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件事也间接反映出。当时普通百姓在西晋王朝的混乱统治下的苦难情形。司马炎统一三国之后。就已经得意忘形开始堕落。上行下效下面的大臣们贪腐享乐之风盛行。最关键的是司马炎在选择接班人的错误决定。他明知自己的长子司马衷智力低下。最后还是坚持将皇位传给痴傻的晋惠帝。一个智力有问题的皇帝。怎么可能去治理好一个国家。后期西晋短暂统一后的没落也就必不可免了。
其他观点:
“何不食肉糜”一语出自西晋王朝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之口。具体记载在《晋书·帝纪第四》他本人的传记中。传载:“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司马衷和随从们一起游玩。听到青蛙乱叫。便问左右。这个叫的东西是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左右逢迎惯了。灵机一动回答说。在官家叫的为官。在私人家叫的为私。这样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皇帝。治理天下自然一塌糊涂。于是天下大乱。民生凋敝。百姓困苦。饿殍遍野。地方官报告惨状。说老百姓没饭吃。饿死好多人。司马衷竟然质疑道:“何不食肉糜?”
对于这样一个很傻很天真的皇帝。你真是欲哭无泪。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天大的傻子。竟然还有人还异想天开。左找证据右找证据。想来证明这个皇帝并不傻。最后还得出结论。说司马衷不过是因为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装疯卖傻以求自保罢了。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帝制时代最大的弊端就是统治者的血缘继承。无论你是个什么智力的人。只要你符合继位的血缘资格。你就能当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治理天下、统治芸芸众生的君主。但是。这些生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大都不食人间烟火。不仅不懂得治国理政之道。甚至连最基本的百姓生计、农作物生长规律都茫然不知。他怎么能让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呢?更遑论外族入侵时的振壁高呼、冲锋陷阵了。
二千年有文字可寻的封建历史。给我们展现的就是一部帝王贵族史。就是一部官家鱼肉百姓的历史。就是一部为皇权和利益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争斗史。然而。历数千年间的皇帝。有能者少;无能者多;有政绩者少。无政绩者、甚至鱼肉百姓者多。而且。大多开国之君有为。而守成之君昏庸。这就是血缘继承的恶果!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因为长子早逝。他被立为皇太子。注意。司马衷立为太子时。才9岁。9岁的孩子看不出愚蠢。只看得出调皮与不调皮。调皮者往往被目为聪慧。不调皮者往往被看作沉稳。然而。司马衷当上皇帝后。皇后干政。大权旁落。导致八王之乱。战争连年。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这说明。一个人的愚蠢是装不出来的。
其他观点:
皇帝为何会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蠢话?
古代皇帝确实说过这句蠢话。说这话的是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缺心眼皇帝。不过提议百姓“喝肉粥”。还曾研究过蛤蟆叫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
《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但要说晋惠帝司马衷傻实成了吧。似乎也不是。
著名悍妇贾南风
永安元年(304年)。晋军在荡阴战败。司马衷面部受伤。身中三箭。本应护佑左右的百官及侍卫全都跑的没影了。只有嵇绍(嵇康的儿子)整理冠冕。挺身护在皇帝身前。
司马颖的军士把嵇绍按倒在皇帝车架的直木上。司马衷赶紧叫道:“他是忠臣。不要杀他!”
军士厉声作答:“我们只奉命不伤害陛下一人!”
随即手起刀落砍死了嵇绍。血溅到司马衷的衣服上。等到战事平息。侍从要浣洗御衣。司马衷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晋书·卷八十九》: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嵇)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由此可见。似乎白痴皇帝司马衷也没有心眼傻到全堵上。最起码懂得感恩的骨碌还算畅通。
另外值得感慨的还有。嵇绍的父亲嵇康(竹林七贤之一)是怎样一个恣意任行、游戏天下的性格。而他死后在山涛(竹林七贤之一)教育下长大的嵇绍。却是一副忠君敬上的风范。可见教育对人格的改变是决定性的。“龙生龙凤生凤”未必是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竹林七贤
不过这些都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我们还是要回到“食肉糜”这个问题。
当大臣汇报百姓遭遇饥荒吃不上饭。司马衷给出的“何不食肉糜”的解决方案确实“骨骼清奇”。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疑问呢?
比如。我们经常能发现。父辈出行依旧会去等公交车、挤地铁。这时我们经常会嗔怪父母。为什么不叫个“滴滴”?
我们的逻辑很简单。父母年纪大了。挤公交车、地铁不安全。叫个专车多好?咱也不差那几个钱?!
但我们是否想过。父辈是否有能力顺畅的在手机上操作。从叫车到支付的全流程?
因此。马云才会有“滴滴出行的普及。让自己父母打不上车”的感慨。要知道。这不完全是代差的问题。还涉及两代人对社会认知体系的不同。
我们不能将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强加在父辈身上。就像司马衷不能理解。喝碗肉粥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老百姓想不到。
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叫做“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这话多少有点道理。但其实受限制的。又何止我们的“想象力”?我们的“理解能力”又何尝不是在受限制之列?
就像出生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孩子们。完全不能理解中国是从怎样一条苦难的道路上走过来的。
前几年西部有少数民族闹动乱时。我和一个孩子曾有这样一段对话。很有代表性。
他很质疑西部的少数民族。说道:“当年要不是共产党把他们解救出来。他们还是农奴呢!”
我反问道:“你的祖辈也曾是长工佃户。你感激共产党吗?”
这孩子回应道:“共产党又没解救我!”
我马上反诘道:“你都不感激。又凭什么要求他们感激?他们的想法和你的一模一样!”
这就是典型的认知差异。生活在不同时代、同时代不同环境中的人。对事物的认知存在巨大的差异。
就像之前提到的嵇绍。如果他一直生活在嵇康身边。他也会成长为一个鄙视官吏的名士。但山涛家里的环境改变了他。将他塑造成了一个乐为君死的忠臣。
另外。很多人对已经拥有的东西。都天然而幼稚的以为“这本就是应该拥有的”。从不去考虑这种“天然应该”拥有的东西。有人曾为此付出过怎样的努力。
所以。司马衷不觉得“喝肉粥”有什么难度。很多人也不觉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有多珍贵。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应该”的。
那么。司马衷和“应该的”谁是白痴呢?抑或二者都是。或都不是?!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845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司马,皇帝,肉糜,晋书,百姓,西晋,不食,竹林,官家,就像
没想到大家都对何不食肉糜出自哪里,皇帝真有这么愚昧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件事也间接反映出。当时普通百姓在西晋王朝的混乱统治下的苦难情形。司马炎统一三国之后。就已经得意忘形开始堕落。上行下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