眠了18年。且在爱妾董鄂妃去逝之后。而心灰意冷。对尘世间了无牵挂。选择遁入佛门。以求四大皆空。洗礼内心的怨恨与悲痛。

二月河给我们展示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下面由我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来给大家捋一捋详细的脉络关系。

其一。母亲(孝庄太后)对顺治帝的幼年的影响。导致顺治帝从小把佛教看做人间天堂。

为什么说是孝庄太后影响了顺治帝的思想呢?

首先孝庄太后是佛家僧徒。每次丈夫(皇太极)遇到战事或者烦心事孝庄太后都会为跪在佛祖面前为其祈祷。每每多次被顺治帝看到。其年纪虽然尚轻。但是在福临眼中知道佛祖就是万能的。只要你向其祈祷。他就能满足你的心愿。

不仅如此。在皇太极驾崩后。豪格和摄政王多尔衮的政事争夺中。孝庄太后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福临登基。也是日夜拜佛。这些礼佛参拜的事情都被幼年的福临看在眼中。记在心坎里。

其二。受摄政王多尔衮的傀儡压迫。导致福临更加相信佛祖能够让其从这些苦难中解脱出来。

福临在母亲孝庄的襁褓中艰难登基后。终日看到以泪洗面的母亲。只能以参拜佛祖来自求度日。外加摄政王多尔衮的后台干政。自己仅仅是其台面上的傀儡。无所事事。整日仅仅是上下朝。其军事大权均在皇叔多尔衮手中。其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像母亲一样向佛祖请愿。希望这一切的噩梦早日结束。早日皈依我佛。“早登极乐”。

在多尔衮去逝后。刚从噩梦中惊醒的顺治帝福临。又再一次失去心中挚爱——董鄂妃。其最终形神俱灭。脱掉皇袍穿上袈裟?

顺治帝一生拥有19个老婆。几乎一年有一个儿女出生。也算的上是对得起先祖了。没有背上悖祖忘宗骂名。

董鄂妃在嫁给顺治帝之前已然有过一任丈夫。其夫死后进宫后被顺治帝看中。嫁入宫中。曾为顺治帝生有一子。可惜早年夭折。此子死后董鄂妃一直萎靡不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后患天花不药而终。

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整日郁郁寡欢。对日不理朝政。出家成了其唯一的出路。只有佛祖才能洗刷其内心的怨恨和苦痛。

正史揭秘:

正史上顺治帝并未真正出家。仅仅是让内宫太监替其削发为僧。自己却是在旁观摩出家削发剃度受戒的全过程而已。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文/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6:33

    顺治,佛教,孝庄,顺治帝,和尚,江山,皇帝,佛祖,董鄂妃,帝王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6:33

    没想到大家都对《康熙王朝》顺治帝福临真是因为董鄂妃病逝,看破红尘出家的吗?史实真相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6:33

    顺治福临同其他皇帝区别很大。他能把江山社稷看扔在一旁。出家为僧。这一点是其他皇帝做不到的。这位皇帝的性格独特。一心向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