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徐有贞和石亨的结局如何?
原创

明朝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徐有贞和石亨的结局如何?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奇葩皇帝。他喜欢玩。而且总是玩得惊天动地。喜欢玩的人。身边总有一帮能让他玩得开心的人围着。明英宗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他的名字叫王振。明英宗好斗。总以威武大将军自居。于是在王振的唆使下。御驾亲征瓦剌。可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擒获了。成了人家的俘虏。

皇帝是当不成啦。没有办法。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时太子朱见深还小。于是在大家的拥立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上了皇位。并约定好。在朱祁钰之后。再把皇位传给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朱祁钰做了皇帝后。尊封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

瓦剌人一看。明英宗成了太上皇。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养着他还要浪费粮食。于是把他放了。明英宗朱祁镇回到大明。已不再是皇帝了。皇帝朱祁钰一看太上皇回来了。心里老不高兴。于是把朱祁镇软禁在南宫。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在朱祁钰病重时。推到南宫围墙。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历史总是那么的精彩迷人。戏剧性的东西太多了。朱祁镇复辟后。朱祁钰算是倒了大霉。被朱祁镇贬得一塌糊涂。连皇帝的名分都没有了。死后也没有进明朝的皇陵。

不过有倒霉的。就有走运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因复辟有功。得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重用。那么他们的结局到底如何呢?

石亨(?~1460年)是一名优秀的将领。抗击瓦剌立下了许多战功。后来官至太子太师。夺门之变后。得到明英宗的重用。权倾朝野。 于是居功自傲。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让明英宗朱祁镇如芒在背。于是罢免了他一切职务。关进了大狱。同时诛杀了其所有党羽。石亨死于监狱。家属受到株连。

徐有贞(1407~1472年)。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1433年中进士。土木堡之变后。曾建议明朝都城南迁。受到众臣的谴责。徐有贞能力有限。但他见风使舵。是个政治投机分子。后与石亨、曹吉祥等人策划。发动夺门之变。被明英宗拜为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封爵武功伯。他陷害名臣于谦、王文等人。后官至内阁首辅。有了权力之后。同石亨、曹吉祥等复辟功臣之间。谁也不服谁。争权夺利。结果是鱼死网破。被贬为广东参政。后又遭到流放。1472年徐有贞去世。

曹吉祥(?~1461年)。永平滦州人。是太监王振的弟子。因拥立明英宗复辟有功。被明英宗任命总督三大营。权势熏天。有权有势。腰杆子也硬了。不再把自己当奴才。1461年。曹吉祥的嗣子曹钦叛乱。明英宗朱祁镇以磔刑处死了曹吉祥。

其他观点:

明宣宗朱瞻基仅仅执政了十年就早逝了。他的孩子朱祁镇不得不早早上位。以太后代行皇权。生在和平时期的朱祁镇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灾大难。上台以后全国安稳祥和。四海升平。由于太后平日里疏于对皇帝的管理。所以小皇帝的功课做得非常不好。整日只是跟王振太监厮混在一起玩乐。明英宗朱祁镇长大以后。他把一直教自己读书的师傅王振封为司礼监。王振把持朝政。阻断皇帝和内阁之间的联系。对皇帝极尽阿谀奉承。故而皇帝对朝野内外之事知之甚少。

明朝的北疆一直都是不安定的。在北边的鞑靼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经常南下抢掠汉人财物。明英宗为了效仿先祖故而要率兵亲征。兵部和内阁拼命劝阻但收效甚微。一番劝阻不动朝廷只能够努力去配合皇帝的北伐大计。皇帝率领半数的文武官员以及太监王振。带领五十多万兵马从北京出发。一路浩浩荡荡旌旗遮天蔽日。

从未经历过沙场战争的皇帝到了战场也是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和也先一番大战以后。明英宗把五十多万大军都交代在了土木堡这个地方。最喜欢的亲信太监王振被樊忠拿铁锤给砸死了(还有说死于乱军之中)。皇帝自己也被也先给俘虏了。皇帝被俘。奇耻大辱。消息传到明朝都城以后上下臣民都慌了神。有人说蒙古人要打到北京来了。所以很多人携家带口出逃。就连朝廷里面的大臣徐有贞也装模做样利用星象之学说劝太皇太后南迁。将军石亨在一旁煽风点火。在这个万分危急的时刻。兵部侍郎于谦肩负起来了守城的责任。他以莫大的勇气和决心鼓舞着百姓和士兵坚持抗击敌军。同时主张要诛杀这些主张难逃的臣子。因为还是在用人之际。所以太后并没有同意。虽然朝野内已经是同仇敌忾了。但是由于皇帝被俘朝廷丧失主心骨。士兵抗战积极性不会太高。所以于谦和一批大臣主张立朱祁钰为皇帝。尊在鞑靼大营中的朱祁镇为太上皇。

明朝有了新皇帝。这样一来鞑靼更是讨不到什么便宜了。故而他们只能灰溜溜地从北京城下返回草原。在回草原以前。他们想来想去还是把朱祁镇这个皇帝给送了回来。明英宗朱祁镇回到了北京对于新皇帝朱祁钰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朱祁钰表面上对朱祁镇尊敬有加。还给其安排了一座别宫。实际上就是想把他圈禁起来。以免太上皇篡夺自己来之不易的皇位。就这样。明英宗朱祁镇被关了近七年之久。不过尽管明英宗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但是不少人对其仍然抱有着非常高的政治期望。因为明代宗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在这些大臣之中徐有贞和石亨两个人最为突出。因为在明代宗主政下两人一直被于谦压制。所以早就对明代宗和于谦不满了。石亨和徐有贞联合太监曹吉祥。他们三人趁着明代宗生病之机打开了明英宗别宫的大门迎接明英宗复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以后。明英宗大肆封赏功臣。先是太监曹吉祥被封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徐有贞被封为武功伯。进入内阁总领朝政大局。石亨也受封为忠国公。掌管最精锐的京师三营。当然了对于像于谦这样的臣子明英宗虽然自己并不想杀害他。但是也没有办法。毕竟夺门之变中的徐有贞和石亨还需要被安抚。所以于谦只能得到身首异处的结局。封赏大典过后。徐有贞、石亨一下子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大臣们对着两人争相巴结。两个人开始形成以各自为首的强大的党派势力。以徐有贞为甚。石亨为了压制徐有贞一头于是就在皇帝面前打徐有贞小报告。说徐有贞经常在大臣们面前口无遮拦。反反复复提自己夺门之变中的功劳。对于皇帝来说。夺门之变就是一场不光彩的政治斗争。他当然是不希望其他人知道的。所以就严厉地惩处了徐有贞。徐有贞全家老小被皇帝一纸诏书送到了云南为民。且今生今世永远不能为官。

徐有贞虽然丢了官职但是毕竟命还在。比起徐有贞来说石亨可就惨了。石亨扳倒徐有贞以后狂妄至极。他修的国公府堪比亲王的规格。毕竟经常携带大量侍卫出入宫中。这让皇帝非常不满。石亨还结交许多党羽。这些党羽遍布朝廷和地方。皇帝早就想把这个石党除之而后快了。有一次在朝堂之上。石党一起发难保举石亨的侄子石彪外放到地方做总兵。尽管皇帝已经表现出来了非常不愿意的样子。但是石党还是一次又一次谏言。一怒之下皇帝命令锦衣卫调查石彪。随之在其家中搜出来了不少的违制物品。这就是僭越。锦衣卫扩大搜索范围。渐渐把目光盯向了石亨的府上。明英宗亲自下令锦衣卫逮捕石亨。后来石亨被锦衣卫活活打死在诏狱之中。全家也都是被杀的被杀。被流放地被流放。下场极其凄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相信石亨和徐有贞两个人都听过。只是他们二人在得到权力之后却忘记了这句箴言。导致到最后一个永远为民。一个身首异处。结果都让人唏嘘不已啊!

其他观点:

1457年正月17日。明英宗由太上皇成为皇帝。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作“南宫复辟”或者“夺门之变”。其中有三个人是复辟的主要领导者:石亨、徐有贞、曹吉祥。

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的小心思。

石亨是于谦推荐的驻守京师的大将。官居景泰帝朱祁钰的贴身侍卫长。经常陪伴景泰帝身边出巡。

景泰帝最后出巡京师时突然病重。作为皇帝侍卫长的石亨却动起了小心思。他考虑万一景泰帝去世。明英宗复位。他这个景泰帝的贴身侍卫长的地位恐怕不保啊。

此时景泰帝没有后人。必须立一个太子。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等人在正月16日这一天准备上奏立明英宗的儿子沂王朱见深为太子。假如于谦等人立了朱见深为太子的话。又没有石亨什么事情了。

为了自己的将来打算。石亨联络了大太监曹吉祥、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起兵拥立明英宗复位。目的就是抢在于谦等人的奏折上书之前。抢夺迎立明英宗的所谓“大功”。

他们三人偷偷在17日凌晨发动政变。将明英宗从被窝里面拉了出来。直接在早朝前进入皇宫。登上帝位。当大臣们拜见时发现皇帝已经换了。

景泰帝知道消息之时以为是兵部尚书于谦为明英宗复位。一问发现不是。于是重新躺下睡觉了。这一场复辟非常平稳的过度了。但为了权力。政变的几个人对朝廷中的大臣展开了血雨腥风的打击。于谦、王文等人被抄家处斩。政变的大臣得到明英宗的重用。

明英宗复辟的风险何在?

虽然明英宗复辟成功了。小人们弹冠相庆。纷纷得到重任。不过明英宗复辟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当时的朝政军权大都掌握在于谦、王文等人手中。明英宗复辟之后。他们并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假如换一个枭雄人物。估计拥立明英宗一伙人的下场可想而知了。多亏了于谦做人光明正大。一切以王朝利益出发。并没有发难。

这件事明英宗后来也觉察到了。自己懵懵懂懂中经历了一场大风险。明朝谈迁曾经评价说:

于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夺门之谋。懵然不少闻。何贵本兵哉!或闻之仓卒。不及发耳!

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的下场如何?

明英宗复位成功之后。有意放任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大肆清除拥戴景泰帝的大臣。这帮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连同平时不对付的大臣也连带着打击了。整个朝廷弄得乌烟瘴气。

一、石亨(卒于1460年)。

石亨获封太子太师。忠国公。依仗自己拥立了明英宗。大肆培植党羽。亲朋故交冒领军功获得封赏和官职的人有50多人。部下骗官的达到了4000多人。明英宗明知有假。但仍然纵容石亨的所作所为。

太监曹吉祥、兵部尚书徐有贞也是如此。在朝廷中培植自己的党羽。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之间发生了不少的矛盾。他们联合将徐有贞贬谪往广东担任参政的职务。排挤出中央政府。

石亨骄横跋扈。广置军队中的党羽。凡是不依附他的将领一律靠边站。有的甚至下狱。明英宗自己就感到了石亨的威胁。石亨在中央负责军队。侄子、党羽在地方掌管军队。一不留神就可能背叛明英宗。石亨背叛了推荐他的于谦。背叛了重用他的景泰帝。说不定下次就取代明英宗了。

二、曹吉祥(卒于1461年)。

石亨及其党羽被处理了。这事吓坏了太监曹吉祥。他和石亨的做派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处理自己。于是加紧了谋反的步伐。

曹吉祥因为曾经多次作为军队的监军出征。他收拢了一批藩将为自己所用。不断拉拢一些朝臣成为自己的班底。蓄意谋杀明英宗。取而代之。

1461年7月。曹吉祥的嗣子曹钦私自殴打自己的家奴曹福来。被御史弹劾了。明英宗命令锦衣卫指挥同知逯杲(lu gao)调查此事。逯杲这个锦衣卫指挥同知曾经秘奏石亨、石彪叔侄谋反。也曾经密告曹吉祥、曹钦图谋不轨。曹吉祥、曹钦知道要调查自己后决定谋反。

曹吉祥宴请自己蓄养的诸多番将准备造反。曹吉祥在宫中掌握禁军准备接应。而曹钦则由外进攻皇宫。

叛军攻打皇宫。由于皇宫各个大门紧闭。接应的叛军早就被清除。几乎没有攻破的可能。天亮之时。孙镗的大军开始清缴曹吉祥的叛军。三日之后。曹吉祥被处以磔刑。曹氏党羽被彻底清除。

三、徐有贞(卒于1472年)。

徐有贞回到老家之后。希望明英宗再次起用他。但是他构陷于谦、王文的事情在明朝朝廷和民间的反响非常大。都认为他是一个小人。有鉴于此。明英宗也不愿意再起用这样的人物。只是让他恢复官位。但没有任何职权。最终安享晚年。

于少保(于谦)君子也。君子不容于小人。小人固可畏矣。徐有贞小人也。小人不容于小人。小人愈可畏。君子愈可悯也。

这是后人对徐有贞的评价。徐有贞就是典型的小人。已经原形毕露了。谁还敢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3:01

    英宗,皇帝,景泰,党羽,等人,于谦,明朝,大臣,太监,太上皇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3:01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徐有贞和石亨的结局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3:01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奇葩皇帝。他喜欢玩。而且总是玩得惊天动地。喜欢玩的人。身边总有一帮能让他玩得开心的人围着。明英宗身边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