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如此发达,又大量制造机器人,是加速灭亡世界的节奏?
原创

世界经济如此发达,又大量制造机器人,是加速灭亡世界的节奏?

好文

热门回答:

首先感谢邀请!

人类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追求更高效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使用机器替代人力劳动。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所以智能化的趋势任何人不可阻挡。

至于会不会自取灭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绝对的:人不会被尿憋死。

《未来简史》推导出的结果是99%的人会成为无用阶层。这个论点从资本主义角度出发。似乎无可避免。但是如果在社会主义国家呢?是否会产生一种全新的制度来适应智能化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关系。国防大学教授乔良将军的《帝国之弧》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的《美帝国的崩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却同样在预言着社会结构或将重组。

至于智能化后的社会结构如何。建议看下这本《智能社会》。或许你会有一个全新的答案!




其他观点:

智能机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随着科技进步。重复性工作交给机器人。人类更多创造性思维

机器代替人类还很远。人类的脑开发还不到10%。基因谱还有很漫长的探索。机器人进步的速度不会大于人自我开发的速度

其他观点: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来临。人工智能逐渐从科幻走入现实。随着计算机科技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动驾驶、无人机、虚拟现实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无一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也融入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为全球第二。北京是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集中的城市。在智能设备、人才投入。研发生产方面都给于了极大的支持。全自动生产线、智能快递分装、机器人写作、脸部识别安检、无人机喷洒农药及虚拟体验博物馆等。都是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根据IDC数据显示。在未来5年内。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多个行业。将极大提高这些行业的运转效率。具体提升的效率为教育行业82%、零售业71%、制造业64%、金融业58%。在我国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里。特别提到2030年我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要超过一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十万亿元。

人工智能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手机作为最常见的智能产品。与我们“形影不离”。甚至达到了“人机合一”的状态。就医时使用的AI诊疗技术。为我们的现代医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多维电影画面、浸入式的博物馆体验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我们身边一切可见的事物。大到国家战略。小到社区便利服务。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高效率工作方式。

然而。人工智能的一切进展在反映科技事业的长足进步的同时。也让人类智慧的优越性受到挑战。“阿尔法狗”在人类引以为傲的围棋领域中让人间棋圣尽尝败果。“微软小冰”以诗人的身份混迹文学圈乃至出版诗集却一直未被人发现。人工智能谱曲、播报新闻屡见不鲜。分拣快递、垃圾清理等简单重复性的工作逐渐被机器人取代。由此关于“人类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恐慌也在社会上流行。人们会担心: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在人工智能发展到极致的时候。会不会取代人类智慧。甚至像《黑客帝国》里一样统治人类呢?

基于人工智能目前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其发展趋势。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类。如互联网行业先驱李开复曾预测“未来10年估计有50%的人类工作将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预计将有90%的人被人工智能取代”。基于人类思维或情感的特殊性。有人认为人类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现有的人工智能并不具备灵活运用各个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判断的能力。而几乎我们能够想到的大多数人类所执行的工作任务。都需要执行者以相对灵活的方式来调配各个领域内的知识。海量、精确的运算能力是人工智能的优势。但突发奇想、脑洞大开的创造性思维却是人类的专利。

虽然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任何行业都会将人工智能作为发展的最高策略和最优策略。但是就可预见未来的形势来讲。人工智能是不会超过或者脱离人类智能的。把人工智能按照它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知智能。以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为代表。主要表现为能听、会说、能看、会认。在限定场景下。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接近甚至超越人类的水平。第二个层次叫认知智能。主要以推理、决策、学习等为主要任务。主要表现为能理解、会思考、有认知。现有的认知智能研究刚刚起步。还远远没有达到人类的水平。想要完全取代人类工作也是不太可能的。

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会取代一部分工作。产生一定的“失业率”。根据白宫的统计报告。未来20年里。有47%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麦肯锡的数字差不多。是49%。而Siri的创始人之一诺曼·温那斯基的预估数字则高达70%。和人类相比。人工智能在自动化作业、合成智能、执行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拥有巨大的优势。所以。首当其冲的是那些重复性高而又简单的蓝领工作。如司机、快递分拣员、外卖配送员、合同审阅、金融核对、简短消息发布等。人工智能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降低差错率。这导致了这些行业的人力需求大大缩减。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1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7%;同期中国的人工智能年复合增长率会超过50%。

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来良性的产业升级。为人们的工作提供保障、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那些需要创造力、应变力和全局观的工作。人工智能还无法胜任。工人可以通过机器更轻松高效的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医生可以通过使用AI医疗器械的诊断。更快的判断病情;工程师可以同时了解数千个工程的情况和进展。积累经验;律师可以迅速了解到上百件案件的审理情况。以及相关判例;通过人工智能对贫困数据进行分析来提供实时资源分配;使用自动无人机和卫星成像进行预测分析。提高农业生产力等等。人工智能让人得以从繁琐的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将精力投入到更具价值的项目上去。发展人工智能的目标不是替代人类智能。而是通过人工智能来改善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在国家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里。特别提到2030年我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要超过一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十万亿元。

互联网取代了电视。电视取代了广播。广播取代了报纸。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任何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我们的国计民生带来了跳跃式的发展和变化。促进了产业升级。解决了很多麻烦的社会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失业的困扰、隐私的侵犯、社会的安全等问题。技术是中性的。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工具。可以带来很多益处。但是不加以有效规范和利用。就会出现有悖人类发展方向的情况。

随着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加紧实施。建立起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健康高地。是我们当前人工智能的主要任务。我们应更深入且客观的了解这一技术。力所能及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技术本身、社会发展、道德伦理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对其适当地加强监管。调整现有的规范。将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人类未来发展社会。促进人与人工智能的和谐发展。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笑红眼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5:10

    人工智能,人类,智能,工作,亿元,无人机,社会,行业,被人,机器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5:10

    没想到大家都对世界经济如此发达,又大量制造机器人,是加速灭亡世界的节奏?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5:10

    首先感谢邀请!人类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追求更高效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使用机器替代人力劳动。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