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杜甫应该被称为中唐诗人,这是为什么?
原创

有人认为杜甫应该被称为中唐诗人,这是为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杜甫是处在唐早期末中期初的诗人。但从诗作上看。居中期者多。固而应为唐中期诗人。谢邀!

其他观点:

因为杜甫虽然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但他的诗歌实质上是“反盛唐”的。与盛唐各位的路数都不大一样。

自魏晋以来。至于盛唐。台面上的核心利益群体。都是那些积累丰厚的大家族。从竹林七贤到李白、王维。成为文化偶像的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他们的作品也大都反应一些特定的审美趣味。

其一。重视贵族趣味。

魏晋南北朝是存在着很多超级家族的。这些世家弟子不务生产。自诩清流。南朝大家族出身的公子哥儿依靠家庭就能在九品中正制度之下混一个二品。进入政坛就有一个类似著作郎、秘书郎这样非常清贵的“起家官”。自此飞黄腾达。实际做事的官位则被称为浊流、浊官。一般大家族是不愿意去从事的。

所以。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是力求一个“清”字的。不沾人间烟火气儿。能反映贵族的闲情哲思、雅致深情最为要紧。

到了盛唐。虽然已经有了科举制度。但影响实际上还非常有限。一年仅仅录取二十几个进士(相关研究表示。每年录取的中位数是23人)。阶级跃迁很难。社会上依旧存在对旧时代一些大家族的崇拜。五姓七望的说法十分流行。

王维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家族出身(五姓七望中太原王氏的旁支河东房)。从小学习音乐、诗歌、书法。造诣精深。甫一入长安。便得到玄宗弟弟岐王的追捧。岐王向玉真公主推荐了王维。玉真公主十分喜爱。向玄宗推荐了他。王维随即高中状元。前半生无比平顺。

所以我们看王维的诗。都是一种大家族公子哥的倦怠感。物质上的富足导致他审美阈值很高。写诗平淡无波。喜爱写山水。表现自己超凡脱俗的情操。比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俨然竹林七贤中人物。

最坑人的。则属下面这首: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整个古井无波。“倚仗柴门”好像生活状况并不太好。但实际上。“辋川闲居”是说自己在辋川有座山间别墅。“柴门”“渡头”啥的。都是家里的景儿。“狂歌五柳”和陶渊明套近乎。实际上也就是个POSE。人家富着呢。

这恰似我小时候看淝水之战的故事。听说谢安以前在东山隐居。也自动套入陶渊明的剧本。以为谢安过得很穷。后来发现人家也是在山间别墅度假而已。

其二。喜爱张扬的个人魅力。

这一点也是魏晋名士范儿的进一步发展。

伴随着魏篡汉稷。晋夺魏祚。西晋激烈的八王之乱。皇权扫地。士人的精神状态趋于消沉。浓重的死亡阴影覆盖着历史的天空。

以张扬的个人性格增加生命密度。以怪诞的行为进行政治对抗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刘伶说我什么时候醉死了挖个坑随便埋了就好。王戎为了保命故意失足掉进了厕所。王猛扪虱而谈统一北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具有浓烈的表演性质。

名士余风一直影响到唐代。比如很有趣的是。唐代诗人种很多人都嗑药(服五石散等)。白居易曾非常腹黑地在《思旧》种写道:“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 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 这就是典型的名士行为。

因为超强的个人魅力而得大名的。是诗人李白。大家可以回忆。无论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还是“贵妃研墨。力士脱靴”。都是典型的名士范儿。表演性质浓厚。

而杜甫。与这样的盛唐诗坛大异其趣。

首先。杜甫是有着显赫的家庭背景的。来一张我自己做的图。大家可以轻易看出。老杜有皇室血统。母亲一系是天下第一大家族清河崔氏。父亲也是京兆杜氏的成员。

但是。因为武则天对关陇军事贵族、山东士族乃至李唐皇室的打击。杜甫的家族是蒙难了的。在《进雕赋表》中。老杜不为遗憾地说:

臣之近代陵夷。公侯之贵磨灭。鼎铭之勋不复照耀于明时。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

结合上图来说。武后当政期间。纪王李慎、义阳王李琮流放。改姓虺氏;舒王李元名流放。可能改姓芳氏。所以“近代陵夷。公侯之贵磨灭”。

而杜甫的科举之路也异常不顺。这一点大家看到的应该比较多。不同于王维的高中状元。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杜甫困顿长安。谋求一官半职。却一直运气不好。

这样的生活对他而言。实际上是极大的打击。所谓“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看上去很惨。实际上已经是一般人一生难以达到的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换到现在(因为没皇帝了大概降个等)。就是说这小子经常出入于王思聪等人组织的文艺界Party。与周杰伦这样有名的演艺界著名艺术家往来。

但这种没落贵族的自我定位。导致他没有现实基础去写出很多王维、孟浩然款式的诗歌。而鲜明的名士范儿。老杜也是想有的。但是性格实在是敦厚儒者。故作张扬的结果往往不伦不类。《新唐书》留下一个“高而不切”的评价。看上去总是很尴尬的。

后期。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国破家亡的巨大打击。使得他看到了更宽阔的社会图景。在诗歌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家国情怀。浸润了最纯粹的儒家道德观念。

这一类诗歌。明显是属于中唐到宋之后的。

所以经常有文学史将杜甫归为中唐诗人。说得就是他时代上虽然属于盛唐。 但他的诗歌实际上开了宋诗的路。属于后一个时代。与之相应的是。杜甫的流行与封神。也是在宋而非在唐朝。

其他观点:

大家好。我是清唱书生。杜甫归为唐代哪个时段。是唐代文学分段和杜甫生卒年的问题。

一、唐代文学的分段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初唐(618-712)。约90多年。

盛唐(713-755)。约40多年。

中唐(766-859)。约90多年。

晚唐(860-907)。约40多年。

四个阶段可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又可分为初唐、盛唐。后期又可分为中唐、晚唐。前期是走向鼎盛的时期。后期虽有所衰落但还是保持着比较强的国力。

二、杜甫生卒年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玄宗先天元年。杜甫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祖籍湖北襄阳。这年李白十二岁。

杜甫卒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五十九岁。四月。避乱入衡州(今衡阳)。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欲往郴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杜甫而还。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

三、杜甫到底是盛唐诗人还是中唐诗人

在弄清楚了唐代的分期和杜甫的生卒年以后。杜甫到底是盛唐诗人还是中唐诗人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如果按照杜甫的生年分。盛唐始于713年。杜甫生于712年。所以杜甫是盛唐诗人。。但是有一种习惯。就是按诗人的卒年分。杜甫卒与770年。中唐始于766年。杜甫属于中唐诗人。

但是文学史上习惯还是把杜甫作为盛唐诗人。他的大半身是在盛唐生活。他的诗作和他的人际交往。也大多数在盛唐。

还有一种把杜甫归于中唐诗人的愿意。就是杜甫的诗歌风格。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启迪了中唐。对中晚唐诗人的影响比较大。

但是无论如何分期。都不会影响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4:13

    杜甫,盛唐,诗人,家族,都是,耒阳,唐诗,名士,诗歌,唐代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4:13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认为杜甫应该被称为中唐诗人,这是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4:13

    杜甫是处在唐早期末中期初的诗人。但从诗作上看。居中期者多。固而应为唐中期诗人。谢邀!其他观点:因为杜甫虽然是盛唐时期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