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七步诗》不是曹植之作?为什么说是罗贯中伪作?
原创

为什么有人说《七步诗》不是曹植之作?为什么说是罗贯中伪作?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曹植很有才华。很多史料有记载。但独没提到他的七步之才。二十五史里记载。只有北朝的魏收是七步之才。皇帝说他:“虽有七步之才。无以过此”。

最早关于七步诗记载的是《世说新语-文学第四》:“文帝令东阿王七步中做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酒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

而《太平广记》里说是。曹丕与曹植出游。见两牛打架。一头坠井而亡。曹丕下令曹植作诗。不许有“牛”和“井”出现。也不能说死。百步四十言。未成处以斩刑。

曹植挥笔即赋:“两肉齐道行。头上带横骨。行致凼土头。峰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曹植行不到百步。又自做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引用的是《太平广记》里的故事。情景也不一样。曹植却是限七步做诗。可以证明的是。七步诗绝不是罗贯中的伪作。在它早多年就有了记载了。《三国演义》里的七步诗。可能是他自己改的吧。

至于七步诗是不是曹植所做。那就不得而知了。但真正七步诗不是后面四句那首。而是前边那首两牛相斗的诗。

其他观点: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下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版本较另一个通俗的版本有点拗口。不太好背。应该是后来有人把前三句给总结归纳了一下。变成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变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不知是不是曹植自己改的。我感觉不像。因为与曹植风格略有出入。但不出曹植原诗之意。所以还是应该认定是曹植原创!谢谢邀请!

其他观点:

文学作品。不宜太纠结。欣赏更重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02:47

      曹植,七步,的是,太平广记,太急,根生,之才,东阿,本是,做诗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02:47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有人说《七步诗》不是曹植之作?为什么说是罗贯中伪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02:47

      谢谢邀请。曹植很有才华。很多史料有记载。但独没提到他的七步之才。二十五史里记载。只有北朝的魏收是七步之才。皇帝说他:“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