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在哪个朝代开始被赋予“高洁”品质的?
原创

“梅花”在哪个朝代开始被赋予“高洁”品质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邀。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梅花象征着高洁、傲骨之风。具有坚贞不渝、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历代咏梅诗作不胜枚举。最早写梅的诗出自:《诗经·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宋代以前的咏梅诗多限于赞美梅花本身。并未将梅花提升到高洁品质。既使如大唐诗歌之鼎盛。也未见有咏梅名篇流传。

应该说赋予梅花高洁品质是从宋朝开始逐渐形成的。北宋诗人王安石咏梅诗独具盛名:“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写得最美又有神韵的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把梅花的风姿神韵写到了极致。随着诗词盛赞梅花。在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对梅花也广泛吟诵、描绘。对梅花精神赋予新的内容。

而赋予梅花高洁品质深刻内涵的应属于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陆游。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共写下160首咏梅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称颂梅花高标清韵。品质高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的题目是《卜算子·咏梅》。陆游以梅花自喻。写尽高洁之志的代表性诗篇。出于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热切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

词的一开篇。就是一幅悲凉的画卷。在“驿外断桥边”。这一朵孤独的梅花“寂寞开无主”。没有人欣赏。也没有人过问。受尽凄凉。受尽冷落。而且还是在偏僻的“驿外断桥边”。几个字就勾勒出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它“寂寞开无主”。它“无意苦争春”。它“只有香如故”。显示的就是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陆游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达了梅花虽遭摧残。却仍保持高洁。坚贞品格的赞颂。赋予梅花高洁的品质内涵。也使诗人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代伟人毛泽东也非常喜欢陆游这首咏梅词。并和了一首非常著名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把梅花品格提升到了革命者高洁、可贵的新高度。


其他观点:

公元前90年。

追溯是西周。

成形是西汉!

精准地说至少是在公元前90年。梅花与高洁开在一处。

《诗经•鸤鸠》有一句“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子指的是布谷鸟。喂食始终如一。借以形容心地善良公平的好人和君子。

《诗经•终南》有一句“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终南山为隐居之所。传姜尚在此隐居。后有尹喜。而诗中的锦衣之类。是礼服之意。

在这两首诗里。梅都和君子有关。

陶渊明在诗中是写到梅花的。比如《腊日》“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虽然只此一首。但在这首诗里却有“赏梅”含义。凭心而论。这种赏未必与品德有关。只是欣赏花的美好。

铁证如山的便是南北朝大诗人鲍照。他写了一首关于梅花的名篇《梅花落》。全诗如下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显然。在这首诗里。梅花的霜、露。零落。霜华都引发了作者的共鸣。鉴于鲍照在诗人中的地位。梅花与高洁在此处合二为一。

而“梅花落”起初并不是诗的标题。而是乐府横吹曲调。乐府本身就是诗配乐。或者是为辞谱曲。并且更重要的是。乐府曲调与宋词的词牌并不不同。诗和音乐不可分割。也就是说。这个“梅花落”做为乐府诗名。诗的内容必须是咏叹梅花。

“梅花落”的作者是李延年。李延年的生卒年是未知到公元前90年。

梅花落做为诗题。南北朝就已经兴起了。除了大诗人鲍照以外。徐陵也写过梅花落“”。而因为梅花落而引起的其它梅花诗也开始兴盛起来。比如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谢燮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阴铿

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庾信

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谢朓

我们现在读书以唐朝诗人为偶像。实际在唐朝诗人眼里。魏晋名士诸如鲍谢才是偶像。鉴于鲍照。谢朓。庾信这些达人的作品。所以梅花越来越受文人的喜欢。

其他观点:

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以耐寒特性为冬季花的代表。从梅花自身不畏严寒。凌寒独自开的品格。逐渐被吟咏。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激发勉励人们不畏艰难困苦。奋勇作为。

《诗经》中最早提到梅。更重梅子。但只是起兴。没有作为吟咏主体。《诗经·召南·標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汉初。观赏梅花兴起。到南北朝以花闻天下。南北朝陆凯《赠范晔诗》中提到的梅花只是表达友情。“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一枝春。指梅花。

唐朝孟浩然邀请王维。先赋诗以为佳句。“千瓣梅花傲霜雪。春笋遇雨日三尺”。王维和之。孟浩然自愧不如。数年刻苦。终有优秀田园诗问事。孟浩然踏雪寻梅。也成高士雅趣代名词。

北宋林逋终身不娶不仕。栽梅养鹤。被称“梅妻鹤子”。曾咏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名句。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出。梅花高洁之品格便确定。以后多以梅为咏句示以志向高远。品格高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02:44

    梅花,品格,诗人,诗经,咏梅,南北朝,品质,君子,暗香,陆游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02:44

    没想到大家都对“梅花”在哪个朝代开始被赋予“高洁”品质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02:44

    谢邀。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梅花象征着高洁、傲骨之风。具有坚贞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