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的死刑犯在最后一天会有情绪波动吗,他们是怎么度过的?
原创

看守所的死刑犯在最后一天会有情绪波动吗,他们是怎么度过的?

好文

热门回答:

古往今来。死刑向来都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

说一个真实的死刑犯故事。我舅舅是一名警察。曾经在看守所工作过。死刑犯的一些细节他跟我讲过一次。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有些事情做了。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对死刑犯来说。自由和禁锢不仅仅是一墙之隔。更是对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抉择。

01

那年他21岁。意气风发的年纪。

两年前中专毕业。进入本地一家国营纺织厂。担任技术员。慢慢地成了厂里的骨干。成了领导眼里的红人。前途一片光明。

他有一个女友叫晓红。隔壁村的。两个人从小就认识。一起上学。一起爬树掏鸟窝。村子里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童年的痕迹。

到了结婚的年龄。男的一表人才。女的漂亮大方。在外人看来是郎才女貌。命运却总是跟他们开玩笑。

两家人见过面都很满意。商量着年底就操办婚礼。谁也没想到。一场意外。打乱了两家人的安排。

厂里有一笔货款出了些问题。安排他出差两个星期。登上火车的他。永远忘不了那个场景。自己的女人站在窗外。不停地挥手。让他早点回来。

事情办得很顺利。两周之后他从外地回来了。给女友买了一对很漂亮的耳环。到了车站。女友看起来有些憔悴。两人之间似乎少了一点什么。

自从那天之后。女友刻意躲着他。女友父母以为他俩吵架了。他出差之后。晓红就常躲在房间里。不爱说话了。父母让他服个软。好好劝劝她。

冥冥之中他总感觉发生了什么变故。问女友也不说。以为是不愿意和自己结婚。那段时间他的心情也很差。

02

在女友生日的那一天。他们喝了一些酒。女友终于说出了她不堪的遭遇。

这是他一生中最难以接受的命运:

在他出差后的第3天。晓红去参加了老同学聚会。大家在酒店都喝了酒。那天晚上有位一直暗恋她的男同学。以送她回家为由。在路上把她劫持并侮辱了。

之后的日子。她感到了绝望。想过报警。想过男友。想过自己的父母。最后自己却犹豫不决。

这是压在他头上的一根稻草。听到女友这样的遭遇之后。他手握拳头咬牙切齿。捧在手心的女人。竟然蒙受了这样的屈辱。内心的愤怒化成了仇恨。在抽了一支烟的功夫。他做了这一辈子最大的决定。

回家拿了一把打猎的枪。直奔那位男同学家而去。他的内心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让男同学付出同样的代价。

一路上。他脑海里浮现了很多个结局。唯独这样的结局他没想到。有些东西。我们自始至终无法准确掌控。

也许是命运弄人。男同学没有在家。家里只有他的父母。看到来势汹汹的一个人。手里端着一把枪。知道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大喊大叫报警。他没见过这样的场景。情急之下。端起了枪。两个老人就这样永远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在逃跑的过程中。遇到闻讯赶来的群众。开了三枪。头也不回地逃进了黑夜之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两天两夜之后。他被警察抓住了。

在自己被抓的那时起。他已经猜到自己的结局。法院不久就对他宣判了死刑。一年之后执行。具体时间没有跟他说。

在要被处决的前一天。看守所通知了他和他的家人。并给他安排了最好的伙食。中午一碗红烧肉。晚上一碗牛肉馅馄饨。吃完这一顿。他心里已经很明白了。即将和这个世界告别了。

03

那晚就是我舅舅当班。因为之前有过接触。两个人并不陌生。他问我舅舅要了两支烟。一个人在那边“啪嗒啪嗒”地抽起来。

舅舅问他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别憋着难受。说出来至少可以走的时候不留牵挂。

抽了半支烟之后。舅舅问。他答。随后就是他一个人的独白。

他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为了让哥俩读书。他们省吃俭用。

有一次他看到母亲因为胃痛难受。硬生生地不愿花钱去医院买药。

从小学开始。他成绩优异。上高中之前。他想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主动提出自己去上中专。可以早一些毕业。早一些赚钱。

毕业后。他进了本地最大的国营纺织企业。经过一年的沉淀。他头脑灵活。业务能力强。被提拔为厂里的技术员。

他和自己的女友小时候就认识了。本来年底结婚生子。幸福的日子向他们招手。却偏偏发生了这样事情。两个人的人生轨迹明明重合了。却要再次分开。

舅舅问他。后悔吗?他说。后悔也没有用了!如果现在给他一次机会。他想回去好好上班。老老实实做人。

对于生老病死。我们口头上都说不怕。但真正走到那一步。内心还是多少有些变化的。

说着说着。他沉默了一会儿。他问了那个人后来怎么样了。舅舅告诉他。被判了7年有期徒刑。

他听到这里。嘀咕了一声。太便宜他了。

之后便是长时间的沉默。舅舅看他不愿意说了。就把剩下的一包烟全部递给了他。

按舅舅的说法。那一夜他几乎没有睡觉。要么安静地躺一会。要么在辗转反侧。人之将死多半在回忆自己20多年来的点点滴滴。

04

天渐渐发白。他坐了起来。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的天空。似乎害怕黎明的到来。

狱警拿了一套新衣服让他换上。这是家属刚送来的。换了干净的衣服。他被带出了房间。在会客厅见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女友。

两位老人早已泪流满面。他什么也没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说自己不孝。又跟弟弟说。一定要照顾好父母。

最后。他来到女友面前。让她不要再挂念自己了。找个好人就嫁了吧。自己这样不值得挂念。是死有余辜。

后来。他在临刑前。还是放不下对女友的牵挂。大声喊了女友的名字。算是跟这个世界做了最后的告别。

写在最后

这个案子是小时候听舅舅讲的。当时并没有太多的触动。现在再回头想想。是个凄美的爱情。

死刑目前我们仍然在使用。用这样的极端方式去惩戒。对整个社会才能起到震慑警醒的作用。试想。他们哪一个不是十恶不赦的犯罪分子。有些人本就不该值得同情。

我们常说。宁愿轰轰烈烈地活着。也不愿平平淡淡过一生。但是对于死刑犯来说。平平淡淡过一生。或许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宣判结果出来后。无论如何已经无法逆转。犯下的罪要自己承担!临刑前的眷恋和忏悔。看了让人唏嘘。或者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领悟了生命的意义。

母亲那年送我上武汉大学。临别时跟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外面做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做犯法的事。

是啊。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活一百岁也只不过36500天。孝敬父母。疼爱妻儿。才是我们这一生真正要做的事。

人生本就短暂。做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不求锦衣玉食。只愿平平安安就好。

其他观点:

亲戚曾在看守所工作过。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犯人。当然死刑犯也不在少数。

可能和大家设想的不一样。绝大多数的死刑犯在前一夜。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波澜。

从宣判到执行。至少要经历好几个月。他们内心变化已经坐过“过山车”了。有高潮也有低谷。最终回归了平静。

很多死刑犯并非跟我们猜测的一样。在临刑前会被吓哭、吓尿。为什么呢?有下面三个原因:

1.能被判为死刑的。基本上都是犯了罪大恶极、不可饶恕的罪行。早在他们动手的时候。内心已经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准备。

2.从被抓到被执行。至少要1~2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最害怕的时候也只是在宣判死刑之时。之后还要经过初审二审。最后才是最高法裁决。

这期间至少好几个月的时间。内心早就不再起伏了。死刑反而是对他们来说。是另一种解脱。

3.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死刑犯。对这个结果难以接受。毕竟面对死亡这样的抉择。有些人承受不了这样的后果。

死刑犯被执行死刑。具体的时间安排。每个地方的政策不一样:

大多数会提前1~2天通知家属和犯人。让他们有所准备。犯人可以有心理上的缓冲。避免过激的反应。还要准备遗言或未实现的愿望。

也有些地方在执行前才告诉犯人。其实很多时候会通过突然改善伙食、递烟等暗示的行为。来预知自己的期限将近了。

看守所的死刑犯。知道自己第2天会被处决。大都会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表现。

1.坦然接受

这类犯人通常会表现得比较冷静。能和狱警说几句知心话。该吃吃该喝喝。顺便留下一些只言片语及未完成的意愿。有的还会跟自己关系好的人道别。把自己吃的零食留给关系好的人。

他们也乐于接受记者的采访。说一说自己内心的遗憾。犯罪后的心理历程。以及一些后悔的事情。

2.不敢面对

这类犯人通常在自己作案之前。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犯案后一直抱有侥幸的心理。当自己知道宣判结果时。还抱有期望。期待能够二审终审能够减刑。

等到了要被执行的时候。内心更加地崩溃。时而清醒。时而胡言乱语。在被带上刑场时。双腿发软。甚至哀求执法的人员放自己一马。

3.一心赴死

这类的犯人本身对“活着”没有太多的期待。杀人偿命。早就有自我意识。知道犯下的错误是不可原谅。为了“求心安”。情愿早一些结束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犯人在行刑前。会和要好的朋友一一告别。有说有笑。神情自若。甚至还会让熟悉的人给自己唱歌。算是送自己最后一程。

大多数的死刑犯会在宣判的时候情绪失控。在被执行前反而麻木了。

因为宣判到执行至少有好几个月的时间调整。这段时间犯人的恐惧心理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麻木或淡定。

安排和亲人最后一面时。大部分人会哭。会忏悔;执行死刑时要么冷静。要么麻木。极少会崩溃的。

现在大都是注射执行。会慢慢地进入昏迷状态。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比子弹要小很多。

结语

多数的死刑犯对待死亡。明白只是时间问题。前一夜大多数不会哭。失眠是肯定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会说一些劝人向好的话。会与照顾过自己的人道别。见到双亲会激动下跪。

所以说。做任何事切勿冲动。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生命只有一次。大家都要好好活着。且行且珍惜。

其他观点:

看守所的死刑犯在最后一天会有情绪波动吗。他们是怎么度过的?

说这个话题总有一种粘滞感。点到为止。不做具体的细节和感情描写。

死刑犯临刑前的最后一夜怎么度过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说。

一个是看守所如何安排临刑的罪犯。有什么样的流程。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一个是临刑罪犯本人如何会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确实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包括曾经的我自己。因为死刑犯是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而眼睁睁的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一秒一秒的走向死亡。我们对这种同类在极端情境下表现的关注。也带有一种对自己生活边界的探索感、和猎奇心理。在过去公开执行死刑时。现场总是人山人海的。

写到这里呢。想了想觉得还是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心态来继续吧。阳光和阴影是并存的。悲剧和喜剧也是相邻的。我还是愿意从即使是悲剧的故事里边找出点喜剧色彩的。就像去小饭馆里叫了个宫保鸡丁。要是觉得鸡丁少。那肯定花生多呀。

这个问题的成立要基于以下一个基础。就是临行的人知道不知道自己第二天要上路。中国就是大。所以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不同的。

就讲北京的故事吧。

北京现在所有临刑行的罪犯全都关押在市一看。就在东五环边上豆各庄那一堆儿。

对罪犯执行死刑的具体日期是保密的。其实看守所里对于关乎罪犯看押的很多问题都是有保密规定的。监管安全大于一切。但是规定是人来执行的。特别是执行死刑这种是由几个部门联合行动的。于是在一段时期内。大家就会摸索出一套适于大家联合工作的实际工作流程。于是同样一个任务。在不同情况下就有了不同的结果。什么东西走深了都会遇到概率跟那儿挡在前进的去路上叉着腰肌冲你乐。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俩货。把不少以理性为信仰的科学家给引到了哲学或者玄学的道上去了。

回到执行前被执行人是不是知道自己上路的日子。答案是:他们大部分是大概知道的。少部分是确切知道的。还有一少部分是一点都不知道的。这就是在说人话。因为说的是人办的事儿。

自然科学让你能确切知道10年以后什么时候发生月食。在人的行为领域。有多少能人能确切地知道自己将在下一秒钟后接到什么电话。获得什么消息?执行刑这事儿就跟公司里要裁员一样。有人早早就知道了。有人领导叫去说了5分钟了。还不知道说什么呢。

人类迷惑行为大赏。说到这儿。我跑个题给上个小花絮:见过这边一边审案。书记员一边洗头的吗?还是长发妹。估计大多数瓜友都想象不出来这个画面。那个法庭的结构就跟一个普通的处室办公间一样。参加庭审的所有人找个地儿自己坐下就行了。还是冬天。屋里热气腾腾的。炉子上还烤着馒头片。

所以说叫活久见。好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无知也是一种幸福。但还是希望有朋友看完这一篇文字之后。能够意识到平安无事。

甚至日子很无聊的现在的你。就是真正的幸福状态。只要人还能平安的看到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那就没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困难。

刚才说的就是绝大部分临行人员的真实心态。求生是人的本能。特别是将死之人。你别看那背着人命的、平常硬到横到不行的人。当他面对自己的生命真的进入倒计时的时候。那种求生欲是特别特别的。强烈。有背着5条人命。已经拿到判决等着高院核准的。那还跟难友真心商量呢:你说我缓得下来吗?难友也是大神:缓得下来。必须缓得下来。今年高法死刑的指标已经满了。你这案子点儿正。今年肯定合不下来。你就等着拿缓儿吧。以后好好改造。别那么冲动了。您拿这事儿当笑话看。可当事人是真心相信。人啊。总会去主动选择相信他想要的。

一个罪犯从被逮捕到最终执行死刑。要经过逮捕、起诉、中院判决、高院复核四大程序。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所有的死刑案件。不管当事人是否上诉。按程序是必须报最高法进行复核的。经最高法核准下达通知后会在7天内执行。

其实根据案情。不论是看守所的警察。还是号里边的资深难友。包括当事人自己。都会对结果有个大概准确的判断。但是对于高院什么时候复核回来的具体时间。看守所上上下下都是不知道的。

等执行通知下达的时候。也就几天的时间了。为了监管安全。这个具体执行的日子是不会让被执行人知道的。但是呢。会有一些必要做的前置动作。比如说一般情况下会安排一次家属和被执行人的最后会见。脑子正常。且不自己骗自己的。见了家属。基本上知道就这两天了。可也有是在执行当天才见到的家属。这个就不具备有参考价值了。

过去文学作品中有给死刑犯吃断头饭、喝断头酒的传统。比如说武松被发配到地儿后。白天闹了事儿。晚上一看有酒有肉。觉得这就是断头发饭了。

现在是没有这个规矩的。所有人不管是不是第2天临刑的都是统一伙食。

每一个死刑犯都有他的包夹人员。有的管教会悄悄的嘱咐包夹人最近留神着点儿。那这个消息就有可能被传到了将被执行人的耳朵里。还有的管教和当事人的关系处得不错。这种现象的出现很正常。因为看守所对这一类可能会被执行死刑的罪犯最大的监管目标就是追求稳定。所以管教平常对这些人也会待遇好一点。态度好一点。烟勤一点儿。还经常聊聊天。做做思想工作。时间长了都是人心。当管教觉得这个被执行人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的时候。可能就会提前给他透个气。或者给他拿点好吃的。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不管犯罪人做过什么恶。这一死也就算是个交代。中国文化讲死者为大。面对这马上就要死定了的人。这时候彼此当中人性的善良面也比较容易表现出来。再有不少人在这种身不由己的环境当中。都很更容易相信超自然的力量。什么鬼啊魂啊什么的。所以碰见即将做鬼的人。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汤姆汉克斯演了一部电影叫绿里奇迹。那里边描写了死囚监狱警的心态。人性是通的。

其实说到这里。具体说每一个死刑犯最后一夜怎么过的已经不是重点了。

那些已经知道了第2天自己要上路的人。最常见的就是彻夜不眠。有的是默默无语。有的就絮絮叨叨的。说什么的都有。哭的有。但总体不多。哭一会儿的有。哭半天的也有。还有不停写东西的。前提是管教要给他笔和纸。还有长时间洗澡的。也有一晚上没完没了跑厕所的。还有干脆就在厕所里边蹲着不出来的。这倒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肠道是第二大脑。受情绪的影响很大。

早晨时。大部分人还是能够做到生活自理的。也有彻底软了的。听说也有唱着歌出去的。

每个人更多的表现。其实就是他内心的映射。从每个人自身出发就可以有触类旁通的感受。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经碰到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时的那个夜晚。特别是那种让人感到绝望的问题。当你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绪和状态?想办法解决问题不算啊。因为临刑死刑犯面临的是个无解的问题。所以他们不会去想解决办法了。是一种真正的绝望。其实所有情绪当中。没有希望是最黑暗的。

那个时候秒针不代表时间。代表的是生命。正在流失的生命。

死刑对人对罪犯本人感受而言。最大的惩罚不在于剥夺生命。最强烈的恐惧就在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走向终点。而没有任何办法。以及在这一过程当中所体验到的深刻的无助。

到这个时候绝大部分都会后悔。唉。其实现在想想当时真不至于的。

对。说好了别说的那么沉重的。讲点奇葩的。这林子大了。真是什么鸟都有。有过死刑犯成功给自己续命好几年的。那小子好好研究了司法体系操作规则。死刑判决下来。他就掐着日子算什么时候高院能复核下来。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就拍板儿。就是在看守所里找警察。然后就撂案子。说自己犯过的另一桩杀人罪。然后侦查起诉审判一个流程走下来。又两年。他掐着时间又撂……。

那些被执行了的。算是画上了句号。也有少数走完了整个流程。最后又因为某种原因把命保下来的。说起来能保住命总是件好事儿。但是这过程当中强大的压力。也真的把一些活下来的人压崩了。有直接就精神病了。有年纪轻轻的。整天就跟没了魂儿似的。人是空的。

当您坐在电脑前看文字的时候。就有一些人正在真实的经历着刚才我说的这些;您可能没注意到今天的落日有什么不同。但肯定的。一定有人注意到了。因为那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日落。

安步当车。无罪为贵。平凡的生活就是真实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意中人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0:58

    死刑犯,自己的,的人,看守所,时间,女友,舅舅,都是,死刑,犯人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0:58

    没想到大家都对看守所的死刑犯在最后一天会有情绪波动吗,他们是怎么度过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0:58

    古往今来。死刑向来都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说一个真实的死刑犯故事。我舅舅是一名警察。曾经在看守所工作过。死刑犯的一些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