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关于“父爱如山”的真实体验吗?
原创

你有关于“父爱如山”的真实体验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父亲在兄妹九人中排行老三。

其实不是老三。老三是仅仅从儿子的角度排。我们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儿子和女儿分开排。这样排的原因到现在我都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反正他们那一代人或者往上走都是这样排的。从儿子的角度排是老三。按照大排行是第几呢?我得算算。哦。对了。是老五。属于中间偏下!父亲的上边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下边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父亲那一代。有很多很多不确定因素。加上穷。说穷是真的穷。这么多子女。爷爷奶奶能够顾全了就不错了。

据说。父亲是他们九兄妹中学习最了得的。轮到他读书。初中毕业。却由于家里实在太穷太穷。无法继续上学。以至于辍学了。父亲因此了精神恍惚将近半年。当时的情况是父亲的姐姐们都出嫁了。最大的大哥由于弱智。无法承担家务。二哥又外出当兵;下面的弟弟妹妹们正在读书。担子就命运性质的落到父亲的肩上。

我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几乎难以卒读。就是因为每读一句。就会想到父亲的影子。

事实上。父亲的事情。父亲从来不说。是从别人那儿零零碎碎的听来的。父亲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所有科目都优秀。语文特别突出。时隔多年。当年教父亲的初中老师都念念不忘。越是如此。我的内心越是感到不安。

父亲为整个家族的付出得到了肯定。但父亲是以自己理想的幻灭和自己的前途无望的方式付出的。代价极为沉重。父亲的烟瘾很重很重。每每听到他的咳嗽声。我都劝父亲戒掉吧!对身体不好。我也清楚。父亲是无法戒掉烟瘾的。

父亲遇到这么多愁苦。却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从来不和人争长道短。父亲是善良的人。别人遇到什么愁苦的事情。总能够伸出援手帮助别人。

按说。父亲那个时代。读完初中的人并不算多。父亲在读书之路上没有走远。应该还是有其他机会的。但父亲又是一个不愿意低头的人。父亲的原则性与正直简直到了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们弟兄三人。深得父亲的影响。特别是我。对文学的痴迷。对原则性的痴迷。对正直的痴迷。简直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程度。

父亲将全部的爱都灌注到了弟兄三人身上。我们能够从大山里走出来。全拜父亲教导有方。父亲严格要求我们。一旦出现不守规矩的地方。棍子伺候。谁也逃不掉。也是啊!三个都是儿子。不弄出幺蛾子出来怎么可能呢?于是。父亲用他的严厉的方式教我们学会善良。学会正直。学会原则。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父亲在我们那样的穷乡僻壤。身为农民能够坚持看书。竟然不时写写东西。要知道。我们那样的小村庄。能够坚持看书学习的人。就只有我父亲。

哪怕再忙。父亲都给我们弟兄三人侃古今(我们那里的方言。意思是讲故事)。每天都讲。

春夏。躺在用竹子搭建的棚子上讲。(用来晒谷子和玉米的。我们那里最常见的一种棚子。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散养的猪鸡糟蹋珍贵谷子和玉米。)不下雨。春夏。我们弟兄三人面对着星空听着父亲讲故事。听着听着。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等第二天醒来。我们却躺在床上。是父亲将睡着的我们一个一个抱进去。秋末入冬。我们围在火塘边听父亲讲故事。听着听着打瞌睡。我们一个笑一个是被孙放了瞌睡虫。

我在家中排行老大。农村里的老大最有试错的机会。最容易犯错误。因此。父亲不止一次用条子抽过我。抽得最重的一次。我睡觉都哼哼。后来。听母亲说。父亲听着我的哼哼声流泪。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诚实善良。又各自有自己的个性。在我小学毕业那年。父亲对我说:“大明。长大了。自己拿把握。”我郑重的点点头。上了初中。父亲就不再说教。直到现在。

小山村里。经济来路那叫捉襟见肘。不在小山村里生活过的人是不知道其酸甜苦辣的。每当要开学了。父母最愁的是我们的学费。柴米油盐酱醋茶。里里外外需要钱。猪鸡牛倒是存栏。但价钱不合适也不能贱卖啊!

于是。硬气的父亲为了我们。也低下头去借学费。当父亲将学费交到我们手上的时候。说:“钱是借来的。该用的用。别省。”我们郑重的点点头。

放假了。父亲会给我们开个会。让自己说说各自的学习情况。开学了父亲同样要给我们开个会。让我们放下包袱搞好学习。

初中毕业。成绩优异的我报考了中师。父亲流泪了。我没有说。但他知道我读中师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如果读高中。学费成倍的增加。过三年之后考大学也有未知的不确定性。他知道我的真实想法是读高中考大学。所谓知子莫若父。

命运要考验一个人。真的会不厌其烦。就在我读师范的第二年。母亲的了帕金森氏综合征。病情日渐加重。也就是在那一年。父亲做了一个我认为至关重要的决定。到普洱开草药铺。跨出这一步。对家庭是革命性的。到现在我都佩服父亲的勇气。

这样做。让母亲的病得到应有的医治。父亲的收入不算高。但却供我们读书为我的母亲治病。我母亲的病。真正成了父亲的试金石。从1998年生病到现在。父亲对我母亲的呵护那叫无微不至。帕金森折磨我母亲。同样通过折磨我母亲。折磨着我父亲。母亲还能行走的时候。父亲每天陪着她走路。现在不能行走了。每天都抱出抱进的。我们弟兄三人能够有这样的父母。我们幸福得无话可说。

母亲凌晨0点要吃一次药。父亲的生物钟跟着调整了。严重影响了父亲的睡眠质量。父亲从来不去什么地方。他放不下我的母亲。我母亲也极端的依恋父亲。

什么是父爱如山?我认为这就是。




其他观点:

小牛郎来回答;

那时候我很小。父亲很年亲;

在中国平常人家。家里有两个男孩意味着什么?我想大部分人清楚;

在老家的小县城。父亲依靠着自己木匠的手艺。养活着我们一家人。妈妈、我还有弟弟。小时候家里很穷。以至于吃一次肉得等到过年。穿一身新衣服得等到过年。吃一次零食得等到过年。当别人穿着小皮鞋得时候。我和弟弟还穿着妈妈手工做的棉靴。但是我和弟弟都很乖。从不会与人攀比。因为从小我们就知道爸爸妈妈不容易;

每天爸爸回到家。身上都有种木头得味道。而且头发里还有木头碎屑。那是锯木头留下的。我和弟弟老爬在爸爸身上给他清理。还比着谁快;记得有一次爸爸的大手在工作的时候被电锯伤到了。右手的大拇指指甲连带着肉切掉一半。他回到家还用纱布包着;小时候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和弟弟都吓坏了。妈妈更是担心。只是简单的包扎后吃了点药。第二天又去了工地。晚上回到家还给我们买了点小果子。可是他手上的纱布还渗着血。记忆是那么的深刻。为了我们。为了家....父爱如山;

我和弟弟慢慢的长大了。可他们却慢慢的变老了。很怀念小时候围坐在爸爸身边。听爸爸说着从前的故事。

其他观点:

已经很多很多年不敢提及父亲。也很少去看关于父亲的文字。这是我的切肤之痛。他是在这个世上待我如珍宝的人。如今。已经去世14年。

我是家中的幼女。也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亲对我疼爱至极。甚至到娇纵。小时候顽皮。被同桌挤墨水到头发里。不敢在学校里放肆。约架到老桥下。父亲得知。带着哥哥们找过去。旁边看着我打同桌。还不停的指点我打哪里。直到我打赢。父亲冲我一笑说:“走。下馆子去”!

小学时。我养蚕。城市里的桑树很少。蚕宝宝总是吃不饱。我急的直哭。邻居家院子里有棵桑树。要的次数多了。不好再张口。于是。深夜里。父亲从自家阁楼的窗户翻出去。顺着屋脊爬到邻居家的房顶。摘到桑叶塞到衣服里。那时都是老瓦房。年久失修。就在往回爬的时候。踩漏屋顶。掉进人家家里。后来这件事成了我们大院经久不衰的笑谈。

我的父亲胖胖的。个头不高。可他就是我的山。现在。我不去想他插着呼吸机躺在病床上的样子。而是想着那个可爱的老头。总是一脸笑眯眯的看着我。我想欲盖弥彰。盖的多了。就会淡忘他离开我时的模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2:19

    父亲,的人,母亲,我和,弟弟,弟兄,都是,家里,爸爸,我都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2:19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有关于“父爱如山”的真实体验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2:19

    父亲在兄妹九人中排行老三。其实不是老三。老三是仅仅从儿子的角度排。我们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儿子和女儿分开排。这样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