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说“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原创

李白为什么说“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答:李白为什么说“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原因就是史上王逸少。即王羲之。张伯英即张芝。两人一个书圣。一个草圣。名气如雷贯耳。但在李白时期他们的传世作品很少有。难得一见。连诗仙李白也无缘鉴赏其真迹。“古来几许浪得名”。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我们现代语法解释为“浪得虚名”之意。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是李白《草书歌行》的诗句。全诗如下:

《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

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

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

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

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

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

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

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

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

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

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此诗以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形式写成。全诗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浓厚的民歌气息。诗人高度评价了好友怀素的书法成就。“草书天下称独步”。

注释。少年。古代指青年。

今译:

青年僧人名号怀素。

草书堪称独步天下。

墨池用掉的墨水似北冰洋之多。仿佛看见池中飞出一条鲸鱼来。

兔毫笔所用兔毫把中山的兔子都杀光了。

八九月份天气凉爽。

酒朋诗友高堂满坐。

地上一箱箱麻纸素绢都是请你书写的。

桌案上的宣州石砚放射着墨光。

我师傅喝醉后在绳床上小眯一会。

忽然起身须臾之间就写完了几千张字。

如同疾风骤雨。

又似花飞雪飘。

对壁写起来就不停笔。

一行草书字大如斗。

字字妙笔惊鬼神。

满眼只见龙飞蛇游。

笔势左盘右收如惊人的闪电。

形状同汉楚之间的战争来回拉锯。

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

家家屏风壁障都是你写的书法。

书圣王逸少。草圣张伯英。

古来名声远扬书法作品有几张传世?

张旭也已老去不能再挥笔颠草了。

我师傳的笔法不拘于古人的规矩。

古往今来。万事到了极至的水平都要靠天生的才能。

何须要观看公孙大娘浑脱剑舞才有所启发呢?

谢邀

其他观点:

回答问题前先搞清此诗中几个人物关系

1.怀素。唐书法家。出家为僧。善狂草。

2.王逸少即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3.张伯英即张芝。东汉书法家。有草圣之称。

4.公孙大娘。唐舞人。善舞剑。

5张颠。唐书法家。擅长草书。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是出自所谓李白的《草书歌行》

中的两句。《草书歌行》一诗是否真为李白所写。史上争议不断。认同是李白写的和不认同是李白所写的都大有人在。本人反复读此诗。析此诗。认为此诗决非李白所写。理由如下:

1.大学士苏东坡以诗中“笺麻素绢排数箱”之句。认定此诗非李白所写。与东坡同时代书法家朱长文认为此诗为怀素自写。驾名李白。清

王琦认为“以一少年上人而故贬王逸少、张伯英以推奖之……太白决不没分别至此”故断为伪作。

2.此诗中有“须臾扫尽数千张”“一行数字大如斗”两句。似乎在抄袭自己其它作品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这两句。李白是何等的才气。什么时候会借(抄)旧诗唱新曲?

3.李白的诗恢宏大气。行云流水。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在《将进酒》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让人过久不忘。但《草书歌行》我也读了N遍。读时感生涩不畅。读后没什么印象。

综上三点。本人认为《草书歌行》决非李白所写。可能是怀素本人。也可能是那个年代的粉丝所写。下面转抄此诗全文。友友们共析之。

草书歌行

唐代:**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其他观点:

平心而论。李白评价王羲之和张芝两人浪得虚名是有失偏颇的。王、张二人的书法成就是经得起历史考验。在唐初时期由于当时的书法审美观问题以及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所以在当时人们是很欣赏王羲之等人的书法。到了李白生活的中唐时期。由于人们的观念较之前有所不同。对书法的审美观也不同往日。当时的人评价王羲之、张芝的书法俗媚、缺乏雄壮之气。也正是在这种书法审美观转变的历史情境下。李白写下了那句“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事实上当时贬低王羲之书法的还有韩愈等文坛名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3:27

    李白,草书,王羲之,歌行,书法,公孙,此诗,所写,千张,草圣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3:27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白为什么说“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3:27

    答:李白为什么说“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原因就是史上王逸少。即王羲之。张伯英即张芝。两人一个书圣。一个草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