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挺有意思的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对精神科药物的共性看法。吃药会上瘾。不吃就不行。就会犯病。真的是这样吗?在医生看来一定不是这样的。
说到药物依赖性。也就是导致你说的成瘾性的主要原因。而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有依赖性。也并不是出现药物依赖性之后没有办法可以改善药物的依赖性。
比如目前全世界治疗抑郁症药物处方量第一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公认的几种主要的SSRI药物都会可能有一些程度不一的药物依赖性。比如我们熟悉的乐友——盐酸帕罗西汀片。对于抑郁。焦虑。强迫。都有不错的疗效。但帕罗西汀往往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药物依赖性。吃帕罗西汀的患者。在想要停药的时候会感到明显的不适。或是焦虑。或是抑郁。或是失眠。或是烦躁。这样的情况并非抑郁的复发。而是减药或停药后出现的撤药反应。
但撤药反应可不是不能应对的。实际上对于患者而言。撤药反应就是要撤快了。所以将撤药的速度放慢。放慢。再放慢。自然而然也就会平稳的度过撤药反应了。比如盐酸帕罗西汀。如果想要减药。甚至停药。完全可以每两个星期减少治疗剂量的四分之一。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帕罗西汀的撤药反应降低到最低。从而避免出现因撤药反应导致的停药失败。
抑郁症患者还经常会用到苯二氮卓类药物。去改善失眠情况和改善焦虑。这种药物的依赖性还会更强于帕罗西汀。当然绝对不是每一个服药的患者都会面对自己的药物依赖。实际上只有连续服用苯二氮卓安眠药4-8周的患者才可能出现药物依赖性。也有很多患者服用很久都没有成瘾。没有依赖性。
不同的苯二氮卓类安眠药。药物依赖性的强弱也不同。通常药物半衰期越短的药物。越容易出现药物依赖性。半衰期更长的药物反倒不容易出现药物依赖。因为半衰期更长。更有助于度过停药后的反跳性失眠期。所以也就更容易停药成功。
其他观点:
药物一方面是治疗疾病的。但不能否认。它总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目前应该还没有完全的靶向药物:一种药只针对一种疾病。
个人觉得。担心抑郁药的副作用只是精神疾病的一种病耻感的表现。其实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都是需要长期服药的。而且。它们也有很多的副作用。但是相对这些。人们都习惯性认为抑郁药物的长期使用是因为它的“成瘾性”。从而产生抗拒。精神疾病是相对发病率高的疾病。而平时绝大多数的人也会表现出一些问题:抑郁、焦虑、失眠等等。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有思想。有情绪反应。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心情肯定不好。当事情解决了。自然而然会很开心。每个人都有正常的情绪变化。但是如果超过了“度”。就表现的异常了。而“度”的把握。是挺难的事情。当越过界了。疾病就出来了。
身体会出现问题。脑子也会。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不要给自己额外的压力。
药物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影响。所以。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药物。因为有些人对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感受并不那么明显。现在药物的种类还是比较多的。可以有选择。目前也有一些治疗抑郁症的中成药。多数还是辅助功能。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另外。还可以辅助心理治疗或者物理治疗方法:经颅磁刺激等等。
愿早日康复!!!
其他观点:
药物或多或少都有其自身的不良反应。有的药有其特征的副作用。抗抑郁药也不例外。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舍曲林、度洛西汀、盐酸帕罗西汀。5-羟色胺综合征。是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特有的副作用。包括精神状态的改变(如:产生幻觉、谵妄、昏迷)、自主神经不稳定(如:心动过速、血压不稳、体温过高、发汗、潮红和头晕)、神经肌肉症状(如:震颤、强直、肌阵挛、反射亢进、不协调)、惊厥发作和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下面抗抑郁药常见不良反应差不多都会有上面这些症状发生。可能有的药物反应小。有的反应会大些。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目前治疗抑郁中最常用抗抑郁药物。表明了其疗效好以及不良反应小。每日一次。通常 2~4 周即可获得抗抑郁疗效。治疗约 3 个月可取得最佳疗效。疗程一般持续数月。18 岁以下不推荐使用。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10%)。其中恶心等胃肠道不良反应非常常见:
1、体重增加、食欲增加(也会食欲不振)
2、性欲减退(男性女性)、性快感缺失(女性)、射精障碍、勃起功能障碍
3、烦躁不安、焦虑。这个与抑郁相对。反过来可以说该药有效。
4、失眠、嗜睡打哈欠。不是大睡就是睡不着。梦境异常。患者可否注意梦境转移抑郁状态?
5、鼻窦炎。这个常见不良可能会比较影响心情。
6、出汗增加、关节疼痛。
盐酸舍曲林。每日一次。服药七日内可见疗效。完全起效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临床实验中常见不良(1%-10%)。
1、神经系统有失眠、嗜睡、头晕
2、恶心腹泻口干、食欲增加体重增加
3、出汗增多、关节疼痛
4、性功能障碍(男性射精延迟与早泄相反)、也可女性性欲减退、男性性欲减退、噩梦及精神病。
以上为临床实验中就存在的常见不良反应。上市后报道的严重不良反应有如下
5、肝胆系统:严重肝病 (包括肝炎、黄疸和肝功能衰竭)及无症状性血清转氨酶升高。
6、血液与淋巴系统:中性粒细胞缺乏及血小板减少症。
7、内分泌: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
度洛西汀肠溶片
疗效一日服两次。一般认为抑郁症的急性发作需要数月或更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但没有充足的试验资料来确定患者应该连续服用度洛西汀治疗达多长时间。意思就是度洛西汀对于抑郁患者长期服用没什么效果。得出度洛西汀长期效果不如艾司西酞普兰
不良反应比较大(发生率>5%)。主要有恶心可能会引起治疗中断。其它不良反应与上面相比也比较严重。
盐酸帕罗西汀
疗效不如度洛西汀。不良反应还大于度洛西汀。不推荐。
阿戈美拉汀
疗效还好。每日睡前服一次。常见不良反应与西酞普兰差不多。但是阿戈美拉汀致命的弱点是其肝毒性对身体的损伤。所以安全第一。抑郁症患者服用期间还要定期抽血检查肝功能费钱还费事。不推荐。
米那普仑
每日服用2-3次。依从性就不如舍曲林了。但是不良反应会比帕罗西汀小。至少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比较少见。
盐酸文拉法辛与度洛西汀差不多一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154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药物,依赖性,不良反应,普兰,抑郁,盐酸,患者,疗效,羟色胺,副作用
没想到大家都对抑郁症使用西药治疗会存在副作用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挺有意思的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对精神科药物的共性看法。吃药会上瘾。不吃就不行。就会犯病。真的是这样吗?在医生看来一定不是