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若说白手起家的历史人物。范蠡绝对可以名列前茅。
范蠡。字少伯。又名陶朱公、鸱夷子皮。楚国人。生于公元前536年。卒于公元前448年。享年88岁。
他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后世尊他为“商圣”、“文财神”。
他出身贫寒。却能辅佐越王勾践。消灭吴国。建立霸业。功成身退后。十九年间。三次散尽家财。却又三次白手起家。以致巨富。
下面从各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位牛人:
一、政治方面。三劝勾践
第一次。劝他不可轻易用兵。勾践不听。大败;
第二次。劝他忍辱负重。勾践听了。得以保全性命;
第三次。劝他兴兵伐吴。勾践又听了。吴国覆灭。夫差自杀。
二、军事方面。奇计百出
1、范蠡提出“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就是说战争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知道取舍的客观规律。才能取得胜利。
2、范蠡说:“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意思就是用兵之道。要如同天道的运行。被动防守时用阴谋。主动进攻时用阳谋。敌人逼近时用柔。敌人远离时用刚。
3、范蠡又告诫勾践。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积累足够的战备物资。而战备的累积就必须发展生产。增加人口。使百姓安居乐业。
4、在奋发图强之时。不断地麻痹敌人。不断示弱。并大量进献珍宝、美女。以示忠诚。使敌人轻视自己。不做过多的防备。
5、训练士兵。增强战斗能力。鼓舞士气。用高额的奖赏组织敢死队。关键时刻可以用来恐吓敌人。打击他们的士气。
三、经济方面。计然之术
范蠡之所以被称为“商圣”。就是他的商业头脑。远远地超越了那个时代。他的商业理念。至今对商业活动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他主张。经商要有远见。看清市场规律。厚积薄发。抢占先机。贱买贵卖。及时出手。薄利多销。农商双赢。
在这种经商的理念下。辅佐勾践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获取巨大的财富。
第一次。吴国灭亡后。范蠡看出勾践是一个不可同富贵的人。就散尽家财。离开了越国。
第二次。范蠡先是来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带着家人开荒种田。引海水煮盐。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积累了数十万财富。齐王听说出了这么一个能人。就把他封为宰相。请他治理国家。深谙帝王之术的范蠡。知道伴君如伴虎。仅过了三年。就辞去官职。就把家产分送亲友。悄悄地离开了。
第三次。范蠡离开齐国。到了宋国。改名为陶朱公。这次他主要从事贸易。在天才的商业头脑支持下。他又一次创造出了奇迹。短短几年。积累的财富。数以亿计。做到了真正的富可敌国。后来有一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范蠡就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拿出来。布施给穷人。亿万家产。一日散尽。可是不过数年。他竟又赚取了巨额财富。
后世对范蠡的评价非常之高
司马迁说他:
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名垂后世。臣主若此。 欲毋显得乎 ?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苏轼说他:
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
南宋史学家黄震说他:
春秋战国近五百年。 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
至于他拐走西施。泛舟于江湖。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了。
回答完毕。
其他观点:
历史上白手起家的一代比比皆是。此起彼伏。不然现在就是世家林立了。假如说白手起家成帝王的。除去一些失败的农民起义领袖。那还真不多
第一个。大秦乡长刘邦。斩白蛇起义。成就汉高祖
第二个。大汉草席匠刘备。桃园三结义。成为蜀汉昭烈帝
第三个。西晋种田奴石勒。聚众十八罗汉。庙号赵高祖
第四个。东晋乡舍赌徒刘裕。北府军喽啰。史称南朝第一帝
第五个。大元百纳僧朱八八。红巾军小卒。开创大明王朝
这五个。都算白手起家
其他观点: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149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勾践,范蠡,吴国,敌人,时用,家财,说他,则用,散尽,财富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白手起家的人物有哪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若说白手起家的历史人物。范蠡绝对可以名列前茅。范蠡。字少伯。又名陶朱公、鸱夷子皮。楚国人。生于公元前536年。卒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