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东汉195年国祚中。外戚、士族、宦官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一直贯穿其中。汉灵帝是东汉最后一个掌握实权的皇帝。汉灵帝在世时。东汉帝国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东汉最大的农民起义就发生在汉灵帝在位期间。沉重打击了汉朝的统治。几乎是同一时间。东汉与羌人的战争也越来越激烈。再加上汉灵帝本身就是一个荒唐的皇帝。不仅卖官鬻爵。而且荒唐奢侈。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汉灵帝于公元189年去世。汉灵帝有两个儿子。长子刘辨。次子刘协。继位的是汉少帝刘辨。只因为刘辨的母亲是何皇后。舅舅又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何进。但是。汉灵帝喜欢小儿子刘协。想立刘协为帝。因为何皇后与何进的阻拦。再加上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未能成功。但是。汉灵帝去世前。交代宦官蹇硕继续扶持刘协为皇帝。
大将军何进
所以。蹇硕之死。其实是汉灵帝埋下的祸根。汉灵帝生前为了提升蹇硕的实力。还任命蹇硕为西园八校尉之首。统帅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淳于琼等其余七校尉。就连大将军何进也归蹇硕节制。汉灵帝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分何进的权。让蹇硕有扶持刘协为帝的实力。等于是埋下了何进与蹇硕对抗的诱因。
蹇硕当时是汉灵帝最为宠信的宦官之一。与其他宦官不一样的是。蹇硕掌控着禁军。是除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个宦官之外最有权势的宦官。蹇硕想联合十常侍一起对抗何进扶持汉灵帝所钟意的刘协为帝。但是十常侍并不同意。因为十常侍把宝押在何太后这边。所以十常侍出卖了蹇硕。还把蹇硕的信给何进看。
蹇硕
蹇硕预谋在汉灵帝去世的当天诛杀何进。但因为手下走漏消息。何进逃出皇宫。然后何进联合宫中的黄门令逮捕并杀了蹇硕。同时何时兼并了蹇硕的禁军兵权。当时蹇硕是所有宦官中。唯一有兵权的宦官。蹇硕虽然是何进杀的。但是有两个诱因:一是汉灵帝让蹇硕设法立刘协为帝。导致与何进对抗。二是十常侍出卖了蹇硕。
何进原本是个屠户。但因为他的妹妹成为汉灵帝的皇后。所以何进才能官运亨通。两汉历史上皇后的外戚都是直接封侯的。而不用建立军功。何进能够进入仕途靠的是外戚身份。但是何进能成为大将军。靠的却是自己的能力。
汉灵帝
传统意义上。总是认为何进愚蠢。无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两汉历史上有能力的外戚并不少。比如最有名的外戚就是卫青和霍去病。进入仕途靠的是关系。但是能名垂千古、百战百胜靠的却是自己的能力。何进虽然不才。但也有一些小能力。起码他在黄巾起义爆发前。破获了黄巾军在洛阳的分支马元义部。使洛阳地区免受兵戈。因此而立下大功。进而被封为大将军。
大将军等于是东汉的三军总司令。手握兵权。再加他的妹妹是皇太后。因此何进权倾朝野。不仅如此。何进手下还聚集了当时一大批的名士。比如陈琳、袁绍、逢纪、何颙、荀攸、郑泰等人。当时的名士因为党锢之祸大多痛恨宦官。在诛杀宦官这一事上。几乎所有的名士意见是一致的。但是。意见不一致的是:袁绍提出让地方军率军进京。以逼迫何太后同意诛杀所有宦官。
陈琳
当时何进的主薄陈琳第一个反对。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很有才华。陈琳劝谏何进的大概意思是说:
现在将军既掌握朝政。又握有兵权。需要如何做。只需要凭当前的形势决定就行了。不需要请外援来。如果外援来了。那么谁强大谁就能称雄了。到时候就会引发混乱了。
当时的形势确实是完全倒向了何进。何进是大将军。掌握了全国的兵权。又控制了蹇硕的禁军。所谓的西园八校尉因为蹇硕被杀。同样被何进收编。而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并没有兵权。这与前朝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因为对抗宦官被杀的形势完全不同了。当时宦官掌握兵权。又加上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被宦官利用。才导致窦武和陈蕃失败被杀。这个时候何进的情况与之前完全不同了。但是何进还是同意了袁绍的意见。
何进之所以同意了袁绍的意见。有三个原因:
一、担心重蹈前朝的覆辙。
前朝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被宦官所杀的前例让何进非常忌惮。宦官们虽然没有兵权。但是有影响力。而且占据了皇宫。宦官如果始终存在。何进就不敢进皇宫。进皇宫不可能带兵进去的。不带兵何进就有危险。这就是何进面对的隐患。事实上这也是何进被杀的原因。最终宦官也是假托何太后的命令。欺骗何进进宫。何进一进宫。就被杀了。再也出不去。
何进
二、担心何太后、何太后之母舞阳君以及表弟车骑将军异母弟何苗的反对。
何进之所以富贵。靠的就是何太后。何太后在位。何进再怎么有权势。也不敢把何太后扳倒了。何太后倒了。对何进没有任何好处。也失去了权力基础。所以何进还需要何太后。但是何太后与宦官关系很好。曾经有一次何太后犯罪。差一点被汉灵帝所废除。就是宦官们求情。并且宦官还拿出自己的钱财为何太后赎罪。才换回何太后的命与地位。何太后自然不肯杀宦官。这样一来。何进就投鼠忌器。
此来。何进的异母弟车骑将军何苗以及他们的母亲舞阳君因为收受了宦官的钱财。也是反对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何苗是有兵权的。一旦双方闹起来。虽然何进势力大。也不敢保证完全胜利。而且这一边都是自己家族的人。也不好动手。
袁绍
三、何进信心不足。
何进没有信心与胆量敢绕过何太后私自斩杀所有宦官。再加上袁绍的忽悠。袁绍在当时可是出身四世三公的名士。他的话份量很重。而且袁家在朝廷很有威望。袁绍是司隶校尉。袁术是后将军。袁隗是司空。三人在朝中都官至要职。再加上朝中就有一批支持袁绍的人。所以何进不得不听。
何进其实并非只征召了董卓一路人马。而是四路。还包括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武猛都尉丁原三路人马。只要何进不死。这些人马是不敢妄动的。何进有信心控制。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何进被宦官骗进宫中直接被杀。才导致了形势的失控。
何进被杀后。袁绍、袁术与何进的部下分别率军进入皇宫。杀了所有宦官。包括十常侍。其中为首的张让因为走投无路之下跳进黄河自杀。而赵忠则在皇宫中被袁绍等人所杀。这一场屠杀基本上杀光了所有宦官。从此之后。宦官覆灭。而东汉也开始了覆没。
其他观点:
谢邀。题主的第一个问题。何进出身屠户。他之所以能够获得高官厚禄。全靠她妹妹的美貌和宫斗手段。这才兄以美荣:
(后汉书何进传)异母女弟选入掖庭为贵人。有宠于灵帝。拜进郎中。再迁虎贲中郎将。出为颍川太守。光和三年。贵人立为皇后。征进入。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起。以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
可知。何进的每一次升官。都是靠着她妹妹的贵妃、皇后地位来的。至于德与能。不需要的了。
题主的第二个问题。蹇硕与张让。是汉灵帝宠幸的两个宦官。
何进的妹妹何皇后进宫之初。是受到过太监们支持的。但在汉灵帝晚年。为了立继承人的问题。后宫中分成两派斗争。一派是何进兄妹(汉灵帝的老婆和大舅子)。企图立何皇后的儿子刘辨(汉少帝);另一派是汉灵帝的亲妈董太后。企图立王美人生的刘协(汉献帝)。虽然何氏兄妹势力比较大。但何皇后太霸道了。汉灵帝其实是比较听亲妈的。蹇硕作为汉灵帝的心腹太监。掌管禁军。是倾向董太后一党的。企图在汉灵帝死后诛灭何进。拥立刘协。结果失败后被何进杀死:
六年。帝疾笃。属协于蹇硕。……及帝崩。硕时在内。欲先诛进而立协。……进惊。驰从儳道归营。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称疾不入。硕谋不行。皇子辩乃即位……进乃使黄门令收硕。诛之。因领其屯兵。
何进杀死蹇硕之后。听从袁绍等人的建议。打算把太监全部诛灭。这就得罪了张让、赵忠为首的整个宦官集团。这些宦官在何进和蹇硕的斗争中。其实是倾向于何进或者中立的。现在何进要杀太监。还大张旗鼓。招外兵进京。太监们只好豁出去和何进斗。他们在宫廷中设下埋伏。杀死了何进。讽刺的是。何进被杀死后。他的部将袁绍等人冲进宫来。轻而易举就把太监杀个干干净净。张让等也被迫自杀:
让等诘进曰:“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今乃欲灭我曹种族。不亦太甚乎?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斩进于嘉德殿前。……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无少长皆杀之。……死者二千余人。……张让、段珪等困迫。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谷门。奔小平津。……贡至。手斩数人。余皆投河而死。
蹇硕之死。是他企图和何进斗。不敌被杀。而张让其实真有点冤枉。是何进先要动手。张让被迫自卫。最后和何进同归于尽了。
题主第三问。何进为何不听何苗、鲍信、陈琳的建议。让我们先看看何进面临的格局是什么。这三个人的建议又是什么。
当时。何进杀了蹇硕之后。完全掌握了大权。对于当初有恩与他的太监们。他是又怕又敬。而袁绍则主张趁这会把太监全部杀光。因为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又出主意。让召集外面的将军进京吓唬太后。董卓就是这么进来的。
陈琳对他的劝告是。您现在手握大权。要杀太监轻而易举。如今招外兵进来。不但走漏消息。还把规矩弄乱了。
但何进没有听。
何进要杀太监。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主见。而是袁绍撺掇的。而袁绍这馊主意之所以何进肯听。也是因为他过于被太监的积威所慑。没想到其实自己完全可以轻而易举诛灭太监。根本不需要搞那么多名堂。
何苗是何进的弟弟。他的建议是说。我们何家能够有今日的富贵。也离不开太监们当初的扶持。现在翻脸要把太监赶尽杀绝。您不要觉得太容易。
可见。何苗是主张跟太监和解的。但何进这时候已经被袁绍绑架到车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哪里还收得住?
简单说。就是何进被袁绍给洗脑了。完全按照袁绍的主意执行。旁的他听不进去。估计袁绍长得帅。又有名气。把何进迷得不要不要的。所以对他言听计从(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
至于鲍信。题主记错了。他并没有劝告何进。而是劝告的袁绍:
信谓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信遂还乡里。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三国趣话)
其他观点:
随着何进和蹇硕、张让的被杀。纠缠了大半个东汉王朝的宦官、外戚两大势力终于同归于尽。一同走向灭亡。
何进是因为他的同父异母妹妹得到汉灵帝的宠爱而发迹的。虽然妹妹由贵人升任皇后。何进也成为了大将军。掌管了东汉王朝全国的武装力量。可以说此时的何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是。情况在灵帝驾崩前一年发生改变。中平五年八月。灵帝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因为蹇硕健壮而有谋略。灵帝特别信任他。任命他为元帅。统率诸将。即使大将军也在他的管辖范围。
是时。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又有左右校尉。
一个掌握天下兵权。一个管着所有将军。天生的一对冤家。蹇硕就想着办法让何进外出去征讨韩遂。何进也知道他的阴谋。借口袁绍外出未归。拖着不去。
这么一拖。一直拖到了灵帝驾崩。灵帝有两个皇子。一个是何皇后生的。叫做刘辩;一个是王美人生的。叫刘协。由董太后抚养。灵帝认为刘辩举止轻佻。不适合做皇帝。但因为何进掌握大权。直到驾崩也没有确定太子的人选。等到临死前。灵帝将刘协托付给了蹇硕。希望通过西园的军事力量来辅佐刘协继位。
蹇硕接受遗诏后。就盘算着先除去何进。再立刘协称帝。他打算在何进入宫的时候杀死他。但是他的司马潘隐是何进的老乡。见到何进进宫。用眼睛示意他逃跑。何进大吃一惊。赶紧骑马跑回了大营。称病再也不进宫了。蹇硕一时无法除去何进。有忌惮何进手中的军权。只能暂时妥协由刘辩继位。何太后作朝。何进、袁隗辅政。
此时何进、蹇硕双方已经势同水火。袁绍通过何进门客张津劝何进。不如乘此机会。把宦官一网打尽。何进因为袁氏家族根深叶大。也深为结交厚待袁绍、袁术以及逄纪、荀攸等名士、重臣。
袁绍亦素有谋。因进亲客张津劝之曰:“黄门常侍权重日久。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宜更清选贤良。整齐天下。为国家除患。”
蹇硕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他联络中常侍赵忠等人。给他们写信说。大将军兄弟控制朝廷。独断专行。更与奸党同谋。诛杀先帝亲信。消灭宦官。只是因为我手中掌握禁军。才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应该关闭宫门。立即捕杀他们。中常侍郭胜是何进同乡。而且在何太后和何进得宠上出过大力。郭胜支持何进。而赵忠、张让是宦官的头头。因为蹇硕后来者居上。他们早就看蹇硕不顺眼。宦官们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将这封信交给了何进。何进下令将蹇硕逮捕并处死。自己顺利掌握了蹇硕的军队。
在与宦官的斗争中。何进取得了初步胜利。掌握了宫廷内外的军队。袁绍劝何进趁此天赐良机。立即出击。杀掉那些为祸朝廷的宦官。名垂青史。
今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
何进对袁绍的提议深表赞同。于是进宫面见何太后。把打算告诉了太后。谁知何太后却不同意。她说。从古至今宦官一直存在。这是汉朝的旧例。况且先帝刚刚去世。我怎么能公开与外廷官员们议事呢?何进不敢违背太后旨意。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想要先把那些肆无忌惮的宦官除去。袁绍认为宦官们与皇帝、太后亲近。又负责传达诏令。如果不除后患无穷。
但此时何进却面临两大难关。让他迟迟下不了手。一个是亲人这关。他的母亲舞阳君、弟弟车骑将军何苗都接受宦官贿赂。请求太后保护宦官。而且还对太后说。大将军杀死宦官是为了削弱国家。可以说一家四人。有三人站在宦官一方;另一个是他自己的这一关。由于掌权前对宦官们一向恭敬畏惧。底气不足、自信不足。
这是眼看何进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袁绍为何进出了一个馊的不能再馊的点子。他建议何进征召诸侯猛将率兵前来逼宫。迫使太后答应除掉宦官。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
主簿陈琳看出此举大为不妥。陈琳劝何进说。凭您现在的威势。只要挑选精锐之士。越过太后。对宦官发动雷霆一击。便大功告成。而且也会得到百姓支持。可现在您却要放弃有利条件。转求他人。到时候。大军云集。强者称雄。这是“干戈倒持”。会成为祸乱的源头。
主簿陈琳入谏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进不听。
但是陈琳的话。何进根本没有听进去。他征召前将军董卓进驻上林苑。太山太守王匡征发强弩手。东郡太守桥瑁驻村成皋。武猛都尉丁原火烧孟津。他们的军事行动只有一个口号。就是诛杀宦官。
即使如此。何太后仍然不答应何进诛杀宦官。何苗又劝何进。我们出身微贱。从南阳初到洛阳时。投靠宦官。是他们提携才有今天富贵。国家大事谈何容易。请三思而行。还是与宦官们和好吧。
苗谓进曰:“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
何苗虽然是车骑将军。但其眼光确实差的可以。此时何进与宦官已经势同水火。哪里还有什么和解的可能?何进只要稍退半步。就会万劫不复。但何进竟然因为兄弟的一番话。迟疑不决。袁绍害怕何进又改变主意。逼迫他说。我们已经与宦官们交上手了。形势也逐渐明朗。事情延误就要生变。将军还要等什么。还是赶紧下决心吧。同时。袁绍还督促董卓等人加快前进。等董卓他们到达平乐观的时候。何太后终于害怕了。除了几个与何进关系好的。其余的中常侍、小黄门都让他们回家。从内心。何进并不想对宦官们赶尽杀绝。看到他们被赶出皇宫。已经是心满意足。面对袁绍多次催促。他都不为所动。
但是宦官们却不会坐以待毙。张让的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通过儿媳妇。向何进母亲舞阳君求情。舞阳君又来劝何太后。最终。何太后又让中常侍们都回到了宫里。
在袁绍的鼓动下。何进再次入宫请求何太后诛杀宦官。他和何太后的对话全部被宦官们偷听了。张让、段珪等宦官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拿上武器。埋伏在宫里。等何进告别太后。出宫的时候。又假称太后旨意。让何进再次进宫。何进进宫后。宦官们斥责何进。如今天下大乱。难道大将军没有责任。怎么能都算到我们头上。当初先帝想要废后。是我们哭着为皇后求情。拿出财物讨先帝欢心。都是为了投入你的门下。如今你却要杀绝我们。不太过分了吗?你说朝中肮脏。满朝公卿又有哪个干净。尚书监渠穆拔剑杀死何进。宦官们假称皇帝诏令。让前太尉樊陵任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任河南尹。他算通过他们控制朝政。尚书拿到诏书以后。产生怀疑。说请大将军出来商议。宦官们将何进人头抛了出去。声称。大将军谋反。已经被诛杀。
随着何进被杀。朝廷局势完全失控。何苗、袁绍等何进部属率兵进攻皇宫。见到宦官就杀。中常侍赵忠等都被诛杀。士兵们杀红了眼。没有胡子的男子也有被误杀的。以致有人只能脱下裤子证明自己。才能逃得性命。车骑将军何苗也被认为与宦官勾结。被何进部属杀死。
张让、段珪等人劫持着皇上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出了宫。但不久被追兵赶上。除了几名被杀死外。张让等宦官全部投河而死。至此为祸大半个东汉王朝的宦官势力被彻底铲除。
外戚集团也遭到毁灭性打击。首脑何进、何苗先后被杀。董卓进京控制朝政后。他废掉了皇上刘辩。杀死太后和她的母亲舞阳君。何家灭亡。东汉王朝也随着外戚和宦官两大势力的灭亡走向败乱。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858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宦官,太后,袁绍,大将军,太监,兵权,舞阳,将军,被杀,东汉
没想到大家都对蹇硕与张让为何而死?他又为何拒绝何苗鲍信和陈琳的建议?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东汉195年国祚中。外戚、士族、宦官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一直贯穿其中。汉灵帝是东汉最后一个掌握实权的皇帝。汉灵帝在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