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和魏延谁能力更强?为何诸葛亮更看重姜维?
原创

姜维和魏延谁能力更强?为何诸葛亮更看重姜维?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魏延是蜀汉政权第二代军事将领中的佼佼者。刘备时代的魏延就已经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了。刘备将魏延从部曲提拔为牙门将军用了4年时间。从牙门将军提拔为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又用了4年时间。刘备时代的魏延成为仅次于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的存在。

诸葛亮时代的魏延。除了镇守汉中之后。还在北伐中争当先锋。在阳溪之战中。魏延与吴懿一起率军大破曹魏后将军费瑶与雍州剌史郭淮。魏延还在卤城之战中。与吴班、高翔一起大破司马懿。斩甲首三千。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也因为自己的任性而丢了性命。被杨仪所杀。

魏延

姜维是蜀汉政权中后期军事上的领导者。姜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迫不得已投降蜀汉的。但被诸葛亮看中其才能。并委以重用。姜维寸功未立。仅仅6年时间。诸葛亮就封姜维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还封侯。这算是火箭式的提拔了。

虽然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姜维没有特别贡献。但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的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先后十一次北伐。胜利5次。失败2次。不胜不败4次。因为其超群的军事才能。后主刘禅先后加封姜维为镇西大将军、卫将军。直到加封为大将军。成为蜀汉最高军事指挥官。

姜维

从姜维投降蜀汉算起。到成为蜀汉大将军。前后用了28年。从诸葛亮去世后算起。用了22年。诸葛亮时代的姜维仅仅算储备人才。真正重用姜维的是刘禅。一路提拔姜维的也是刘禅。姜维成为蜀汉后期唯一耀眼的名将。

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姜维独木难支、回天无力。邓艾偷渡阴平是蜀汉灭亡的直接原因。姜维也只能跟随刘禅一起投降魏军。但在钟会之乱中。姜维企图利用钟会恢复蜀汉政权。但一片忠心却无奈失败。以身殉国。

从魏延与姜维两人的地位来看。魏延是镇守一方、勇冠三军的将。姜维是统领一国、智勇双全的帅。一个是将。一个是帅。地位差距可想而知。

魏延是将

一、比军事能力。

军事能力包括治军、带军、行军、打仗等等。魏延因为是将领。所以很少有独自率军作战的机会。要么与其他将领一起协同作战。比如阳溪之战。要么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作战。比如魏延随刘备入川作战。随诸葛亮参与北伐之战。

魏延的特长是骁勇善战。善于冲锋陷阵、带兵打仗。这也是刘备重用魏延的原因。在蜀汉政权第一代将领凋零之际。刘备把魏延提拔为大将。镇守汉中。甚至在某些方面盖过了张飞。汉中是益州的门户。是决定益州安危的战略要地。刘备提拔一个毫无名气的人来镇守。如果不是魏延能力突出。刘备也不会提拔。

姜维是帅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虽然此时的汉中没有发生过战争。但是魏延镇守的汉中也没有过什么乱子。这体现了魏延的治军与带军能力。阳溪之战中。魏延打败了费瑶与郭淮。史书没有记载此次战争的详细过程。想必是魏延依靠谋略与勇猛打败对方的。这是魏延的打仗能力。

魏延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比如街亭之战。魏延在山谷中被张郃堵在谷中进退两难。再一个就是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攻打杨仪。结果被王平遣散了手下军队。因此而失败被杀。胜败乃兵家常事。总体来说。魏延的军事能力在蜀汉能排到前十名。

姜维是从一名降将逐渐成长为蜀汉政权的最高军事领导人。帅与将的区别在于。帅的难度与责任更大。不用说。姜维的治军、带军、行军、打仗的水平不会差。否则也不会有11次北伐。姜维打仗同样有胜也有负。

魏延骁勇善战

姜维在北伐时多次与郭淮交战。数次战成平手。洮西之战中。姜维大败魏将王经。斩杀数万魏军。狄道之战。姜维斩魏将徐质。段谷之战。姜维被邓艾大败。损兵折将。侯和之战。姜维又被邓艾所败。灭蜀之战。邓艾偷渡阴平。姜维的防御再次失败。

虽然姜维打了一系列败仗。魏延打了一系列胜仗。但要注意一个问题。姜维时代的蜀汉。国力越来越弱。同时缺少将领与人才。姜维北伐其实是孤军奋战。魏延所在的时代。蜀汉在刘备与诸葛亮的领导之下。国力尚存。名将众多。比如王平、吴懿、蒋琬、费祎等等。

单纯论军事能力。姜维与魏延不相上下。魏延因为没有独立率军作战过。很难说魏延的军事能力就一定比姜维强。姜维作为蜀汉后期唯一的支柱。虽然北伐有胜有败。但好歹姜维能够力保蜀汉不至于崩溃。即使是263年的魏灭蜀之战。如果不是邓艾偷渡阴平成功。魏军根本攻不下剑阁关。

姜维统御全局

姜维的能力更多体现在统御全局之上。魏延的能力更多体现在行军打仗之上。两人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就相当于拿张辽跟曹仁相比。张辽终身没有独自率军作战。而曹仁却是曹魏战区司令官级别的统帅。你能说张辽比曹仁强吗?只能说两人的军事能力相当。论冲锋陷阵。张辽强于曹仁。同样的道理。在冲锋陷阵上。魏延强于姜维。但在统御全局上。姜维强于魏延。

二、比谋略能力。

说起魏延的谋略。免不了要说子午谷奇谋。这个所谓的奇谋只不过是魏延的一厢情愿。是极难成功。魏延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敌人弃城投降的基础之上。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想法。万一敌人不弃城投降。坚守不战。魏延怎么办?

子午谷奇谋没有成功的可能

魏延如何能保证在整个偷袭长安的过程中不被发现?很多人喜欢拿魏延偷袭长安与邓艾偷袭阴平来比。完全是两码事。邓艾走的是七百里无人区的阴平。而且是偷袭的是蜀汉的都城。魏延走的是人人都知道的子午谷。两年后曹真伐蜀就是从子午谷走的。结果走了一个月因为天气原因还没有走一半。曹真走不了。为何魏延就能走?还不被发现?这都无法实现。

退一万步说。就算魏延拿下长安。也是守不住的。此时的蜀汉没有跟曹魏拼消耗的实力。但魏延此举打成了消耗战。曹魏以重兵来围攻。到头来守不住。是不是白打一场?所以子午谷奇谋是错误的。诸葛亮拒绝是正确的。

从这可以看出。魏延喜欢冒险与突袭。这确实是部分战争取胜的原因。但并非所有的冒险与突袭都能取胜。失败的也不在少数。魏延的谋略能力相对来说不如他的军事能力。

魏延喜欢冒险

而姜维的谋略就是北伐。很多人批评姜维改变了汉中防御手段。魏延、王平时代。是把军队的防御阵地向前延伸。利用秦岭天险。来阻击进犯之敌。王平在兴势之战中的表现。就是这一战略的体现。

但是到了蜀汉晚期。姜维改变了这个战略。收缩了蜀军的防御阵地。把大部分集中在阳平关与汉、乐二城之中。然后放敌入进入汉中。再派出机动部队骚扰敌人后勤补给线。在敌人的补给出现问题时。城中的军队再冲出城歼灭敌军。

从姜维的这一战略来看。明显就是蜀军兵力不足了。同时蜀汉政权国力下降了。延伸防御阵地向前。需要大量的国力来实现。这些阵地全部需要人员与补给。维持这一战略需要较强的国力。但是姜维时期的蜀汉一天天在走下坡路。没有更多的实力来维持了。只能采取最经济的防御手段。这不失为一种最经济的歼敌办法。

姜维收缩防御

虽然如此。姜维在魏灭蜀之战中。仍然有一定的责任。就是他明知魏军有异动。并且向蜀汉朝廷报告之后。就躲到沓中屯田去了。此时的姜维应该以大将军之名。加强防御力量。提升战备级别。但很显。姜维做的不够。虽然朝廷并没有重视姜维这一建议。但姜维在战略确实有一定的责任。

但是。姜维时代的蜀汉。只能靠维持过着每一天。因为长期不断地北伐。国力消耗甚大。完全经不起魏军强大的攻势。就算仍然采取以前的战略。也很难保证能够对付魏国的倾国之兵。从战略上看。姜维略强于魏延。

三、比领导能力。

从领导能力上看。姜维远超魏延。主要是自身性格的原因。

魏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关羽的翻版。关羽被人称为万人敌、熊虎之将。生性高傲。善待士卒而看不起士大夫。魏延性格同样高傲。与人难以相处。与刘琰、杨仪有过争吵。经常看不起人。但骁勇善战。两人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魏延生性高傲。不善与人相处

由于魏延的这种性格。他在朝廷之中很难得到支持。当魏延与杨仪发生争执时。朝廷中的大臣全部相信杨仪而不相信魏延。这就是魏延性格的恶果。与人难以相处。还看不起人。这样的将领没人愿意一起相处。所以魏延的领导能力几乎为零。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公然烧毁栈道。然后率军与杨仪对抗。结果被王平遣散了所有士兵。这说明魏延的领导力非常差。连自己手下的士兵都管不住。连杨仪也打不赢。连自己的命都被送给了杨仪。这都是领导力差的表现。

相对来说。姜维明显强多了。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步步高升。虽然是刘禅升的官。但是刘禅明显要问朝廷重臣的意见。有人支持姜维。刘禅才会把姜维升为大将军。并在朝廷大多数大臣都反对姜维北伐的情况下。姜维还能持续不断的北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刘禅这个皇帝的支持。没有刘禅的支持。姜维一个兵也不能带走北伐。

姜维成为蜀汉晚期唯一的支柱

四、时人评价

孙权曾经评价魏延与杨仪是小人。说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话。魏延一定是祸乱。果然。诸葛亮一死。魏延就开始作乱。直到被杀。陈寿在《三国志》中把魏延与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杨仪等人放在一起。这一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蜀汉朝廷不满而被杀或者被贬。

这说明魏延在当时的心目中评价确实不高。相对来说。姜维的评价比魏延高多了。诸葛亮评价姜维忠心勤奋、思虑周全。还说李邵与马良比不上姜维。钟会评价姜维文武全才。有超世的谋略。还说诸葛诞与夏侯玄也比不上姜维。

时人对姜维的评价高于魏延太多

陈寿在《三国志》中是把姜维与蒋琬和费祎共列一传的。这说明陈寿把姜维看成与蒋琬、姜维一样的治国之才。要知道蒋琬和费祎都是诸葛亮亲点的接班人。而姜维则是诸葛亮一手提拔重用的将领。从诸葛亮的眼光出发。明显认为姜维比魏延更有才能。只是魏延受重用的时候。姜维才刚刚加入蜀汉。两人在一起共事仅仅六年时间。

所以说。诸葛亮明显更看中姜维。综合比较的话。姜维的综合能力强于魏延。

其他观点:

这个不好比较。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按照《三国演义》描述。民间流传认为姜维武功排名第九。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诸葛亮把知识传授给姜维。把姜维当成他的接班人。铁笼山射杀郭准。和邓艾交战互有胜负。魏延武功也厉害。斩杀魏先锋王双。取得阳溪大捷。刘备让魏延当汉中太守。制订了成功防守策略。不过。综合来看。在蜀汉政权中。姜维应略强于魏延。姜维按照正面人物来写。魏延属于被丑化了。

正史中姜维是文武全才。喜好郑玄的经学。北伐大破王经。和曹魏名将郭淮、陈泰、邓艾交战互有胜败。但是改变了魏延守汉中拒敌关外策略。而由于蒋舒献关投降。导致钟会率大军直入。姜维在剑门阻止了钟会大军。邓艾却走阴平小路。击败诸葛瞻。迫使刘禅投降。姜维想重新恢复蜀汉。没有成功身亡。是让敬仰的忠臣。

魏延文的方面没有什么体现。武的方面不比姜维差。刘备出乎众人意料让魏延当汉中太守。这个职位相当重要了。魏延制订依险设点据守策略。后来王平依照魏延防守策略成功打败了曹爽。取得兴势之战的胜利。魏延取得阳溪大捷。这是蜀汉政权很大的一次战果。魏延参加每次军事行动都收获不错。是一员善战将领。魏延缺点很明显。和同僚们关系不好。以致于由于内讧被杀灭族。

诸葛亮非常好。重视人才。并且不妒才。法正、庞统几乎和诸葛亮齐名。有人说法正缺点。诸葛亮还进行反驳。称赞法正。诸葛亮也推荐庞统。诸葛亮看中姜维。赞姜维为凉州上士。连马良、李邵都不如姜维。主要是看中姜维文武全才。又年轻。诸葛亮想培养接班人。觉得姜维合适。诸葛亮北伐想攻占雍凉地区。姜维是这一带人士。又有威信影响力。所以诸葛亮重用姜维。

其他观点:

姜维和魏延谁能力更强?为何诸葛亮更看重姜维?

一。武力比较。姜维的武力值要逊于魏延。在三国武将等级中。应属于一流上武将。魏延自长沙投蜀汉后。一直到诸葛亮北伐中原。基本上无败绩。其智能也是比较高的。曾经建议诸葛亮出战子午谷直取中原。但诸葛亮过于谨慎。末采用其计。

二。姜维的武功比魏延要低。和曹魏邓艾差不多。姜维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帅才。其能力及谋睛较低于诸葛亮。武力值应该在一流武将行例。

宗上所说全面来看。姜维比魏延更全面一些。而刘备死前曾言:魏延脑后有后骨。其人久后必反!所以诸葛亮一直提防魏延。魏延曾经梦中生角。而后来真正做了刀下用的武将。故诸葛亮更看中姜维的才能。诸葛亮死前把所有事情都托付给了姜维。使姜维成为诸葛亮接班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0:15

    蜀汉,汉中,能力,刘备,之战,阴平,将领,军事,子午,政权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0:15

    没想到大家都对姜维和魏延谁能力更强?为何诸葛亮更看重姜维?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0:15

    魏延是蜀汉政权第二代军事将领中的佼佼者。刘备时代的魏延就已经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了。刘备将魏延从部曲提拔为牙门将军用了4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