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道德经》哪个早?
原创

《易经》与《道德经》哪个早?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当然是《易经》在早了。《易经》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本书。因为任何书都以文字形式出现的。而《易经》却分三个阶段最终成书。一。先有卦画。即七千年前的伏羲氏画卦。二。再有文字。即《易经》原文。三。后有解经的十翼。这三个部分。阶段组成一部完整的《易经》。要追根溯源的话。可上溯到大约一万年前的史前文化阶段。可以这样说。《易经》是“人更多手。时历多世“的集体撰成的一部皇皇巨著。

其他观点:

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如果严格审题的话很多人的回答都是错误的。你问《易经》和《道德经》哪个更早。准确的答案是《道德经》更早。

老子早期在周朝为官。是周朝图书馆管理员。见诸侯崛起。周天子威信衰落。就辞官归隐了。路过函谷关。被关伊请去喝茶。留下五千字真言才被放行。就是《道德经》。

而《易经》是孔子为《周易》作《易传》后。《周易》与《易传》合并在一起后叫《易经》。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再有就是“韦编三绝”的故事。说孔子读《周易》不知到多少遍。编联竹简的皮绳都断了很多次。说明孔子是晚年学的《周易》。作《易传》时间也是晚年。

老子比孔子年长20多岁。所以《道德经》早于《易经》。

但是《周易》要比《道德经》早至少400年。

易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伏羲受河图感悟。结合“天垂象”。一画开天作八卦。第一代君主天皇氏作连山易。黄帝受洛书作归藏易。《连山易》《归藏易》现已失传。《周易》是周文王及其儿子周公所著。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周公作爻辞(周是指卦周而复始的变化)。

周公比老子约大400岁。所以《周易》比《道德经》更早。

图片来自网络!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其他观点:

《易经》早于《道德经》

需要说明白的是。现在我们说的《易》。通常是指《周易》。《周易》是《易》的重要构成之一。在此之前。易学的经典还有《连山》、《归藏》、《乾坤》等。因古易失传。唯剩《周易》。所以。常以《周易》指称《易》。

目前通行的《周易》包括《易》和《传》两个部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自此就基本确定了《周易》的作者问题。后世并没有新的发现来推翻司马迁的说法。那就是说《易》的部分是文王所作是学界所公认的。

而第二部分《易传》。一般认为是孔子所作。但是争议很大。至今尚无定论。但是不能因为孔子为《易》做“传”晚于老子。就因此认定《周易》晚于《道德经》。毕竟《周易》的核心在文王而非孔子。何况标题是《易经》而非《周易》?

因此。有必要理清《易》的起源和演变问题

《易》是华夏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并没确指某一个时期。某一位圣人。后世所指某人。也只是一个文化符号。一种象征意义。就像草药的发现者是谁?因为草药的历史太过悠久。远古时期。药与菜并没分的那么清楚。又没有文字记载。只能是传说。于是就指定为神农氏。《易》的来源类似于药的来源。但不管《易》的思想萌芽于何时。它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和纲领性文献。这个地位没有任何一部经典可以望其项背。后来的道家、儒家两大宗。也都将《易》视为该家的主要经典。

《易》虽然古朴。但却蕴涵着朴素而深刻的自然辩证原理。对于《易经》的起源。较为公认的说法是分为三个阶段。即“三古”、“三圣”。

“三古”。《易经》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并非一时一人所为。三古即上古、中古和近古三个历史时期。上古即新石器时期。也就是伏羲、女娲生活的时期。距今约5000——10000年之间;中古一般指夏商周三代。距今约4000年左右;近古是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也就是“三家分晋”以后的“百家争鸣”时期。这个时期。处士横议。诸子纷说。商鞅、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苏秦张仪粉墨登场。是中国思想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三圣。指的是在《易经》思想的整理、弘扬方面有伟大贡献的三位圣贤。即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夫子。

伏羲的的“天书”。传说。《易》是上古时期的圣人伏羲创造的“天书”。他观察自然天象。把自己对自然万物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观察思考成果融入八卦之中。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易》。这个易就是《易经》的雏形。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因伏羲号连山氏。故号之曰《连山易》。又以象征山的“艮”为首卦。正因为伏羲所画八卦。只是一种符号。蕴含极为丰富。给后世的先哲们概括和发展易的思想创造了无限可能。

姬昌父子的“人书”。文王与四子周公旦父子相继将伏羲氏的“天书”演绎成占卜之用的“人书”。司马迁说。文王被商纣王拘禁于羑里。悉心演绎上古八卦和《连山易》《归藏易》。最后将8卦演绎成64卦。并且对各卦象做了简单的文字说明即“卦辞”。文王死后。儿子周公旦又对每一个“爻”做了文字说明即爻辞。但是这种卦辞和爻辞也一言万端并没确指。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好在这个时期有文字。已经将天书变成了“人书”。给后人一个图文兼读、象意互证的依据。

孔子的升华。如果说孔子之前的《周易》还是一部预测学的话。那么。孔子之后。这不预测学就变成了伦理哲学和预测兼而有之的经典。孔子毕其一生都是克己复礼。对于文王之作当然视为至宝。只是不知何故。知道50岁才得以接触研究。所下功夫不可谓不深。研究之详备不可谓不精。所作注疏释义。给原本质朴的《周易》披上一层锦绣。并将几万言的解读心得分为十篇 。孔子弟子称之为十翼。即《易传》。

孔子作为一代宗师。以其对三代文物的深刻理解和超绝发挥。对《周易》思想挖掘、传承和升华方面。做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无来者的伟大贡献。其所作《易传》构成了《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在的《周易》。其本身就包含《易传》在内;而说到《易传》。自然就会联想到《周易》。

当然。《易传》为孔子所作的结论。只是一种推测。至今尚无确切证据。

综上。从《易经》的源流和主体来看。《易》的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第一缕文明之光。《道德经》是在这种文明之光的照耀下。借《易》之思想源流。发《道》之思想光辉。 成为《易》之辩证思想的集大成者。开古今道学之先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1:32

    周易,易经,孔子,道德经,伏羲,时期,思想,天书,易传,文王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1:32

    没想到大家都对《易经》与《道德经》哪个早?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1:32

    当然是《易经》在早了。《易经》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本书。因为任何书都以文字形式出现的。而《易经》却分三个阶段最终成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