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王安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原创

梅花王安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题主好。我是“封尘记”。我来回答这个关于诗词的问题。

王安石的《梅花》。实际上用“梅花”代指诗人自己。表达了王安石虽然处于艰难环境中。但依然坚持操守、主张正义。追求清廉高洁、刚正不阿的志向。

下面。我结合《梅花》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诗的第一句。“墙角数枝梅”。就很令人细究。

梅花历来以色秀味香著称。多被人们置于庭院楼阁之中。种植于厅堂、门口等人们容易观赏的地方。

但是。诗中的梅花却一反常态。它所生存的环境。竟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墙角”。

“墙角”是较为偏僻、窄小和阴暗的地方。实际上是很不适宜植物的生长。更何况是梅花?

“数枝”二字。更加形象地道出了梅花那种因受压而不能舒展。所呈现出来的稀疏清瘦的情况。

这里。还需要看到王安石作此诗的背景。

王安石推行新法。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但是。反对者谤议不断。王安石屡屡碰壁。

从上述的词语中不难看出。王安石如此写来。其用意是以梅花的处境自比。暗示自己推行新法而招致的极端困难的境地。

同时。首句也为第二句的情意抒发做好了铺垫。

诗的第二句。“凌寒独自开”。很好承接上一句烘托的氛围。

尽管环境是如此艰难。但梅花并不甘心这一命运的支配。选择“凌寒独自开”。

“凌寒”即冒着寒冷的意思。

我很喜欢诗人用的“凌”字。非常有气势。形象地反映出梅花不畏风雪严寒的高尚品质。

“独自开”与首句“数枝”相应。可以看出。梅花不顾环境恶劣。不怕风雪的摧残。仍然能够坚强地抗严寒、斗霜雪之中。傲然地开放于人间。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多么令人钦敬!

实际上。这也正是王安石内心的写照。把自己与旧势力作斗争的精神。通过梅花不畏强暴的品格和挺秀劲拔的雄姿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诗的最后两句。需要连接起来看。

实际上。诗的最后两句承接第二句“开”而来。

因为花“开”。才有“雪”色。因为花“开”。才有“暗香”。

“遥知”与“为有”两句。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

“遥知”。点明了诗人赏梅的立足点是在远地。也正因为是眺望。才有可能把梅花误认为“雪”。

这样的结尾不仅做到前呼后应。而且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去进一步领会诗中梅花的形象所表现的深刻主题。更加领悟到诗人借梅寄意的良苦用心。

所以。综合上面对《梅花》诗句的解析。我认为。诗人王安石之所以如此热情地赞美梅花。正因为他找到了寄托自己情志和品格的理想物。

其他观点: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賞析: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墻角數枝梅”。“墻角”不引人註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墻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淩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淩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氣譙溢。

  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墻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熙寧七年(1074)春。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鐘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淩霜的梅花有著共通之處。遂寫下此詩。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壹。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其他观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梅花”诗。通过赞美梅花的品格和精神。来抒发诗人的气质和志向。梅花凌雪傲霜的精神。是多少文人墨客的向往。身处逆境仍然坚守。主张正义。最终自有“暗香”·“冷香”来。

其实赞美梅花最多的是陆游。他的后半生与梅花为伴。咏梅无数。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有。读陆游咏梅词一首:“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纵观所有赞美梅花的诗。都是抒发作者的情感·品格和精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02:38

    梅花,王安石,暗香,墙角,品格,诗人,严寒,被人,形象,精神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02:38

    没想到大家都对梅花王安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02:38

    题主好。我是“封尘记”。我来回答这个关于诗词的问题。王安石的《梅花》。实际上用“梅花”代指诗人自己。表达了王安石虽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