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一百单八将都是杀人草寇,为什么还有人为他们鸣不平?
原创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都是杀人草寇,为什么还有人为他们鸣不平?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水浒传》有很血腥的部分。譬如说劫法场一段。李逵不问官兵百姓。一路只管砍杀过去。说是草寇行径并不为过。

晁盖便叫背宋江、戴宗的两个小喽啰。只顾跟着那黑大汉走。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众头领撇了车轮担仗。一行人尽跟了黑大汉。直杀出城来。背后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四张弓箭。飞蝗般望后射来。那江州军民百姓。谁敢近前。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但几乎所有看过《水浒传》的人都有类似的心理。那就是梁山一众。都是铁铮铮的好汉。对于梁山众将领的死。有一种扼腕叹息之感。也就是所谓的心中不平。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水浒传》的前十几章。将人物塑造得太好。将矛盾冲突设计得恰到好处。以至于上梁山的行为合理化了。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当属高俅。林冲。鲁智深。代表事件。就是白虎堂。山神庙。五台山。野猪林等。

先说林冲。

被逼上梁山的第一人——林冲

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第一人。也是水浒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一个人。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本事。有和美的家庭。生活小康。闲时喝喝茶。耍耍枪棒。很幸福。

因为高衙内看中了他的娘子。就被高俅设计。步步紧逼。被陷害发配之后还不放过。先是野猪林。后是山神庙。最后无处安身。上了梁山。

林冲上梁山。是被生生逼去的。他步步忍让。但步步掣肘。最后走投无路。忍无可忍。

我们会发现。林冲的情况。与普通人很相似。有工作。有稳定的家庭。乐善好施。从不与人交恶。这样的老实人。就因为老婆漂亮一点。反落得无容身之地。

相较于鲁智深。武松等人来说。林冲的塑造。更加有血肉。因为普通。所以更接地气。林冲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由此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这样的人遭遇诸多不幸。给了读者更多的同情。

作者通过林冲一人。就充分讽刺了当朝的腐败。也充分合理化了众人上梁山。

真性情——鲁智深

鲁智深的真性情让太多的读者喜爱。其代表的是一种我们向往的人格和自由。爱憎分明。打抱不平。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水浒进行最喜爱的人物评选。鲁智深绝对会高票入选。因为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想而不得的品质。

换句话说。鲁智深身上。寄托了普通人的精神。

他是一个活的透彻同时活的自由的人。与林冲相比。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理想。

鲁智深与林冲在前几章同时出现。并成为生死之交。有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也有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的融合。这样的人最终也入了伙。读者是无论如何也对梁山恨不起来的。

罪魁祸首——高俅

高俅此人。原本是个混混。最后官至太尉。靠得不是运气。而是会踢球。一个不懂业务的业余混混足球运动员。做了太尉。实在是讽刺。

当太尉的第一天。就逼走王进。陷害林冲是罪魁祸首。杨志卖刀落草有他的影子。野猪林后鲁智深被通缉也离不开他。

高俅代表的。是当时腐朽的朝政。做官的全在干些满足私欲。公报私仇的事。这样的朝廷。谁爱得起来。

林冲的人物情节设定。让人先入为主的认为上梁山是合理的。被迫的。高俅的操作很好的进行了补刀与解释。鲁智深满足了读者们对一种美好人格和精神的向往。

纵观前十几章。就已经确定了梁山的性质。即反抗腐朽朝廷。反对压迫的组织。这样的组织。自然让读者鸣不平了。

其他观点:

那个年代杀人草寇至少108万吧。108将是杀人草寇中最无奈的。

其他观点: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0:53

    梁山,林冲,的人,鲁智深,水浒传,草寇,读者,太尉,大汉,身上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0:53

    没想到大家都对《水浒传》一百单八将都是杀人草寇,为什么还有人为他们鸣不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0:53

    《水浒传》有很血腥的部分。譬如说劫法场一段。李逵不问官兵百姓。一路只管砍杀过去。说是草寇行径并不为过。晁盖便叫背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