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古墓丽影:源起之战》?
原创

如何评价电影《古墓丽影:源起之战》?

好文

热门回答:

看完第一感受是。这还不如乌尔善的《寻龙诀》好看呢。不管怎么源起。来看的观众期待着盗墓过程中发生的魔幻和对抗。劳拉带着同志们找到干尸。原来只是可怕的传染病。不得不说给了观众当头一棒!且干尸真的是干尸。没有跑出来为难大家。令人哭笑不得。眼泪哗哗的

其他观点: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并不是一部合格的续集电话。有狗尾巴续貂的感觉。其实以前的两部拍摄质量都是不错的。至少在人物塑造上。相当到位。

安吉丽娜朱莉演出了熟女版劳拉的味道。而在这部最新的古墓系电影中。首先劳拉的扮演者相对安吉丽娜朱莉就已经稚嫩了许多。在这部游戏改编的商业电影系列中。一个全新的女主角想获得观众的认可。无疑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这次探险的地方选择在了邪马台。但是从电影中明显的看得出。这个古墓置景的费用不太够。导致这一段古墓的戏有一点让人失望。 这部电影唯一的亮点就是吴彦祖。甚至对于亚洲观众来说。吴彦祖的吸引力要高过劳拉。亚洲偶像的面孔出现在欧美系的电影中。可喜可贺。

最后恭喜《古墓丽影:源起之战》首周票房夺冠。票房飘红并不一定适合作品质量的提升。而是榨干了这个系列电影的品牌价值。女主角坎妹还是很有潜力的。这一部电影只是坎妹的一个开始。她还需要更多的动作电影证明自己。

总的来说。《古墓丽影:源起之战》是一部非粉丝向的电影。对于新观众来说。这些火爆写实的动作场面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这个系列忠实的拥趸来说。这部电影所呈现出来的观影效果完全配不上这个系列应该达到的水平。建议第四部要在剧本、演员这个层面多下功夫。

其他观点:

《古墓丽影》中的女主。一直在满足宅男的性幻想

历代劳拉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摘要:《古墓丽影:源起之战》中的劳拉从成熟、性感、充满力量的女超人形象。变成了幼弱、可爱、惹人怜的美少女。新劳拉虽然没有性感的皮相。却完全按照宅男希望的方式成长。满足着日本宅男们对于完美女性的倒错式的性幻想——既是欲望的对象。又是欲望的守护者。

如果说游戏世界有First Lady。她的名字只能是劳拉·克劳馥(Lara Croft)。

从1996年初代《古墓丽影》到2018年第11代《古墓丽影:暗影》(未发售)。劳拉操持双枪。席卷全球。任性地成为六大洲的“掘墓人”。甚至流出游戏程序的界限。频频出没于Cosplay、手办、时尚杂志、漫画、动漫、电影等文化产品共同构筑的媒介环境里。盗走各国boy的初心。

从朱莉到维坎德

就在3月16日。电影《古墓丽影:源起之战》时隔15年再掀波澜。连夺单日票房冠军。上映第三天即已登顶全球票房(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近半票房由中国观众贡献)。虚拟女优劳拉与亚洲男神吴彦祖联手。分分钟完成了男女双杀。

众所周知。无论电影还是游戏。《古墓丽影》系列大获成功的原因。除去出色的游戏性、浓郁的历史底蕴与神秘感外。最重要的秘诀即是对主角劳拉的性感化处理。劳拉集合了宅男们对完美女友的全部幻想:模特的丰胸与翘臀。探险家的勇气与身手。考古学家的头脑与知识。以及帝国贵族的血统与财富。既是视淫的最佳对象。又是游戏的不二玩伴。

然而。《源起之战》里的劳拉却大幅“整容”。从性感女神安吉丽娜·朱莉换角文艺新星艾丽西亚·维坎德。这当然不是新老交替这么简单。背后是社会审美意识形态与商业策略的整体转换。商业电影不仅舍弃了劳拉最大的卖点之一“胸器”。还把劳拉变得幼弱(尽管“坎妹”有数块腹肌)。不再卖弄风情。反而通过较为困难的成长叙事来动员观众。

朱莉与坎妹

关于女性主义批评

维坎德的劳拉不是个案。斯嘉丽·约翰逊这样的娇小女星。近年来也在多部科幻与漫威电影中出演打星。《源起之战》不过遵循了《古墓丽影》后代游戏的一些基本设定。自2010年日本游戏公司史克威尔艾尼克斯(SQUARE ENIX)并购游戏原本的英国发行商Eidos以来。《古墓丽影9》后最大的改变即是劳拉形象的变化:从大胸大屁股、面带黑人风情的性感美妞。基因突变成三围平平、楚楚可怜、符合东方审美的少女形象。即便开发者晶体动力(Crystal Dynamics)仍是欧美公司。但无法否认的是。劳拉已经完成了日本化“整容”。

“整容”之前。旧劳拉一直是女性主义剑指游戏世界的主要对象:夸张的身体、暴露的穿着、分裂的性征。一个完全按照男性趣味设定的女性形象。广受诟病。这正应了波伏娃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而新劳拉仿佛听到了外界的批评。突然瘦身。用自己的青春风暴涤荡污名。更重要的是。还一扫前作的颓势。再次迎来商业成功。

当然。劳拉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女性主义的胜利。反而是对女性物化与他者化处理的变形与升级。

在以朱莉为代表的欧美现实主义审美意识形态里。劳拉是成熟、性感、充满力量的女超人形象。这样的劳拉虽显夸张。但无逻辑上的违和感。女子职业摔角中常常可见这样的奇女子。而“坎妹”所(欲)饰演的新劳拉。给人以幼弱、可爱、惹人怜的美少女印象。如此柔弱的小女生除非获得虚构的力量。否则难以完成游戏所设定的任务。因此她只存在于想象界中。放在文化批评家齐藤环的分类学里。旧劳拉应属欧美女英雄。新劳拉则属日系战斗美少女。

欧美女英雄与日本战斗美少女

从欧美女英雄到日系战斗美少女

从欧美女英雄到战斗美少女。二者没有本质的不同。都不存于象征界中。同是对男性欲望结构的虚构化表达。不同的是。欧美女英雄的表达方式直接诉诸视觉。最大的特点即是对第一与第二性征的夸张描写。比如神奇女侠的性感造型。亦因为欧美女英雄性征的夸张与可见性。她常被列入女性主义的批评射程中。

而日系战斗美少女则不同。她们并没有突出的女性性征:“坎妹”饰演的劳拉没胸没屁股。也不饶首弄姿。反而用她的勇气与努力持续打动我们。不过。新劳拉虽没有性感的皮相。却完全按照宅男希望的方式成长。将受动性(楚楚可怜)与主动性(战斗能力)混合在一起。短时间内实现了个体的成熟。从幼弱可爱的少女变成坚韧不拔的“熟女”。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这种双重人格的设定。满足了宅男们对于完美女性的倒错式的性幻想——劳拉既是欲望的对象。又是欲望的守护者。

这是日系战斗美少女的惯用套路。无论魔法少女系(比如《魔法师莎莉》。下图左)、变身少女系(例如《喜欢!喜欢!!魔女老师》。下图中)或者混合系(比如《美少女战士》。下图右)。等等二次元产品。战斗美少女都并非只是消费女性的身体(皮相)。而是对女性的主体性进行物化与他者化处理。表现出日本文化中独特且隐秘的男性性欲的压抑结构。

60年代的《魔法师莎莉》、70年代的《喜欢!喜欢!!魔女老师》与90年代的《美少女战士》

对女性主义的挑战

传统上认为。以日本为策源地的青年亚文化提供了一种抵抗欧美式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政治可能性。但2000年代后。随着日本青年亚文化朝向产业化与体制化的方向发展。它逐渐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的一部分。其中的政治可能性已宣告消亡。

但亚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仍在持续与壮大。日本的区域性问题开始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的内部性问题。在被资本主义吸纳的同时。也改变着资本主义世界。

对于女性主义来说。敌人不会突然消亡。只会以我们尚不熟悉的姿态出现在眼前——新劳拉表明物化与他者化女性的方式变得更加隐匿与自然。尤其在跨文化转译过程中。很多问题事实上已被有效过滤与遮蔽。倘如对日本亚文化的特异性没有透彻与深刻的了解。很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反而为劳拉的改变叫好。

而日本独特的社会环境又造成国民对待亚文化体裁中女性议题的宽容。不少针对女性的轻蔑处理手法并不构成社会问题。甚至成为一股潮流(比如战斗美少女衍生出了13种亚类)。因此。日本应对本国亚文化产业滋生的性别问题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准备都显不足。也就更无法为他国提供与其文化想象力等量的批评思想资源。

如此状况就为21世纪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挑战:如何在青年亚文化渐成显文化的当下。超越文化、地域、语境、专业、媒体等“天然”的壁垒。识别问题。并发展出回应青年亚文化所设置的性别议题的女性主义方法论。将是未来女性主义能否有所突破的关键。

(作者邓剑。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作者:邓剑

编辑:xd

美编:黄山

土逗原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9:47

    劳拉,古墓,日本,美少女,丽影,的是,电影,女性,之战,欧美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9:47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电影《古墓丽影:源起之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9:47

    看完第一感受是。这还不如乌尔善的《寻龙诀》好看呢。不管怎么源起。来看的观众期待着盗墓过程中发生的魔幻和对抗。劳拉带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